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访谈系列之余熙:中拉文化交流的记录者

2021-07-29 16: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胡少宁、曾顺意 中拉智讯 收录于话题#访谈1#口述史6

智讯君按

随着中国与拉丁美洲的联系日益紧密,中拉文化交流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知名公共外交活动家、纪实文学作家、长江日报高级记者、画家、摄影家余熙先生,自90年代中期迄今跑遍了拉丁美洲10多个国家,出版了7部拉美国别的主题著作,增进了中国公众对拉丁美洲的认知。余熙以其丰富的经历生动诠释了“一个公共外交家的声音究竟可以传多远”。为全景呈现这位公共外交与拉丁美洲的故事,中拉智讯授权刊登这篇专访,以飨读者。

受访者

余熙:长江日报二级高级记者、纪实文学作家、水彩画家、摄影家;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特邀理事、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专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古巴何塞·马蒂文化协会荣誉会员。著有7部拉美主题著作:《约会哈瓦那》《约会牙买加》《约会乌拉圭》《约会阿根廷》《约会巴拿马》《你好,巴拿马》以及《乌拉圭,天然至上》。2021年5月,余熙先生最新推出的36万字、1000幅图片的文献型兼纪实性图文新著《乌拉圭,天然至上》,由乌拉圭现任和前任三位总统及两国大使欣然撰序。

采访者

胡少宁、曾顺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拉丁美洲研究系研究生

采访者

我们注意到,您上个月刚刚出版并在武汉市发布了您关于拉美的最新著作《乌拉圭 天然至上》。这是迄今您出版的第7本拉美国家主题著作了吧?请问您是怎么和遥远的另一个“东方”——乌拉圭,以及整个拉美地区结缘的呢?

受访者

是的,在我已出版的29部著作国际交流主题著作中,有7部为拉美国家主题。《乌拉圭 天然至上》是最新的一部。我与拉美结缘这段往事,由一系列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所促成。我的好几本拉美国别著作,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出版的。比如我的第一本拉美著作《约会哈瓦那》成书于2007年,而在此前一年,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病重移交职权的消息传入我国,给了我很大震撼。我与卡斯特罗主席在古中两国分别见过面,特别是在中国他还亲自接受过我赠送的写生肖像画。古巴这个国家和人民给予了我以故友亲朋般的亲切和感动。这种特别的情谊,伴随着我致力于“深化中国对于古巴的进一步了解,巩固中古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的心愿,也成就了我“快马加鞭”完成著作出版。2017年,我出版《约会巴拿马》时也遇有相似的时代原因。我赴巴拿马采访及写作此书之时,中巴两国并未建交,但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在召唤着我。我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我心底的一个愿景——尽管国家尚未建交,但民众也应增进沟通交流。当书稿交到出版社时,适逢中国与巴拿马宣布建交!其后不久即来华访问的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和夫人,特地在上海当面向我真挚致谢。

除了公共外交事业的需要,我对中国读者不太熟悉的和国际知名度不太高的某些国度,似乎持有超乎寻常的探究兴趣,就如同我寻访欧洲国家时,更乐意去冰岛、北马其顿等偏“冷门小国”一样。虽然我在10年前已经出版过《约会乌拉圭》,但二度提笔描绘乌拉圭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国家时,我依然激情充沛。原因很简单,那片土地实在令我魂牵梦萦!

我写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别书籍能够在中国相继问世,离不开中国外交界、国关学术界,还有拉美国家的政府与民众的长期支持与通力合作。在增进中拉友谊与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中拉各界人士互为吸引,互相支持,追求合作共赢的相同意愿与热情不断呈现。我的这些出版成果,正是双边文化交流积极发展的生动体现。

采访者

在您的“余熙约会世界系列丛书”中,大部分采取的是国情—自然—人文—人物等多线叙事结构,并根据各国国情有不同程度的侧重。就拉美国别系列而言,是什么原因使您采取这种叙事结构?这种方法有什么独到的特点或优势?

受访者

我的叙事结构,一般会根据不同国家的特征而采取不一样的方式。我通常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该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沿革、社会文化、人文风情、自然风光、典型人物由广阔至细微、由宏观至微观地进行纪实性描写,其中多线结构则以叙事铺陈需要而定。我的职业是新闻记者,这种职业习惯,能帮助我较为熟悉和快捷地开掘主题。而同时我的记者和作家身份,使我无论是在文字还是图片上,都习惯运用形象思维模式,对试图呈现的事件、景物乃至人物予以多维度攫取与刻画。或许你们可以在我的著作中看到人物对话夹杂或跳跃于对抽象事件的描述,它们使叙事内容更为精炼而简短,因而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形象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有效拉近读者与作家同文字表现的内容进行交融互动。另外,作为画家、摄影家,我时常会通过插画和相片点缀的方式对文字进行“旁白式”的内容补充,目的是弥补抽象文字的不足,使我的形象刻画更接近真实的物像本质。比如,这页图是我在《约会乌拉圭》中“为100位路人留下影像”的其中一页,在这一章我略去了文字叙述,只想借助于摄影人像在相对趋同环境中的动态,给读者留下比较与思考的空间。

当今,世界处于“读图时代”,图文并茂地阐释主题尤显重要。我的出版物的重要特点,就是用形象的力量感染读者。我用文字和图片塑造的形象,能令读者深刻感应到我试图传递的灵动鲜活的内容。

采访者

除了对当地风土人文的专题介绍外,您的著作有相当一部分篇幅专注拉美各国华人华侨群体的生活面貌与历史记忆。您认为华人华侨在中拉人文交流方面有何独特作用?未来如何更充分发挥其“以侨为桥”作用呢?

受访者

毋庸置疑,拉美的华人华侨群体在中拉人文交流上一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巴拿马的运河奋斗史、古巴的独立战争史以及旅居牙买加、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华人华侨谋生创业史中,无不汇聚着中国侨胞艰难苦的奋斗身影。那些在十九、二十世纪初被贩卖抵达拉丁美洲的华工“猪仔”群体,所遗存的老人及后代群体,虽早已定居并繁衍后人,但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对祖籍国的怀念,生活习惯上也保存着祖籍国的传统习俗。这批华人华侨作为拉美多民族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在拉美社会结构的变迁上,还是在中拉人文交流的历史进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我在已经出版的7部拉美国家主题著作中,对生活在拉美不同国家的华人华侨群体分别作了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也介绍了我与这些群体交流互动的纪实过程。比如在《约会巴拿马》中,我就较为详尽地刻画了旅巴华人华侨对位于巴拿马城郊“华人冢”的精神牵挂,我与华侨一同前往墓园祭奠,从而对这一华人“圣地”作出深刻形象的描写。

旅居拉美的华人华侨,生活状态参差不齐,但无不感慨祖辈的艰难谋生。他们多数人的愿望是能回到祖籍国省亲。我仍记得在古巴,一些老侨民含着泪对我说,他们现已无力回到祖籍国了,但期盼身后的遗骨能葬于自己的故土家园!

旅居拉美的华人华侨对祖籍国的深切怀念令我感动落泪。我在拉美开展活动之时、特别是在撰著拉美国别著作之时,对这些已被边缘化的同胞群体尤其关注。我认为,他们并非只是弱小的社会存在,其中有不少人及后代在侨居国的社会影响力不可小觑。我们应该发挥他们的作用,应该将需要向拉丁美洲发布的信息,以及需要向拉美人民释疑解惑的话题,比如疫苗问题、病毒来源问题等,可以通过华人华侨社会进行传递。华人华侨是爱祖籍国的。由他们出面做些工作是适宜的,同时来自祖籍国的信任,更能强化侨民与中国人民的心灵沟通。祖国和祖籍国,永远是华人华侨的精神家园。我们都是一家人,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采访者

您被视为中拉民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您已经访问过的10余个拉美国家中,整体给您留下哪些难忘和有趣的故事?或者您遇到过哪些困难?是一种什么样的责任感,令您能坚持主动致力于推动中拉文化?

受访者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至今,我在开展中拉公共外交和民间文化交流中,确实遇到过有很多有趣和难忘的故事。

记得我在牙买加金斯顿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书法讲座时,牙买加学生对中国书法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均抱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小小书桌被围挤得水泄不通。当我用中国毛笔蘸着漆黑墨汁,一笔一划地演示着中国书法中正、草、隶、篆四种字体写法、并解释每一个中文字的含义时,牙买加青年学生们既激动又兴奋,一边鼓掌叫好,一边跃跃欲试地也想写。我趁势教他们拿起毛笔,模仿着认真书写起中文书法来。一时间,现场出现中牙文化交流的小高潮。

再比如我在乌拉圭访问总统何塞·穆希卡时,我带去了中国“老同志”牌普洱茶饼作为礼物。总统高兴地拆开礼品盒,猛见是一块黑乎乎的圆圆的茶饼,顿时显出惊讶的神色。我立即向他仔细介绍着这款普洱茶。总统愈听愈感兴趣,打听着如何煮饮茶饼?我又告诉他,“老同志”在中国有约定俗成的含义,通常指德高望重的“老革命”,而何塞·穆希卡在乌拉圭人民中享有盛誉,恰好符合这个称谓……总统听后十分开心地笑了,连忙道谢着收下了这份礼物。

至于你们问到我遇到了哪些主要困难和障碍?我觉得可能一是语言,二是经费。

第一,语言对中拉公共外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我并非西班牙语科班出身,在不少需要使用西班牙语的重大场合,比如采访拉美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举办公共演讲等场合,我都需要依托外界提供的西班牙语翻译支持,这对我的活动常常带来考验。

第二,我自1991年以来至今的公共外交和民间文化交流活动,经费基本上都靠自费和自筹。经费来源的不稳定和数额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在公共外交和民间交流工作的纵深进展。中拉两地相距遥远,所需的活动费用相对比在中欧、中亚、中美等地通常要昂贵很多。30年来,我常常需要在社会及友人宝贵但仍属有限的资助支持下,凭借个人意志与激情作为坚强支撑,方得以艰难延续公共外交和文化交流。如果国家能出台一种政策,真正使社会各界愿做事、能做事、且已做成事的人能安心开展活动,不至因斗米折腰,我们的公共外交成果,势必会更丰富、更精彩。

采访者

我们注意到,您身体力行积极推动中拉人文交流的努力,得到了拉美国家一些大人物的肯定和支持。您能谈一谈他们怎么看待您所从事的公共外交,以及怎么看待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吗?

受访者

总体来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拉美各国对华交流与合作趋于积极。这既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政治上的原因,而人文交流也起到了相当有力的推动作用。

2017年中国和巴拿马正式建交,这一重大外交事件的背景引起世人瞩目。尽管中巴建交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在此之前,中巴两国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已经比较密切了。建交前两国实际贸易额远超巴拿马与“邦交国”台湾的贸易额。因此,当时机成熟之时,两国关系跨上新台阶便呼之欲出。2016年,我自费并以民间身份访问了巴拿马15天,回国后很快撰写完成《约会巴拿马》,并将书稿交给外交部的世界知识出版社。正当出版社紧锣密鼓准备编辑出版之时,突然传来中巴两国正式建交的喜讯。我激动地立即从出版社取回书稿,快速增写了两国建交新的篇章,并赶在第一时间出版了此书。中国和巴拿马两国元首都阅读了这本书并予以好评。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夫妇在上海亲切会见我时,不仅高度评价了这本书的意义与价值,他与夫人还再三当面向我表示感谢,并即兴在书的扉页黑压压地写了满满一页感言,表达对中国的深厚感情。

今年5月,我在武汉出版社出版了《乌拉圭,天然至上》,此书有幸得到乌拉圭现任总统拉卡列、前任总统何塞·穆希卡、前任总统路易斯·桑吉内蒂,中乌两国大使王刚、卢格里斯等五位政要分别撰写的序言。乌方之所以如此重视这本书在华出版,与乌拉圭是南美洲唯一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国家、两国拥有重大战略利益和友好关系分不开。拉卡列总统最近指出:“我们已准备好与中国政府合作,愿意在尊重差异、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与中国开展合作。”

我在2009年第一次访问乌拉圭后,曾在中国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乌拉圭国家主题著作《约会乌拉圭》。今年6月,在湖北省“乌拉圭周”开幕式上,湖北省副省长赵海山、乌拉圭驻华大使卢格里斯在致辞中分别透露出一个信息:2012年,习近平主席在对乌拉圭进行国事访问时,曾将《约会乌拉圭》作为礼物面赠给了乌拉圭总统何塞·穆希卡。我为自己的著作能够配合国家的外交战略,成为国家元首间相赠的礼物而感到荣幸。

采访者

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与世界交往的方式。您感觉新冠疫情给中拉人文交流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会给中拉交往的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吗?

受访者

中国老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教会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一方面,中拉各领域务实合作困难陡增,双边人员交往、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受限、误解乃至不信任的信息和情绪蔓延、加上国际反华势力的施压及离间……这些不稳定因素都给中拉关系的深入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但从另一方面看,加强和巩固对华合作仍是拉美国家朝野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给拉美国家深入认识中国制度和建设理念带来契机,中方也在借助这个时机,利用疫苗供给、物资合作、人文交流等方式,继续不断结交在拉美的“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不断获得拉美国家和人民的信任。乌拉圭总统拉卡列就说过:“乌拉圭能采用中国的疫苗,这是乌拉圭之幸!”

后疫情时代的中拉交往将会更多地拓宽民间交流。民间与官方的交流交融互补,两条腿走路或成为新的特色。中拉双方都应借此机会共筑命运共同体,深化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

采访者

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和公共外交家,您认为应该如何在拉美地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

受访者

就个人长期从事的公共外交而言,我就如何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谈一点理解:

一是要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中拉民间文化交流事业、真正懂得讲述中国故事的意义与价值,并真心实意地愿意和设法去向拉美人民讲好中国故事。

热爱,是激励做好事业的首要前提。公共外交和民间交流,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乃至金钱作为支撑。没有真正的热爱,很难做到勇于付出和甘于奉献,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坚守初心尤显难能可贵。作为立志于中拉领域研究的学者和公共外交活动家,更应该学会如何借助于中拉双边媒体和社会平台随时发声。

我在开展中拉公共外交和民间交流时,常会提醒自己要自觉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强化交流传播必需的素养和艺术,尽量适应拉美各国不同受众的接受心理与社会文化习俗,用拉美受众乐意接受继而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把中国故事有礼、有利、有节、有尊严地讲述出来。

二是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这中间既有对自己祖国的挚爱情怀,更有对人类社会的广义大爱,也就是不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历史使命,用中华民族悠久璀璨的文明,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真挚、深入、亲切的交流。

三是要拥有炽烈的爱国情怀,这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至关重要。文化传播者是不同体系话语的特殊拥有者,每当深入到不同文明形态的领域时,常可能遇到文化撕裂、出现双重乃至多重价值体系和文化的冲突。每每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需铭记并坚守文化底线、反思、包容不同的文化形态。爱国主义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标签。它是话语之下的行动,也是话语之上的凝练。尽管我们都谈文化包容,但它必须以我们对祖国的忠诚为底线。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做到不忘初心,不失底线,不卑不亢,当遇到文化分歧时,也应冷静倾听,阐明分歧,不盲目附和,不轻易认同。

四是学会应时而变的交流技巧,灵活应对可能猝然而降的各种意外观念冲突,通过娴熟的理论准备和话语技巧,巧妙化解矛盾,释疑解惑。这需要增强自我文化素养沉淀,注重个人情商的培养。在向拉美人民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要不断拓宽自我文化视野,这样才能理解并接纳不同文化背景的拉美文化交流者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局限性,这样也才能够遇山开路,逢水架桥,拥有化误解为理解,化冲突为尊重的能力。

采访者

就您几十年来推动中拉人文交流的经验来看,我们青年人可以做些什么助力中拉人文交流,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

受访者

国际文化交流不仅是作家、公共外交家的责任,也是全民的责任。我在不同的演讲场合说过,作为中国人,当你的脚踏出国门,你就变身为中国人的形象代表,你就有责任有义务进行中外交流。作为公民,对外交流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年轻人思想开放,活力充沛,敢说敢做,对于新事物有着本能的热爱,对新领域有着发掘的兴趣,他们更应该把公共外交和国际交流做的风生水起、生动活泼。

当然,有些年轻人可能会有顾虑,比如对自我交往能力缺乏信心,觉得不要说跟外国人交往,甚至和本国人都不知道该怎么交流。其实没有关系,万事开头难,一步一步学,总可以学会。只要有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热情与初衷,你的中拉公共外交之路,一定会愈走愈宽阔。

原标题:《访谈系列之余熙:中拉文化交流的记录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