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武汉“双十节”记忆:民国首个国庆日是如何诞生的

刘文祥
2015-10-09 07:23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每年十月十日,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纪念日,也是民国时期的国庆节。国庆作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节日,其在现代国家意识形态架构的过程中,自然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而对于双十革命的最初发生地武汉而言,这一节日更有特别的意义。

“双十节”的诞生:湖北革命党人力争而来的国庆节

作为亚洲第一共和国,确立国庆节成了中华民国构建新国家意识形态的一项重大任务。其时,“国庆节”对中国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如何确立这一节日自然产生了诸多争执。

政府层面最早讨论设立国庆节的问题是在1912年7月10日北京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上。在这次会上,政府首先提出了设立国庆节的三个方案:清廷下诏逊位日、袁世凯就职大总统日和南北和议协定日。

面对这三个备选方案,来自湖北的教育代表,同时也是武昌首义的参与者李廉方当即表示抗议,并提出应以武昌首义日(即公历10月10日)为国庆。对此提议,会场上最初出现了颇多反对意见,李廉方随后再次发言,动情晓理地力陈其理由:美国的国庆日是宣告独立的7月4日,法国的国庆日是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的7月14日。中华民国建立共和政体,正是追随美、法革命的步伐,我们当然也应该学习它们的通行做法,以首义日为国庆日。

李廉方(1878-1959),又名步青,湖北京山人,著名教育家,清末湖北学界革命先驱。

在李廉方慷慨演说后,全场态度为之一变,表决时四分之三的与会者赞成通过这一提议。随后在9月底的参议院会议上,以双十武昌首义日为国庆日的议案也获得了通过。由此,经过湖北革命党人据理力争,双十终于正式成为中华民国国庆日。

1912年10月10日当天,除了首都北京举行纪念活动外,首义之地武昌也举办了规模不菲的纪念大会,“踵事增华,不亚首都”。位于紫阳湖畔的前清皇殿改为“烈士祠”并被修葺一新,在祠内设立了纪念大会的主会场,入口和出口处悬挂这“幕开东瀛”、“政媲北美”匾额。祠内供奉有彭刘杨三烈士、湖南都督焦达峰等人遗像,而会场内外,更悬满了众多对联。如黄兴撰联:“江汉汤汤,这似水流年,常记取八月十九;风云郁郁,愿中华民国,继自今万岁千秋”。

1912年双十国庆武昌庆祝大会会场——辛亥首义烈士祠遗址,原址现仅余大门牌坊。

在紫阳湖畔距离烈士祠不远处有一座六角亭,名曰“胜利亭”。亭内立有一块不大的汉白玉石碑,上书“民军起义国庆碑”七字。这样一块朴实无华的石碑,正是民国元年双十国庆留在武汉的珍贵见证物。

“民军起义国庆碑”这一词语组合,初读似略显怪异:为何不称“民军起义纪念碑”,或“中华民国国庆纪念碑”,而要将“民军起义”与“国庆”组合在一起呢?这正是意在宣示:中华民国之国庆,不是系于谁的退位或就职,而是以民军的首义为国庆。这一国庆首先是献给这座城市的英雄市民的。这样一块纪念碑,可以与美国列克星敦独立纪念碑、法国巴黎攻占巴士底狱纪念碑比肩,在中国几千年王朝更替的历史上,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崭新意义。

当然,首个国庆节之后,中国的情势却并不那么光明,首义之区武汉也同样如此。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武昌城“起义门”、“聚义门”又恢复了原本“中和门”、“通湘门”的名称。至于为何复名?据说是因为段祺瑞认为“起义门”、“聚义门”两个名字“致军民脑筋易起浮动观念”;而曾经动议在武汉修建长江大桥以作为辛亥首义纪念桥的构想,也因为军阀混战而化为泡影;袁世凯称帝时,“民军起义国庆碑”也一度遭到毁损。

武昌紫阳湖畔的“胜利亭”和亭内的“民军起义国庆碑”

再克武昌:1926年首义之城进入国民党时代

1926年夏,国民大革命的浪潮伴随着北伐军的行进开始席卷南中国。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军便兵临武汉,分别于9月6日和7日攻克了长江北岸的汉口、汉阳,由于城墙坚固,8月底便被包围的武昌城久攻不克。

不过,武昌城战事的胶着并不影响国民政府和北伐军在长江北岸热烈情绪。在占领汉口的当日,国民党便组织了数万群众参加的反英示威游行,抗议万县惨案。游行群众包围英租界,抗议口号声震耳欲聋。

到了10月9日,北伐军总司令部决定次日上午在汉口济生三马路举行国庆市民大会。第二天市民大会如期举行,会上突然传来消息:吴佩孚军缴械,武昌今晨已克复!顿时全场一片欢腾,气氛热烈至极。

1926年10月10日汉口市民国庆纪念大会

武昌城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在武昌首义十五周年这一天攻克武昌,对国民党而言自然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巧合。路透社描述了当日汉口的情形:“……民众大会游行街市,庆祝国庆纪念日,各机关均悬灯结彩,全城之南军旗帜蔽满天空。”

这次市民大游行,从英租界开始横穿了汉口市中心最繁华的街区,直至夜间,仍有市民“提灯游行”,人潮不散。这一天的汉口出现了久违的市民热潮,以至于紧张不已的英租界当局不得不全天戒严防备意外。

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民国日报》这样评论:“真正革命的势力自民元年在武汉举行一次国庆纪念以后,一直今年(十五年)国民党的势力因战胜吴贼,又在武昌举行十五年的国庆纪念节。在今年的纪念节当中,比以前十四个年的国庆纪念,其人民欢欣鼓舞之热烈,当胜过万万倍。”

《民国日报》报道北伐军双十当天攻克武昌消息

尽管武汉的第十五个双十节,在一次空前规模的群众性狂欢中度过,但随着国民党时代的到来,双十节在全国范围内悄然发生着变化。自诩为“真正革命势力”的国民党,在随后的“训政”时代中,建立起一套民国以来最系统和强势的意识形态体系。在这套体系之中,领袖和政党的崇拜泛滥起来,“孙中山”开始成为双十节的纪念主题。

在武昌蛇山南坡有一座首义公园,该园始建于1923年,是武汉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市民公园。建设首义公园的构想最早由章太炎于1922年提出,他同时提议在园内建立一座首义纪念碑,然而该园日后建成的第一座纪念碑却是“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

与此同时,武汉市内的各种符号化的“中山”开始涌现:汉口市第一公园改为“中山公园”,国立武昌大学改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同时政府订制了两尊孙中山铜像,分别安放于武昌阅马场红楼前和汉口三民路口,而武昌城墙拆除后新建的马路也被命名为“中山路”。国民党当局如此热衷于制造“中山”符号,其主观动机显然不只是弘扬中山先生事迹。当“中山”几乎成了武汉双十节的唯一主题时,显然与庆祝双十节的初衷已经发生了偏差。

落成之初的武昌蛇山首义公园“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左)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旧址前新建的孙中山铜像(右)

沦陷前夕的爱国狂欢:1938年再次沸腾的武汉城

在北伐之后十年的时间里,武汉城市发展取得了许多成就,可在这段漫长的“训政”时代中,这座曾流淌着澎湃热血的城市,却平静了十年。随着全面抗战的开始,武汉再次沸腾起来,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1937年底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了中国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和抗战大本营。在随后的武汉抗战时期,这里不仅是党政军要员和国共两党高层人士的云集之地,更成了全国文化抗战和全民动员的中心。

1938年民众和军人在汉口市区江汉路举行保卫大武汉游行

在这一段峥嵘岁月中,武汉度过了第二十七个双十节。尽管这一年的夏天,“保卫大武汉”的热潮高过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但9月以来,武汉周边战局已日渐危急。当月28日夜,长江防线上的最后屏障——武穴田家镇要塞失守,武汉门户洞开。面对严峻的局面,紧张严肃的情绪也逐渐弥漫在市民周围,武汉似乎已成了沸鼎危巢,就连当年的中秋节,市民也“并无往年享乐景象”。

然而就在双十前夜,前线开始传来胜利消息,中央社称“直至深夜,市民犹向本社探询,其期待胜利之热烈情绪,实非楮墨之可形容”。双十当日,晴空万里,上午九时许,薛岳兵团在赣北取得万家岭大捷的确切消息传至武汉,笼罩全市的紧张氛围顿时一扫而空,转而进入了空前的沸腾浪潮之中。

第二天的《新华日报》报道了这日武汉的盛况:“这个消息似个火把,立刻燃着了汉市人们的心……汉市的民众为这个胜利的消息兴奋得发狂了,到处贴着捷报,到处响着鞭炮,电声公司更在它的三层楼上装置了扩音机,播送《义勇军进行曲》等救亡歌曲。当那雄壮的歌声发出,每个从它前面走过的人都像被音乐调整了步子,不后退的向敌人阵地冲进一样。”

1938年10月11日《新华日报》整版报道武汉国庆节盛况

汉口三民路总理铜像、武昌彭刘杨三烈士纪念碑等地,成了鲜花和游行群众的海洋。到了下午,汉口市内从兰陵路口至民权路口的沿江路上,站满了欢腾的民众,蒋介石乘坐军车检阅了这数万人的队伍,其所到之处,欢呼不绝,声彻云霄。入夜之后,游行群众依然热情不减,再次横穿汉口市区,聚集到三民路总理铜像前高唱歌曲。还有众多民众在不同的地点举行了军民联欢会,气氛蔚为热烈。

继1926年之后,武汉又一次在全城民众大狂欢中度过了国庆节——同样是捷报,此次面对外敌入侵所获得的胜利,显得尤为令人兴奋,市民的爱国热情取代了空泛沉闷的政治教条和偶像崇拜。

尽管万家岭大捷这样的局部胜利,并不能扭转武汉行将沦陷的大势,但这场难得的胜利,仍是武汉双十节历史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周恩来在《新华日报》当天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其中动情地写道:“长白山的雪,黄河扬子江的水,南海的波涛,蒙古西藏的高原,西北的风霜,将永远伴着中华民族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徽,雄立于世界,万世无疆,这应该是我们对双十节永久的颂祷。”其言语间所流露的,正是1938年武汉双十节所洋溢的浓浓爱国情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