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颂党恩 传家风 ▏张子良红色家风故事

2021-07-28 16: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营造共庆建党百年华诞的浓厚氛围,引导更多家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伊春贡献力量。市妇联精心组织,面向全市开展红色家风故事征集活动,共征集林都家庭传承红色家风故事5篇。今天推出第二篇张子良红色家风故事。

张子良,这个名字在今天似乎有些陌生,但在共和国的历史中,张子良的名字是那么的响亮。张子良,1934年参加革命,1936年入党,在延安时期,曾担任过中央党校总务处副处长,党中央办公厅供给处长,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多年。两次获得毛泽东同志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所授予的特等劳动模范称号。1958年,任中央林业部带岭林业实验局党委书记,东北林学院带岭分院党委书记,兼任东北林学院副院长。他的事迹还拍成了电影《万木春》。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里,张子良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一贯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和先锋模范作用。他对人民和党的事业无限忠诚、高度负责;他对自己毫无私心、勤奋工作、不计报酬;他胸怀坦荡,他把一生献给人民,献给了党。他的先进事迹很多很多,但下面主要给大家讲讲他的家风故事。

张子良家庭照片

勤俭节约,从自已和家人做起

1940年,张子良的儿子张洲林到延安保育院小学读书,纸张非常稀少,他教育儿子对纸要珍惜,必须用铅笔写第一遍,用钢笔写第二遍,再用毛笔写第三遍。用完的纸要保存起来,交给废品收购站,可换回钱或实物。1964年,全带岭林业实验局都没有购置一个办公座椅,更别说浪费一分钱。他对干部要求极为严格,也是那一年,群众工作干劲高涨,全局木材每立方米成本达到16.86元,人均生产木材503立方米,其成本之低与效率之高达到全国林业第一。

抚养孤儿

张子良每个月都要在工资中拿出20元钱,汇给两个孤儿。张子良的节俭平时是出了名的,常常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可是面对这两个孤儿,他却大方,他带着两个孤儿去商店,一人买了一身的新衣服。两个孩子可乐开了花,把张子良当成了自己最亲的人。但是,张子良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当天到海林林业局,第二天又要回北京,领着这两个孩子也不是个办法。他担心走后孩子没人照顾,便把他们两个领到海林林业局的工会,找到工会负责的同志托付给他们。他知道这会加重工会的负担,他跟工会的负责人说明了情况,希望工会能帮助两个孩子上学,好好培养成林业建设的有用人才,并提出自己每月寄钱来抚养他们。就这样,张子良从回北京开始,一直没有把这件事忘记。从那时起,每月都会有一张署名“张子良”姓名的汇款单,寄往海林林业局,一直到两个孩子从学校毕业,从没间断过。那两个孤儿在张子良的关怀下,先后上了学,都成为优秀的伐木工人。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上山采野菜

(左一王云珠 左二二媳白桂荣 左三张子良 左四张洲林)

育树育人

他担任东北林学院带岭分院党委书记期间,制定了以“育人、育林、出经验”为主的办学方针。他激励学员钻研技术,把学到手的科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他还全神贯注致力于森林更新,让林业生产朝着后继有林的目标发展。

说到育人,张子良可谓言传身教。当时有一件“退公房”的事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子良有个侄女婿姓胡,是林干校的后勤职工,他家里有了八口人,老少三代同堂住在一间破旧低矮的草房里。为了要房子,小胡找过他的姑夫张子良,张子良也很同情他家的条件,但他了解,像自己侄女婿这样困难的条件,在林干校还有很多户,而都比小胡家要困难,他十分耐心的劝导小胡,小胡知道自己姑夫的为人,没言语就不再提这事了。

不久,张子良去外面开会一个多月后回来,无意中听说最近学校职工分房给自己的侄女婿,他立刻感到坐立不安:张子良平时一向对自己的子女、亲属要求严格,从不允许他们以自己的名义办私事,占公家的便宜,损害老百姓的利益。他的儿子张洲林从陕北千里迢迢来看望他,本来应该可以享受点小灶,还可以住在招待所里。可他当时就拒绝了,让自己的儿子和工人们在一起吃饭,和自己睡在了办公室里。所以,房子事件让他很头疼也很生气。他知道,侄女婿一定是通过自己的老伴要的房子。他平时和老伴是很恩爱的,因为工作忙,很长时间也难得一见。可是那天他却发起了脾气。他老伴平时少言寡语,结婚30多年来,还没见过张子良发这么大火。两个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老伴哭着说:“我跟你过了30多年了。你天天工作,一心为了事业,我支持你。你顾不了孩子,顾不了我。我也支持你。你啥也不为这个家,我怨过你没有?你看看咱家?住这么巴掌点的小屋子。你在林区工作了这么多年。你往家拿过一块木头没有?咱家啥家具也没有,就那一对木柜,还是在北京靠生活费攒的,别人来了,有哪个不摇头的,你是为党,为人民,这道理我也懂,我认了。可咱侄女家的条件确实不好,那是咱家亲戚,有了困难,我这个当姑的帮帮忙,有啥错了?房子都已经给了,还能给人家退回去?”

老伴把积压了30年的情绪都发泄了出来,张子良心里也明白,老伴以前从没拉过自己的后腿,可自己身为领导干部,怎么能不以身作则呢?他语重心长地说:“不是我不通情理,我也知道振松家条件困难。可是亲戚咋的?越是亲戚就越不应该,你找人说情,给自己家亲属谋利益,那别人怎么办?对得起那些比振松家条件还差的群众吗?这不是搞特权吗?”两个人又争又吵地折腾了一夜也没解决问题。

第二天,张子良找到侄女婿小胡,劝他把房子还给学校,让更困难的人去住。侄女婿一时想不通,坐在那生闷气,张子良心里也不舒服,俗话说:“是亲三分向”,自己的孩子,老伴也就算了,可连亲戚的困难也帮不上,那难受劲就别提了。张子良便讲了很多道理给侄女婿,小胡也清楚自己姑夫的为人,慢慢地心里气也消了。张子良提议由他出钱给侄女家买房子。小胡想想,拒绝了。不久,小胡从单位的新房里搬了出来,在镇里花300元买了一户草房,才算有个自己住的地方。

很快这件事就在林业局传开了,学校里的职工都敬佩张子良公私分明的党员本质,都为能和这样一个好领导共事而自豪。林业局里再没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因为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鞭策了所有党员干部。

带岭平房前张子良妻子白娞娣

不拿公家一分一毫

1951年5月,张子良又被调回哈尔滨,任东北森林工业总局副局长。张子良离开陕北老家已经8年多了,8年来,他有好几次打算回家探亲,都因工作繁忙而不能如愿。12月的一天,张子良的父亲由于思念儿子心切,从陕北千里迢迢的赶过来看望儿子。张子良和父亲久别重逢,自然是说不出的高兴。留父亲在哈尔滨一住就是10多天。老人家见儿子终日工作繁忙,也不想打扰他,而且在城里住不习惯,就张罗着要回去。当时有规定,对探亲家属除给报销往返车票外,走的时候还可以由公家买点药品、食物带上。临行前,总局的一位领导考虑到张子良父亲的年岁较大,身体不好,又是头一次来东北,特批了人参、鹿茸等几种名贵药材送给他。人们都知道“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这几样东西在陕北更是稀罕之物。张子良的父亲见到药材包,自然打心眼里喜欢。然而,这事被张子良知道了,他详细的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和颜悦色的劝说老父亲:爹,这些东西咱不能要,给人家送回去吧。”

老人家一时哪能想的通,陕北人啥事都要争个理,他问“这是人家送的,又不是我要的。”“爹,不是儿子不讲人情。这东西都是国家的财产,咱们不能随便要……”

张子良的父亲非常生气,心里根本听不进去,把药材包扔给张子良,就不理他了。第二天,张子良到会计那去还钱。

局里的会计说:“张局长,这些药材财务处已经给核销了。”

张子良说:“那怎么能行,个人用的东西怎么能让公家给核销?这些药材的钱我一定要还的。”会计说:“张局长,这是政策允许的啊。探亲家属都能享受这个待遇啊。而且这是总局局长特批的,你还交钱干啥?”张子良说:“领导和同志们的心意我都领了,但这钱无论如何一定要交,这是公家的东西,我又是一名领导,更应该以身作则啊!”在张子良的一再坚持下,药材费和他父亲往返的车票钱都是他自己掏的腰包。

心系群众

1960年那几年,人们生活水平极度困难,人们普遍吃不饱,当时政府规定,一般干部每月吃粮15公斤,高级干部不限量,而且享受特供食品。张子良没有“按规定办”,主动要求享受一般干部待遇,还要全家每天勒紧腰带,一天只吃半斤粮。他把节约下来的粮票,带到山上分给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吃,由于营养不良,人们饿的身上浮肿,张子良的腿也出现了浮肿,老伴为给他补充营养,辛辛苦苦喂了一头猪,到了冬天,张子良动员老伴将猪无偿送给了林干校职工食堂为大家改善生活,老伴气的哭了,但也没办法,老头决定的事是不能改变的,只得给了食堂。这头猪喂了不到一年,出了140斤肉,张子良只留点了猪下水,张子良对老伴说:“我们共产党人奋斗了几十年不就是为了老百姓吗!我能吃肉看老百姓挨饿吗?那我还算是党的高级干部吗?”

他在带岭的10年间,林业局采运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连续化。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年503立方米,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林间道路网密度,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全面更新造林,职工生活也有了极大的改善……

他从不因荣誉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为困难而畏缩不前。他在日记中谦虚地写到:“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我还有许多的缺点,我还要好好学习。”可实际上他艰苦朴素,节衣缩食,全部的身心都扑在了忘我的工作中。在他的探索下,他给林区事业找到了可持续再发展的出路,给林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原标题:《颂党恩 传家风 ▏张子良红色家风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