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遭遇淹溺这样做心肺复苏,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1-07-29 11: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7月16日以来,河南多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暴雨、特大暴雨。持续的暴雨已造成郑州等地区出现洪涝,随之而来的伤害便是溺水。

发生人员淹溺时,需要现场立即对溺水者进行正确急救,以抓住抢救的黄金时间。一般来说,溺水者上岸后,首先要检查其是否有意识和自主呼吸,若呼叫无反应且无呼吸,就需要让身边人呼叫120,同时寻找附近的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溺水心肺复苏:一定管理好呼吸道

对淹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步骤与常规心脏骤停时的方法有所不同。

按照《2020AHA心肺复苏指南》,心源性所致的心脏骤停,一般推荐的心肺复苏遵循顺序是CAB,即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通气(B),这个顺序是有些“重心轻肺”的,首先是要求胸外按压,保证心脏射血,体内血液循环。

但对于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时,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则需要优先于胸外按压,这时需要急救者遵循ABCD的顺序,即开放气道(A)、人工通气(B)、胸外按压(C)、早期除颤(D)。

当将溺水者就上岸后,应马上抬起溺水者下颌,清除其口腔鼻腔中的泥沙等异物,清理干净呼吸道。随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操作要点是:

▲口对口人工呼吸:捏住溺水者鼻翼防止吹起漏气,抬起其下颌,深吸气并全部吹入病人口腔,持续2次。

▲胸外按压:保证溺水者仰卧,解开衣领,急救者跪在其右侧,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垂直向下用力按压30次,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至少100次/分。

溺水急救推荐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胸外按压30次,随后每2次人工呼吸,继之30次胸外按压,即2:30反复交替进行。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呼吸道的管理,在对溺水者急救以及后期治疗过程中都至关重要,因为溺水时非常容易误吸,可能发生坠积性的肺炎。

科学使用AED:擦干胸部水分

通常情况下,在心肺复苏(CPR)开始后,应尽快寻找到周边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并及时使用。

拿到AED立即开机,同时将溺水者胸部上的水擦拭干净,确保胸部及附近皮肤没有水。因为潮湿的水分会导致电流不能穿过溺水者身体,使得电击无效。如果患者在水中,使用AED时应将患者脱离水源。

接下来,要将电极片粘贴在左胸肋下和右胸与锁骨之间,另一端插入AED对应的插孔。此时AED会自动开始心电分析,急救者需按照AED提示进行电击,等待语音提示放电完毕,再继续心肺复苏。这个过程中不要关闭AED,心肺复苏一个循环过后,设备会再次进行检测分析。

还有一种情况是,AED分析后发出建议:“不建议电击”。此时,救援人员应继续按照2:30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与此同时,仍然可以使用AED进行协助,AED设备中的节拍器能够帮助救助者控制按压节奏速度,还能反馈按压深度。

在进行急救和等待专业救援医护人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为溺水者进行适当保暖。

“救命神器”AED:还需下大力气普及

在河南救治溺水者的过程中,有现场人员大喊“呼叫120,快拿AED!”这是非常专业的反应。不过,现实生活中,大众对AED的了解却远远不够。

AED被誉为“救命神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能够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通过电击除颤,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如果在心脏骤停的1分钟内使用AED对患者电击除颤,救活概率为90%。

AED作用大,使用并不难,即便是非医疗人员,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操作。AED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操作者只需根据语音提示,按压按钮就可进行电击。

近些年,我国的AED普及率和知晓程度正在逐年提升。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数字还远远不够。期待未来更多公共场所能够配备AED,各方通过科普教育,鼓励公众使用AED、参与急救。

原标题:《遭遇淹溺这样做心肺复苏,关键时刻能救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