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职爸爸海星:当儿子穿裙子上学之后
原创 侯雪琪 液态青年
作者|侯雪琪
在海星看来,“成为爸爸”——准确地说是“成为全职爸爸”,其实是一个不断“被敲击的过程”,甚至让他有“重新活了一遍”的奇妙感受。
31岁的全职爸爸海星突然忙了起来——暑期正式开始前,他和7岁的儿子小乐因为一条裙子火了。一天,小乐突发其想要穿裙子,原因是“凉快且漂亮”。海星和太太提醒儿子,男孩子穿裙子可能会遭遇嘲笑和奇怪的目光,看小乐依然坚持,他们便答应了。
小乐穿着新买的裙子开心地去上学,收获了意料之中的惊诧目光和意料之外的批评,甚至遭遇了男同学的恶作剧,被掀了裙子,于是他“三秒难受,一秒高兴”,回家大哭了一场。第二天,海星把这段经历写成一则网帖发上了知乎,很快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讨论。
点赞的不少,但质疑声也如潮水般涌来。有人批评父母不负责任,将小孩置于一种不可控的外界风险之中,有人批评这种自由过了度,还有人担心这会给孩子树立不够明确的性别认知。即便在海星家里,爷爷奶奶的责备也如雨点般砸来——批评海星“完全没有考虑到后果”,质疑此事很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
外界争论正酣之时,事件的主角小乐早就翻篇了。
小乐穿着裙子上学。图源:受访者
7月12日的北京,暴雨如注。就在人们忙着避雨的时候,小乐却满脑子都是下楼踩水,“太酷了,雨越大,越有大蜗牛和大蚯蚓!走,老爸!”他兴高采烈地招呼着父亲。
海星无奈又好笑,但他没有多做挣扎,便同意了儿子的邀请,和他一起在雨中“包场”玩耍,还做了一场关于蚯蚓的实验——这是属于父子俩夏天里的寻常一幕。
全现在在7月中旬的一个傍晚见到了海星,他穿着休闲装、戴着圆框眼镜,骑着一辆摩托车前来赴约。采访开始前,海星接到一个好友的求助电话,后者正头疼于孩子连日来拒食晚饭且大哭大闹。海星一边忙着出谋划策一边不好意思地解释,“大家都知道我经常带孩子,经验丰富一点,都来问我。”
海星是爸爸群体中少有的“孩子通”。儿子小乐更多时候像是他的“小兄弟”,两人一起逛公园、疯跑、看书、拼图,无话不谈。在海星看来,“成为爸爸”——准确地说是“成为全职爸爸”,其实是一个不断“被敲击的过程”,甚至让他有“重新活了一遍”的奇妙感受。
至于穿裙子这件事,哪怕外界有再多争议,海星也坚持主张儿子有穿裙子的自由,希望让他多尝试、多感受。他愿意为眼前这个“不在乎他人眼光,大大咧咧”小兄弟的勇气支持一把。
小乐在图书馆。图源:受访者
01
成为全职爸爸
身为全职爸爸,海星是同龄朋友中的绝对异类。清晨6点,大多数普通爸爸还没来得及推开家门,海星就会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
6点10分是叫儿子起床的时间,随后,海星会带着小乐晨读、给他做早餐,再送他去上学。学校离家不远,有时候小乐会骑个自行车,海星在旁边一路小跑跟着,顺便锻炼身体。
接下来,买菜,忙家务、做饭,下午三点半再接儿子放学,晚上还得陪着练琴、写作业。周而复始,雷打不动,时间在洗碗、换床单、整理衣物等日常琐事中被消磨殆尽。海星说,这份工远比他最开始想象得更为繁复。
成为全职爸爸之前的日子不是这样的。
海星曾经是一家影视公司的职业摄影师。他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摄影专业,在北京的影视圈里耕耘数年。工作忙碌辛苦,却也收入可观,事业不断爬坡。
妻子是他大学同校的师妹,二人一毕业便结了婚。后来,妻子选择继续攻读硕士,期间迎来了小乐。在海星眼里,妻子是个有着学术理想的闪光的人,但在孩子刚刚出生的一两年中,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心力哺育宝宝,学业一度受到影响。
儿子快三岁时,海星发现,妻子总是外出去咖啡厅看书,一看就一整天,孩子只能由保姆看管。海星放心不下家里,常常下班后还要照顾儿子,对妻子撒手不管的行为颇为不解。
一次深聊后,妻子和盘托出了准备去北大读哲学博士的计划。海星听了,有了一丝动摇。他时常开玩笑说妻子“生活不能自理”、“缺点如繁星”,但学习能力强,在自己擅长的学术领域里散发着太阳般的光芒,而“太阳一照,如繁星般的缺点就看不见了”。
海星觉得,某种程度上,他更像是家庭的四肢,妻子是大脑。他应该支持大脑的成长。
家中长辈最初不同意海星的妻子继续读书——在他们看来,女人要么该出去赚钱分担压力,要么干脆专心带孩子。但在夫妻俩的坚持下,老人们最终妥协了。
小乐在雨天玩耍。图源:受访者
但孩子的教育也刻不容缓。奶奶和保姆一度是带娃的主力军,可随着孩子长大,海星看到小乐身上开始显现出一些隔辈育儿带来的缺点,“比如他的性格很内向胆小。我很纳闷,我的儿子怎么会胆小呢?后来发现是奶奶带娃很保守,生怕磕着碰着,自然胆就小。”海星和妻子达成共识:孩子必须自己带,长辈应该回老家拥抱自己的生活。
再权衡下去,海星决定,从公司辞职,当一名全职爸爸。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公司老板——他原本是海星关系很好的学长,直接生气地质问海星“搞什么?回家带孩子?你就不能找个阿姨吗?”当时恰值公司发展的重要阶段,老板正考虑提拔海星为制片人。海星清楚,“这时辞职,公司压根找不到后备人选,相当于摆了他们一道。”
但他还是决定离开。他琢磨着,作为摄影师,平常也可以抽空接些活赚钱养家,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不能重来。妻子支持他,和他商量着将日常物质消费降到最低,他偶尔接活的收入加上她读博的一些补贴,足够维持家庭正常运转。
新手全职爸爸都会遭遇一场难以调适的心理危机。如今带娃带得心应手的海星回想起来,依然会感到崩溃——比如他曾经屡次败倒在儿子早上起床穿衣的第一步——眼前的小人似乎永远没法找对正确的衣服袖口,但却执意自己穿,一穿就要半小时。
心理上的坎儿更难越过。海星向全现在坦言,这几年他常会后悔辞职,“有些当年一样的小伙伴现在已做到了高管,甚至到了合伙人的高度。看到兄弟姐妹们都这么厉害了,而我在干什么?我在洗床单,在带我儿子出去滑着滑板车踩水!这几年错过了好多机会,失去了好多。”
他把自己比喻成困在一套固化的社会评价体系中的人,很难免俗——理性上,他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认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警惕外面的世界过分“卷”,但却忍不住偶尔冒出“被卷进去”的渴望。
压抑的情绪越滚越大。有段时间,他不自觉地将不满转嫁到对孩子的要求上,小乐一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好,海星就大发雷霆,小乐的脾气也随之暴躁。易燃易爆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事后海星回忆起来觉得,“就跟进入了更年期似的”。
一次和妻子长达近五个小时的谈话后,海星意识到自己长期囿于一份不甘里,心态严重失衡才导致过分被动,抛掉了当初出于爱与意义辞去工作的真实动机。
他继而意识到,这种内心中的不甘也不独属于他一个人。
许多全职爸爸带娃后都会遭遇类似的心理难题。这其中,海星发现,他在网上认识的一些全职爸爸会将培养孩子视为“经营事业”,而回归家庭前越“成功”的人做全职爸爸后执念就越深,鸡娃程度也就更强,但这样往往会将自己和孩子都陷入强压的状态之中,恶性循环随之开始。
海星知道,这不是他出发的理由,更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清晨骑自行车上学的小乐。图源:受访者
02
“小马过河”
和儿子呆在一起的日子,总被拉得缓慢悠长。
海星一开始总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会把一本故事书读上十遍二十遍,电影看上九遍,闲着没事时还专程跑去听风的声音。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价值何在?
他不理解的事情还有儿子永远难以捉摸的小脾气——有时候看到眼前的两个人突然换了座位,小乐会发脾气哭;还有一次,全家人在云南旅游,赶时间去参加一场活动的路上,遇到小拱桥和台阶,海星接过小乐手里的小车想帮他,小乐生气,嚎啕大哭,坚持自己推。海星气急了使上蛮劲,拽上他就走。
后来海星在书中读到,2-4岁正是幼儿的秩序敏感期,这和幼儿心理发育特点密切相关。家长正确的应对方法应当是让他维持自己的秩序,而不是用傲慢的强力去破坏孩子对秩序的执着。
这些“新学到的知识”让海星后怕和后悔,也才逐渐意识到,带孩子这个事情虽然辛苦,却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循。他需要研究出更多章法,攻克眼前的一个个“难题”。
海星将自己的实践形容成“小马过河”,一边做一边试,一边试一边学,直到慢慢摸到合适的水位。有时候他会和家人讨论,更多时候会翻阅专业的儿童教育、心理学等书籍取经。他开玩笑说,当全职爸爸的这几年来,看的书比前二十几年都多。
自从海星辞去了工作,家里消费水平直线下降,妻子甚至一年都不买一次衣服。唯独买书的消费越来越多,除了妻子和他需要的书籍之外,儿子的绘本也占了很大比例。
小乐房间里的绘本墙 图源:受访者
海星最喜欢给小乐读绘本。他在美国书评人奥维尔•普瑞斯科特一本名为《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中看到:很少有孩子主动喜欢阅读,通常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世界。但给孩子读故事绝不是让孩子成为特别优秀的儿童,而是激发出孩子的潜能,增进亲子亲密关系,并为孩子和书籍之间尽早建起桥梁。
海星知道,自己当仁不让,就是身负引领小乐的使命的那个人。不止如此,他还为很多忙碌到无法陪孩子阅读的朋友担心,写了精简的《朗读手册》读书笔记发给他们看,邀请他们加入为孩子读书的行列。
他喜欢抱着小乐窝在懒人沙发里阅读,也把和儿子一起读绘本的故事写在社交媒体,与网友交流经验,并在介绍栏称自己“致力做儿童阅读推广人”。
海星对自己的表现挺满意。他觉得自己在带娃这行上道很快,“骨骼轻奇、天赋异禀”。渐渐地,他还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带娃技巧——儿子练钢琴时哭,他就耐心陪他哭完再继续弹,偶尔犯懒请假一天,他也同意开个豁口;带儿子出门怕他吵闹,就给他戴个耳机,放点故事让他安静下来;儿子精力旺盛无法早睡,他就带他出门跳远两小时,“上床后自然呼呼睡”。
妻子是海星的智囊。她告诉海星,孩子的创造力来自“与大地的联系,不能把孩子束缚在小世界里,要关心身边的人和一草一木”。海星思考了很久,联想到儿子曾经给蜜蜂“举行一场葬礼”的故事——把黄色的花瓣拼成一个圈,死去的蜜蜂摆在正中央。在海星看来,“这事也只有孩子能做得出来”,关心一只蜜蜂的死亡这件小事,恰恰是孩子天然具有的和自然连结的能力,“这种有分量的感受,才会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小乐为一只蜜蜂举行的“葬礼”。图源:受访者
除去书本和自然之外,海星的教育探索课程中里还包括一段跨文化的经历。
2019年,妻子得到了赴法国交流学习一年的机会。海星和儿子陪同一起前往。小乐进入了法国巴黎一家公立幼儿园学习一年,这也给海星带来了一次完全迥异的观察教育视角。
那是一个真正无拘无束的环境——在幼儿园,孩子和老师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小朋友们说话自由、跑跳自由,在“不打破头”的底线之上,打架甚至也是自由。即使自认教育观念相对开放,看到小乐常拿冰袋敷着蹦蹦跳跳走出教室时,海星还是被惊到了,他甚至一度有些怀疑:“这是不是过分自由了?”
这一年,他们在法国逛遍了各种博物馆和美术馆,还体会了各种别样经历——在埃菲尔铁塔旁的文化广场,小乐看到了很多街头表演的流浪艺人,其中一个戴着墨镜的男人化身架子鼓手,一脸陶醉地敲打着各种器物的盆底,小乐也跟着在旁边欢快地跳起舞来,并把这份“职业”列为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因为被疫情滞留,海星一家需要支付大笔的滞留费用,他欣然接受了一份看起来似乎很不"man"的工作——在美甲店做美甲、美睫。海星发现,在法国,有很多纹着花臂的男性美甲师,这并不是一个有性别门槛的工作。他很快学会了“运用自己的美学修养在指甲上进行艺术创作”的技巧,因此拥有了更多精进法语的机会,还收获了一些回头客的青睐。
海星说,这些体验其实都“挺酷的”:“尝试不同种的可能,会让人生的宽度更大一点。”
小乐曾经尝试在街头“客串”流浪汉。图源:受访者
03
另一种父子关系
海星渴望成为一个好父亲。在他常用的知乎主页里,几乎通篇是育儿笔记和故事。
发完儿子穿裙子故事的一周之后,海星在知乎上又讲了一个儿子想要自己过马路的故事,并借此反思了“父权”的意义——当小乐执意要做一件有危险的事时,海星选择和他来来回回讲道理,一旁的祖辈方法则简单直接,直接提高嗓门教训呵斥。长辈的威严吓着了小乐,他“哇”地一声哭了出来,随即顺从。
这是大多数中国孩子都体验过的“父亲”形象。但海星却从中体悟到了低气压背后的粗暴逻辑可能带来的持续伤害。他回忆起自己儿时在家中和父亲相处的种种细节——比如爸爸不动筷子不能吃饭、父亲的论断不能轻易反驳等。海星觉察到,这是一种父权的强力统治感。他告诉全现在,自己想做严格有原则的父亲,但不希望成为天生威严的父亲,他更期待打破传统“父父子子”的身份限制,和小乐做平等的朋友。
海星出生在南京。初中以前,他的父亲一直忙于工作,总是夜深了才回家。在他的记忆里,早晨睡眼惺忪时,总有一张戴着黑框眼镜的脸俯下来亲他一口——这是父亲离家前的匆匆身影,模模糊糊,若即若离。
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但勤劳朴实,总会自觉主动维护着家中男主人的威严形象。
海星初中时,和父亲的相处才逐渐多了起来。这让他有了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他觉得,有一根无形的强力的绳子把他越捆越紧——父亲是个传统而严肃的男人,坚决不允许儿子玩游戏、纹身、打耳洞、染头发等,但却始终讲不出一个令他信服的理由。
海星说不出这样的父子关系哪里不好,只知道这不是他理想中的儿子和爸爸。少年时代,海星喜欢看一个名为《成长的烦恼》的美国情景喜剧,片中的爸爸幽默顽皮,海星感叹,“太酷了,为什么我爸爸管我这么严,希望我以后能成为这样的爸爸。”
直到上大学之后,海星的世界才真正松了绑。“进入大学后发现很多事情都可以。不仅纹身、染头发可以,穿拖鞋上课也可以,我哥们儿喜欢男生也可以,女生喜欢女生也可以。”再接下来,在工作中,他总会感到自己创造力上的天然短板。他忍不住推断,大概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诸多限制卡住了自己,失去了很多原始的自我意识。比如他小时候,就从未冒出过想穿裙子这样的奇思妙想。
海星和小乐在火车上读绘本。图源:受访者
也因此,海星希望尽力保护小乐的自我。小乐穿裙子从学校回来后大哭了一场,海星告诉小乐,这个世界上固有的观念太多了,并不是绝对正确,“朋友圈有100多个叔叔阿姨在支持你,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伤害自己,不打扰别人。”
海星希望小乐成为一个对全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小乐也的确正在释放自己全部的好奇心——
最早的时候,他希望成为一个会爬树的人,因为这样很酷;后来,因为太想吃冰激凌,他又期待长大后做一个卖冰激凌的老奶奶;在法国时,看到街头弹键盘的艺人很帅,他放话要做一个埃菲尔铁塔下的街头艺人。但自从上小学一年级后,小乐的梦想越来越“正常”和“严肃”了,他告诉爸爸,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科学家。
海星对儿子的未来没有具体期待,但他一直等待着某个瞬间——那时,人们都在为小乐做的某件很棒的事情欢欣鼓掌,然后他也会站起来,特别骄傲地大声喊:“看,这是我儿子”!
当然,这件很棒的事并不需要遵循传统成功学意义上的标准。海星说,它可以是任何领域的一件事,“就比如,哪怕某一天他在舞台上扮演一棵大树,但演得很棒,也很好啊。”
原标题:《全职爸爸海星:当儿子穿裙子上学之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