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洪水:刻在长江记忆里的伤痕
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华夏民族繁衍生息的土地水旱灾害频仍,长江流域尤为突出。数千年来,长江洪水给无数百姓造成了难以忘却的伤痛,成为人们记忆里无法抹去的伤痕。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又到一年长江汛期,我们追忆不同历史时期大洪水带给两岸人民的惨痛伤痕,回顾数千年艰辛困苦的长江治水历程,再眺望当下洪行其道、惠泽民众的这条安澜巨川,能更加深刻体会到新中国治理长江的巨大成就,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难以忘却的洪水记忆
自西汉至清末的两千多年间,长江发生有史料记载的水灾共214次,平均约10年一次。洪水来时巨浪滔天、汪洋一片、人为鱼鳖;洪水过后满目疮痍、疫情肆虐、饿殍载道。长江流域是全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又是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
记忆犹新的清代1860年、1870年大洪水
1860年(清咸丰十年)汛期,金沙江下游出现大暴雨,洪水下泄,与三峡、清江及宜昌到荆州段暴雨洪水相遇,中游洪水陡涨,“为数十年来未有之水”“宜昌水涌入城,平地水深六七尺,出现前所未有之灾。枝江水入城,民舍漂没殆尽,荆江万城堤破,洪水倾泻入洞庭湖,洞庭湖滨湖各州县均被淹”。
1870年(清同治九年),长江上游出现了有水文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川江洪水进入长江中游丘陵平原河道后一泻千里,荆江地区松滋溃口,公安全城淹没,潜江河堤尽溃,数百里洞庭与辽阔的江汉平原一片汪洋,庐舍漂流,迁徙者项背相望,损失之巨,范围之广,为数百年所罕见。由于该年洪水特大,民间流传甚广,洪水刻字达60余处,群众指认洪痕达100余处。
▲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淹没范围 图片来源:长江水利委员会
经历1860年和1870年两次大洪水,长江分流入洞庭湖的口门从原有的太平、调弦两口先后增加藕池、松滋,形成四口分流至今。
震惊中外的民国1931年、1935年大洪水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长江中下游几乎年年闹水灾。仅1931~1949年的18年中,荆江地区被淹5次,汉江中下游被淹11次,当时有“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的歌谣。
1931年夏季长江流域各省普降暴雨,川水东下与长江中下游洪水相遇。干流漫溢决口354处,沿岸城市均浸泡在水中。汉口市区浸泡竟达百日,市区行驶大小船只2200余只。浮尸漂流,陆地行舟,病疫流行,百姓背井逃荒,惨不忍睹。武汉三镇死于洪水、饥饿、瘟疫的灾民达3万余人。荆江两岸多处溃垸,洪水横流,一片汪洋。湖北省灾民共达800余万人,死亡约6.5万人。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67个县(市)受灾溃决堤垸1600余处,淹田近760万亩,受灾人口630余万人,死亡人口达5万多。
▲1935年洪水淹没范围(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供图绘制) 制图:田逸哲
1935年长江流域再次发生特大区域性洪灾。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六省均受灾,湖北、湖南灾情最重。江汉平原53个县市受灾,受淹农田2264万亩,受灾人口1003万人,死亡14.2万人,损毁房屋40.6万间。汉江流域自光化、谷城、襄阳、宜城以下沿江一带尽成泽国,曾有一夜淹死8万人的悲惨记载。
古之治国者皆知“治国先治水”
古代治洪设有专门机构,其措施唯守堤为要
远古时期禹率领民众开展大规模治水活动,开启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水治理体制,其后历朝历代防洪建设从未间断。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均在中央设置有水行政管理机构。汉武帝把兴修水利作为治国安邦之策,隋唐至明清时期,建立了更具集权特质的河工管理体系。明清以来,工部属官改称都水司,成为专设中央水行政机构。
▲白鹤梁水文题刻 摄影:靖艾屏FOTOE
元、明、清时期,水利建设空前繁荣,明清两代治河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超过以往任何朝代,清代河工经费一度高达国家财政收入的1/8至1/6。长江流域修闸开渠、开发航运、整修海塘、增辟灌区等水利事业迅速发展。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水文条件,决定了湖北作为“洪水走廊”“蓄水袋子”必须承受上游洪水量大、年汛期时段长、洪涝灾害多发频发的事实,因而防洪便成了荆楚大地历朝历代“天大的事”。但限于生产力水平,古时治水措施唯守堤为要。长江的主要干堤,如湖北的荆江大堤、现武汉市堤、黄广大堤,安徽的同马大堤和无为大堤等堤段,大部分建成于明、清两代。人们将荆江大堤的修筑史简要概括为:始于东晋,拓于两宋,分段筑于明,合于清,加固于新中国。
▲荆江大堤 摄影:李风
国民政府治水乏力,水利机构形同虚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长江水政腐败,水利常年失修。国民党执政后,内战连年,无暇顾及水政,江河水道泥沙淤积,江身日高,旱不能引水,涝无法宣泄,堤防常年失修如故,终于酿成了1931年特大水灾的惨痛后果。
民国初年,水利分属内务部和农商部,随后设置全国水利局,由三个机构协商办理。1931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水利学术团体——中国水利工程学会。1934年统一全国水利行政,由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总管全国水利事项,下设水利委员会。1947年,水利委员会改组为水利部,并统管黄河、长江、淮河、华北、东北、珠江的水利工程总局等流域水政机构。全国共有17个省份设置了水利局。但是,贫弱之国,堤防千疮百孔,水利工程更是寥寥无几,治水成效甚微。
三峡工程成为长江防洪“重器”
长江中下游沿江两岸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全江防洪的重点,而防止荆江地区发生毁灭性灾害则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的重要任务。
1954年启用分蓄洪区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即组织长江沿江各省市进行堵口复堤和堤防加固工程。1953年奇迹般地成功兴建荆江分蓄洪工程,为战胜1954年特大洪水奠定了基础。
1954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发生持续暴雨,至七月下旬几乎每天均有暴雨出现,强度大、面积广,在长江中下游南北两岸形成拉锯态势。8月上半月,暴雨移至长江上游及汉江上中游。上游洪水先后与清江、洞庭湖及汉江洪水相遇,加之中下游湖泊洼地均早已满盈,以致洪水东下时宣泄受阻,从而形成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汛期开始早、结束迟、持续时间几近半年,从长江历年水情来看,实属罕见。
▲黄陵庙前石级台阶重要年份洪水水位标记 摄影:黄正平
全国党政军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展开了顽强的搏斗。武汉及时加高堤防到29米以上,汉口全线堤防的防浪排连成了一座长达20余公里的长城。为确保大武汉和荆江大堤安全,7月22日,荆江分洪工程太平口进洪闸开启分洪,沙市水位立即下降,武汉关、黄石港水位上涨势头得到遏制。虽然国家高度重视长江防洪问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洪手段,这次洪水损失仍然很大。据不完全统计,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143个县市受灾,淹没耕地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万人,死亡3.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0亿元,京广铁路100天未能正常通车。不过,与1931年、1935年的长江洪水比,由于实施了分洪,损失还是要小得多。
1998年军民抗洪众志成城
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洪水量级大,洪峰流量大,出现了全流域超历史高水位的严重局面。洪峰连续出现,前水未消,后水已至,水位两个多月居高不下,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阳湖水系普遍洪水泛滥。
与1954年相比,防洪基础设施已全面改观,水文、气象、预报等技术手段也有了质的飞跃。加之千万军民众志成城坚守大堤,避免了分洪。只是由于缺乏控制性骨干工程,仍然只是采取严防死守的方式,损失仍是不小。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洪水受灾人口超过一亿人,受灾农作物1000多万公顷,死亡1500多人,倒塌房屋430多万间,经济损失1500多亿元。
▲1998年洪水淹没范围 图片来源:长江水利委员会
▲人民子弟兵奋战在1998年抗洪第一线。 供图fotoe
1998年大水后,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固长江干堤,其重要险段实施隐蔽工程整修,历时3年,为新中国成立后最大规模的整修工程。
三峡工程投入运用,长江安澜
早在上个世纪之初的1918年,孙中山就曾提出开发三峡的设想,但终因国力衰弱,始终只是一个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数代领导人持续推动三峡工程的论证决策。1994年,三峡工程开工建设,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浇筑到顶,2007年,三峡工程具备蓄水至175米的防洪条件。至此,长江流域形成了以三峡工程为骨干,由堤防、分蓄洪区等组成的较完善的防洪系统,中下游地区进入以“工程防洪”为主的新阶段。
▲有了三峡工程,汛期坝下百姓生活安宁。图为宜昌镇江阁江段。 摄影:杨红艳
自2003年试验性蓄水至2020年8月,三峡工程共累计拦蓄洪水61次,拦截洪水共1800多亿立方米。2010年、2012年、2020年入库最大洪峰均超过每秒70000立方米,超过1998年洪水最大洪峰。经过三峡工程拦蓄,削减洪峰约40%,极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压力,充分显示了三峡工程作为长江防洪重器的重大作用。
2020年汛期,长江发生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三峡水库出现5次超过50000立方米/秒的编号洪水,最大洪峰流量75000立方米/秒,为建库以来最大洪峰。防汛部门统筹上下游、干支流、江河湖泊防洪需求,协调防洪工程调度运用,科学精准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中游水库群,积极实施蓄滞洪区、洲滩民垸、排涝泵站等联合调度,取得了长江流域防汛抗洪的全面胜利。
▲ 三峡大坝正在拦蓄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摄影:莫祖凤
逝者如斯夫,伤痕已退去。巍巍三峡矗立,大国重器镇守,护卫长江安澜,昔日洪患频仍的长江,正成为一条洪行其道、惠泽民众的安澜巨川。愿流域百姓永享安宁、安居乐业,永远封存受灾之苦的记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