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东奥会“奶奶辈运动员”谈起:享受体育本身的姿态最动人

2021-07-27 07: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维舟 维舟

倪夏莲

这两天的奥运赛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倒是58岁的倪夏莲——本届奥运会上年龄最大的乒乓球选手。相比起对手、17岁的韩国新秀申裕斌,她几乎是奶奶辈的。

倪夏莲是直板长胶倒板的打法,这一开始让对手很不适应,第一局她以11:2轻取。不过年轻人很善于学习进步,第二局一直打到19:17才艰难赢下。再往后,体力上的弱势逐渐暴露,最终倪夏莲还是输掉了决胜局,以3:4惜败,但也打满了66分钟比赛。

虽然没能更进一步,但她不以为意,离场时看到CCTV的镜头,她很高兴地走过来,满面笑容:“输了比赛自然有些遗憾,但想想对面的孩子练得这么辛苦,她所获得的训练条件和环境也是我完全不可比拟的,又觉得这个结果能够接受了。”

这是她的第五次奥运之旅,东京对她也有着特殊意义:38年前的1983年,她就是在东京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91年,她移居卢森堡,多年来代表该国征战,拿下三次欧锦赛冠军、三次欧洲十二强冠军。

2015年,这位52岁的老将还曾在国际乒联克罗地亚公开赛上,以4:3击败日本名将福原爱。这一次能来东京,也是因为她2019年在欧洲运动会上夺得女单铜牌,由此取得了奥运参赛资格——那可是凭实力的,不是因为国际乒联照顾老人家。

倪夏莲

为什么她的运动生涯能如此长青?她没有忘本,对自己“老当益壮”的努力则轻描淡写:“我在上海接受的乒乓球启蒙教育、在国家队经历的高水平训练,才是关键。这让我打下非常扎实的技术基础,也从小培养出自律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说得更简单一些,就是一直吃老本呗。”当然,不必意外,她出国参赛,也难免有人骂她是“背叛祖国”。

她说,好几次结束比赛离开奥运村时,都会觉得“是时候结束了”,甚至从未想过自己还能以奶奶辈的高龄进入奥运赛场。但每次真要离开时又总难免不舍,一是自己内心对乒乓球不灭的热情,二也是卢森堡体育部门一再诚意邀请。

她说,卢森堡体育部门给了她很大的自由空间:“怎么训练,什么时候训练,在哪里训练,这些都由我自己来决定,他们对我的要求其实只有一个——继续打下去。在成绩方面也从来没给我任何压力。”

此外,她的先生也是她的教练,所以这让她感觉去国外备战参赛,也就像是夫妻俩去度假之余运动一下,“这种生活让我感到非常舒服”。

有一次比赛,她打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破了国际乒联的纪录,赛后她还笑眯眯地说:“You see, 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你看,要学东西永远不晚)

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在享受体育比赛本身,对输赢也很放松。在某种程度上,恐怕倒是这种心态,才使得她能不断继续自己的运动生涯。即便是这次退场后,她仍然笑着说,还没给自己设定“退休期限”。

丘索维金娜

在奥运赛场上,像这样的高龄选手不止她一个,更有名的大概是丘索维金娜:这位体操名将曾先后8次参加奥运会,代表过3个国家(苏联、德国、乌兹别克斯坦)。这一次在东京的赛场上,46岁的她在完成最后一跳后,没能晋级决赛,宣布正式退役,所有在场运动员都起立为她鼓掌致敬。

她“本该”在1996年就退役了,体操运动员的黄金时期一般在25岁之前就结束了,结果却因为三岁的儿子阿辽沙被诊断出白血病,她以“悲情母亲”的形象重披战袍。直到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43岁的她仍勇夺一枚银牌。这不仅挑战了体操运动员的极限,也让自己的人生焕发了新的光辉。

她曾经说过:“我练体操,是因为我爱这项运动。要完成一件事,你得百分百投入甚至融入你的灵魂。以前我为儿子而战,现在我为自己而战。”

作为普通人,我们会惊叹这些选手怎么能坚持那么久,但也许对他们自己来说,体育就是自己的生命。尽管在丘索维金娜身上,她或许有着更强烈的动机要去争金夺银,但就像她自己所说的,最终她是在“为自己而战”,是为了证明“我能做到”。

新科举重冠军李发彬说,教练曾激励他“死也要死在举重台上”,这虽然也不失为励志,但不免让人感觉太沉重了,倒是他那个“举重若轻”的“金鸡独立”姿势给人印象更深。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在击剑比赛中以微弱优势惜败,获得银牌,招致如潮的谩骂,骂她对不起国家多年的栽培。她的法国主教练惊讶地发现,整个团队、包括选手本身,也都情绪低落,他说:“他们的反应,就好像她不是得到了一块银牌,而是失去了一块金牌。”

太注重输赢,且不说别的,给运动员场上发挥也往往制造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你觉得自己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那真的很难轻松得起来。

所以在中国常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将,往往没有包袱,只管去拼,反而心态倒还好,成名之后,荣誉和压力一并涌来,就很难承受。因为此时,所有人都默认,你“为国争光,再夺一金”是理所当然的,没做到才是该受责备的。

射击选手杜丽,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为中国队射落首金(10米气步枪),一时名声大噪;但2008年她卫冕失败,仅获第五,虽然数天后她在50米运动步枪三姿上夺冠,但仍承受巨大压力,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失利,失败后反倒让她放下了包袱,从谷底再往上拼,直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才算走出阴影,见好就收,宣布退役。另一位射击选手朱启南在2004、2008两届奥运会摘金夺银,但在此后的两届在预赛即遭淘汰,赛后落泪承认自己压力太大。

当然,在奥运规则之下,中国在很多项目上所能获得的入场券也很有限,选拔竞争也就更激烈得多,因而像倪夏莲如果留在国内,要参加五届奥运会直至58岁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像本次奥运女子49公斤级举重冠军侯志慧,本来五年前的里约奥运会就有可能摘金了,那次她甚至都已经到了里约热内卢,但最终临阵换将,中国另派75公斤以上级的孟苏平出战。因为孟苏平的俄罗斯对手不能出战,上面判断下来孟苏平多金的几率比侯志慧更高,而按规则,每个国家最多只能派4个选手出战4个级别的比赛。虽然孟苏平后来确实也夺得了金牌,但对侯志慧本人来说,这当然是极其郁闷的。

我们太想赢,也把输赢赋予了太多超出体育本身的意义,然而,正如奥运会(Olympic Games)的英文所表明的,它只是一场game(游戏)而已,没必要把比赛看得那么苦大仇深、你死我活。何况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人也都早习惯了奖牌榜上名列前茅的位置,是时候让选手们轻松一点去享受比赛本身了。

竞技体育固然有其残酷的一面,但更多时候,它的魅力并不在于奖牌数本身,而是赛场上展现的人性本身。“更快、更高、更强”未必是和对手比,常常也是在和自己比,一个人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状态,在任何年纪,都是美的、值得尊敬的。

我有一种隐约的感觉:这不仅仅是所谓“体育精神”,实际上就是内在于人的精神本身,因为当一个人把体育看作自己生命本身时,那就像另一些人把艺术、写作融入自己灵魂一样,他/她实际上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达到了精神自由的境界。此时,他/她呈现出了最好的自己,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展现出了最动人的一面。正是这,让我们产生了共鸣。

原标题:《享受体育本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