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火爆到退场,魔术凉凉了吗?

2021-08-03 20: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印 印客美学

- 01 -

魔术,备受Z世代喜爱?

印象中对魔术的记忆,应该是在2008年刘谦的春晚表演。

那个时候与董卿搭档的他,总会说着“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来让大家大开眼界。

而伴随着“换壶风波”后,我国的魔术好像和刘谦一样逐渐消失在了大众的视线里。

但最近,魔术似乎又乘着“文化回潮”的热风,重回大家的视线。

从刘谦开通bilibili账号到现在,虽然不过一年的时间,但单条视频播放量均超过100w,有的则多达200w+。

他以自媒体视频的方式,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线中。

不同于电视舞台的表演,短视频的形式拉近了刘谦和大家的距离,表演的内容也没有舞台上那么有距离感。

随和的语气和小动作让大家对这个魔术师有了全新的认知,在自由的视频教学中不仅观看到了魔术表演,还深知其中奥秘,学会了新的技能并展示给更多的人看。

视频中有魔术的教学,魔术手法的基本操作,扑克牌的花式玩法和表演时让大家可信又神秘的加分项。

魔术大师还会对自己日常进行分享和吐槽。

在Q&A环节,他会回答各种奇怪又搞笑的问题,评论区的留言也让大家在魔术的观看和学习中收获了更多的段子。

视频的时间虽然简短但内容质量却没有因此大打折扣,在迎合了当下短视频的热潮的条件下,又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同样对魔术回潮做出贡献的还有周杰伦。

周董对魔术情有独钟,在拍《周游记》的时候,他就说他在学变魔术,并且还很有料。

在森林广场美食街里吃饭的时候,他给一位喝汤的小姐姐表演了“摩西分红海”。

就是让一碗汤中间出现一条裂缝,连在场的林俊杰都看傻眼了。

很多人看到他表演的魔术想一探个究竟,这种好奇也让魔术重新变成热潮,更多的人愿意点开视频,一同探索魔术的秘密。

其实魔术本身是一项欣赏阈值很低的艺术形式,这也就决定了魔术和大众传统娱乐的区别所在。

它不像魔法,都是有技巧所在的,观众对魔术的感叹只局限于看到表演的一刻。

当第二天出现“淘宝同款”后,对魔术的欣赏就变成了不过如此的嘘唏,大家对魔术的惊奇感转瞬即逝。

那么,魔术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又是从什么时候活跃到了大众的视线里?

- 02 -

魔术表演越变越小?

可能很多人以为魔术是西方的一种“艺术”,但其实在中国早就有了。

魔术一词在中国又被称为幻术,俗称“变戏法”。

这一词最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汉代的“百戏”中出现。

至唐宋年间,魔术作为一种表演武艺尤为发达,电影《妖猫传》中的“极乐之宴”也有幻术的呈现。

而国外的魔术则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就已被发明。

从古至今,魔术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它分为大型魔术和小型魔术。

我们印象中的扑克牌魔术其实是小型魔术,而在早期,魔术更偏向舞台,舞台魔术是喜欢使用道具的大型魔术。

大型魔术一般是舞台魔术,要求极高,困难性也极大。需要非常大的成本和前期准备工作。

历史上最出名的大型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他的作品直到现在充满了奥秘。

比如他在1981年的表演中,大卫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一架7吨重的喷气式飞机消失。

最经典的莫过于1983年的那场魔术表演,他当着众多现场观众和五千多万的电视观众,让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在他的魔杖下突然无影无踪。

包括1991年的东方快车瞬间消失表演和1992年的经典魔术"飞翔",让他成为了大众口中的第一个大型魔术表演大师,这场“飞翔”魔术表演他成为第一个不借助绳索和摄像技巧而飞翔的魔术师。

这魔幻又神奇的魔术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但是大型魔术需要的资金较多,并没有小型魔术那么普及,也大型魔术也意味着更高的风险,更容易发生表演事故。

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魔术的表演“机关”不到位导致的事故,这就让让大家慢慢的对大型魔术望而却步。

而小型魔术通常取材简单,硬币,帽子,扑克牌……都能成为它的道具,简单易上手的操作广受大家喜欢。

所以,渐渐的挑战大型魔术的人越来越少,而魔术也逐渐由大型困难度和危险度并重的艺术转变到了场景缩小,定位到局部变化,借助一定的道具的近景魔术。

开篇中提到的刘谦就是手法派的代表,每次在要“见证奇迹”的时候,一定会有摄像头对手部特写的放大。

相较于大型魔术特别大的成本,近景魔术变得更加简洁易操作,也容易在大众范围内得到推广,而且近景魔术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比较小。

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即使道具出了问题,可以立马更换掉道具,并不会给整场表演带来较大的影响。

而真正能打动人的,也是平常可见的物品焕发出的奇迹。

在西方人的眼中,魔术更是一种舞台表演。

魔术师门穿着燕尾服,做着最绅士的礼仪,不分场合、阶级、观众,它场所多变,剧院与街头并存,唯一不变的是对惊奇与欢笑的永恒追求。

中国的魔术却没有国外魔术发展的繁荣,为什么呢?

中国人喜欢刨根问底的习惯,让他们的好奇心在于如何破解魔术,揭秘魔术,甚至在某宝上复刻同款,这其实对魔术的行业生态造成了负面影响。

一个魔术被揭秘了,揭秘者可能会觉得成就感满满,但是对魔术来说它就不新鲜了,观众对它的兴趣被透支。

今天的魔术明天就有了“淘宝同款”,大家不仅把魔术的奥秘挖的干干净净还附带了参考道具。

新鲜感与魔力感大打折扣。

再加之媒介方式改变和互联网的普及,这个原本非常强调现场感的艺术,隔着一块屏幕,表现力度就变得大打折扣。

这也再一次让我国魔术的发展道路变得越来越艰难。

简简单单被揭秘了与魔术师辛辛苦苦原创一个魔术相比,付出与回报是不成正比的。

而且盗版猖獗,也让魔术师原创兴趣变得越来越低沉。

- 03 -

魔术的未来在哪儿?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打击了魔术,但同时也为它带来了契机。

线下的魔术表演收到了冲击,但是线上的魔术表演+视频教学却另辟蹊径,开启了新的魔术传播道路。

自媒体的视频演示和教学不仅拉进了人们与魔术的距离,还能让大家在学习中体会自己变魔术的乐趣,带来了更大的好奇感。

魔术在互联网条件的冲击下变得不再有秘密,但是魔术的教学也变的不再那么刻板,一个简单的视频,便可以激起大家学习魔术的兴趣。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现在很多喜欢魔术表演的人选择在自媒体频道改变魔术传播途径,那就是作为一种“魔术教学”来全民科普“魔术的奥秘”,主动揭秘并倾囊相授。

德国魔术师Simon Pierro非常擅长用iPad表演魔术,经常在youtube上发表一些自己的魔术视频。

他的视频一发出就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大家纷纷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很多人还邀请他线下进行魔术表演,美国知名的《艾伦秀》也曾邀请他到现场利用iPad来表演魔术。

除了线上的近景魔术的视频展示和科普激起大家对魔术的兴趣外,线下也有大大小小的活动来激发大家对魔术的好奇心。

2020年,青岛灵度联创魔术旗下的中国风魔术秀《古往今来》的出现,以线下的方式,与传统的文化的碰撞,开启了魔术的新方向。

这次的魔术主题第一次将古代幻术与现代魔术碰撞与融合,目的在于打造出国人喜闻乐见的优秀国潮主题中国风魔术秀!

表演魔术的有十一二岁的小孩子,还有十七八岁的大学生,他们穿着古代传统的复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新颖古风的国潮盛宴。

传统文化与魔术的结合,既是对古代中国幻术的提炼,引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又能乘着“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东风,好好的将魔术潮流再一次发扬。

当然还可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2020年深圳市举办的第三次国际魔术节,就是融合线上线下方式来促进魔术发展的最好例子。

线下的观众和往常一样可以近距离观看惊奇的魔术表演,而线上直播的方式,给无法到达深圳的魔术爱好者们提供了观看的途径,还开有实时弹幕评论的功能,拉进大家与魔术的距离。

不管是线上自媒体的科普和教学,还是线下与文化结合的创新表演,希望都能为魔术表演带来它的“第二春”。

作者:小樊

责编:疏风

参考文献:

[1].当“国潮”遇上魔术:中国风魔术秀《古往今来》古彩魔术专场.零度联创文化传媒.搜狐.2020

[2].有哪些让人惊叹的魔术表演?.Deadpool(2018).知乎.

原标题:《从火爆到退场,魔术凉凉了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