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美戏剧交流往事:史上第一部沪剧为何是《魂断蓝桥》
中国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 宋代的杂剧发展而来,在美学原则上提倡写意和虚拟,这与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确立的“摹仿生活”的西方戏剧美学截然不同。在表演上,中国戏曲采用载歌载舞、唱念做打的结合,有明确的角色行当分工和表演程式,并有长期磨练而成的唱腔体系。因为历史悠久、自成体系、特色鲜明、积累丰富,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在20 世纪上半叶极少有中国文艺品种输入美国的情况下,中国戏曲被不断地介绍到大洋彼岸,被美国戏剧家学习借鉴,与它鲜明独特的美学个性和舞台成就有关。而包括戏曲在内的中国戏剧向美国的输出,多半经由“远东第一商埠”上海。
洪深是中国赴美研习戏剧第一人。1918年,英文剧《为之有室》演员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演出后合影,前左一坐者为洪深。中国戏曲美学影响下的百老汇
美国是一个对异国异质文化充满好奇和善于学习的国家,19 世纪中叶潮剧、粤剧等中国戏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等地出现后,美国人尽管对中国的历史和戏曲一知半解,但对这种完全不同于古希腊以来欧美经典戏剧的表演仍显示出浓厚的兴趣,一些戏剧家尝试借用中国的题材和舞台元素,用在自己的戏剧创作中。
其中颇有代表性的是1912 年在纽约百老汇弗尔敦剧院(Fulton)演出的“中国戏”《黄马褂》(The Yellow Jacket)。《黄马褂》是一出三幕剧。经常出入旧金山中国戏院的著名演员兼导演哈里•本利摩(J. Harry Benrimo)深受中国戏剧文化的熏陶,邀请编剧乔治•海泽尔顿(George Cochrane Hazelton)编写了这部戏。
他说:“我决定写出一个剧本,一个能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的剧本。回想起老杰克森大街剧院里的中国人用椅子来指代山峦,我忽然意识到我要写的是一部以演员为主并能赋予观众想象力的作品。有一个中国老头曾跟我说,西方人可能觉得中国人以一堆椅子代表一座山很可笑,但在他看来,西方戏剧中画出来的水不会流动,把一捆破布当作个婴儿,也是同样滑稽。他用一种奇特的方式告诉我,人的想象力多大,舞台上的场景就多大。”
显然,中国戏曲特有的虚拟表演激发了他的灵感。《黄马褂》的故事是:藩王的大儿子武豪杰在襁褓中便被遗弃,被一名农夫收养,而王妃的儿子被藩王立为继承人,武豪杰长大后英俊聪明,在明白身世来历后,历经波折最终夺回王位。演出引起极大轰动,在此后的十六年里,被译成法、日、德、匈、俄、捷克、波兰、西班牙、挪威、瑞典、丹麦、荷兰、佛兰德等各种文字,甚至中文,几乎在全世界上演,在美国更被一再搬上舞台,一直演到1940年。此前,没有一部美国戏剧曾经在世界上有过如此广泛的影响。
1919年底,正在哈佛大学留学的吴宓被同学洪深拉去看了演出,吴宓在日记里写道,此剧有点《赵氏孤儿》的影子,又有点《狸猫换太子》的情节,舞台、服饰都模仿中国戏。果然,戏曲式的虚拟表演在剧中广泛采用,“如夹旗为车,登桌作城,执鞭即骑,拱手开门等,固系中国戏台所常有”。但是,尽管学了不少中国戏曲的形式,这却不过是一个美国人想象中的中国故事,剧中展开的爱情与复仇的冲突中,爱情高于一切就不符合中国正统的文化精神。不过,中国戏剧故事和中国戏曲表演方式在美国的传播过程中经历本土化的过程,这是可以理解的。
在《黄马褂》之后,《灰阑记》、《王宝钏》、《琵琶记》等中国戏曲故事也先后在百老汇上演,均是由美国人编剧、导演及用英语演出。1912 年至1929 年的18 年间,纽约百老汇共上演了29 部中国风格、中国题材的戏剧;在西部的洛杉矶,1927 年则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建造了一座东方建筑风格的中国戏院,华人女影星黄柳霜在开工典礼上安装了第一颗铆钉。这说明,被美国本土化了的中国戏曲已经在美国赢得了观众市场,成为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剧中所展示的各种形象元素如脸谱、水袖、凤冠、绣袍等也成为美国人眼中的中国象征。
如果说《黄马褂》仅仅是学了中国戏曲的一些表面形式,那么更自觉地探究中国戏曲美学内涵,并用来进行戏剧实验的美国艺术家在晚些时候出现了,他是小说家、剧作家桑顿•怀尔德(Thornton Wilder,1897—1975),与上海有着绵延两代的渊源。
桑顿•怀尔德出生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他的父亲曾经是晚清时期美国驻香港和上海的总领事,因此他的童年大部分时光在上海度过。1928 年,他的小说《圣路易里之桥》获得普利策奖,十余年之后,他的话剧《小城风光》(Our Town,又译《我们的小镇》)再次于1939 年获得普利策奖,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获得文学和戏剧双普利策奖的人。
《时代》杂志封面上的桑顿•怀尔德《小城风光》叙述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一个小镇上的人生演变,生命渐渐从年轻步入晚年,落基山在不知不觉中开裂,然而亲情、爱情永远如此朴素和美好。剧本延续了桑顿•怀尔德一贯的态度:用生活琐事反映对人性的看法,肯定人类长久遵循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特别有意思的是,中国戏曲美学中的灵活自由的时空概念被出色地运用到此剧中,全剧没有西方戏剧惯用的写实布景和道具,也没有按照现实结构来铺展故事,死去的人物甚至可以选择某一天回到亲人之中,重新体会亲情。剧中设置了一个舞台监督,类似中国戏曲中的“开门见山”、“自报家门”,在观众面前讲述故事、介绍背景、安排人物命运。由于没有写实布景道具,演员也都以虚拟动作表演,我们无从考察桑顿•怀尔德的这些戏剧观念从何得到,但他童年时期在上海度过的生活,肯定对中国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2008 年11 月至2012 年5 月,北京夜语剧社先后六轮演出了桑顿•怀尔德的《小城风光》。
《魂断蓝桥》与沪剧的诞生
对异域异地文化总是采取拿来主义态度的上海,向来有将外国经典电影或戏剧改编移植到本地舞台上的做法。1940 年5 月,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的《魂断蓝桥》在美国上映,当年11 月中国的银幕上即出现了这部影片,与英国同步而成为美国之外最早上映的国家。影片在中国引起的热烈反响,远远超过美国本土。
美国电影《魂断蓝桥》其原因,一是影片由费雯•丽(Vivien Leigh)和罗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两大男女明星主演,而这是费雯•丽主演《乱世佳人》名声大噪后接拍的第一部电影;二是影片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赞颂了对爱情的忠贞,十分契合中国观众的伦理传统。
短短数月后,在上海舞台上先是出现了由早期越剧名小生李艳芳主演的越剧版《魂断蓝桥》,随即在1941年1月,沪剧版的《魂断蓝桥》也登上舞台,甚至同年还出现了由艺华影业公司出品,梅阡导演,李丽华、郑君里、杨柳、关宏达等主演的中国版电影《魂断蓝桥》。
越剧小生李艳芳演出《魂断蓝桥》剧照沪剧《魂断蓝桥》出现的不寻常意义,在于它第一次正式用沪剧替代申曲作为自己的剧种名称,在一定意义上也宣告了沪剧的诞生。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历史较短,起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在清末演变为上海滩簧,1914年改名为申曲。在沪剧的发展历史上,善于吸收新的戏剧元素如文明戏(话剧)和擅长演出俗称为“西装旗袍戏”的现代剧目是两大特点。1927 年以后,申曲从说唱发展为采用文明戏形式演出有头有尾有情节的完整剧目,逐渐衍化为一种地方戏剧。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为孤岛,许多新文艺工作者组织演剧队赴各地宣传抗日救亡,一些戏曲剧团也随着形势变化进行变革。
1941年,一个新的申曲剧社成立,考虑到再称为申曲已不适合发展现状,而上海简称“沪”,于是剧社定名为“上海沪剧社”。恰逢刚上映的美国电影《魂断蓝桥》深受欢迎,内容又比较健康,雅俗共赏,便决定将它改编为剧社上演的第一个沪剧剧目。
沪剧《魂断蓝桥》是中美电影戏剧交融的产物,体现了上海文艺界立足本土、广收博取的海派作风。它不仅在内容上采用了美国原版电影的框架,在形式上也吸取了话剧和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排演这个戏,剧社对舞台各个部门进行了改革,灯光、效果、布景、化妆等在导演的统一调度下发挥作用,演出中要求做到导演电影化、剧本话剧化、表演艺术化、唱词申曲化、布景写实化、灯光科学化、道具美术化、服装时代化、效果真实化等。沪剧《魂断蓝桥》首次采用剧本制,代替过去惯用的只有剧情大纲的幕表制,不但把唱词固定下来,连对话也预先编写。这就意味着,从这个戏开始,沪剧从内容到表演都从申曲脱颖而出,走上了综合艺术的道路。这在沪剧发展历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为了使广大观众知道演出是由申曲改称的新沪剧,剧社设计了一个标志,中间用“标准沪剧”四个大字,下面另加小字“改良申曲”。
新版本沪剧《魂断蓝桥》海报1941年1月9日,沪剧《魂断蓝桥》在上海皇后剧院正式演出。由戈戈执笔改编,严幼祥导演,王雅琴、解洪元分饰男女主角罗伊和玛拉,参加演出的还有顾月珍、凌爱珍、孔嘉宾等。由于剧中男女主人公的凄美爱情故事和对战争、门第、等级、贞洁等生活画卷和世俗观念的展示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加之演出形式与传统申曲相比焕然一新,首演后颇获好评,产生了较大影响。
之后虽经社会变迁,《魂断蓝桥》一直是沪剧的保留剧目。1980 年1月,上海长宁沪剧团重新改编演出此剧,将内容衍化成中国故事,由苏星编剧,高雪君、金志耕导演,张杏声饰罗伊,陈甦萍饰玛拉。1983 年6 月,上海沪剧院三团再次改编此剧,演出于延安剧场,恢复原电影人物故事,并以外国服装演出,由蓝天编剧,杨文龙导演,徐俊、茅善玉分饰主角罗伊和玛拉。
《魂断蓝桥》可谓是20 世纪40 年代美国文艺作品在上海得到本土化改造和接受的一个成功范例,它最终促成了上海一个本地剧种的诞生,这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是难能可贵的现象。
(本文节选自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主编“上海与美国地方百年交往史”丛书之《沪风美雨百年潮——上海与美国地方文化艺术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年9月。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标题为编者所拟。)-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