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宋照青:城市有机更新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日清设计创始人、总建筑师宋照青
“日清设计创始人、总建筑师宋照青先生以其‘删繁就简,溯本清源’的建筑哲学,从上海旧城改造项目实践出发,探索石库门老建筑的保留方式并重新赋予其新生命。”在2020 ICONIC AWARDS官网,对于建筑师宋照青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既有建树与先导作用,德国设计委员会给出这样的评语。
回溯中国城市更新的历史,上海新天地是一座绕不开的高峰。1998年,宋照青受日建设计派遣回到上海,与Ben Wood的设计事务所联手,打造这个开创了中国城市更新先河的项目。
2001年新天地竣工后,宋照青创办“日清设计”,在20年的时光里主导和参与了上海的爱民弄微更新、华师大丽娃河书吧修缮、华山路U-CUBE改造,以及武汉的汉阳铁厂改造等城市更新实践,“我所关注的一直是城市问题。我们的城市需要有机更新思想,促进城市聚集,促进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
融创1890·武汉汉阳铁厂改造
一直被模仿的上海新天地
“中国有句成语,走马观花,意思是匆忙地行进,会错失路边的美景。上海的城市景观变化如此之快。急不可耐地以新废旧,使很多的都市美景消失了。”在2002年发表于建筑学报的《昨天,明天,相会于今天——简谈上海旧城改建项目新天地设计》中,宋照青写下了这样的前言,在以旧区改造和城市建设为主导的1990年代,作为海派文化经典符号的石库门,多是“七十二家房客”的情况,人们梦想着告别窘迫环境,住进新公寓。
1998年,宋照青与美国波士顿昆西市场改建及林肯大道的设计者Ben Wood共同着手上海新天地的规划设计,距离《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还有5年,当时中国城市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对象,还停留在单体建筑,尚未延展到历史风貌范畴。
新天地的设计团队以成片开发性保护的模式,在保留部分地块建筑形式、立面造型和空间尺度的同时,将全新的建筑以灵活多变的空间形式与老建筑交融到一起。这一历史建筑承载当代文明的案例,按下了石库门更新的启动键。在新天地面世不久,上海作出决定,保留2000万平方米的石库门历史建筑,田子坊、建业里、张园,陆续开启石库门更新的探索。
在宋照青看来,上海新天地最大的创举是将居住环境改变为商业环境,同时创造了一个城市名片,带动了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同时创造了一个城市的中心,一个新的中心。”
改造之前,2000多户居民拥挤在南里、北里两块狭小的街区内;改造之后,这个环境脏乱的居住区成为与外滩齐名的城市中心。一面面导游的小旗帜浮动在潮水般的人群中,中国人、外国人,都来“打卡”,它是中国人眼里的世界,外国人眼里的上海。
从2001年投入使用起,上海新天地也成为各地政府参观、学习乃至效仿的热门。而在宋照青看来,这个项目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新天地不是孤立的,而是瑞安房地产太平桥地块改造项目的一部分。太平桥地块占地70公顷,新天地只是相当于一个展示区,整个项目还包括太平湖绿地、翠湖天地、企业天地等,新天地的开发成本能够通过周边住宅和商业的开发回收,实现投入与产出的平衡。”
宋照青认为,政府支持、开发商投入,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是上海新天地的核心价值。
呼应城市性格,延续城市文化
从居住空间到商业空间的转型,是上海新天地的创举,这个毗邻淮海路的项目拥有得天独厚的消费结构、消费层次以及消费能力,而上海的血液里亦流淌着商业积极因素。
宋照青认为,城市更新应尊重城市的性格。上海新天地之后,成都远洋太古里也是一个优秀的城市更新案例,原因之一就是尊重了城市的旧有习惯,“成都人骨子里拥有对城市的渴望,城市活动对于成都人而言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这是远洋太古里能够成为一个城市会客厅的生存基础。”
城市性格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发展方向,因此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应该先对城市性格进行摸底,而不是只讨论怎么功能化。
改革开放之初,曾活跃在新中国外交舞台上的“明华轮”退役后来到刚刚开始建设的深圳蛇口,1984年,在深圳视察的邓小平同志登上“明华轮”并亲笔题写“海上世界”4个字,当年国庆,载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的“海上世界”模型彩车,在天安门广场前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
“明华轮对于深圳这座活力四射但缺乏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基于延续文化的角度出发,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船体及周边广场改建中,宋照青的团队将原计划拆除的明华轮打造为别具一格的蛇口小客厅,“我们设想让船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与新营造的广场气氛结合在一起,这种变化一方面保持了城市的原有特色,另一方面又再创了城市的新环境。新旧并存的场景,让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又能以乐观的态度憧憬未来。”
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促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宋照青所理解的城市更新,在他看来,二十年前新天地以“修旧如旧”手法为上海保留的,不只是石库门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精神符号。
“你可以在新天地的巷子里面听见阮玲玉、周璇的歌声从留声机里放出来,那是‘老克勒’在血液里留存下来的一份城市的遗产。这种遗产的存在,一定会推动未来的城市更新。这不是在荒地上建立了古镇,也不是拍电影的室外布景,这是一个有精神的东西。”
城市设计应为“聚集”而生
作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宋照青认为比建筑设计更重要的是城市设计。“建筑师能对城市施加的影响有限,很难有能量去改变城市相关问题。实际上,建筑师在某种意义上是个艺术家,或者是社会的艺术引导者,城市名片的塑造者。”
城市的本质就是聚集,当城市里的人因为彼此情感、文化、交往需求聚集在一起,现在城市设计和发展过程却将人的需求推向另一个方向——人就像生活在家和公司两点一线的传送带上。“城市越来越多功能分区,破坏了功能融合与补充,只用交通线联系起来,那是传送带,是机器,无法激活城市活力。”
宋照青认为,在过去几十年的增量发展模式下,打造了很多大型公共建筑,却忽略了步行体系的构建,“城市商业步行体系原本可以非常有意思。商业街新旧迭代会受历史事件、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运营方式等因素影响出现千差万别,但其中历史文化的支撑仍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中国国内的情景体验式商业街步行体系与欧洲城市存在较大差异,文化缺失问题很严重,充斥着大量复制假古董、伪造的所谓历史遗迹、古城墙和泛滥的商业环境。”
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男女主角用十几个小时在维也纳谈情说爱。从火车西站出来,走过修建于1900年的海关桥,在陶希特黑胶唱片行里,两人在试听《Come Here》时目光交汇;日暮时分,他们在多瑙河上的摩天轮里第一次拥吻;在1880年开始营业的斯班咖啡馆,他们以打电话的方式互诉衷肠;午夜,阿尔贝蒂娜皇宫博物馆前,男主角给女主角念诗,直到曙光微露,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打在他们脸上。
“愿你能在维也纳遇到这样一个人,于夜色阑珊的多瑙河畔,于灯火通明的老城中心,于万籁俱寂的午夜酒吧,于万物初醒的青青草地,漫步、相谈。”这是影评人对电影的点评。而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宋照青认为电影、市民、游客所感受到的浪漫、从容、惬意,都源于城市完善的步行体系,“你脑子里可能反映不出这座城市高层大楼是长什么样子的,但是你可以沿着商业街到达散落在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那里可能正举办克里姆特巨型山墙绘画,或是瓦格纳逝世100周年建筑艺术展。你可能没有走进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却一定不会错过剧院门口街头艺人的表演,随着脚步深入,你可以遇见茜茜公主的美泉宫,也可以信步走进有着百年历史的路边咖啡馆。科学的步行系统,能够提供丰盛的体验。”
宋照青认为,从人的体验出发,促进城市的“聚集”,这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意义,也是城市更新的意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