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伦·米伦在舞台上演女王“召见”观众

戴桃疆
2015-10-10 11:51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女王与丘吉尔

穿上纯色系套装、挎上一只黑色的劳纳皮包,在电影《女王》中饰演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海伦·米伦重装上阵,走上戏剧舞台,再次出演了这个独一无二的角色。戏剧《女王召见》(The Audience)同样由电影《女王》的编剧彼得·摩根执笔,两部作品各有侧重:电影《女王》让女王直面王室家庭危机,而戏剧《女王召见》则将女王置身于政治风云中。

海伦·米伦饰演女王

召见首相是女王工作的一部分。周二晚六点半,如果女王和首相都在伦敦,女王将召见首相与之举行一小时左右的非正式会晤,双方均不得对会晤内容进行记录且对外绝对保密。伊丽莎白二世自1951年继位以来,召见过十二位首相,从叱咤风云的温斯顿·丘吉尔到现任首相大卫·卡梅伦,半个多世纪世界风云变幻被浓缩到了这部两个小时的三幕剧中。

女王侍从负责解说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既要在观影过程中克服语言困难,又要对世界历史,特别是英国历史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跟上剧中进度。虽然戏剧只表现了女王在位期间十二位首相中的七位,但并没有按照时间线进行叙述,除了温斯顿·丘吉尔、“铁娘子”玛格丽特·撒切尔以及现代观众较为熟悉的近几任首相——托尼·布莱尔、戈登·布朗和现任首相大卫·卡梅伦之外,戏份吃重的约翰·梅杰以及哈罗德·威尔逊两位首相可能并不为大多数观众熟悉。

女王对话少女时代的自己

女王的形象在青年与老年时代不断穿梭,召见的地点随着布景的改换在白金汉宫与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城堡之间变换,不同时代的人物会在事件中以闪回的形式出现……《女王召见》考验的不仅仅是中国观众抢票的技能,还有观众的知识储备,在观影前做好功课有助于提升观影体验。

第一排从左至右分别为戈登·布朗、哈罗德·威尔逊、玛格丽特·撒切尔、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温斯顿·丘吉尔、安东尼·伊登、约翰·梅杰。第二排居中位置的演员一人分饰托尼·布莱尔与大卫·卡梅伦二个角色。

“召见并不是女王的义务,只能说它是一种让女王了解政务的礼节。”女王是英国的象征,大部分时间里,她都在支持她的政府,但支持不代表她没有自己的主见、好恶。《女王召见》想要表达的就是这些观点、偏见以及好恶。舞台上的召见与其说是一次仪式性的、程序性的会晤,不如说是女王与首相们的车轮战,唇枪舌剑、妙语连珠,言辞充满了“恶毒的智慧”。

女王与约翰·梅杰

“大多数时间,我发现我的首相们都非常人性化。”戏剧的第一幕,女王召见首相约翰·梅杰时如是说——舞台上的首相显得十分紧张。接着,女王面对观众补充道:“他们都人性化得过头了。”

“我只想做个正常人。”

“是什么让你觉得自己这个愿望无法实现了?”女王问道。

除了对她的首相们温和地进行冷嘲热讽,舞台上的女王同样精于自嘲之道,“有脉搏的邮票”“穿着奇装异服的土著首领”。比起电影《女王》里塑造的那个隐忍的、坚毅的伊丽莎白二世,舞台上的女王显然更加活泼、睿智,人物形象也更加立体丰富。在与不同首相相处的过程中,女王有时扮演的是母亲般慈爱的长者,在约翰·梅杰因担忧选举而潸然泪下时递上一块手帕;有时扮演的是一个手足无措的女孩,在面对她的第一位首相,脾气火爆的温斯顿·丘吉尔拿她当个孩子一样对待;有时则像一个暧昧的情人,在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面前翩翩起舞。

女王与哈罗德·威尔逊

“我觉得,我的开场白可能是致歉。”哈罗德·威尔逊说道。

“为什么?”女王问。

“因为我知道你更喜欢前任首相。”前任首相阿利克·道格拉斯-霍姆在任时间只有一年,而连任两届的哈罗德·威尔逊成为了女王最喜欢的首相。戏剧中,女王在与这位首相的互动过程中流露出来大量的个人情感。

在威尔逊首相表示他太太不喜欢唐宁街十号的生活后,女王安慰道:“我丈夫对白金汉宫也有同感,我们的感觉是一样的。”

“如果您不喜欢住在这样一座宫殿里,那您可能真的不怎么正常。”

在编剧彼得·摩根的解读中,女王是一个喜欢工人阶级生活的人。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出身平民,女王本人在二战期间曾是一个修理汽车的技师,她在舞台上向她的首相约翰·梅杰抱怨自己从来没有去学校上过学——即便她可能也不喜欢学校。“至少你受到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你知道的,我就没那么幸运了。”

“可您家里有家庭教师。”

“是的,没错。”

“我比较好奇,这是不是因为您是女性的原因。”

“哦,你已经被任命为首相了,而我还指望着我还能是个女的呢。”

女王与撒切尔

对女王戏剧化的想象中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历史,比如在威尔逊因罹患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离开舞台时,女王表现出异常的柔情;再比如说舞台上撒切尔夫人,线条硬朗的服装让铁娘子看上去像个石雕——虽然事实上,女王本身的确不喜欢她。但这些带有创作者主观臆断的表现却同时也提示观众,女王并不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她也是血肉之躯,是真实的人。

这出戏的英文名The Audience,在汉语中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召见”,一种是“观众”。女王虽然是召见行为的发起者,却是历史风云的观众。光荣革命之后,王室权力被架空,女王的象征意义远大于真实拥有的政治权力。对于女王而言,首相是她的臣民,也是代她行使权力的人,是对她权威的挑战者。而对于首相,女王只能做一个旁观者。现实中,有首相曾建议过伊丽莎白二世“你可以什么都不说,这样你将置身世外,永葆高洁。”

然而在一出戏剧中,女王无法沉默不语。面对首相,她既要表现出支持,又要维护王室的权威、尊严,担负起身份赋予的使命,并非易事。而戏剧安排女王与少女时代的自己直接对话,直观地呈现出女王在摇摆中前进、成长的心路历程,更强化了女王人生的艰辛感。

承担起旁白与解说功能的侍从一角是一个有趣的设置,现实中的侍从会不断更换,在舞台上则可以始终如一。如果说女王是历史的观众,那么侍从就是女王的观众,或者一个可供观众进行自我带入的角色,从而增加了解读戏剧的视角。

女王与布莱尔

全剧结尾,女王与十二位首相同时出现在舞台上,时间线终于交会,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强大的演出阵容、精湛的演技、舞台布景、灯光、转场的设置这些就足以征服观众。海伦·米伦在《女王召见》中的演出并不是对电影《女王》的重复,除了气质贴合,海伦·米伦巧妙地利用声音、形体的微妙差异,借着光影的掩护,在时空中自如穿梭。戏剧中,撒切尔夫人的造型酷似梅丽尔·斯特里普在电影《铁娘子》中的角色,舞台上的某一个瞬间可能会让人产生海伦·米伦与梅丽尔·斯特里普共治天下的错觉。

作为今年英国国家剧院录播的重头戏,《女王召见》不容错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