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华人新西兰买房记:突然来了个中国人,把所有白人都干掉……
近年来,华人海外置业引发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华人海外买房是房价上涨“元凶”。在新西兰,国内政党都加入这场“口水仗”,争论是否要推出限购政策。
真实情况如何?华人海外买房背后有哪些故事?新华社驻新西兰记者的好朋友“淼爷”刚刚买了移民新西兰后的第一套房,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买房故事。
“其实,我只是一个传说”
在奥克兰西边一个普通的社区中,流传着一个“中国人抢房”的传说。
故事发生那天,不少新西兰人聚集在正在拍卖的一处住宅前。拍卖是新西兰房屋买卖的常见形式,通过规定时间的现场拍卖,卖家往往能获得比政府对房产评估更优厚的价格。
那天,两对欧洲裔夫妇都看中这处房产,相互叫价、僵持不下,把价格从59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240万元)推高到60.1万新西兰元(人民币244万元)。看热闹的邻居这样描述随后场景:“突然来了个中国人,把所有白人都干掉……”
这个中国人就是记者的朋友“淼爷”。“淼爷”告诉记者的版本是这样的,在抵达拍卖现场前,他刚刚从另一处拍卖“铩羽而归”。他当天碰到一个欧洲裔的老阿姨,刚刚卖了大房子,准备买一栋便于打理的小房子,资金充沛。“淼爷”和她把房价从55万新西兰元(人民币224万元)叫到62万新西兰元(人民币252万元),眼看就要超出“淼爷”预算。
于是,“淼爷”当机立断决定“转场”。他抵达新的拍卖场时,两对欧洲裔夫妇基本上已经没力气叫价了。“淼爷”只加了1千新西兰元(人民币4065元),就买下新房。
“淼爷”并不是“传说”里的土豪,只不过时机和预算正巧,拍下适合自己的房产。
“我不是投资客”
“淼爷”是广州人,移民新西兰前在国内工作近十年,小有积蓄,但一直没买房。在新西兰打拼几年后,他去年拿到居留权,感觉一家要在新西兰安顿下来,于是开始计划买房。
在哪里买房,“淼爷”也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最大城市奥克兰是新西兰经济中心,也是移民主要定居地,尽管近年来房价上涨速度不慢,但预计还要反复震荡上涨,即便以后离开奥克兰到别的城市定居,房产增值也能提供不小的灵活性。
因此,尽管媒体上的房地产评论显得忧心忡忡,“淼爷”还是果断出手买了房。
奥克兰的房价相比4年前,涨幅的确不小。以“淼爷”新家所在社区为例,房价涨幅超过70%。面对飞涨房价,“淼爷”也不得不求助父母。他和公司主管聊天时发现,原来这种情况在新西兰一样普遍,年轻人不依靠父母经济支持,买房还是比较困难的。
在“淼爷”看来,新西兰普通人对华人购房并没有太大的敌对情绪。他说,办公室的“邻桌”同事正准备卖房,每天“碎碎念”的就是希望来个“土豪中国人”拉高房价。
房地产市场同样遵循经济规律。“淼爷”身边也有朋友购买投资房,但他并不认为这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就中国资本涌入新西兰的说法,“淼爷”说,部分中国资本进入新西兰可能与新西兰元贬值有关,但货币贬值也帮助了新西兰的出口产业。
买房“三十六计”
“淼爷”做事认真,买房也买成了专家。
和国内购房者类似,“淼爷”也是通过专业网站、中介和朋友了解房源信息,周末四处参加中介组织的待售房产“看房会”,整个过程持续大概两个月。
“淼爷”夫妇看了三四十套房,总结出一份“购房三十六计”,通过地段、交通、学区及房屋状况等因素加权打分,决定购房重点策略。不过,作为购买第一套房的年轻人,“淼爷”最心仪的房子往往价格超出承受能力,很难竞争得过那些“改善型”买家。
新西兰房产中介佣金往往按成交价的一定比例收取,所以中介也热衷于向看房者介绍、推销房产,还会鼓动购房者以拍卖方式购房,以便推高成交价。
谈起华人移民和本地新西兰人购房偏好,“淼爷”说,华人多喜欢“扎堆”,一般会看中单层砖瓦房,建筑和装修风格相对保守,而新西兰本地人往往更青睐现代设计风格,或是老式的别墅住宅。“淼爷”的新房有两层,竞购的华人就明显不多。
在新西兰买房,同样有房产证明。不过,“淼爷”表示,没法拿给记者“观摩”,“都抵押给银行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