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舌尖下的中国|在不确定的未来,食物供应如何更具韧性

于杨今奇
2021-08-06 10:28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倒掉上千加仑牛奶,埋掉一百万磅洋葱,拖拉机开过青豆和卷心菜田地,将完好的蔬菜捣碎再混入泥土,这天方夜谭般的景象都发生在了新冠疫情下的美国。由于供应链的复杂,失去餐厅、酒店、学校订单的美国大农场难以找到销售渠道。农产品保鲜期有限,大量销毁令人痛心,但成了唯一的选择。而在以小农生产为主的中国,农产品销售渠道中断,也同样导致了大量蔬果的滞销。

在疫情等外部突发事件下,食物供应链显得极度脆弱。那么在极端天气更加频发的未来,食物供应体系如何更有效且有韧性呢?我们能不能想象不同的食物体系:它以供应保障为底线,既能让农民放心耕种,又能让消费者对食物质量放心,同时还能缓解环境危机。本文将介绍三个不同的案例。

社区支持农业:近距离见证食物生长的全过程

第一个提供不同可能性的食物体系是——社区支持农业。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简称CSA)是一种上世纪中叶源于瑞士的创新机制,它帮助消费者和本地生产者建立连接,分担风险,共享收益。与其说是创新,倒不如说是一种复古,它复兴了全球食物供应链成型前的社区协作关系。

消费者通过购买年度会员的方式成为居住地附近CSA农场的投资人,预先支付接下来一年的菜金,在生长季节可以去农场参观,详细了解那里的土地、水质和空气质量,甚至亲自参与生态种植、收获蔬果。预付定金的模式让农场不必担心产出的作物因无法预估市场需求而滞销,可以专心于农作物品质的提升,减少化学品的投入。

因为建立起互相信任支持的稳定产销关系,食物里程又短,即使疫情期间整体食物供应链受到影响,身在都市的CSA会员家庭也不必担心面临食物短缺或涨价问题,CSA农场也不用考虑农产品的销路。

实际上,CSA模式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主流食物体系所没有的韧性和灵活性。当依赖市场贸易和层层收购分销的农场主眼看着自己的作物烂在地里,中国的CSA农场却收到了历史同期最大的订单量。除了本地的便利性,建立社区中的信任更是CSA模式的关键。

实现自给自足:要食物,不要草坪 

疫情使人们看到全球供应链的脆弱,超市被抢购一空的货架激发了早已远离饥饿的人们的恐惧。于是,人们种植食物的热情空前高涨,互相打听着什么类型的食物可以种在家里。种子、堆肥、种植工具等的销售成倍增长。这时,种在自家阳台的土豆恐怕远胜过美国加州的牛油果和智利的车厘子。

其实,利用身边触手可得的空间为自己种食物这件事的重要性,有一群人几十年前就意识到了。比如“要食物,不要草坪” (Food not Lawns)运动。

欧美国家常见的独户住宅前常有一小片规整的草坪,电影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见邻里间通过观察草坪的健康、规整程度来揣测房中人家的境遇和秉性。

虽然草坪的初衷可能是营造一种自然的氛围,但草坪养护实际上非常不自然。单一草种密集的种植导致易受病虫害,杀虫剂的使用难以避免;还要经常用噪音很大的机器来修剪,用人力除杂草,用肥料保持翠绿,更不用说大量用来浇灌的水。

也许中产阶级就是需要这样一种费时费力保养的景观,才能彰显自己的经济地位。

随着环保主义的兴起,草坪的种种弊端慢慢进入了公众视野。1999年起,美国兴起了“要食物,不要草坪”运动。顾名思义,就是将无用的草坪变成“食物森林”。除了在自家门前劳作,这项运动的践行者们还自发组织起种子交换、“拼团”干农活等活动,在生产健康食物的同时,加强社区联系。

疫情期间足不出户的日子里,修剪门前的番茄旁支,远比修剪草坪更加抚慰人们焦躁不安的内心。GlobalData的市场调查发现,疫情期间,园艺种植是第二受欢迎的活动,仅次于看电视,略胜于烹饪。

有着悠久农业基础的中国人,在创造条件种菜这件事上恐怕无人能及。家中的阳台、住宅小区的绿化带用来种菜毫不稀奇。甚至连耶鲁大学的校园、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南沙吹填岛礁都能见到国人种菜的身影。据说,郑和下西洋的船员们都经常在木盆中栽种蔬菜、生姜等日常食材。

居住于城市的我们受限于空间和时间,很难在自家门前、窗台、屋顶种植来达到自给自足。不过,在城郊农业 “菜篮子”计划等政策支持下,2017年中国35个大城市蔬菜、肉类、禽蛋、水果等自给率稳定在80%左右。

关爱地球,关爱社区

食物生产不是简单的“生产活动”,它除了连接人与自然,更连结了我们的社区。种植过程中,大自然承担了大部分工作,我们要做的是向大自然学习“农法”。一味追求效率,将作物当成生产机器,采用大量化学用品的工业方法无法持续,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思维方式。

Permaculture被翻译为“朴门农业”或“永续农业”,是一套可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其创始人是来自澳大利亚的比尔‧莫利森(Bill Mollison)和戴维·洪葛兰(David Holmgren)。很多食物森林的设计都基于朴门永续原则。Food not Lawns 机构创始人Heather Jo Flores也开发了一系列免费网络课程,帮助人们设计自己的食物系统和社区。

朴门农业的中心哲理是:以顺应自然,效仿自然,回馈自然的方式,满足人类食物、能源、住所等需求,从系统的角度达成永续。自《朴门永续概论》(Introduction to Permaculture)在1991年出版以来,全球逐渐开始了一场朴门永续运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自发尝试探索和实践,组成小社群分享经验。

朴门遵循三大伦理是“关爱地球,关爱人类,分享盈余”,而其实践融合了环境科学、建筑、工程、社会学等众多学科,更需要设计者对其当地环境有深入了解,因地制宜实践各项方法:从免耕、套种、共生等农业方法,到水资源管理、堆肥、绿色建筑等。

在朴门系统的观念里,与其说“我的土地有虫害问题”,不如说“我的土地缺少鸭子来维持系统平衡”。

几乎所有朴门系统都包括田园,然而,一片单独的田地却不能成为朴门系统。Heather Jo Flores建议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个朴门系统,它从植物开始延伸向各个方向,绽放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中国城市也有不少朴门实践的案例,比如上海四叶草堂建造的社区花园。他们将曾建筑垃圾成堆的空地变成社区花园,让周围的人可以来种菜,孩子可以来观察、亲近自然。他们将行道树改成果实可以做香皂的无患子,他们就地堆肥处理垃圾,让养分重归土地。

上海创智农园的菜园。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冯婧 图

上海创智农园的宣传画

如何促使更多公众参与环境议题的讨论和行动一直以来都是难题。而食物生产和与其关联的社区建社有潜力成为一个有效途径。以上提到的三种食物社区系统虽略有不同,但相辅相成。

通过参与,人们可以切身体会到自己与自然不可分割,并且有能力做出改变。从身边做起,支持参与本地的、可持续的农业模式,一边照顾自己和社区的健康,一边也照顾自然。

(作者于杨今奇系良食基金写作小组成员,NGO从业者,循环经济与食农议题写作者)

以食物见世界,借舌尖论未来。

“舌尖下的中国”专栏由中国绿发会良食基金策划及撰写。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