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校培行业“团灭”,赛道调整再开教育产业新天地

2021-07-29 08: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滕泰 张海冰,万博新经济研究院

作者授权发布

近期,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市场因行业监管政策出现重大调整,造成相关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缩水,龙头公司年初以来累计跌幅已经超过90%,是近年来罕见的行业“团灭”事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教育培训产业的穷途末路呢?事实上,只要掌握知识产业发展的新规律,尽快找到新的赛道,顺应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的需要,中国的教育培训产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经济转型需要强大的职业教育培训产业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人们获取知识、技能的需求只有增加,没有减少,公立教育部门不可能完全覆盖这些需求,在职业技能培训和自我完善的新赛道上,教育培训产业将获得比以往更加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增长乏力的同时,向智能制造、高端制造、软性制造升级的制造业,和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娱乐业等各种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对人才教育培训的需求不断增长。

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人,202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万人;服务业的缺口更大,仅家政、养老等领域至少需要4000万人。同时,新经济催生下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的职业、岗位和技能需求也不断增加。从2019年至今,人社部已经陆续发布三批共38个新职业,如在线学习服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等等。有人估计,未来五年中,38个新职业人才缺口将会到达9000万以上。而国家财政资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将主要用来支持义务教育、公办普通高中教育和公办高等教育,对于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投入相对不足——这必然为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培训产业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追求美好生活需要,为教培产业提供新赛道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催生了深度而广泛的自我完善培训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看重自我成长、自我拓展和自我实现,也有相应的经济条件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更多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旅游、休闲、广场舞等形式,而是向着难度更高、专业性更强、投入更大的领域发展兴趣和自我实现。在自我成长这个领域,教育培训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举例而言,美国的3亿多人口中,有6000万人拥有潜水证书,占全世界潜水活动的41%左右。而欧洲和澳大利亚的潜水人口,则分别占全世界潜水活动的25%和20%。而中国拥有潜水证书的人则很少。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据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PADI)统计,2018年全球潜水考证数增长率约为5%,而中国人潜水考证数年增长率约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8倍。

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潜水培训机构是PADI(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of Diving Instructors——专业潜水教练协会),它拥有的6800个PADI潜水中心和度假村,以及超过13.7万名PADI专业人士和2700万份认证——目前占据潜水培训市场近80%份额。2017年时,PADI的股权卖出了超过7亿美元的高价。

除了潜水,人们在私人飞行、户外探险、运动健身、音乐表演等方面也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而这些方面的兴趣成长不是自己“玩玩”就能实现的,都需要系统的培训,这些领域都可能成为教育产业广阔的蓝海。

浅学习与线上教育培训产业的广阔空间

作为专业深度学习的重要补充,知识付费等浅学习方式,也在知识快速更新、人们求知欲增强的大背景下,有着广泛的发展机会。当前,各种新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创造出来。与多年前的知识更替周期长达几十年不同,如今在很多领域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3~5年。人们必须接受知识更新加速的新挑战,那些不能适应学习常态化的人,终将成为落后者甚至被淘汰。

不仅IT领域的持续培训和学习需求爆发式增长,就连给我们留下传统印象的医学界,其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超出我们的想象。全球知名医学知识信息专业机构爱思唯尔的研究指出:1950年,医学知识翻倍的时间长达50年;1980年,这一时间需要7年;2010年,医学知识翻一倍还需要3.5年的时间;而到2020年,只需要73天,医学知识量就会翻一倍。与此同时,现代的快节奏生活让人们的空余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利用公交通勤、排队等候、餐饮休息的时间,为人们提供知识普及的“碎片化学习”应运而生。目前不仅有得到、喜马拉雅这样的“知识分享”平台,哔哩哔哩弹幕网等视频网站、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都有大量的播主在从事知识传播、科学普及、一直到系统授课等碎片化学习。

2021年一季度,抖音平台上成人教育创作者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4.1%,成人教育企业号数量增长了488.3%,成人教育视频数量增长了194.3%。在哔哩哔哩弹幕网(B站),2020年科普内容的播放量增长最快,高达1994%,泛知识类内容占B站全平台视频总播放量的45%;有1.13亿用户在B站学习,是中国在校大学生数量的三倍多。随着5G的普及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碎片化学习和线上教育的空间还将进一步扩大。

政策鼓励职业教育大发展

与对校外培训产业实行严厉监管措施形成明显对照的是,近年来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和完善,为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职业教育将成为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培训产业的主要赛道。

以往学生和家长往往觉得接受职业教育与“上大学”相比,总是要低一等,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能够获得技能和解决就业,但无法进一步提升学历,由此导致人们轻视职教,宁愿参与已经白热化的高考竞争。而近年来的法规制定和完善,正在打通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平等地位和互通路径。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把原来职业教育包括中职、专科阶段的职业教育,扩展到包括本科、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国家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业成果融通互认。这就让参加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不但能够获得技能,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学历,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严格限制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不同,法律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企业要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委发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就提出了“到2020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这实际上是政策在鼓励甚至推动生源流向职业教育。考虑到2019年进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例为34.4%,进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52.6%,前者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职业学校”;2021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2021年5月,《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九条再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显然,政策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在另一个方向敞开了一扇又一扇大门。

把握软价值规律,创造知识产业新需求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自我完善培训和碎片化学习,其本质都是知识产品的创造和传播,其规律当然不同于制造业,也和传统的服务业有很大的区别——只有从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把握知识产业从研发、体验和流量三个维度创造价值的软价值新规律,才能开发和创造出无限的新需求。

产品开发是知识产业价值创造的首要环节,对职业教育来说,产品研发的重要性不比制造业更低,专业、课程、教材、测验体系、教学方法……都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进行开发,而且每一个有效创意背后,往往都是几倍、几十倍的无效投入。当然,如果一旦产生有效研发创意,就能创造巨大的软价值。

做好职业教育的研发首先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之前校外培训产业在短时间内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教学内容以应试为主,大学毕业生经过简单培训即可快速上手,在师资力量上不存在扩张瓶颈。但是职业教育不同,其师资力量需要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很难在短时间内大量培养,因此目前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一家近期在香港上市的职业教育院校的全职教师流失率从2019年12月31日的10.5%上升至2020年12月31日的28.9% ,凸显出职教师资的竞争程度。如果能够将前些年校外培训产业的教学方法、管理机制,甚至部分教育师资力量转化到职业教育领域,一定能带来中国职业的大发展。

专业设置也是职业教育产品研发的重要方面。据了解,现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中开设专业重置率高达60%-80%,大量设置热门专业和低门槛专业,院校缺乏应有的特色专业竞争力。很多院校往往是盯着招聘市场的短期缺口设置专业 “一哄而上”,很快造成相关专业人数过剩。因此,民办职业教育机构需要增强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和长期前瞻能力。课程设置上,也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上文提到的国际知名潜水培训机构PADI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课程研发上,将原本依赖于教练个人素质的师徒式教学,升级为标准的SOP流程式课程;同时设计了“乐高式”的单元化、模块化、将整体难度很高的课程化整为零的阶段性教学体系。

注重体验是软产业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重要特点。实际上,在包括校外培训在内的中国教育培训产业这些年来的发展中,已经在教育体验方面,积累了不少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果能够推广到职业教育领域,也会创造新的价值。例如,来自教师、助教等的关注,既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也可以提升学员感受。越来越流行的小班教学、配备助教等方法,可以将教师的关注点落实到每个学员身上,随时跟踪他们的进度、学习状态,及时沟通并解决问题,这种受到个性化关注的经历可以产生很好的体验。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可以带来不同的体验。在知识付费平台上,与“同学”的交流和互动也将提升学习者的体验。

提升受教育者体验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通过构建“专业势能差”来提升知识产品的体验价值。当然,建立专业势能差并不是说体现某种优越感,也不是说在与客户相处中“高高在上”,或者装神弄鬼、故弄玄虚,而是通过提供能够体现专业水平的免费产品和服务展示自身的专业能力、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让客户产生信任感,能够建立委托关系,同时带来良好的知识产品体验。

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对于技能型人才有着数以亿计的巨大缺口,这是未来民办教育培训产业生存的基础,但还需要将巨大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因为一句“要学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的广告语而被人们多有调侃的山东蓝翔技师学院,30多年来培养了50多万技术技能人才。在电视时代,蓝翔邀请唐国强代言,通过卫视频道实现了超值的传播效果;到了网络时代和手机时代,蓝翔借着“黑客摇篮”等网络事件的传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网络传播现象。相对于之前的校外培训而言,职业教育如何结合新形势、创造新需求也是决定这个行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关键因素。无论是线下的职业教育机构,还是在抖音、微博,还是在B站做科普、开课,都可以通过创场景、搭建起精准的流量入口所找到潜在客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快速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高峰之后的中国社会,各地区、各行各业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需求都在呈爆发式增长趋势,如果能够掌握以人的创造性思维为价值源泉的软价值创造新规律,尽快转型到新赛道,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仍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原标题:《校培行业“团灭”,赛道调整再开教育产业新天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