- +1
问吧精选|库尔班江:别只关心差异,新疆故事就是中国故事
【编者按】
新疆于我们很多人而言,是一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无论是她的自然景物,还是风土人情。那么在新疆人自己眼中,新疆又该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被澎湃问吧请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是新疆小伙儿库尔班江。他策划并拍摄了《我从新疆来》图片专题,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在内地工作生活的一百多位普通新疆人的故事,展现了当代新疆人敢于拼搏实现梦想的形象。以下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库尔班江问吧部分精彩问答。
如果想到新疆旅游...
David灬库塔:南疆旅游的话是否安全!
库尔班江:其实我也很想问,在北京生活的话是否安全?我在北京生活,我也担心安全,你看新闻上那么多所谓报复社会的、或者“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要么开快车撞死人要么给公交车纵火,我也不知道我出门会不会遇到这些不安全。新疆也会有这样的事情,毕竟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嘛,环境是一样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问的不是南疆安不安全,而是这个社会安不安全,我觉得每个城市都是大部分安全,也存在不安全的因素。我们应该做的是,友善的对待所有人,对待社会有所不满的话及时和组织上进行沟通,定期检查身心健康,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及时吃药,离刀具和交通工具远一些。
德罗:很想去天山南北走走!但曾经看到一条新闻,说是吐鲁番葡萄沟的淳朴新疆老乡也宰客。不知道现在改善得咋样了?
库尔班江:淳朴的中国人都有个别爱宰客的,出了国也有爱宰客的淳朴的老外。新闻是从100件事儿里挑出那一件不对的,那我们应该把这个事儿交给管理部门,让他们尽快做好工作,保证我们尽量不被宰。是吧~
历史规律: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老百姓应该是具备善良和朴实,但是,怎样杜绝切糕和四处的羊肉串摊,应该是各地治安管理的责任,而不应该把这些帐都笼统算在新疆人头上。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内地人对新疆兄弟们的误解。
库尔班江:美丽的地方+老百姓善良和朴实=切糕羊肉串这种等式不该有,这样的概念本身就有些不现实,青岛美丽+百姓热情开朗=大虾?杜绝切糕和脏乱差的羊肉串摊和治理青岛大虾、地痞的哥和导游一样,都需要社会制定公平的制度和和普及并执行更加严格的法律,这并不是光用来惩罚,是用来让这个社会能够更加进步用的。能做到这些,而不是有什么事就扣帽子,可能会更现实一点。
铁血汉:如果我去南疆旅游,我将维族人民当亲人尊重,他们会待我怎样?
库尔班江:不光维族人民,任何人对待尊重自己的人,都是会尊重相待吧,好刁钻的问题哟~最好还是自己去看看~还有最好还是不要以维族人民为专门的对象,你面对的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我们这个社会大部分个体还是都是很友善的,有什么样的你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什么才是真正的新疆?
库尔班江:维吾尔族文化在不同的经济阶层有不同的体现,有现代的也有还保持着古老的样子的,喀什两者都有,乌鲁木齐也能感受到。
望远镜哈勃:去过新疆几个地方,才知道新疆是多么辽阔、水土是多么洁净、维族人是多么和善……令人向往!但内地人对新疆了解还是不多,因媒体对新疆关注不多,新疆出品的影视文艺作品也很少让内地人接触,才造成突发事件扭曲了人们对新疆的印象。您作为维族文艺名人,有何创新思路让灿烂辉煌的新疆文化在内地传播?
库尔班江:你说的很对。我觉得不是说只能是新疆出品的文艺作品里有新疆,也不应该刻意的让新疆演员只能演新疆,新疆的故事就是中国的故事,看怎么融合吧。
白子奂是一只兔子:我是克拉玛依的孩子。在山东上学。同时我也在喀什生活了六年。来这个学校时候一说我是新疆人。大家也没有了那种瞧不起和害怕的感觉。相反他们对新疆是一种向往的地方。来的时候挺害怕瞧不起新疆人。现在看看是我想多了。还有你的书我是去年买的。随时随地带在身边。不只是对家乡的思念。也是我的支柱。
库尔班江:是的,有些时候我们自己也不能想多,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邵宇:我是在新疆呆了六年,觉得很好,我的同学们也都向往新疆的美食,你觉得,我们新疆怎样被外人熟知,不会有内地和边疆的差异。
库尔班江:不去想那个差异。差异不是问题,只是不一样,这没什么的,多元文化一定是好的,这是我们国家的特点,所以好好认识一下我们自己的国家吧,而不是只关注差异。
莫憶 'Jonna的梦想在路上:你好~假期读了你的书。我是克拉玛依孩子,现在内地就读大二,其实在内地也经常能听到对新疆的种种片面的不友好的话语,说白了就是不了解,在学校里我积极参与活动,把新疆丫头那种热情温暖传递给他们,我觉得我为新疆做出了一点的贡献。
库尔班江:能乐观的看待这样的不了解绝对是好事,更希望我们其实能做好自己就可以,我们谁都不需要为了代表自己的家乡而去主动代表,做好自己,能自由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自由做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徐秋兵:新疆历史上是不是纯宗教文化?
库尔班江:我不是史学家,但新疆历史绝对不是纯宗教文化。不管哪儿的历史我都觉得不是纯宗教文化,宗教只是个生活方式,会对文化有影响,但不会很纯的。
松鼠老孙:和维族等同胞可以探讨宗教话题吗?信教的同胞对无神论和科学是什么样的看法呢?有很多传基督教的人用攻击科学的方法传教,在新疆和伊斯兰教存在这样的问题吗?
库尔班江:这种现象在信教人士中都多少存在,但肯定不是所有人,就是一小部分,所以只能说每个人有自己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所以我认为信仰是个人的隐私,是私事。当然可以探讨啊,不必把讨论宗教话题的对象以民族为限定,也不是只有维族同胞就一定能解答清楚宗教话题,就像我刚才说的,都是个人隐私,每个人的看法不同。
永远的童话:维族人都不好交往吗?还是不如汉族擅于言谈?
库尔班江:你跟汉族人怎么交往?跟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怎么交往?我们一般跟人怎么交往?你是个好交往的人吗?如果你自己就不好交往的话给你换什么族都一样。讲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生长的和田有96.2%的维吾尔人口,在我小时候几乎就没见过汉族人,那时候我就没想过和汉族人有来往,我又不懂那个语言,又不懂汉族的习惯,我唯一看过的汉族除了零星的路人之外就是教科书上头上绑个白头巾腰上绑个红腰鼓的汉族的漫画形象了,我一直以为汉族这个样,以至于到后来我认识了我的好兄弟闻星的时候我心里还纳闷他怎么头上没头巾腰上没腰鼓……到后来我又认识了更多的汉族朋友,在我对汉语都说不利落、不认识几个汉字的情况下,我和很多人成为了朋友,我觉得人都有好交往有不好交往,更多地还是取决于自己的性格,我相信你也有好交往的朋友和不好交往的朋友。但最初相识的时候我们肯定没有先去问问别人“哎这个人好不好交往”,我们通常是自己去感受。对吗?所以,对于维族人好不好交往这个事儿,我的建议是,把维族去掉,单纯的考虑人。也许对方觉得你更不好交往,但我相信没人会在觉得你不好交往之后定义为:“汉族人不好交往”。
混子:新疆大部分人是不是对这个国家缺乏归属感?毕竟他们大部分人连汉语都不会。是不是对邻国其他的维语区更有归属感?宗教极端思想在他们的信仰中真的大有立足之地吗?
库尔班江:谁说新疆人大部分人连汉语都不会呢,其他邻国也没有维语区。极端思想的立足之地存在于一些对社会不满的人,这部分人并不多,而且哪儿都有吧,自己适应不了发展就赖社会,报复的理由和方式各种各样。信仰里是没有极端思想的,人才有极端思想。
Legendllc:目前在全中国知名的新疆人大多是影视明星或者歌手,而这些远远不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我所知,很少有维族作家被全中国人所知晓。刘亮程在生活新疆多年,但他也只能远远地描绘维族人的生活。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由本族人才说透。请问你认为维族的文学作品不能为大多数人所了解的原因是什么?谢谢。
库尔班江:还有王蒙先生,王蒙先生的作品中对新疆以及当地人们的生活的描述也是非常生动!把汉语翻译成为维吾尔语的作品很多,但维吾尔语翻译成汉语的很少,民族文学杂志上会有,但大面积的没有,你这个问题太好了!我也觉得应该有更多机会把维吾尔语的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可能这方面人才还是太少了!
库尔班江镜头中的新疆人
开尔也是老邢:这一百位新疆人确定有什么标准?
库尔班江:年龄上从大到小,经历覆盖了新疆的发展变化,工作领域各个方面的都有。
Tiger:我最近买了一本你写的书,已经读了一大半,里面的文章都写的很好。想问下,你们的文章是您写的还是别人写好您修改的?我觉得每篇或每部分文章您应该发表个总结或者是故事背后的一些事情,我读完觉得像你一篇篇作文,没有成系统的感觉!当然只是我个人浅见。
库尔班江:作为摄影师,我不可能评价任何一个人的故事更不可能去做分析。如果你注意到,这本书是按照年龄排序的,从大到小,他们的经历最早能追溯独到1912年,最晚的是一个7岁的孩子的心声,这一百年来新疆的变化和中国的现状,是能够感受到的。
十二叔了个去:很喜欢这个影集,一开始是什么动力使你开始拍这个影集?
库尔班江:我和很多的新疆人都在因为个别犯罪事件被误会,社会针对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偏见越来越深,也没有人出来制止或者给个导向,这慢慢变成了一个社会现象,新疆人成了这个时代被误解最深的符号,被偏见的代表。这个现象值得记录,这个事情值得拿出来让大家思考,这个社会不该有偏见。
Jurain:我看过央视对您的访问,很钦佩您对新疆各个层次的镜头记录,因为新疆的遥远(相对中国东部而言),我们对新疆知之甚少,希望您能让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新疆,我想问问您有没有把镜头对准过那些想搞分裂的人?他们是怎么会有那些惨暴的举动?这些思想又是怎样形成的?作为新疆本民族人又想对他们说什么?
库尔班江:其实很多新闻已经把镜头给他们了,央视、凤凰卫视、凤凰周刊等等,都有说,以至于人们只相信这些畸形的镜头,而不相信正常的生活。人性就是有很残暴的那一面,大概他们多少都有些畸形精神障碍吧….可是他们的生活能启示大家什么呢?目前好像只是启发了大家内心的偏见,去歧视和这些犯罪分子同一民族同一地区的所有人,这好吗?也许是个人没发展好,也许是嫌自己工资少,对社会不满有各种我们正常人多数人不能理解的原因,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些暴恐分子,这不是给了更多报复社会的人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理由吗。最重要的是太多关于少数人的报道,却根本没有多数正常生活的记录,要知道大多数人都在积极生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去协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各种摩擦和障碍,这是我希望关注到的事情。这个社会运转总有摩擦,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我们动不动就来社会本身就是不对的。我的镜头里有最基本的新疆的风光、人文风情,当然也有现代的新疆社会的种种,新疆也有高楼大厦、也有现代的很多事情,现在新疆的婚礼非常时髦热闹,新疆也有创客,新疆也在发展,和任何一个城市一样,各个阶层的人群都有自己的问题或困惑。
啊菠萝:你好,我是来自新疆的孩子,看了《我从新疆来》,很感动,用朴素的文字,真实的影像展示了新疆各民族的优秀儿女,作为新疆人很自豪。但同时也很疑惑和惋惜,这么多优秀的新疆儿女在外开花结果为什么不能回到新疆建设新疆?新疆为什么留不住人才?书名《我从新疆来》如果变成《我回新疆去》会怎么样?
库尔班江:我也想知道,其实书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想回去的想法也都有为什么就回不去的疑惑,这个问题还得交给政府官员来考虑这个事情了,我们在有限的人生里还是要尽可能的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
奋斗者:希望新疆各民族都可以传承好自己民族独特的语言和习俗,还有自己好的文化!谢谢大哥当文化使者!致敬!期望可以有机会体验到塔吉克族转场的过程,还有看到木卡姆的表演,看喀纳斯冬景,最好可以去喀什老城放风筝!大美新疆,我会来的!
库尔班江:文化使者不敢当,摄影是我热爱的事业更是我的工作,我也还在学习当中。希望你有机会可以亲自去新疆感受你希望看到的这些景象,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新疆人都觉得我拍的片子和故事是真实的,因为这些事情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他们身边,他们起身经历过的,这也是我最大的动力吧。谢谢你们,谢谢每一个新疆人能保持这片土地的多元和完整,谢谢你们支持《我从新疆来》,希望我们更加努力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新疆人的事儿新疆人自己来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