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佳玮|周琦能去NBA吗?以此衡量球员的时代早过去了

张佳玮 著名作家
2015-09-29 13:40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编者按】

今年夏天,国际篮坛的热闹程度绝对超过了NBA,亚锦赛如火如荼,而在刚刚结束的欧锦赛和美洲锦标赛中,加索尔和斯科拉宝刀未老,尤其斯科拉场均21分,荣膺美洲锦标赛得分王。

除了感叹老骥伏枥外,想必大家也有个怀疑:35岁的斯科拉上季在NBA,是个场均得9分的板凳球员,怎么回美洲还能得分王呢?况且美洲赛场还有NBA年度新人王,场均17分5篮板的安德鲁·维金斯以及状元本内特呢?

其实,NBA和国际篮球(FIBA)像是两个运动,对于周琦这样的中国新生代球员,NBA未必是唯一的路。

斯科拉(右)成为本届美洲杯得分王。  CFP 图

没有防守三秒,NBA和FIBA的最大不同

早年间,NBA的顶尖水准来到国际赛场,根本没风格区别。1992年群英荟萃的梦一队,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场均赢44分,摧枯拉朽一般,因为运动能力相差太远了。

20世纪90年代,能在NBA站稳脚跟的外籍球员,基本是巨人:前苏联的萨博尼斯、荷兰的斯密茨、澳大利亚的朗利,克罗地亚那对身高211公分的前锋拉德加和库科奇。相比起来,达尼洛维奇这样在欧洲呼风唤雨的外线球员,去NBA只能坐冷板凳。

前苏联球员萨博尼斯曾经效力于波特兰开拓者队,他也是姚明的偶像。

国际篮联规则跟NBA的决定性不同在于两点:

一是三分线较短,导致射手容易发挥,大家站位密集;

二是防守端没有防守三秒,巨人可以站在禁区不动,对单打和突破高手不利。类似韦德这样在NBA突破如飞的怪物,到了FIBA,简直是从跑100米改练了110米栏。

21世纪新千年,FIBA的世界列强开始逐一给美国队“递话”。

2004年奥运会,阿根廷神奇夺冠;2006年男篮世锦赛,美国不敌希腊。而就在那时,美国人开始琢磨FIBA规则了:

国际男篮规则更贴近NCAA,那就找来杜克大学的教练老K,从2008年开始重组全明星美国队。

内线别人中锋站着不动?破联防就找里德这样专门钻底角的射手。到后来,美国队迎来了杜兰特这样射程无限的怪物,就更舒适了。

本届欧锦赛,加索尔带领西班牙队获得三连冠。  CFP 图

为什么NBA嫌加索尔、斯科拉软?

在国际篮联的规则下,三类人物吃香:一是传球大开大合、能找到射手的组织后卫(比如塞尔维亚的蒂奥多希奇),二是防守端可以控制禁区干扰突破,进攻端可以高位挡拆、高位策应、低位接球袭篮的全能内线(比如斯科拉和加索尔)。

逐渐,FIBA和NBA渐成两种把戏。前者是高塔重炮,密兵细阵,咱们比谁打得细密;后者是急风骤雨、铁骑横行,咱们比谁速率高。双方渐行渐远。

欧洲人拉到NBA规则下打球,加索尔、斯科拉这样的大师,会被美国人嫌软;可是NBA那些能跑能跳的,比如维金斯,到了FIBA规则下,也会有些水土不服。

虽然美国人总觉得:“欧洲篮球就是一群能投篮、能传球、能假摔、篮球意识挺好但防守偏软的白人”,但其实欧洲篮球内部,也分风格:

东欧前苏联诸队,讲究挡拆、远射手和巨型内线。结果就是前苏联地区巨人进NBA的不少(莫兹科夫),外线基本歇菜。

巴尔干半岛的球队,希望每个球员都高挑、全面、无所不能,结果就是巴尔干半岛近来进NBA的日益减少:太全面了,缺少专才,防守还普遍差。

西班牙则和南美的阿根廷有类似处:内线如加索尔兄弟都擅长掩护与策应;外围则依靠大批灵巧、游弋、精准、狡猾的游走型突击手。

法国近年来,越来越像NBA在法国开的分店:帕克、巴图姆、迪奥诸将都是NBA混迹出身,以至于法国队现在的套路,基本照着美国篮球运动员刷技能点:重视运动能力、个人天分、强力压迫和速度。

姚明和王治郅在NBA上演中国德比。  CFP 资料图

别用能否去NBA衡量中国球员

说回中国队和男篮亚锦赛。

远在姚明、王治郅、巴特尔的“长城时代”,就有过抱怨:中国篮球太倾向巨人了,内线一个接一个进NBA,外线却不够强力。实际上,这中间除了中国篮球本身问题,也有NBA风格的存在。

实际上,强大如当年塞尔维亚的博迪罗加、塞尔维亚的天才指挥官蒂奥多希奇,也没去NBA。不是实力不够,更多是风格不合。

王治郅在NBA的成就与姚明相差甚远,但在FIBA则显然差距没那么大,因为国际篮联规则极适合王治郅这样手感细腻、技术全面的巨人,而NBA却会嫌他对抗不够强硬。
中国队90比72战胜黎巴嫩队的比赛中,周琦出战21分钟,得到10分、5个篮板和4次封盖。  CFP 图

目前,每到NBA选秀时,大家都盯着多少中国球员有机会去NBA打球。而在周琦被NBA选秀预测一致看好的时刻,其实我们大可以放下一些“他的实力够NBA级别了吗?如果他打上NBA是否意味着他的重要性超过易建联了”之类的争执。

2015年,以NBA作为球员唯一计量标准的时代早就结束了。或者可以这么说:打上NBA的球员都很牛——但不在NBA的球员,并不代表他们水平不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