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惠农区人民法院红果子人民法庭: 创新发展“枫桥经验” 诉源治理取得实效
“2018年至2021年6月,红果子法庭共办结各类民商事案件2075件,结案率96.85%,其中调解、撤诉案件1422件,调撤率高达68.53%。”7月26日,石嘴山市惠农区人民法院红果子人民法庭庭长马占杰告诉记者这样一组数字,调撤率之高令人赞叹。
近年来,红果子法庭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蹚出了新路。2021年4月,在全区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上,红果子法庭被命名为“塞上枫桥”人民法庭。
“指尖”新模式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红果子法庭地处惠农区南部,管辖4个乡镇、2个工业园区,辖区面积229平方公里,人口5.8万余人。
这么大的辖区,人员构成也比较复杂,如何发挥法庭参与基层治理的优势,减少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环节呢?2018年,红果子法庭创新办案方式,用信息化手段拓展司法为民新领域,将原有的“法官热线村居通”矛盾化解机制提档升级,创建独具特色的“法官微信一键通”,实现线上线下调解双模式,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过滤网”。
“没想到微信除了聊天、购物、看新闻,还能跟法官对话交流,不用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还能随时随地向法官咨询,真是太方便了!”红果子镇下营子村村民张某说。
红果子法庭充分利用派出法庭深入基层的优势,由4个办案组分片区对辖区4个乡镇进行法律服务。办案组与乡镇相关负责人对接,设立片区法律服务微信群,同时在法庭立案室显著位置张贴4个微信群的二维码,乡镇责任队员、协作单位人员、部分民调村民加入群中。通过“法官微信一键通”,法官可随时随地第一时间掌握一线矛盾纠纷情况,及时向民调人员传播法律知识,推荐调解经验;民调人员也可以随时向法官咨询调解办法,得到司法指导,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
红果子法庭在“法官微信一键通”基础上,创新、拓展司法服务,通过“微调解”“微讲堂”“微服务”的“三微”机制,定期发送典型案例、法律法规知识等内容,做好法律宣传工作。针对有共性的纠纷讲解法律知识,引导群众正确看待问题。群众的权益被侵害但不知道应该到哪维权,或想打官司但不知道要准备什么材料,只需通过“微服务”平台进行咨询或语音交流,可在线申请法律服务。
“法官微信一键通”深受群众信赖。平台建立以来,解决了20余件供用水合同纠纷、200余户农户土地承包纠纷,开展法律宣传40余次,接受法律咨询上百次,被群众称为“指尖”化解纠纷的新模式。
红果子法庭法官杨连成(中)给群众做调解工作。
法官工作室铺设纠纷化解“快车道”
法官工作室是基层人民法院新时期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枫桥经验”,弘扬人民法庭优良传统的创新实践,是延伸审判职能、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便民服务机构。红果子法庭“杨连成法官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快60岁的杨连成扎根基层法院审判一线30多个春秋。2004年,他被调整到惠农区法院红果子法庭工作,截至目前,共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800余件,无一改判、信访、投诉和不廉举报,年平均结案率达98%,调撤率在60%以上。因工作优秀,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授予杨连成“全国法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7年5月,惠农区法院在红果子法庭成立“杨连成法官工作室”。
工作中,杨连成始终秉承有纠纷先调解、大纠纷重调解、小纠纷速调解的原则,总结出一套“调解秘笈”,令原、被告双方信服。在庭审调解中,面对当事人复杂的诉求,杨连成采取删除法(删除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请求项目)、抽丝法(分离不属于同一个法律关系处理的诉讼项目),抓住庭审中出现的各种调解机会,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这是我的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是我的名字,租给你1年,现在到期了,你凭啥阻拦我耕种?”
“地是你的,但是你租给了我7年,还没到期,就该我种。”
今年4月14日一大早,惠农区礼和乡2位村民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在“杨连成法官工作室”吵了起来。杨连成向原、被告双方详细了解案情后发现,虽然双方对自己的主张和抗辩意见态度都很坚决,但双方系口头协议,均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或者抗辩意见。当时正是玉米播种的最佳时间,如果按照常规的审判流程审理下来,极有可能耽误涉案十几亩土地的播种。这样的结果,无论原、被告哪一方最终胜诉,都是两败俱伤,还有激化矛盾的风险。为此,杨连成以保障农业生产、防止矛盾激化和平等保护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利益为出发点,建设性地提出了调解意见,并耐心地对原、被告双方进行疏导,讲明利害关系。最终,双方心平气和地达成了调解协议:解除双方的承包协议,减除3亩地的承包费,被告将剩下的11.9亩地种到今年秋收后返还,并支付相应承包费。
近年来,红果子法庭利用“杨连成法官工作室”这一老百姓信任的平台,积极将法律服务向乡村延伸、向基层拓展,建立庭、镇、村、组四级调解网络,探索诉与非诉相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法庭员额法官与辖区4个乡镇25个村6个社区对接,支持、帮助农村自治组织调处矛盾纠纷,主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化解辖区矛盾纠纷,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实现由“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跨越,铺就了矛盾纠纷化解的“快车道”。
“菜单式”服务推动诉源治理
离婚后财产如何分割、孩子抚养问题如何解决?遭遇家庭暴力后,怎么维权?租出去的土地只有口头约定算不算数……这些与乡镇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联系密切,又令人头痛的纠纷,该如何处理?红果子法庭借鉴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与乡镇党委和政府机关、派出所、司法所等其他社会治理主体的工作联动,与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化解纠纷,在乡村治理中承担起法治保障职责,成为诉源治理的一道防线。
红果子法庭在寇家桥村、海燕村分别设立法官工作室,推广“百姓说事、法官说法”的新方法,精准把脉群众法律需求,推出“点单式”普法模式。法官根据群众需求,不定期到村委会宣传法律知识,化解村民矛盾,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实现法治宣传工作从“我有什么给你讲什么”到“你想听什么我来讲什么”的转变。每隔一段时间,红果子法庭的法官就会拿着记录本,到乡镇询问有哪些需要帮助解决的纠纷。
“宣讲的内容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很实用,有新意、有意义。”红果子法庭的“菜单式”服务受到基层工作人员欢迎,认为有助于从源头减少纠纷。
据了解,红果子法庭2018年收案968件,2019年收案556件,2020年收案397件,收案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群众不再将诉讼作为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诉源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本报记者 王潇翊 张建兴 文/图
来源:宁夏法治报
原标题:《惠农区人民法院红果子人民法庭: 创新发展“枫桥经验” 诉源治理取得实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