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范家材忆陆谷孙:改一字而明心迹

范家材
2021-07-27 20:28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编者按】2021年7月28日是复旦大学教授、翻译家陆谷孙先生逝世5周年的日子,英语研究专家范家材先生写下了这篇文字纪念老友。

2000年,复旦外文系1996届毕业生请陆谷孙老师临别题词,他写了“義命自持,屹立不动”八个字。试问,这“義命自持”是不是《易经》中的箴言名句?

否。

陆谷孙教授手迹

国学传统中享有极高权威的《四库全书日讲易经解义》,卷七的解说,“君子进则有危,当義命自安也。”

《易经》,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是六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国文化鼎炉中最珍贵的香火之一。但行文艰深晦涩、索解维艰。三千年来,几百种注释版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朝爱新觉罗·玄烨组织了一个博学鸿儒的班子,经过反复讨论,撰写了讲义,每天给皇帝讲一段,这一经典的注释最后辑录成书,题名《钦定日讲易经讲义》,康熙亲自写序,收入四库全书。那是公元1634年,康熙23年。谷孙所读,应该是这一版本。

《易经》把有抱负的人称为“受命于天的君子”,比喻作“龙”,说他们人生中有四种境界: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易经》有64卦,都是如何应对复杂境遇的办法或建议,就是君子、或“龙”、在特定情况下,合理的行为反应。其中一卦“震下乾上”,根据《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易经解义”》卷七的解说,在“潜龙在渊”的阶段,“君子进则有危,当義命自安也(段落编号007-16b)”,“刚锐喜进,为小人所侧目,倘复冒昧以往,必蹈危机;義命之常,时未可为,不妨藏器(才能),以有待也。”又说,“不为小人所引,而轻身就之,(毋宁)委蛇顺时,免犯小人催抑之灾。”结论:“義命自安”(卷七)。

谷孙从不自诩为“龙”,但他很可能认同自己是个“君子”。谷孙的习惯是读书时,随手在书页边缘写下批注。我想像,他读了此段,未敢苟同,不以为然。他可能觉得这给犬儒们(cynics)留下趋吉避凶的退路、曲学阿世的借口。所以他对1996级同学的毕业赠言,不是《易经》的:義命自安,藏器以待;而是针锋相对地改了一个字:義命自持,屹立不动。

陆老师的“義命”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具体的阐释散见于他的文集《余墨集》(一、二、三):对星空和道德的敬畏,对词典编纂的侃侃无倦,对公正公平的担当,对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恪守,对权力话语的质疑,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对参差百态、多样性(diversity) 的悉心呵护……(《身在丝绒樊笼,心有精神家园》等篇)。一言蔽之,“義命自持”就是以维护人间公义为己任,而不是苟且自保,逶让自默。如果现实中难以实现这一使命,是仗义执言、义无反顾呢,还是明哲保身、安天乐命?这是两种价值观的不同导向,分歧尖锐,不许含糊。谷孙一字之改,说明他宁愿“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现实生活中,他关注蜩螗世事、面对时弊、直言谠论,守正不阿,百折不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在外文学院院长任内,最能体现谷孙“義命自持、屹立不动”的气度,恐怕就是他对于参评国家重点学科的淡泊。他一介清流,书生意气,对行政主导的评比、以及背后的所谓“公关”“运作”“关系”,嗤之以鼻。他不愿意离谱地去配合、争取、捧场。结果,不出所料,评比失利。但是,名誉也好,利益也罢,他不愿违心去做与百年树人的宗旨背道而驰的事。作为系主任、院长,经纬万端,陆谷孙全力以赴抓什么呢?他抓的是:压实基本知识和理论,着重培养基本技能,建设一座师生的精神家园。他强调语言教学千万不要单顾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人文素养的陶铸、正确思维方式的养成,绝不能忽视母语的支撑和互腴。为此,他举办了影响深远的《白菜与皇帝》等系列学术讲座。外文学院上下左右围绕着“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这条纲托起了斯文和专业。这才是他的“義命”!另一方面,也有一片非议:“堂堂复旦,外文系怎么没评上重点学科?”他置之不理,不屑一顾!对于自己没有评上一级或二级教授,更是置之度外。陆谷孙被复旦全校学生票选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消息传来,他微微一笑,说,“我并不清高,这个奖项,我要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本职之外,可以证明陆谷孙改一字而明心迹的根据就是陆谷孙知行合一的实践。去日留痕,以下两例印证,录自陆谷孙原著《余墨集》。

例1.“文革”之前,A君追求一位女生而不得。碰巧这位女生一天温课完毕离开教室时,把她的私密日记遗留在课桌桌肚里。A君在场,拿了过来,窥探之后,上缴党委。“文革”祸起,日记内容,抄成大字报,女生成了“反动学生”,惨遭批斗,跳楼自尽,摔伤了腿。A君和其他红卫兵同学“易将剩勇追穷寇”,赶到医院,在病床边,开现场批斗会。三十多年后,A君成了教授,博导,模范。颁奖大会上,既有此君,又有陆谷孙。谷孙会前得知,认为与这种人同列一个模范光荣榜,“真是羞煞我也!”峻拒出席,校方颇有微词,A君网上骂他,谷孙反而高兴了。

例2.某年级有甲乙两位同学,有象舜之谊,非常投契,情同手足。甲,因言获罪,连续批斗;乙,作为知情人,理应揭发,为了自保,他必须撕破脸皮,慷慨激昂一番,这倒可以理解。但他不仅如此,而且在批斗中无中生有,添油加酱,落井下石。结果,甲,送白茅岭劳改。17年后,终获平反,进了《英汉大辞典》组,但业务荒疏,只能提前退休了。乙,毕业后,一路攀升,30年后,作为中国代表,扬名海外,卸任归来,荣返母校。领导要陆谷孙院长出席他的表彰授衔仪式,但谷孙鄙夷这种势利小人,不屑和他握手。他说,想到甲的遭遇,拒绝捧场。

以上两例载陆谷孙著《余墨二集》P.256-258,篇名《忘记意味背叛》。这说明什么?说明谷孙心中有个底线,人生有个mission,不管遭际,義命自持,凛然屹立。

必须补充:陆谷孙的做人,有两个维度,一面是耿介绝俗。拒绝苟同,另一面是通情达理,以仁居心。

身处重重矛盾之中,怎么才能既砥砺风节,不苟不随,又诸仗荩筹、亦慈亦让?那就是“坚疆而不暴,柔从而不流”(荀子);即情绪的抒发有理性的尺度,情理相得,刚柔相济。这就是他对96届毕业生的期许,也是他自己上下求索、援以明志的绳墨。

大约在他过世前一年,有件笔者亲历的事,印象很深。

复旦历史系有一位著名教授,经学大师,2012年过世,学界悼念,备及哀荣。不料复旦另一位同样很有影响力的教授xxx,2015年撰文指出历史系的那位逝于三年前的学者在“文革”时代的污点:四人帮写作班子“罗斯鼎”成员以及他红卫兵时代的行为。谷孙起先不知。我告诉谷孙此文载于当年6月30日的《东方早报》以及内容要点。谷孙跌脚,说,“啊呀,人家(指经学大师)已经悔过了,已经反思了,何必血淋嗒滴揭疮疤,算老账?xxx太不厚道了。”这是谷孙亲口对我说的,一字一句都是原话。我想到《易经》所说人生四阶段中的“亢龙有悔”:功业晚成、望重朝野之后,猛回首,有内疚、有反思;我们可以理解,可以原谅。我的感受是,谷孙崇尚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在恕道之中多存悲悯。也就是Alexander Pope所说的,“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人生在世,孰能无过;心存恕道,超凡入圣。)当然,自己忏悔是众人宽宥的前提。

结束语:谷孙的为人,用古人的话说,师心而不泥古,好悟而不因循。师心,指学习诸子百家的核心,即《易经》的天人合一,孔丘的仁,孟轲的义,荀况的不苟......这些教化引起谷孙心中的共振;但他不泥古,不因循,不拘泥,取精华,弃糟粕。人间公义是他心底的一个坎,做人的底线。他风骨嶙峋,躬身力行,守住了这条心中的坎。

风飒木萧,一瞬间,谷孙谢世五周年了。遥念他的“義命自持”,山阳笛远,感怀不尽。

左起依次为范家材、翟象俊、陆谷孙。

 (作者范家材,上海海关学院退休教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