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美新常态|对话郑永年:如何管理美国相对衰落过程中的心理

澎湃新闻记者 焦东雨
2015-09-21 07:35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将访问美国,与奥巴马举行会面。前不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办的一次会议上,与参会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就中美关系的话题进行了交流。郑永年认为,中美首脑外交,要着力解决战略层面的互信问题,有效管理美国相对衰落过程中的心理。

郑永年

中美战略互疑为何根深蒂固

澎湃新闻:中美之间对话持续多年,但是不是经常各说各话,战略互疑更是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郑永年:我觉得,在任何双边关系里面,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个阶段不可避免。但如果是永远处于这个阶段,那就麻烦了,表明你互信有问题。

要建立互信,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但永远处于吵架阶段的话,那最后互信反而建立不起来了。就像夫妻之间一样,为了增进了解,有时候吵吵架也是可以的。但吵架导致离婚的也有,太多了。

所以,中美两国都要考虑怎么样能找到一个突破口。中美关系这么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事关整个国际关系的架构,无论缺少美国,还是缺少中国,这个世界都要塌下来。

中国说美国怎样,美国说中国怎样,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很麻烦。

所以,我认为大国外交,最高层领导人不要在乎具体的那些工作,这些事情政府机构都可以去做。两国政治互信怎样能打开一个突破口,他们要做这样的大项目,应该做战略性的思考。现在两国高层外交,总是做一些很具体的项目,反而冲淡了它的目标。

习近平提新型大国关系就是一个战略层面的概念,前面两次会面美方的反应还不错,但今年这次就不太乐观,因为现在大的趋势不太好。怎样找到一个突破口,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澎湃新闻:大的趋势不好,是我们所了解到的所谓“美国在相对衰落,所以变得不自信了,害怕中国的崛起吗”?

郑永年:对,这个问题我有写过。要说中国挑战美国,倒不如说是美国害怕中国,恐惧中国,因为美国毕竟相对衰落了,而中国崛起的速度又相当快。一个守成大国恐惧一个新兴大国,这是很本能的,很容易理解。

另一方面,当然有些具体的问题,我觉得主要是南海问题。这个问题,在某些方面并不是中国跟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中国跟美国的盟友之间的关系。南海问题,美国人的判断跟中国人的判断不一样。对中国人来说,我只是对菲律宾和越南行为的一种反应,越南和菲律宾早就在填岛了。只是现在中国能力大、做得快。

但是对美国人来说,他们不这么看。首先就是,哇,中国有这个能力了。其次,美国并不简单认为南海只是涉及主权问题,他们理解为扩张主义、帝国主义。再者,美国还有跟盟国之间的关系,当中国跟美国的同盟国发生冲突的时候,美国必须站在他们的同盟国这一方。如果美国不表示支持的话,那么整个同盟体系就解体了。考虑到中东近来的恐怖主义形势,在非洲中国比美国影响大起来了,欧洲普京这边美国也没办法。亚太地区,美国再不支持它的盟国,盟国不听它的话,它就整个世界都没有了。所以美国必须站在盟国的利益一边。

但是中国跟美国在这方面其实没有什么直接的地缘政治冲突。所以,我觉得对中国来说,不能只是指责美国,怎么样去管理美国在相对衰落过程中的心理,是中国搞新型大国关系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这对中国也很难,因为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受帝国主义欺负,这种耻辱心理还有,有些人恨不得美国马上衰落了。但中国不要低估美国的力量。美国的衰落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它不会一下子就衰落了。美国的相对衰落,我认为是冷战以后,他们在政策上犯了一些错误,美国的各方面基本制度还是可以的,创新能力还是非常强。中国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赶上美国。所以,不要低估美国的力量。现在中国国内包括军方部分人员,很多人还是低估了美国的力量,认为中国可以做老大了。这个问题,还是邓小平那句“永不当头”,我认为还是很重要。

中美两国冲突的话,并不是两国之间做不做生意的问题,确实是关系到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对中国来说,真正能构成致命威胁的,也只有美国了。日本,其他周边国家,他们都可以给中国制造一些麻烦,但不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致命的威胁。

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要提新型大国关系,从战略层面他是意识到了,但是怎么做,怎么去构造,还是需要更具体的路线图。

中国要避免跟美国的代理人开战

澎湃新闻:这个威胁,您指的是战争吗?两国间直接的军事冲突?

郑永年:那当然。历史上,大国之间的战争是常态,不打仗是非常态。中国提大国新型关系,就是大国之间不要发生战争,要追求这个非常态,逃出这个宿命。

在南海问题上、东海问题上,中国要避免跟美国的代理人战争。代理人战争是对中国最不利的一种战争。代理人战争,对美国来说,意味着它可以多卖点军火,会促进的它的发展。对中国来说,则是直接的伤害。代理人战争,只会是中国跟美国的代理人,中国没有自己的代理人。这点要认识清楚。无论是南海还是东海,打起仗来,可能都会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所以,我很担心,中国不要学习明朝的崛起,还没真正崛起就下来了。那就很麻烦了。

中国放大了和西方价值观之间的“异”

澎湃新闻:中国无论是提新型大国关系,还是提一带一路、亚投行,如今看来都没有得到美国很积极的回应,反而还给一些人产生一种印象,似乎中国要跟美国平起平坐,要改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一样。是中国过于积极进取、有所作为了吗?

郑永年:这也没什么。这是中国必须做的事情。中国没有话语权,中国高层其实是很清楚。中国跟世界接轨,是加入了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中国不会学习苏联,要退出这个世界体系,另起炉灶。中国完全没有这个想法。中国只是要在现行国际体系里面获得更多话语权。中国在这方面没有放弃,并且还在力推相应的改革。只是说,在现有情况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它能做什么。而且中国强调,亚投行是与世界银行、亚行互补的,因为他们不做基础设施这一块儿。

但中国国内这几年也确实是民族主义情绪太强。这个效果是相反的,人家怎么能理解你?现在打开电视,有太多民族主义的情绪。舆论所说的一套跟中国实际追求的是完全相反的。所以这个误解也与中国人自己的宣传有关系,与过多的民族主义的解读有关系。

包括南海问题其实也是一样。中国亏就亏在,在国际舞台上缺少软实力,舆论上整个都是西方说了算,包括周边国家都跟着西方跑。

澎湃新闻:价值观是软实力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在这方面,比如媒体或智库,有这样的能力应对美国的软实力吗?

郑永年中国现在就是太强调“我们中国”,实际上中国无论经济也好,社会也好,在做的,都是亚洲的。与东亚社会有很多的共同点。但是中国很少去讲共同点,就是为了突出一个中国特色。这刚好与之前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做的相反。日本是伪装成西方,实际上日本做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它一定要跟西方其他国家找共同点。包括新加坡,李光耀也没有完全拒绝西方的东西。

只有中国,不重视强调共同点,而强调差异性。中国讲要求同存异,在利益上要求同存异,我觉得在价值观上也要求同存异。但现在中国把价值观异的一面放大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