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后继无人自称“傻子”,周庄“竹编老人”时隔30年重操旧业
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景区,良好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同时景区里也展现了许多当下很难见到的手工制作工艺,随着时代的变迁,显得弥足珍贵。
现年71岁的顾根兴,就是在这座景区里默默坚守着的一位“竹编老人”。6年前,因着母亲去世,他回到景区,在那间他母亲曾居住了28年的屋子里拾起已阔别30年的竹编记忆。
屋子虽然不大,但如果打通靠近道路的两堵墙,还算是一个宽敞的门面。不过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屋完全保留了母亲居住时候的全部面貌,依然是一窗一门的构造,窗户上的铁栅拦住了不少游客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若不是小门口的竹架上摆放了一些竹茶杯,吸引一些游客询价购买外,几乎看不出太多开张做生意的迹象。
谈起竹编这门手工技术,顾根兴颇有心得:“做这行的,需要有技术,我的技术还可以”,技术体现在哪里呢,“很多东西,我看了一眼,想一想就知道怎么做了。”
9岁开始跟着哥哥学手艺,此后靠着这门手艺历经了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拿着公家发放的微薄工资,过了自己的而立之年。到了他38岁那一年,手艺似乎已经靠不住了,顾根兴回忆说:“好几个月都发不起工资了,我知道再这样下去不行的,就去买了设备,转行去做印刷。”
说到这里,他站起来,走向堆满工具和灰尘的架子上,拿了一个盒子出来展示给澎湃新闻记者。盒子里装着印有他年轻照片的名片,职位是双桥印刷厂厂长。
没上过一天学的顾根兴,硬是完成了自学识字的自我突破,用他的话说:“在环境下被逼出来的,不学不行的,好在书多看看就懂了,字看看也能会写了,算得上初中水平吧。”
新工作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但是说到印刷厂的效益,顾根兴用“波浪”来形容,“起起伏伏,有好有坏”,接着他又说:“这就是人生吧,既然选择了,就做下去了。”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又再次回到竹编人生中去呢?老人的回答有些令人意外,“我是傻瓜啊!傻瓜才做这个,现在没人做这个了,想赚大钱的才不做这个。”
说到这里,老伴儿催促他:“别聊啦,快干活啦,茶杯不够卖了。”的确,黄金周带来的大量游客,让他们的纪念品生意也迎来了高峰期。竹茶杯的工艺简单,只需要将竹子按照每个竹节切割,再将边角打磨至光滑,接着在水里浸泡冲洗后便可放在竹架售卖。
这样的一个竹茶杯,顾根兴的小店卖10元左右,不过基本上是由老伴儿在打理,而他只负责选择合适的竹子,然后进行加工、成品。
“我们的竹子都有一定的要求,好在时间做得久了,他们(供应竹子的商贩)也都知道了。”顾根兴指着侧门的两根竹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样的竹子30块一根,要看具体的竹子来定。”
据了解,这些竹子来自浙江,除了供应给老人这样的竹编手工艺人,昆山和吴江的一些农村也需要,那边至今仍然会用竹子盖房,顾根兴解释说:“相比砖瓦,竹子成本低一些。”
据老人透露,周庄景区曾经希望老人去坐镇周庄十二坊之一的“竹编坊”,不过他拒绝了,“我自己做很自由,平时想做就过来,不来就在家打打麻将。”
随后,在老伴儿的再次催促之下,顾根兴不得不去打磨刚刚切割下来得竹茶杯半成品,插上电源,手里的打磨器飞速旋转了起来,他说:“现在有工具了,方便多了。”
不过,相比这句令人欣慰的话语,老人的另一句感叹却让人心酸不已:“孩子们都出去了,这些东西看都不看一眼。等我们死了,就再也没人会这些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