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6k
  • +1
    299

青岛官方:“38元大虾”涉事排档涉嫌误导消费,将立案查处

@青岛市北发布、北京青年报
2015-10-06 09:21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10月6日7时49分,@青岛市北发布公开发布了《关于“善德海鲜烧烤家常菜”大排档价格违法问题的处理意见》,烧烤店虽然已明码标价,但极不规范,物价部门责令其退还非法所得,并按照涉嫌价格欺诈、违反明码标价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定,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根据@青岛市北发布:10月5日,接到游客投诉后,青岛市、市北区两级物价部门第一时间赶到位于乐陵路92号的“善德海鲜烧烤家常菜”大排档进行调查。现场检查发现,该烧烤店提供的菜品虽已明码标价,但是极不规范,涉嫌误导消费者消费。鉴于此,将根据《价格法》有关规定,责令其退还非法所得,并按照涉嫌价格欺诈、违反明码标价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定,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食客:老板拿棍威胁,打电话叫人】

北京青年报消息,昨日(5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青岛市乐陵路92号的“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该网友在微博上称“点菜时就问清楚虾是不是38元一份,老板说是,结账时居然告诉我们38元一只”。“青岛大排档天价大虾事件”在微博上引发网友热议。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当事人南京游客朱先生和四川游客肖先生,他们还原了事件经过。

青岛大排档一盘虾卖1500余元

昨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青岛市乐陵路92号的“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据爆料网友肖先生昨日称,10月4日到达青岛后,他们选择了“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就餐,在吃饭前,曾详细询问过菜价,向老板确认过大虾38元究竟是一份还是一只,肖先生称当时老板说的是38元一份。但吃完饭后,老板却称大虾价格为38元一只。

另一位有相同遭遇的朱先生向北青报记者提供的手写账单中可见,“蒜蓉大虾”的价格共计1520元,加上其他菜的消费,共计2175元。

此外,网友还向北京青年报记者提供了一份“善德活海鲜烧烤”的价目单,该价目单显示,“海捕大虾38元”,旁边没有标明计价方式是按“一个”还是“一份”,但在价目单的最下方,有“以上海鲜单个计价”的说明。

店家:“38元一只”很便宜

北青报记者按照朱先生给的信息找到了“善德烧烤”的预订电话,店家表示,该店大虾是海捕大虾,且是活的大虾,营养价值很高,38元一只已经很便宜。

针对两名游客称,在纠纷过程曾遭到店家威胁一事询问店家时,对方却已经挂断电话。当记者再次拨打电话时,已经无法与对方取得联系。

青岛工商部门介入调查

昨天,青岛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石主任告诉北青报记者,该事已经引起青岛物价和工商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青岛市工商局已安排市北区市场监管局去现场调查,将会视具体调查情况依法进行处理。此外,石主任称,为了改变这种屡禁不止的宰客行为,一方面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商户的经营行为。此外,青岛工商局将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信息上传至信用平台,以便市民和到青岛旅游的游人随时查询。

当事游客:吃前店家称“按份算” 菜单标着“按个算”

有两桌游客遭遇“天价虾”

北青报:能讲述下当时事情的经过么?

肖先生(四川赴青岛游客):10月4日我们一家3口人是第一天到青岛,找到旅店后,就在旅店旁边找地方吃饭,因为其他饭店人比较多,最终选择了这家“善德活海鲜烧烤”。我们在看到菜单后,也曾询问过菜单价格,看到“大虾38元”时,问老板“是不是38元一份”时,老板回答“是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询问了老板螃蟹价格,58元一只,一盘扇贝,10元一份。我们还点了一扎啤酒,菜单写的是38元/大扎,但是后来老板说是120元一扎。

朱先生(南京赴青岛游客):我们一家7口人,也是10月4日晚上8点多钟去吃饭,吃完饭大概9点半左右。当时点菜时曾特地问过店员怎么卖、是不是“一份”的价格,因为之前也看过很多新闻报道,就怕有误会。店员回答说是的,让我们放心,说这都是按照一份一份的价钱。

我们点了虾、咖喱、海蛎子、面,差不多六七个菜。当时有一个插曲,吃虾的时候,我们觉得是“死虾”而不是老板承诺的“活虾”,因为冻过的虾子和活虾不一样,后来给我们换了一盘。9点多钟结账时,我看到菜单,老板才说38元一只,我们一共吃了40只。

但如果是38元一只,他在一开始就应该问我们“你们要多少只”才对,为什么给上40只,我们点了40只么?

北青报:当时饭店的人多吗?

朱先生:不多,一共就3桌人在吃饭,其中就有我们和四川那位游客一家。

北青报:当时你们是认识吗?

肖先生:并不认识。我们比隔壁桌去得晚,我们正在吃饭时,隔壁南京的朱先生要结账,发生了纠纷时才被我们听到,我于是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说“一共1338元”,当我追问为什么这么贵时,老板说大虾是38元一只。

北青报:在价目单的最下方,有“以上海鲜单个计价”的说明,当时吃饭时有注意到吗?

肖先生:吃饭前完全没有注意,因为已经询问过店家价格,所以就没有再注意,一直到结账时产生纠纷,店方才提醒我们,在价目单下方的那行“以上海鲜单个计价”的字。

产生纠纷后,曾报警处理

北青报: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朱先生:第一反应就是“被宰了”,也听说过海南的一些价格欺诈的事情。很多媒体都有报道过,所以觉得我们被宰了。

北青报:后来就产生了纠纷?

朱先生:是的。我们和店家交涉的时候被隔壁四川的游客听到了,然后放下筷子也不吃了,说“怎么这么贵”!然后我们就一起找店家理论。

北青报:产生纠纷后怎么处理?

肖先生:后来我们选择报警。派出所说,这家饭店,前一天晚上也发生了两起价格纠纷,建议我们打工商部门电话,后来警官就走了。

朱先生:当时派出所说,事情管不了,他们没有执法权,这属于价格纠纷,让我们找物价局,但物价局说他们已经下班了,让我们报警找110解决,后来一直折腾到夜里12点多。第二天物价局称,必须过完节才能解决。

结果一人给店家2000元,一人给800元

北青报:最终事情是怎么解决的?

肖先生:我们第二次打110,等辽宁路派出所的警察一来,我们就一起上了车。

朱先生:等到了派出所后,派出所方面出面协调,说先把钱给人家,在快凌晨2点的时候,我借钱给了店家2000元,四川的那位游客给了800元左右,后来我们就走了。

北青报:在店中时有没有出现什么情况?

朱先生:僵持一段时间后,周围有其他饭店的食客劝我们走吧,但是当我们作势要走时,老板就拿着一根大棍子,威胁我们,并且打电话叫人过来,说我们吃完霸王餐想跑。

北青报:什么样的大棍子?

朱先生:就是平时用来支撑遮阳大伞的那种棍子。

北青报:您对这件事怎么看?

朱先生:平生第一次遇到这种事,特别窝火。我们也看到这方面的很多新闻,也很防范,但是防不胜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299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1.6k)
    发表
    热评论
    游客当时投诉都说没法管,网络炒开了,都声称“高度重视”了,有如此的管理者就难怪有如此的奸商了!
    2015-10-06 ∙ 河南
    1k
    回复
    举报
    • wangpeng同流合污
      • 2015-10-07 ∙ 四川
        6
        回复
        举报
    报警了还是那个结果,青岛还有诚信和正义吗??
    2015-10-06 ∙ 河南
    895
    回复
    举报
    • 记忆余温这个应该追责青岛市长!!!!
      • 2015-10-06 ∙ 山东
        29
        回复
        举报
    • 真诚的理财师这个东西那里有?
      • 2015-10-06 ∙ 未知
        4
        回复
        举报
    • 秋 实把青岛市长和警局局长撤职!让俞正声去解决。
      • 2015-10-06 ∙ 上海
        50
        回复
        举报
    物价局不是休息么?不是要过节后处理呢?怎么新闻报道后就都上班了呢?什么作风?
    2015-10-06 ∙ 北京
    798
    回复
    举报
    • 微笑物价第一时间赶到?哈哈,人家还要不要休息?
      • 2015-10-06 ∙ 山东
        4
        回复
        举报
    • 刘畅不得已回复微笑没让第一时间赶到,十一期间,这样的部门也应该有值班的才对,过了十一再来,游客的假期也结束回家了
      • 2015-10-06 ∙ 吉林
        11
        回复
        举报
    妈蛋地方政府不作为
    2015-10-06 ∙ 安徽
    525
    回复
    举报
      给青岛人丢脸,为了钱什么缺德事都干。
      2015-10-06 ∙ 山东
      462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老总啊再宽限几日吧!最近吃饭的人太少了.下次我一定多宰几个孝敬您!
        2015-10-10 ∙ 山东
        2
        回复
        举报
          呵呵……
          2015-10-09 ∙ 黑龙江
          1
          回复
          举报
            还好同时2家人被宰,如果是1家人,估计又白挨了石沉大海
            2015-10-08 ∙ 上海
            7
            回复
            举报
              仅是误导消费吗?不是有意欺诈吗?居然拿出大棒子威胁不让走!!!
              2015-10-08 ∙ 未知
              8
              回复
              举报
                这下山东人也不嘲笑河南人了吧,大家都是中国人,何必地域歧视。
                2015-10-08 ∙ 山东
                4
                回复
                举报
                  ‘误导消费’也太轻飘飘的了,棍子都拿出来了,定性持械敲诈勒索比较合适。
                  2015-10-08 ∙ 山东
                  15
                  回复
                  举报
                    这个发言在理哈哈,北京上海你敢这样卖试试看。1.这种事情公安推物价、物价推消协、消协推城管、城管推旅游,旅游推公安,各部门责任不清,只要能推出去,谁也不愿惹自己一身骚。2.为了几个外地人得罪本地的地头蛇,本地政府部门要权衡利弊。往小了说,毕竟大家私下关系都不错;往大了说,毕竟为了本地经济创收。3.这就是被曝出来的一件事,宰客历史源远流长,不会因为你曝光一次就改了,大不了这次把钱退给你,下次改个店名卷土重来,只要政府继续推诿就行。4.本地人自己都不去海边吃,去了照样被宰,
                    2015-10-08 ∙ 未知
                    12
                    回复
                    举报
                      涉嫌误导消费者消费?当年孙二娘开的店也是误导消费者?!
                      2015-10-08 ∙ 上海
                      11
                      回复
                      举报
                        真不明白,设置那么多的机构,养活那么多的只领工资不办事的祖宗干嘛?每次都举一反三,每次都高度重视,每次都屁用没有。
                        2015-10-08 ∙ 辽宁
                        18
                        回复
                        举报
                          对于那种恶意欺客诈客行为的商家,要罚的它倾家荡产!
                          2015-10-08 ∙ 浙江
                          15
                          回复
                          举报
                            下次别按个卖、应该按脚卖
                            2015-10-08 ∙ 江西
                            10
                            回复
                            举报
                              知道旅游攻略是做什么的么?本地人都骗更何况方言差距更大的你们呢?你们根本体会不到物价高收入低的痛苦 哭……
                              2015-10-07 ∙ 未知
                              2
                              回复
                              举报
                                国庆期间,外地的王先生赶到青岛想去吃38元一只的海捕大虾,因饭店爆满,王先生就点了盘8元瓜子边嗑边等。谁知轮到王先生就餐时,店员却要他先交6万,原来该店的瓜子不是8元一盘,而是8元一个!曾夺过全国嗑瓜子速度冠军的王先生非常后悔。后面排队买单的李先生当场休克,手里紧紧握着小票:米饭 3元⋯￰゚リツ￰゚リツ￰゚リツ
                                2015-10-07 ∙ 浙江
                                9
                                回复
                                举报
                                  没有互联网披露,工商物价,喝酒去吧!
                                  2015-10-07 ∙ 北京
                                  6
                                  回复
                                  举报
                                    青岛这些警察是餐馆养大的,你不觉得警察很烂?
                                    2015-10-07 ∙ 山东
                                    10
                                    回复
                                    举报
                                      关键是110的问题
                                      2015-10-07 ∙ 山东
                                      8
                                      回复
                                      举报
                                        不是110联动吗?何况国庆黄金周,属特殊时期!警方作为差矣!
                                        2015-10-07 ∙ 湖北
                                        13
                                        回复
                                        举报
                                           凭什么假期公安要出警,物价部门可以休息。
                                          2015-10-07 ∙ 浙江
                                          7
                                          回复
                                          举报
                                            青岛在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商家如此恶劣的欺诈行为,跟土匪开的黑店有什么区别,谁敢去,反正我是不敢去的!
                                            2015-10-07 ∙ 广东
                                            10
                                            回复
                                            举报
                                              乱市也要用重刑才行,现在各行各业乱来的违法成本太低了,国已不国!!!
                                              2015-10-07 ∙ 广东
                                              11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