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丰田帝国的发家史:创始人如何成为日本民族英雄
丰田公司是当今全球汽车工业的霸主,不过,它却是靠制造纺织机械发家的。
木匠的儿子如何走进机械的世界?
丰田佐吉
和很多大企业一样,丰田公司有一位英雄的创始人——丰田佐吉。1867年,丰田佐吉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的一个木匠家庭,在少年时代,他学习了木工的基本知识——这对丰田日后的发展极为重要。丰田佐吉出生时,离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不过三十年,工业革命的第一波扩散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崛起为主导产业,这是因为棉制品很适合大众消费,拥有广阔的市场。传统的教科书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景: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轰开东亚古国的大门后,曼彻斯特那些依靠机器武装起来的纱厂,瓦解了东方古国的男耕女织,机器纺的纱与机器织的布,以其优越的生产效率,将农家老奶奶的纺车与布机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不过,这幅图景如今已经被学者们大幅修正了。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传统的纺织业都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最为奇特的是,由于新式机器自身发展的不平衡,在一段时间里,机器纺纱的优势要远远大于机器织布,于是,不少东方农民确实放弃了手工纺纱,但他们从市场上买来西洋机器纺的纱后,仍然自己动手织布。由于手工织的布结实耐用——实际上是更为粗糙——更能满足购买力不高的东方农民的消费偏好。因此,不少农村的织布业不仅没有被曼彻斯特的纱厂打垮,反而利用曼彻斯特的产品发展了面向异地市场的新型产业。丰田佐吉的家乡也是如此。
据他回忆:“我们村子里全是农户,每户都有手工织布机。可能是环境的影响,我渐渐对这种机器发生了兴趣。有时我整天站在那里观看附近的老太太织布。我逐渐懂得机器运转的道理。看着织成的棉布不断卷起,我越来越觉得有意思,并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这算是他与机械结缘的开端。
怪人佐吉:一门心思研究织布机
东亚传统的农村织布业在机器革命的冲击下顽强生存了下来,但这不意味着没有任何改变。相反,传统的织布机必须经过改良才能适合用机器纺的纱织布。身为木匠的儿子,丰田佐吉意识到这里存在着巨大的商机。他日后回忆称:“如果能够通过提高纺织棉布的生产效率来降低其生产成本的话,就可能为全日本带来裨益。目前日本所使用的人工织布机实在是太粗陋了。如果能够对它们加以改进升级,就可以提高织布的速度。”当然,造福全日本纺织业的同时,也必然能为个人带来名望与财富。于是,丰田佐吉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改良织布机的事业中。
1851年世博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
他进行了大量试验,不断制造样机,乃至令其父大为不快,并被村民讥为怪人。不过,佐吉并不是闭门造车。1890年,东京召开了劝业博览会,展示了大量西洋机器。丰田佐吉特意跑去东京,每天都要参观进口机械,琢磨其工作原理。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一款木制的人力织布机,可以将生产率提高了40%至50%。这款织布机展示了佐吉在机械上的天赋,但它在商业上是失败的。
当时,纯木制的织布机经过改良后固然能够提升生产率,但日本的织布机已经开始进化到一个新阶段——在木制机架上添置铁制构件,并尝试靠蒸汽动力来拉动。这种铁木混合机的效率无疑更高,而且比完全铁制的进口机器制造起来更简单,价格也只是进口机器的几分之一,能满足彼时还是一个欠发达国家的日本的市场。意志坚韧的丰田佐吉经过摸索,也于1896年发明了一款以蒸汽为动力的木铁混制动力织机,这种织机适于批量织造白布和纺绸等产品。1899年,丰田佐吉与大财阀三井建立了联系,合作生产织布机——佐吉出技术,三井出钱。
然而,由于市场波动,三井要砍掉佐吉的研究经费,佐吉出于对技术和研发的坚持,双方不欢而散。佐吉的事业进展艰难。日俄战争后,日本一家大纺纱公司将丰田织机与几种进口机型进行了比较,在持续了一年的试验后,认为英国老牌厂商普拉特兄弟公司(Platt Brothers & Co.Ltd.)的产品效率更高,出品质量更好,便决定不买丰田织机。
其实,佐吉在1906年还发明过一种环状织机。1907年,佐吉再度与三井合作,但没想到市场再次萧条,三井又一次不愿保留大笔研发基金,双方也就再度一拍两散。失望至极的佐吉于1910年辞职,并去欧美游历,正是这次游历使他第一次对汽车工业产生兴趣,只是,当时这个怪人还是一门心思地要搞织布机。
丰田佐吉如何成为日本的民族英雄
回国后,不想再受制于人的技术怪人丰田佐吉自筹资金创办了丰田自动纺织株式会社,使用自己发明的动力织机织布,后来,他又在公司内建立了纺纱厂。
在落后国家,国民不爱用国货的心理是很普遍的,涉及到机械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时尤其如此。这里面当然也存在着事实上的技不如人,但对机械产品来说,由于渐进演化及侧重实践的特性,有人买、有人用就意味着有实际制造的机会,这对于制造者改进技术是极为重要的。丰田佐吉发明的机器在市场上推销不出去,那就只好自己进入已经成熟的纺织品市场,让自己的机器有一个能被使用的机会。
幸运的是,不久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长期被欧洲列强占据的东亚纺织品市场忽然对日本、中国的本土厂商敞开了,丰田公司利用这个机会迅速扩张、积累,并于1918年改名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市场对于包括丰田在内的日本厂商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丰田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上海设立的子公司。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佐吉重返织布机的研发领域,而且获得了儿子丰田喜一郎的有力协助。
丰田喜一郎
丰田喜一郎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工学系机械专业,毕业后进入父亲的企业成为一名机师。至此,丰田的研发系统不再是依靠民间发明天才单打独斗,而有了更多现代科学的要素。喜一郎改良了织机中的自动换梭装置,并设计出一种更好的断线自动停机系统。
为了改良织机,丰田于1924年在名古屋附近建立了一家实验工厂。丰田喜一郎先制造了30台样机并将其投入运转,利用制造样机的经验消除设计上的缺陷,两年后他又用200台改进过的新样机再一次进行大规模试验。
1926年,丰田佐吉成立了丰田自动织机株式会社。1927年,丰田G型自动织机正式投产。此前,一名工人同时只能操作2、3台传统动力织机,现在却可以同时操作25台丰田G型自动织机,其效率之高,令普拉特兄弟公司亦于1929年向丰田购买专利,并支付了10万英镑(100万日元)专利费。丰田佐吉完成了多年的夙愿,丰田公司对织布机的制造大获成功。
丰田式织机
当然,丰田自动织布机加速了机器织布对于农村织布业的淘汰,这大概是当年看农村老太太织布的丰田佐吉没有料到的吧。不过,佐吉的发明提升了日本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尽管普拉特兄弟公司买去了专利,但几年后发现他们难以制造丰田自动织机,也就放弃了。而日本的纺织机械制造业则不断壮大,渐渐超越德国等先进国家,与纺织业一道在全球市场上建立了优势地位。如此来看,丰田佐吉确乎得偿所愿。
曾经的纺织工业强国英国的老牌大厂要向丰田买专利,这件事极大地提升了日本人的民族自豪感,丰田佐吉成了民族英雄。1927年,日本天皇为他颁发了最高荣誉。遗憾的是,其后不久,佐吉就撒手人寰。在获得最高荣誉的同年,他得了轻度脑溢血。1930年,佐吉死于肺炎,享年63岁。
据称,在弥留之际,佐吉对儿子喜一郎说:“自动织机的研制是我的毕生事业。开头我一无所有,只有几个想法和一双手。你也应该有自己的毕生事业。我相信汽车制造事业值得一试。汽车在未来将是不可或缺的。为什么不能把汽车研制变成你的毕生事业呢?”当时,佐吉安排改姓的女婿丰田利三郎为家族事业的继承人,而他为儿子喜一郎留下了一笔可以自由支配的基金——普拉特公司支付的巨额专利费。带着父亲留下的鼓励与资金,丰田喜一郎开始投身汽车制造事业,而那将是另一个故事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