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档案观止│解放初期, 合肥这样慢慢“靓”起来

2021-07-30 15: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新中国成立后,合肥市全面贯彻新民主主义时期经济政策,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特别是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到一九五六年初,合肥市农业、工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在合肥初步建立。

1

从互助组到农业合作社

土地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土改”的顺利进行,从1951年春开始,合肥广大农村陆续开展了互助合作的探索。特别是1952年2月,合肥郊区建立陈以春农业互助组,这是合肥市区第一个互助组。随后合肥地区掀起了大规模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

这些互助组是农民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劳动组织,好处还是很明显的。首先,互助组在调剂劳力、畜力、大农具的余缺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次,它能开展一些个体户无力经营的副业生产,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当时的肥东县大兴乡有个赵庆华互助组,由13户贫农组成,共有劳力23个,耕地60多亩。原来分户独立生产,不是缺劳力,就是缺耕牛、农具等,组成互助组后,在农忙时统一安排劳力、耕牛、农具,集中力量进行农业生产。平时因人制宜分头开展加工粉丝、烧窑、养鸭、养猪等集体副业,组员不仅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而且购买了耕牛,添置了农具,改善了生产条件。

随着农业互助组的不断发展,1952年,合肥地区有了创办农业合作社的初步实验。1953年4月,合肥市东、西郊区各自试办了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共33户;特别是肥东县在1953年春成立了第一个示范性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竖起互助合作的旗帜,到1954年初时,合肥地区开始重点发展初级合作社。

○合肥市关于1954年春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总结报告

这一点在档案中也有所体现。合肥市档案馆馆藏的合肥市《五四年春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总结报告》中,就对1954年春合肥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况做了总结,从中我们看到,合肥市“五四年春办农业生产合作社七个,蔬菜合作社一个,原有社两个,共为十个生产社”。在这份报告中,还总结出办生产合作社的步骤和经验教训。其中步骤有:一是从宣传动员了解情况,让社员最终端正态度和表示入社的决心;二是要发挥民主,合理解决入社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土地入股问题、农具和肥料、种子问题及分红问题等;三是要建立组织,制定制度、生产计划等。最后则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办社工作的经验。

合肥市兴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由此进入“快车道”。1954年冬至1955年春,合肥郊区新办农业生产合作社75个,加上原有的10个,共有合作社85个,3415户,占总农户的31.3%。在此基础上,1955年8月30日,市委农村工作部制定了《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计划》。

合肥市计划“在五五年上半年原有社的基础上,拟在今冬明春发展新社七十九个(其中建立蔬菜社四个),每社平均四十户左右计算,入社农户三一六零户,连同八十五个老社,共组织社一六四个(实际只有一百五十个,因并大社减少十四个),入社农户七五二八户,占总农户百分之六十九。另外拟并成三个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即杏花村、四河乡、北外乡板桥三个社”。并且在时间上做了安排,“第一批建社目前开始进行,拟在九月十号前后完成……三个市区新建六个,郊区土改乡新建七个,共十三个,对秋收没有影响。第二批建社四十个,十月上旬开始准备,十一月中旬完成,下旬总结。十二月份开始冬修并结合第三批建社十八个……”

○《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计划》(1955年)

合肥地区兴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在1956年1月出版、由毛泽东主持选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就收录了两篇关于合肥地区农业合作社创办的典型材料。1954年春,当时的肥西县竹西乡张夹衖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每年一开春都要召集社员商议一年的生产安排,制定生产管理制度。这一先进经验很快在全省推广开来,形成《张夹衖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年生产计划》材料上报,后经毛泽东圈阅被收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1955年初,肥东县石塘区团工委组织委员倪泽兰被抽调到芦陈乡陈祠村办合作社,她在组建了陈祠、青春两个初级合作社后发现,多余的劳动力作用得不到发挥,农民积极性不高。于是倪泽兰便组织多余的劳动力办起了副业,初步形成了副业生产,使农民收入增加,鼓舞了社员的生产情绪。倪泽兰对陈祠、青春合作社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形成文章,结果也被收入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毛泽东还给这篇文章加了按语:“……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随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和巩固,从1955年冬至1956年春,合肥地区开始兴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夏,基本上都实现了农业合作化。而通过互助组、初级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合肥农村地区迅速完成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农村的整个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合肥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2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

我们知道,合肥刚解放时只是一个消费型小城,民生凋敝,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像样的现代工业,全城仅有一家小发电厂和一些卷烟、碾米、铁器、食品等手工作坊,市区工业总产值仅有163万元(当年价)。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和发展工业经济,成为城市的中心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合肥工业经济有了很大的起色。

“一九五零年全市只有五个破烂不堪的工厂,现在已有二十八个工厂了。一九五四年的工业产值等于一九五零年的四十一倍多。其中合肥矿山机器厂已经为鞍山钢铁公司、东北电力局等单位制造了很多机器。五四年新建的厂有农具厂、针织厂、砂轮厂、搪瓷厂、蛋品加工厂等。今年已开始新建十万纱锭的大纱厂,可容纳八千工人,明年就可以部分投入生产”。档案《合肥市解放六年来的发展概况》,从工业、教育、文化、市政等多个方面记录了合肥解放六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那么,合肥是如何做到工业如此快速发展的呢?

○合肥矿山机器厂生产场景(1958年)

据档案记载,为尽快改变合肥工业基础薄弱和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比重过小的状况,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合肥市委提出了“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发展战略,启动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而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进程中,合肥市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组建一批公私合营的工厂,提高了原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投资兴建、扩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工业企业。这其中包括,1951年6月,国家投资108万元在合肥建立矿山机器厂,并将该厂列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生产矿山机器的重点企业;1953年,安徽第一家电子工业——合肥无线电厂(后改为合肥无线电一厂)建成投产;1953年底,国家计委确定在合肥兴建棉纺织工业,并列入“一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到1957年6月,全省第一家中型纺织企业——安徽第一棉纺织厂在合肥建成投产……

这一时期最为主要的是,合肥抓住上海部分私营企业内迁的机遇,在省委的统一部署下完成了一批上海企业的迁厂工作。这些工厂迁来合肥后,有的独立建厂,有的合并建厂,有的则一分为二、一分为三,带动建立新厂。上海内迁企业的到来,犹如雪中送炭,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合肥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人才、技术、设备、资金及管理经验严重缺乏等诸多困难,使本地工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得到较大改观;同时树立了“改造与建设”并举的范例和“筑巢引凤”“借鸡下蛋”的发展模式,不仅大大提升了合肥工业起步阶段的水平,也对后来合肥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世纪50年代上海内迁企业的《公私合营协议书》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据档案记载,到1957年底,合肥市工业企业发展到378家,工业总产值达1.66亿元,比1949年增长16.92倍;其中重工业的比重由1949年的3.48%上升至21.75%。工业结构趋向合理,初步形成机械工业、轻纺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的框架,加速了合肥由消费城市向综合性工业生产城市的转变步伐,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3

文化、教育发展精彩纷呈

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解放之初合肥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而经过几年努力,的确取得了不小成绩。据《合肥市解放六年来的发展概况》记载,“解放时,合肥只有三所中学,学生一千七百八十二人,十五所小学,学生四千二百四十八人。而现在则已有中学及相当于中学的技术学校十所,学生九千余人,比解放前多四倍多。小学有六十三所,学生一万六千六百九十三人,比解放前多了三倍。高等学校已有三所,学生一千九百九十余人……”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合肥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

据档案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合肥兴建了多所中等学校。1953年肥西紫蓬山林业学校迁来合肥改名为合肥林业学校,1954年安徽体育运动学校在肥成立,1956年3月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由芜湖迁来合肥(后来改名为安徽中医学院);同年又相继成立了安徽艺术学校、安徽交通学校、安徽电影学校……到1956年底,合肥共建有9所中专学校,在校生近5000人,学生人数是1952年的10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建筑(图片来源:安徽医科大学档案馆)

而合肥的高等教育更是从无到有,取得长足发展。1952年10月,东南医学院(安徽医学院前身,1986年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由怀远迁来合肥,成为合肥市第一所高等院校;1954年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由芜湖迁来合肥;1955年淮南煤矿专科学校改建为合肥矿业学院后迁来合肥,1958年改名为合肥工业大学……据统计,到1957年,合肥高等学校毕业生共有4230人,他们为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人才支持。

教育发展的同时,合肥的体育事业也有了发展。1950年,合肥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体育运动盛会——红五月体育运动会,35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1951年5月,举行了合肥市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及解放军驻肥部队等共100多名运动员踊跃参赛;1952年,合肥市体育场开始兴建,其后体育设施逐年增建,广大市民参与体育活动日益普及化和经常化。1953年,合肥市首次组建田径运动队,参加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取得10个单项冠军;1956年,合肥市组队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首届竞走、长跑比赛,获得10公里竞走团体第三名的佳绩;而1957年更在合肥体育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笔:这一年派运动员参加省马拉松测试赛,张友良首创该项目全国纪录。

○《合肥市解放六年来的发展概况》(1955年)

“在文化艺术方面,已修建电影院三个,人民文化馆一个,文化站三个,公私剧场五个,图书馆一个,博物馆一个……”诚如《合肥市解放六年来的发展概况》档案所介绍,解放初期,合肥的文化艺术发展也是精彩纷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有巢湖民歌。

1955年3月的一个夜晚,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里。从巢湖岸边司集公社秧田里走出去的农民歌手胡吉英、刘宏英登上舞台,代表翻身解放的巢湖人民,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唱了巢湖乡音《姑嫂对花》。带着泥土芳香的歌声和质朴的演唱受到了高度赞扬。自此,巢湖民歌声名鹊起,引得多方关注,而民歌之乡巢湖市司集乡也成了全国唯一的“中国文化之乡”。

更让人欣喜的是,1958年9月,文化部和全国音协在当时合肥市所属巢县司集人民公社召开全国“社会主义歌咏运动”现场会。其间,著名歌唱家王昆演唱了歌曲,并向农民女歌手胡吉英学唱了当地民歌《数板山歌》。会后,国内外文化界人士以及苏联、日本、意大利、波兰等1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中国驻外30余个使馆人员,也到司集公社参观访问。

○解放后合肥建的第一家电影院解放电影院

4

编制第一份城市规划纲要

随着农业、工业和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解放初期合肥的城市建设也在快步向前。《合肥市解放六年来的发展概况》中就这样写道,“……解放后修筑了宽十五公尺至二十五分尺的街道共长六千多公尺,修筑环城马路四千多公尺……在街道上在街区上装置了六百多盏路灯。新建了二个公园,植树一百多万株……”

○合肥逍遥津公园(资料配图,图片来源:合肥日报)

的确,解放初期的合肥,在植树造林和城市园林绿化方面尤为着力。据档案记载,继1951年号召开展群众性的大蜀山植树造林运动后,1954年陆续栽植板栗、枫香、乌桕、黄连木等树木。后又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加速蜀山绿化,辟建苗圃1076亩。同年,还在逍遥津公园东半部兴建儿童乐园、动物园和游船码头。1955年,逍遥津公园向西扩建,全园面积拓展到30余公顷,并完善公园绿化及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最终将解放前的一处私家园林建设成了合肥市解放后的第一个公园。

而这一时期开始的环城林带的营建,称得上合肥园林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早在1952年编制省会城市规划时,有领导就提出环城一带应该用大量的树木把它绿化起来,保持一条广栽林木的林荫道;有专家还提出利用被拆除的旧城墙土,照自然山丘形貌加以整理,并把逍遥津、包河串联起来的主张。按照这一思路,1952年市园林部门开始营造环城防护林带,先后栽植树木4万余株。1955年改造西山景区,共栽植树木10万余株,并沿河植柳。到20世纪60年代时,栽种的树木形成长8.7公里、最宽处达90米的环城林带,这也是后来合肥环城公园的雏形。

○合肥环城公园(资料配图,图片来源:合肥日报)

特别是在1956年国家颁布《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后,同年10月,合肥市政建设委员会组织专人编制出《合肥城市建设规划纲要(1956—1967)》,这是合肥市编制的第一份规范性的城市规划文件,内容包括城市发展规模与轮廓,人口增长预测,城市用地面积扩展预测,道路网与市内交通、给水、排水、防洪、绿化、房屋建筑、土地整理等。《规划纲要》肯定了东郊工厂区的规划布局,充实了北郊工厂区的规划内容,把合肥定位为全省政治文化中心,将成为以纺织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并明确了“重视改造老城,逐年向外拓展”的城市建设方针。

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份规划纲要,可以说对合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城市空间发展做出了科学规划,特别是为后来合肥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标题:《档案观止│解放初期, 合肥这样慢慢“靓”起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