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遗孤的人生:中年回日,为两个祖国纠结
她从小就在中国被唤作“小日本”,后来成为一名日本公民。
她说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小时候凭着“烈士遗孤”的身份获得庇护,长大后在“两个祖国”的问题上时有纠葛。
在中国,她叫刘晓兰,唱着“东方红、太阳升”,接受最正统的教育长大。人到中年,她东渡日本,成为一名叫做“长谷川晓子”的汉语老师。
长谷川是她母亲的姓氏。
绿川英子在中国抗战史的记载中,有一位叫做绿川英子的日本女人。她曾用日语向世界发出反战的声音,也一度被自己的祖国斥责为“娇声卖国奴”。
这个女人就是刘晓兰的母亲,原名长谷川照子,是一名世界语学者。抗战爆发前夕,她嫁给了中国留学生刘仁,并随夫奔赴中国战场。
1947年,绿川英子和刘仁在佳木斯先后去世,留下6岁的儿子刘星和刚满1岁的女儿刘晓兰。
命运就此埋下伏笔。两个拥有一半中国一半日本血统的孩子,在中国成长,又与日本发生交集,成为两个国家彼此关联的另一种注脚。
访问团
刘晓兰擦拭母亲绿川英子墓碑的灰尘。“总有人问我喜欢中国还是日本……我喜欢日本,但我爱中国也爱日本,两边都没办法舍弃。”9月15日,吉林长春,返回日本的前一夜,长谷川晓子这样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
她说喜欢和爱是不一样的,喜欢是一种简单的倾向,就像喜欢日本的清静、整洁和便利,爱却是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不会因为一点点缺点而不爱”。
这是一位将近70岁老人的感触。
她1946年4月出生于沈阳,上世纪90年代定居日本,到如今还是觉得自己不算真正的日本人。
“没办法,语言、习惯、思维,还是会有不一样。”长谷川晓子摇摇头,她已数不清自己第几次回到中国。
2015年9月,抗战胜利70周年,长谷川晓子觉得有必要做些什么,于是带来一个由日中友好协会大阪联合会成员组成的访问团。
9月13日,长谷川晓子带领的访问团成员在佳木斯烈士陵园合影。访问团共19人,最小的55岁,最大的80岁,全部都是热爱和平、支持两国友好的日本各界人士。
据访问团团长、大阪经济大学名誉教授山本恒人介绍,7月1日,日中友好协会大阪联合会举行了“日中不再战”和平友好集会。450位参加者学习了“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的事迹。大家对日本侵略战争给予反省,坚决不允许日本再次走上战争的道路。
作为绿川英子的女儿,长谷川晓子也在那场集会发表讲话。
她说自己从小心里就有块阴影,无论多么快乐的时候都无法抵消,那就是日中关系。
“每年夏天,战后处理问题、历史教科书问题、靖国神社参拜问题、甚至领海权问题……都像例行公事一样重复出现。”长谷川晓子表示,她对这些十分反感,认为现在的日本政权正在偏离和平轨道。
出于对和平的共识以及对绿川英子的敬仰,9月11日,长谷川晓子和访问团一行抵达哈尔滨。
他们的中国之行从哈尔滨一曼街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开始,一路前往方正、佳木斯、牡丹江以及长春。
这些地方,长谷川晓子或多或少都是熟悉的。半个多世纪前,她在东北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那是属于刘晓兰的年代,以及一段记载烈士遗孤成长轨迹的岁月。
遗孤
刘晓兰的人生记忆,是从牡丹江幼儿园开始的。那时她身边有个哥哥,每天陪她玩,日常生活也有专人照顾。
突然有一天,哥哥不见了。
刘晓兰问阿姨,哥哥去哪儿了?阿姨说,上学去了。连续问了几天,答案依旧,她就渐渐淡忘了此事。
那是1948年左右的情景,刘晓兰2岁,哥哥刘星7岁。此前一年,他们的父母刘仁和绿川英子相继在佳木斯去世,兄妹就此成为孤儿。
刘晓兰和哥哥刘星幼年合影。哥哥走后没多久,刘晓兰被送到了哈尔滨马家沟保育院。
那是一座被白桦树和杨树环绕的红色小楼,也是当时专门接收领导干部子女的特级保育院。
城堡一样的建筑里,刘晓兰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她第一次有了“妈妈”——那是当时保育院院长,刘晓兰叫她“院长妈妈”。
院长妈妈是位表面严格,内心温柔的女性。
每到周末,住宿的孩子们被吉普车接走,院长妈妈就脱下制服,换上连衣裙,成为只属于刘晓兰一个人的妈妈。
在中苏关系密切的上世纪50年代,哈尔滨有着“东方莫斯科”的美誉,市区里分布着许多雄伟华丽的欧式建筑。“院长妈妈”喜欢带着刘晓兰走上街头,看电影、去教堂,晚上再轻轻哄她入睡。
母爱一般的幸福感持续了将近4年。1952年夏天,6岁的刘晓兰进入哈尔滨市东北烈士子弟小学。
这是著名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原松江省省长冯仲云为解决烈士子女生活问题创办的学校,最多时接纳了上百名烈士遗孤。
学校设立在东北烈士纪念事业管理处下面,地址就选在紧挨东北烈士纪念馆的一桩白色两层小楼里。
刘晓兰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并不富裕。相比流浪在外的孩子,东北烈士子弟小学的孤儿就像生活在“天堂”。他们不用为吃穿住发愁,还有老师教授文化课,时常接受省市领导的视察。
不过,这笔庞大的开支对当时的政府来说确实很困难。几年后,学校大多数孩子被送回老家,只剩下20多名没人领的孩子,刘晓兰就在其中。
人数骤减让留下的孩子能够继续享受优越的待遇。他们早上吃俄罗斯面包、喝牛奶,中午和晚上也能吃到米饭、面条和包子。
借着父辈的荣光,孩子们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男孩身穿笔挺的列宁服,女孩身穿漂亮的连衣裙,他们在阳光下高唱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的歌曲,这便是刘晓兰记忆中的“红色童年”。
兄妹
尽管父母早早就不在人世,年幼的刘晓兰却很少感觉到孤单。
在哈尔滨马家沟保育院,有最爱她的“院长妈妈”;在东北烈士子弟小学,有很多同学陪伴,以及偏爱她的女老师。
确保她享受这份优待的关键人物是高崇民,建国初期东北地区重要领导人之一。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崇民一直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他曾在重庆主持东北救亡总会工作,刘晓兰的父亲刘仁正是该组织机关刊物《反攻》杂志的主编。
新中国成立后,高崇民先后担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东北分院院长、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听闻好友刘仁去世,他曾两次前往佳木斯寻找墓地,并为两个孩子确定了“烈士遗孤”的身份。
“我始终没有见过这位长辈。”刘晓兰说,“文革”期间,她曾前往高崇民在北京的家探望,邻居告知这家人已被关押。1971年,高崇民被迫害致死,1979年获得平反。
向刘晓兰透露这些的人,是她的二叔刘维。
小学五年级时,一个陌生男人出现在刘晓兰面前,说要带她回家过寒假。这个人就是刘维,刘仁的弟弟,当时正担任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主任。
面对“从天而降”的二叔,刘晓兰有些不知所措。一旁的校长说,“晓兰,这可是好事儿,你有亲戚了,还有哥哥呢!”
哥哥,这对刘晓兰来说,是个遥远的记忆。她隐约想起很久之前是有一个小男孩陪在身边,在某一天又“消失不见”。
当年把刘星带走的人正是刘维。
刘仁去世前,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弟弟。苦于条件有限,刘维先领走了代表“刘家香火”的侄子,等到状况好转,便来寻找侄女。
抱着能见到哥哥的想法,刘晓兰跟着二叔回到了公主岭的家。二婶和四个堂兄妹迎接了她,哥哥却迟迟没有出现。
二婶告诉她,哥哥在外地念书,来信说要考重点高中,学习紧张,不回来了。
重逢就这样推迟了两年。
初一暑假,刘晓兰再次回到公主岭,刚下火车,就看到堂兄和一个戴眼镜的男青年站在检票口。
“我是刘星。”戴眼镜的男青年伸出手,刘晓兰终于和失散11年的哥哥相见。
那个假期,刘晓兰经常听哥哥讲小时候在一起的事。她发现哥哥很爱学习,早上在院子里念英语和俄语,中午看报纸,下午捧本小说读个没完。
上世纪60年代,刘星考上了北京大学,“文革”期间被认为是“反动学生”,下放至四川江油,上世纪80年代调回北京工作。
“哥哥吃的苦比我多,是一个非常独立、有思想的人。”此后的人生中,刘晓兰一直将刘星视为榜样和精神支柱。
“小日本”
亲人的陆续出现,也让刘晓兰有了了解身世的机会。
和哥哥见面的暑假,她和二叔邻居家的孩子因为一点小事起了争执。对方突然大骂:“谁理你个臭日本鬼子!”
这时刘星冲出来,冲着邻居家小孩就是一巴掌,害得二婶不停地向对方家长赔礼道歉。
事实上,日本血统带来的烦恼,刘晓兰早有体会。
在哈尔滨马家沟幼儿园,院长妈妈告诉她,晓兰,你是混血儿,有日本血统。
那是她第一次听说自己与日本有关,但父母谁是日本人?做什么的?去哪里了?全然不知。
在东北烈士子弟小学,课本里都是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下课后,学生们穿着白衣蓝裤,戴上红领巾,去隔壁的东北烈士纪念馆打扫卫生、参加爱国宣传。
看到日军给中国带来的苦难,刘晓兰不禁毛骨悚然,对自己的身份也愈发疑惑。
可偏偏同学们都知道她有日本血统。女生们喊她“小日本”,这种称呼在当时虽然没有恶意,却像一粒石子,在刘晓兰心中掀起波澜。
小学四年级,最难为情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那次学校举行忆苦思甜教育活动,请来市里的劳模给大家做报告。
劳模是一位妇女,她的丈夫是抗日游击队队长,孩子被日军杀死,不满12岁的女儿被强奸,之后不知去向。
说到伤心处,妇女哭了起来,孩子们也发出抽泣声。突然,一个男孩指着刘晓兰大喊,“这个家伙是日本鬼子!她是小日本!”
事情发生只有短短几秒,对刘晓兰却很漫长。
她已经想不起来那天报告会是怎么结束的,只记得晚饭时自己没吃几口,就跑到院子角落默默哭泣。
随后赶来的老师安慰,“你妈妈就算是日本人,但她一定不是坏人,否则你也不会进入这所学校。”
几年后,老师的话在二叔那里得到进一步印证。
和邻居家孩子发生争执的那天晚上,他郑重告诉侄儿侄女,“你们的妈妈确实是日本人,不过是来参加抗日的日本人。你们的爸爸也是值得尊敬的人,你们应该为父母感到骄傲。”
二叔还拿出一本发黄的相册,里面有刘晓兰父母的订婚照,以及夫妻俩在东京、横滨、重庆时的相片。
“父亲高大帅气,挺有气魄,母亲比较瘦小,尤其是在重庆的时候。”那是刘晓兰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父母的形象,感觉更像见到两个陌生人。
家世
尽管没有感觉到特别亲近,二叔的话,还是让两个孩子对父母有了更多好奇。
刘星曾央求二叔讲得再详细一些,但二叔很谨慎,只说他们的父母已经过世,葬在佳木斯。老照片是遗物,长大了会还给他们。
刘晓兰后来才知道,因为留学日本的经历,当时二叔已被打成“右”派,处境很艰难。
那也是她学生时代最后一次去二叔家——不久之后,二叔一家被赶出公主岭,去了偏远地区劳动改造。
20多年后,恢复自由身的二叔信守承诺,把遗物交还给了侄儿。其中,就包括一块写有七言绝句的红丝绢:“茫茫四野弥(黮)暗,历历群星丽九天。映雪终嫌光太远,照书还喜一灯妍。”
这是郭沫若1941年在重庆时写给绿川英子的题词。上世纪80年代,兄妹俩把这件号称极具历史价值的遗物捐给了佳木斯市博物馆。
1961年春节,刘晓兰是在三叔刘维箴家度过的。三叔家在辽宁本溪桥头镇,那也是刘仁的故乡。
“我比不上你爸爸,不认识几个大字。”三叔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事实上,三叔毛笔字写得非常好,人也能干,正因如此,才能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保全一家老小十多口人。
通过三叔,刘晓兰得知,刘家在桥头镇原本也是大家族。
她的祖父刘汉臣,早年给在华做生意的日本人当过跑堂,会一口流利的日语。成年后,他继承家业,经营药铺、开办粮油加工厂,把长子刘仁和次子刘维送去日本留学。
1938年,秘密从事抗日活动的刘汉臣被日军杀害。刘晓兰说,祖父死得很悲惨,他是被装麻袋里,让人用铁棍活活打死的。临死前,祖父一直在破口大骂日本人。
也是在桥头镇,刘晓兰“意外”认识了一个人。三婶告诉她,“这是你妈妈。”
原来,作为家中长子,刘仁13岁时就娶了一位童养媳。对方比他大5岁,还为其生育了一个女儿。
刘晓兰的母亲绿川英子得知这件事时,已和刘仁结婚多年,两人也有了儿子刘星。“原配”则一直生活在老家,对刘仁的新家庭几乎没有打扰。
父母去世后,刘星先是跟着二叔生活,后来投靠同父异母的姐姐。可惜姐姐30多岁就去世,兄妹二人先后担负起照顾这位老人的义务。
上世纪70年代,刘晓兰曾把老人接到身边,共同生活了8年。
她曾问老人,恨不恨父亲?为什么一直不改嫁?
对方回答,“除了你爸爸,我再也没有遇到过一个能看得上的男人。”
望乡之星
爸爸妈妈到底是怎样的人?
1980年,随着一部叫做《望乡之星》的电视剧播出,刘晓兰才对他们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
此前的1972年,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恢复邦交。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两国关系也进入“蜜月期”。
电视剧《望乡之星》剧照。电视剧《望乡之星》由中日合拍,邓小平题写片名,中国演员高飞和日本演员栗原小卷分别扮演刘仁和绿川英子。
这部剧播出时,刘晓兰正在祖国的大西北。
1964年,她考上了唐山铁道学院电机系,憧憬着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平静的大学生活只持续了不到两年,“文革”爆发,学校也进入“非常状态”。
那是一段理性被狂热占领的年代。对此并不热衷的刘晓兰躲到了图书馆,是别人眼中“看书太多,中毒太深”的异类。
临近毕业时,作为被贴过“大字报”的问题学生,她和后来成为丈夫的大学恋人毕业后被分配到兰州铁路局中卫分局,进入当地铁路子弟学校教书。
“全校就我们四个大学生。”刘晓兰说,当年整个中卫都没有电视机。为了看到和父母有关的电视剧,她坐了两小时火车赶到银川。
也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刘仁和绿川英子被更多人所熟知。
1933年,24岁的刘仁东渡日本,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院(现“筑波大学”)攻读英语。在当地一个世界语学习班,他邂逅了21岁的绿川英子。
“‘绿川英子’是她用世界语给自己取的名字,意思为‘绿色的五月’。”刘晓兰说,母亲曾就读于奈良女子大学,早早就加入当地的左翼文化组织,之后从事世界语翻译工作。
1936年,绿川英子不顾家人反对与刘仁结婚。不久后,日军侵华的野心暴露无遗,刘仁不愿在祖国危急的时刻袖手旁观,决心回国。绿川英子也登上了开往中国的渡轮。
他们在中国的第一站是上海。两人加入了上海无产阶级世界语联盟,并积极投入到世界语杂志《中国在怒吼》的创刊工作。
1937年8月13日,上海爆发“淞沪会战”。目睹这一切的绿川英子用世界语写了散文《爱与憎》,揭露侵略者的残忍暴行:“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尸骨堆积如山,其中不少是妇女和婴儿。不幸的是,这些屠杀中国人民的士兵也将成为日本法西斯的牺牲品……”
上海沦陷后,刘仁夫妇辗转于广州、武汉、重庆等地。绿川英子成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的一名日语播音员。
“这里是中国广播电台,现在开始对日本士兵进行广播。”每到傍晚7点,一个坚定甜美的声音就会通过电波传向四面八方。
电波中,绿川英子子劝告同胞,“你们不要错误地洒下自己的热血,你们的敌人不在大海的这边。”“杀害无辜人们的人必将导致自己的死亡,真正的爱国之心绝不与尊重他民族的精神相对立!”
陨落
很多年后,刘晓兰常常想,母亲作为一个日本人,是怎样在当时的处境中坚持下来?
1938年11月,来自日本的媒体《都新闻》发表了题为《娇声卖国奴的真面目:操流利日语、面向祖国恶言毒语、赤色败类长谷川照子》的文章。
在日本的外祖父一家不断遭到辱骂,家门口被钉上“卖国贼”的牌子。还有人写恐吓信,要求他们“引咎自杀”。
可是绿川英子依然在中国继续她的理想和事业。
武汉沦陷后,她和刘仁前往重庆,一边继续对日宣传,一边参与东北救亡总会《反攻》杂志的编辑、印刷和发行。
她还经常参加以郭沫若为首的文化人街头演说,去重庆郊区的日本士兵俘虏教育进行和平演讲。
抗战胜利后,刘仁和妻子在上级的指示下,参与东北复兴工作。他们先是抵达哈尔滨,后因内战激化转移到佳木斯。两人被任命为东北行政委员会社会调查研究员,新的生活开始了。
这时,绿川英子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考虑到已经有两个孩子,生活拮据、工作也很紧张,夫妻俩决定拿掉胎儿。
“当时做流产手术是要向组织报告的。”刘晓兰说,父母的申请刚开始被委员会以技术设备和医疗条件不足为由否决了,但他们还是私下前往医院实施手术。
1947年1月,绿川英子因手术失败引发感染去世,年仅34岁。
失去爱妻的刘仁精神接近崩溃,他每天守在停放绿川英子遗体的小屋里,哀叹流泪,一个月后都不肯将其下葬。1947年4月,37岁的刘仁奔赴黄泉。
1968年1月,刘晓兰借助“文革”期间“全国大串联”的机会,前往佳木斯寻找父母的墓地。
冰天雪地的北国小城,她和堂妹在烈士陵园连续找了三天,始终没有收获。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回到三叔家后,刘晓兰大病一场,心里有说不出的空虚。
再次踏上佳木斯的土地,是1983年夏天。
接上级指示,佳木斯政府通过考古人员和刘仁弟弟刘维的反复寻找核对,确认了刘仁和绿川英子的坟墓,重新为二人修建合葬墓。
新修建的墓碑坐落在佳木斯四丰山风景区的水库旁边。
墓碑由大理石打造,正面写有黑龙江原省长陈雷的亲笔题词: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暨刘仁同志之墓。墓碑背面是刻有两人事迹的精美碑文。
蜜月期
中日关系的修复,不仅让刘仁和绿川英子的墓碑重见天日,也给刘星和刘晓兰的人生带来转折。
1980年秋天,铁道部下发通知,将刘晓兰调回北京工作,新单位是北京二七机床厂。差不多同时,刘星也从四川调回,进入北京工业大学任教。
此后不久,刘星前往日本留学,一年后返回中国。1984年,刘晓兰也踏上了赴日留学的道路。
年近40岁才赴日留学,这对刘晓兰来说,不是一个突然的决定。
从小到大,“日本”这个词不断被提起,也悄悄进入她的心底。少年时,她曾瞒着同学,偷偷跑到日本残留妇女在哈尔滨工作的地方,想寻找些什么。
稍微大一点,她更加好奇的是,日本到底是什么样子?母亲在祖国还有没有亲人?
1976年,“文革”结束,刘晓兰根据外公在日本工作的地址邮寄了一封信,尝试寻找亲人。
两年后,来自日本的世界语友好代表团访问北京,其中就包括刘晓兰的姨妈,也就是绿川英子的姐姐长谷川幸子。
与姨妈相认,是在首都国际机场。当姨妈握着她的手、流着泪说“晓兰和照子一模一样”时,刘晓兰终于确信,自己是日本人的孩子。
在中日关系备受瞩目的上世纪70年代,绿川英子的孩子与日本亲属相见一事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很多人将其视为中日友好时代起步的最佳一幕。
1979年,在日本世界语界、文化艺术界、政界等各方人士的募捐下,刘晓兰和哥哥踏上了访日旅途。
初到日本的记忆并不美好。
刘晓兰不懂日语、此前也从未踏出过国门,看到簇拥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以及精致丰盛的日本料理,头昏脑胀、连水都难以下咽。
有趣的是,十天后她回到北京,不适症状消失得无影无踪,身体完全恢复正常。
如果说第一次去日本是走马观花,刘晓兰则希望对母亲的祖国有更多了解。5年后,她再次启程,开启两年半的留学生涯。
成为长谷川
1984年,第二次去日本,刘晓兰刚开始感觉依然不好。
当时的刘晓兰,在东京电气通信大学学习计算机知识,平时借宿在远房亲戚家。这位远房亲戚是位社会活动家,经常带着她外出募集学费。
“感谢大家,请多关照。”人到中年的刘晓兰用日语重复着自己能流利说出的唯一谢词,自尊心遭受着极大挑战。
在中国,她虽自幼失去父母,却凭着烈士遗孤的身份“理所应当”地享受特殊待遇。“文革”期间,她和爱人被“流放”到条件艰苦的大西北,但也是自食其力,乐享其中。
可是在日本,她要向别人伸手讨钱,内心难免失衡。刘晓兰讨厌自己的无能,又觉得自己过分虚荣和敏感,心情总是很压抑。
她向亲戚提出想利用假期打工挣钱,却被断然拒绝,“留学生打工是违法的,绿川英子的女儿在日本打工赚钱也不像话。”
为此,她搬出了亲戚家,住进了为中国留学生准备的宿舍,一边打工一边学习,难题也逐渐解决。
1987年早春,刘晓兰回到了北京。
彼时的中国,正初尝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硕果”。人们的腰包鼓起来,电视、冰箱进入寻常人家,“万元户”成为一种美好向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体验与以往不同的生活。
据关亚新、张志坤所著《日本遗孤调查研究》显示,1972年—1980年,共有172名日本遗孤回日定居,携带家属690人。日本厚生省(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部门,现改为厚生劳动省)统计,1985年—1995年,回日定居的日本遗孤达1468人,携带家属5899人。
刘晓兰也产生了定居日本的念头。她不否认自己对日本居住环境的好感,但更多是出于内心深处积累多年的“日本情结”。
这番心思,大概也只有同为混血儿的刘星能够理解。
兄妹俩商量,既然身上有一半日本、一半中国的血统,那就一个走、一个留,这样也不算背叛祖国。
1989年4月,刘晓兰三赴日本。她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同时以绿川英子女儿的身份申请恢复日本国籍。
5年后,国籍申请正式获得批准。当了40多年的刘晓兰的她,开始以长谷川晓子的身份,在另一个祖国度过下半生。
最近十多年,刘晓兰生活在大阪,主要工作是在大学教授汉语。她终究没有成为像母亲一样耀眼的人物,而是做着平凡的事情,过着简朴的生活。
“如果把我放到过去那个年代,也许会像母亲那样做。”刘晓兰说,现在的她更喜欢过平静的日子,有时间就到处旅行。
她说周游世界是青年时代明知不可实现但又不肯放弃的梦想,晚年能够成行,显得异常珍贵。
两个祖国
走过万水千山,每停留一处,刘晓兰都会想起哥哥。
1996年,55岁的刘星身患癌症在北京去世。昔日相依为命的兄妹,还是有一个先回到父母身边。
在刘晓兰眼里,哥哥一直很勇敢,对祖国的爱也更为深沉。而她自己,也常常在思考“两个祖国”这个略为纠结的命题。
这些年,刘晓兰多次接受中日友人委托,参与战争中“强行绑架劳工”、“随军卖身妓女”、“人体实验”等问题的调查,深知半个多世纪前那场战争带来的伤害远未结束。
这种感受,在此次中国之行中依然存在。
那是访问团一行9月12日抵达方正中日友好园林的时候。2011年,当地政府因为给日本开拓团亡者立碑的事情,引发强烈指责。如今,存在争议的墓碑早已拆除,园林大门平时紧闭,但仍无法消除一些人的“警惕”和“小心翼翼”。
“本来有一个简单的悼念仪式,最后还是取消了。”刘晓兰说,她理解中国人的愤怒,也明白日本人的心情。
毕竟,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伤害是深远的,而那些没能回到祖国的日本开拓团亡者,同样是战争的牺牲品。
或许是年龄和经历起到了作用,刘晓兰对父母一词也有了更真实的感受。
她写下这样的文字:“我越来越了解父母,了解他们的气质、品性、人格以及由此形成的勇气和正义感并非特殊之物,正像他们性格中的倔强、顽固、我行我素等缺点一样极为普通。”
每隔两年,刘晓兰会前往佳木斯。有时带团,更多时候是独自一人或与亲属同行。
此前的2009年,当地政府将刘仁和绿川英子的墓碑移到紧挨市区的佳木斯烈士陵园,更多人得以参观凭吊。
刘晓兰说,她喜欢佳木斯的夏天,通常小住三日,早晨逛自由市场,在充满活力的菜摊、小店享受喜欢的东北食品。
上午时,她会先去花店买两束花,一束献给革命烈士纪念碑,一束献给父母。遇到清扫人员,她还会上前表示谢意,或与陵园管理人员共进午餐。
2015年9月13日,这一幕再次出现。
那天阳光甚好,刘仁和绿川英子的墓碑前,19位远道而来的日本友人虔诚悼念,再次表达“不再战”的信念。
刘晓兰拿出准备好的毛巾,擦拭着墓碑每一处角落,嘴里喃喃自语,仿佛在和母亲隔空对话。
“母亲挺寂寞的,到死都没有回到故乡。”刘晓兰说,父母生前的好友曾告诉她,绿川英子去世前发高烧说胡话,讲的都是日语,最清楚的一句是在喊“妈妈”。
小城佳木斯,松花江穿城而过,这让她又一次想起母亲。
那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身在重庆的绿川英子跑到江边散步。她独自一人把脚浸在水里,默默望着东流的江水……
刘晓兰觉得,母亲当时的心情一定很复杂。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