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细数中国体育在奥运会崛起的秘密
原创 维舟 维舟
男子双人十米跳台 曹缘/陈艾森惜败,获得银牌
本届东京奥运会,中国队最终成绩如何,现在还很难预料。尽管上一届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队的总体战绩就不尽如人意,但自1984年第一次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中国仍可谓是奖牌榜上进步最神速的参赛国。
1
奖牌榜列强的浮沉
由于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抵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又遭苏联抵制,因此1988年以来的各届奥运会才算较真实地反映世界各国的综合体育竞技水平。
从统计数字来看,美国自1988年以来金牌数一直稳定在40枚上下,波动幅度很小;俄、德在冷战后经历体育衰落之后,1996年起表现也相对平稳,惟独中国以令人惊愕的表现快速窜升,其金牌数最难预测,因为其表现最不具备连贯性和平稳性。
当然,英国在近三届奥运会上也有惊人的上升势头,不过那更多得益于它在自行车、赛艇等传统优势项目上的大投入。
1988-2016年五大体育强国在夏季奥运会上的金牌数变化
备注:苏联解体后,1992年则以“独联体”名义参赛。1984年德国金牌仅为西德数字;1988年则包含东德的37枚金牌和西德的11枚金牌
如果看奖牌榜,情况也类似,只是美国的表现更为平稳,而中国、英国的奖牌数量也没金牌数量的起伏那么大
中国体育的这一成就,是在一个相当低的起点起步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获得的15金其实大部分成色不足,因为那一届苏联东欧集团有14国抵制奥运会,致使美国所获金牌达到83枚,超过第二名罗马尼亚竟达63枚之多,因此那不过是“半个世界的角逐”。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李宁夺得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和吊环三项冠军,一人就拿下三金两银一铜,但如果当时苏联东欧集团参赛,他恐怕很难这么风光
抵制1984年奥运会的诸国到1988年卷土重来,其中苏联、东德、匈牙利、保加利亚四国均排入金牌榜前十,获得金牌113枚,并将中国的金牌数压到仅有5枚——这其实更能反映当时中国体育的实际水平,如果有苏联东欧集团同场竞技,李宁、许海峰等在1984年也许根本没有机会成为英雄。
然而从1992年起,中国就从谷底开始向上走,短短二十年,金牌数竟从5枚增长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51枚。这一“中国速度”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国内外对此的解释大多集中于中国体育特殊的“举国体制”、超高的训练强度、通过体育来获得认可的强烈政治意愿……如此等等,这些当然是原因;但另一鲜有人提及的因素也很重要:即中国实际上是1984年以来历届夏季奥运会增设项目中获益最大的国家。
2
中国的奥运夺金战略
1984-2016年间的历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共夺得163枚金牌,其中举重、体操、跳水、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等六大传统优势项目就占125金,占总数的77%。北京奥运会夺取的的51金中这六大项占38金(蹦床也计算在体操内),仍未突破这一基本格局。
但值得注意是:中国这些重要的夺金点中,女子举重、双人跳水、乒乓球、羽毛球、蹦床等均是1988年之后增设的项目(且中国均有包揽全部金牌的实力),光这几项就使中国增加了19个夺金点(2008年除了羽毛球两金旁落外,其余17金全部拿到手)。2000年悉尼奥运会比上届新增35个单项,中国一口气就从中夺得7枚金牌。
备注:“调整后的金牌数”指假定维持1984年比赛项目不变时,中国队得到的金牌数
从上表可以很清楚地看出:1988年后新增项目对中国夺金数量大增贡献良多;如果夏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一直保持在1984年时的状况不变,那么中国体育的表现看起来就远没那么突出了——金牌数几乎减半。
正由于1988年后几乎每届都有中国的优势项目被列入比赛,所以历届的金牌对比实际上并未基于一个恒定不变的共同基础。
从1984年起,奥运会项目的调整大体上是两个方向:将原本边缘的项目纳入比赛(乒乓球、羽毛球、棒球、垒球、跆拳道、双人跳水、蹦床、小轮车、沙滩排球、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等)、原本只有男子项目的比赛增设女子项目(女子射击、女子马拉松、女子举重、女子柔道、女子摔跤等)。
这两个方向的调整也正中中国下怀。长期以来为了集中力量寻求突破,中国体育一直致力于这类冷门项目,并大获成功(现在未列入奥运会项目的蹼泳,中国也实力极强大),其优势之明显迫使国际体育联合会的官员想方设法通过规则来限制中国。这些当然不是偶然的巧合,在中国的奥运战略中,项目的重点投入往往更倾向于那些易于取得突破的领域。
本届奥运会上,气手枪团体,中国队庞伟/姜冉馨夺金。男子10米气手枪更是中国队传统强项,王义夫在1992-2004年间的四届奥运会上,仅该项目就获得两金两银
例如射击的男子10米气手枪自1988年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后,每届中国必有奖牌入账,如今已成确保的传统优势项目;而一度也是中国优势项目的射击移动靶、女子双多向飞碟(合计曾夺得4金),2008年起被踢出奥运会,致使国内这两个项目如今极为低迷,其效果可说是立竿见影。
现在各省除辽宁外都已撤掉移动靶队伍,队员情绪茫然。2008年奥运会女子射箭的金牌获得者张娟娟在接受采访时坦率地庆幸自己当年没有练射击移动靶,“多亏没练,现在取消了。”
可以说,中国的奥运战略带有极显著的功利性特点,其重点视该项目是否/或有希望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而转移。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运动员个人的兴趣和意愿(我们不可能想象,美国橄榄球运动员仅因为这项运动不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就感到“情绪茫然”),而是国家判定的经费划拨。
为明确这一点,1997年全运会特地将比赛项目向奥运会看齐,鼓励各省全力在奥运正式比赛项目上冲金。这一战略执行得可说相当成功,但到现在,也渐渐暴露出了它潜在的问题。
3
改变中国的奥运观
2008年北京奥运会几乎已将中国传统优势项目发挥到极限,中国队之后就很难再保持如此快的上升势头了。举国投入的经费也很难维系,随着优秀选手的老去,中国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不仅如此,最近两三届奥运会增设项目带来的红利渐少,受益者也并非只有中国——例如斐济就是因七人制橄榄球列入里约奥运会比赛项目,而取得历史性的金牌零的突破;女子摔跤项目对日本极为有利,里约奥运会上该项目6块金牌中竟有4块被日本队斩获;而女子拳击项目则有助于美国和英国夺金。
乒乓球混双项目,是在本届奥运会上首次被纳入比赛项目,这在事先几乎被视为多送给中国一块金牌,不料最终却落入日本队囊中。
中国女足一度称强,里约奥运会上止步八强,但甚至“重回奥运赛场就已经是胜利”
实际上,一些曾经冷门的项目在被“扶正”之后,也引发了激烈的角逐,致使中国很快丧失优势——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女足。
中国即使是想要维持现有的优势,都必须在巩固的同时,扩大夺金面,并进军更难快速见效的高度竞争领域:田径、游泳和水上项目。
事实上国人自己也清楚:不可能仅靠乒乓球这样相对边缘的项目就成为体育大国、体坛霸主。迄今为止中国的优势项目很少与美国重叠,除体操外双方几乎很少正面竞争冲突,因此这场争霸变成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游击战,或一种“差别化竞争”。
但在完成外围包抄后,中国势必要直捣核心:即在田径、游泳、大球项目上取得突破,因为这些项目犹如基础科学,更能体现实力。
刘翔之所以成为传奇,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的成功极大地抚慰了中国人在短跑项目上的焦虑
很早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就提出“119工程”(奥运会田径、游泳和水上项目金牌合计119枚,现已变成122枚),针对的正是中国在三大项上的软肋:与金牌总数的高歌猛进相反,中国在这三大项上长期软弱无力,悉尼奥运会上只获得1枚竞走金牌,雅典奥运会4枚(田径2、游泳1、皮划艇1),北京奥运会原定目标是力争在田径、游泳、水上项目分别取得2、3、5金,但实际最终情况是:0、1、3(美国则为7、12、2),只完成原计划的40%,其中田径只获得两枚铜牌(女子链球、女子马拉松)。
直至今日,这一状况仍未彻底改善,中国在2016年奥运会上田径上只在竞走项目上获得2金,游泳由孙杨揽入唯一一金,水上项目则只获1银2铜,而美国的46金中有三分之二来自田径(13金)和游泳(17金)。
虽然中国的奥运战也有可议之处,有时被赋予了太多符号性意义(“为国争光”),不过这也是一个后发国家意图在短时间内赶超时为数不多的途径之一(也许是唯一途径)。
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中国运动员和民间舆论都渐渐显示出这样的趋势:即运动员本人能为成败负责,比赛主要是他本人的成败。随着这样一种鼓励、示范作用,中国的体育也许能慢慢走上一个可持续的轨道,国人也可以真正享受运动本身带来的东西。
原标题:《中国体育在奥运会崛起的秘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