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威灵顿公爵:拿破仑的终结者是怎样炼成的
1815年6月18日夜晚,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一刻决定了法国、英国与普鲁士的命运,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这是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时间,也是英国与普鲁士凯旋的时刻。拿破仑这位“世界征服者”的征程在此止步,而联军统帅威灵顿公爵的威名由此扩散。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六年后抱憾病逝;威灵顿公爵则获封七国元帅军衔,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第一人,后又出任英国首相,可谓风光无限。
然而,吊诡的是,后人津津乐道的是对拿破仑命运的扼腕叹息,却对取得胜利的威灵顿公爵鲜有关注。从历史书写的现实来看,拿破仑是主角,而威灵顿只是配角。
“D”系列英镑中5英镑背面的威灵顿公爵肖像,身边的战争画面是萨拉曼卡战役。这位“配角”全名是韦尔斯利·韦尔斯利(Arthur Wellesley, 1769年5月1日—1852年9月14日),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获封第一任威灵顿公爵,两度出任首相(1828—1830年,1834年),绰号“铁公爵”。威灵顿公爵曾经荣登5英镑纸币,在2002年BBC“最伟大的百名英国人”的调查中位列第15位。在今天的英格兰有超过90家酒馆以威灵顿公爵命名。
威灵顿公爵是英国人的民族英雄,被称作英国“最后的伟人”。维多利亚女王盛赞他是“这个国家最伟大的人,最忠诚的臣民,国王最坚定的支持者”。威灵顿公爵之所以受到英国人的追捧,与他戎马一生的赫赫战功不无关系。
威灵顿公爵肖像(托马斯·劳伦斯爵士创作于1814年)生计所迫 投笔从戎
韦尔斯利出身于爱尔兰贵族世家,信奉清教。他的孩童时代是在都柏林和丹根城堡度过的。1781年,他的父亲去世,长兄理查德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同年,韦尔斯利进入英国著名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但异乡求学的孤独感使他厌恶伊顿的生活。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加之父亲去世后家里没有足够的资金继续供他学习,于是在1785年韦尔斯利与母亲搬往布鲁塞尔居住。直到二十岁出头,韦尔斯利并没有表现出异人的特质。母亲对他的懒散特别关注,对“笨拙的韦尔斯利”无计可施。一年之后,他进入法国昂茹军事学院,学习骑马和法语,这对他以后的发展甚为有利。
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困难,1787年3月18岁的韦尔斯利在长兄的帮助下,谋得第73高地步兵团的掌旗官职务。不久成为新任爱尔兰总督白金汉勋爵的副官,每天可获得10先令的薪酬。随后,他被调到新建立的第76高地步兵团,在圣诞节升任中尉。他先后又在几个步兵团履职,到1791年晋升上尉。
1791年10月,韦尔斯利被调到第18轻骑兵团。期间,他对朗福德勋爵的女儿基蒂·帕克南暗生情愫。两年后,他向基蒂求婚,但被她的哥哥托马斯伯爵拒绝,因为托马斯认为他身负债务,前途暗淡。这对韦尔斯利是个沉重的打击,为此他烧毁了心爱的小提琴,全身心投入军事生涯。
1793年,韦尔斯利花钱在第33步兵团买了一个中校军衔,他跟随步兵团前往弗兰德斯阻击法国的入侵,这是他的第一次实战经验。1795年返回英国,翌年政府派遣第33步兵团到印度。5月,韦尔斯利被提拨为上校。几周后,韦尔斯利与他的步兵团前往加尔各答。
威灵顿公爵肖像印度战场 崭露头角
印度成为韦尔斯利扬名的地方。到达印度不久,哥哥理查德出任印度总督。为了反对迈索尔王国提普苏丹(Tipu Sultan)与法国的联合,进一步拓展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范围,1798年第四次英国—迈索尔战争爆发。战争伊始,韦尔斯利就宣称:“捕获提普的罗网已经准备好了,这个野兽将无法挣脱。”在印度总督的命令下,英军兵分两路进攻迈索尔的首都塞林伽巴丹(Seringapatam)。韦尔斯利与英国大军长驱直入,陈兵城下,提普苏丹被迫防守。
1799年4月5日,塞林伽巴丹战役打响,韦尔斯利受命夜袭邻近敌军堡垒的一个村庄,为炮兵开路。因敌人做了充分准备,而英军在晚上又发生混乱,夜袭以25人伤亡的代价告终。韦尔斯利在战斗中被枪弹击中受轻伤。虽然次日进攻得手,但这次失败给他一个教训:“绝不要攻击充分准备的敌人,也不要在未侦察敌人方位的情况下进攻。”经过几个星期的密集轰炸,堡垒的主墙终于被炮兵炸出了一个缺口。贝尔德将军发起进攻,肃清了堡垒。在得到提普苏丹战死的消息后,韦尔斯利第一个赶到现场,确认苏丹之死。在接下来的几天,他的部队不讲纪律,在城市里饮酒、抢掠。韦尔斯利为恢复秩序,鞭打多名士兵,并绞死四名违纪士兵。
阿瑟·韦尔斯利在印度,穿着少将军装(1804年)战后,韦尔斯利被任命为塞林伽巴丹和迈索尔的长官,此时他仅有30岁。他在迈索尔地区改革税收和司法制度,恢复秩序,防止腐败。1802年9月,韦尔斯利被派往指挥第二次英国—马拉塔战争。正是在这次战争中,韦尔斯利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在阿萨耶战役中,韦尔斯利遭到攻击,他的两匹战马都被击毙。在关键时刻,韦尔斯利重组军队,兵分两路击溃敌军。最终,敌军有6000余人死亡或伤残。英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409名士兵战死沙场,1622名士兵受伤,26名士兵失联。对此,韦尔斯利忍不住感慨:以后再也不要看到这样的伤亡。
阿瑟·韦尔斯利(骑马者)指挥阿萨耶战役经历常年征战,韦尔斯利厌倦了印度的生活,1804年6月他申请返回故乡。为了表彰他在印度的贡献,政府授予他巴斯骑士。荣归故里之后,旧日拒绝接纳韦尔斯利的基蒂家终于同意了他的求婚,1806年4月10日韦尔斯利和基蒂在都柏林缔结姻缘。
军事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尔默斯(Richard Holmes)认为,韦尔斯利在印度的战争经历对他的性格和军事策略均有重要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个人穿着爱好也有所改变,喜爱搭配白色裤子、黑色短上衣、高筒靴和黑色三角帽,后来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威灵顿公爵引领穿着风尚半岛战争 称雄欧陆
印度战场的历练,让韦尔斯利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当拿破仑的铁骑踏上伊比利亚半岛之时,一场恶战悄然拉开帷幕。交战双方分别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半岛战争从1808年法国军队占领西班牙开始,至1814年英葡联军在韦尔斯利的指挥下打败拿破仑的军队结束。
为了破坏拿破仑对英国的“大陆封锁”,英军进入伊比利亚半岛抗击法军。在法军攻占西班牙后,遭到西班牙人民的反抗。为了援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反法运动,英国任命韦尔斯利率领17000人的英军于1808年8月1日进入葡萄牙。韦尔斯利在葡萄牙遭遇法军统帅朱诺的军队,最终英军获胜,签订了富有争议的《辛特拉条约》(Convention of Sintra),规定英国皇家海军运送法国士兵离开里斯本。随后,韦尔斯利被召回英国接受法庭审讯。同时,拿破仑进入西班牙镇压骚乱。接任韦尔斯利担任半岛英军统帅的是约翰·莫尔爵士(Sir John Moore)。1809年1月,莫尔爵士不幸阵亡。韦尔斯利向卡斯尔雷勋爵(Lord Castlereagh)提交了一份守卫葡萄牙的备忘录。他强调葡萄牙多山地形和里斯本作为基地的优势,获得卡斯尔雷勋爵和内阁的赞同,于是被委任统领在葡所有英国军队。
1809年4月22日,韦尔斯利到达里斯本,以伤亡23人的代价击破2.3万敌军,一路穷追,把法军赶回西班牙。7月,英西联军在塔拉韦拉战役中获胜,但在围攻马德里时因两军配合不力而失败。由于塔拉韦拉战役的胜利,韦尔斯利获封威灵顿子爵。次年,法军在马塞纳元帅的带领下大举入侵葡萄牙。马塞纳的军队进入威灵顿秘密构筑的“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伤亡惨重,撤出葡萄牙。
威灵顿在萨拉曼卡战役。萨拉曼卡战役的胜利证明了威灵顿杰出的军事才能,鼓舞了英军和其盟军的士气,成为半岛战争的转折点。1812年初,威灵顿攻占西班牙要塞罗德里戈城和巴达霍斯,这样就守住了进出西班牙的两扇大门,造成随时威胁马德里法军补给线的态势。威灵顿先后在萨拉曼卡战役大获全胜,在维多利亚盆地把约瑟夫·波拿巴国王率领的5万法军逼入绝境,并缴获敌军全部辎重,造成法军在西班牙统治的全面崩溃。维多利亚战役大捷鼓舞了欧洲反法联盟,为此贝多芬专谱写了《威灵顿的胜利》交响曲表示庆祝。
1814年4月,英军攻入图卢兹,半岛战争由此画上句号。威灵顿成为英国的民族英雄,受封公爵。
1815年2月26日,被反法同盟打败的拿破仑从厄尔巴岛濳返法国,再次夺得政权。正在维也纳开会的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英国统帅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联军和普鲁士元帅布吕歇尔(Blücher)的军队在比利时合力抗击拿破仑。最终,拿破仑败北,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直至去世。
威灵顿公爵回到英国之后,先后两次出任英国首相,推动天主教解放,但反对议会改革。1852年9月14日,威灵顿公爵在家中去世,享受国葬,埋葬于圣保罗大教堂。
为纪念滑铁卢战役200周年,皇家铸币局铸造5镑纪念币。图案是指挥滑铁卢战役的英军统帅威灵顿公爵与普军元帅布吕歇尔的握手照。-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