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造访水域救援装备库,我发现了一堆“黑科技”

2021-07-25 11: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在您身边的☞ 武汉消防

连日来,河南暴雨灾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滚动的信息承包了大半微博热搜与朋友圈话题,揪心、难过、感动、欣慰……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被轮番挑动。

大水冲出了人间百态,也将水域救援带入到大众视野中。

我们曾聊过消防水域救援的人员问题。(详见《什么?蓝朋友还有夏日限定“副业”?》)这次,让咱们去水域救援的“装备库”瞅一瞅~

0

1

防护篇

救人固然是当务之急,但救援人员的安全同样重要,让咱们先从“基础防护类”看起。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用帽子掩饰日渐稀疏的发量已是常规操作,时常会生出“焊在头上”的冲动,但汗如雨下的时候,还是说摘就摘。

真正做到“焊在头上”的,往往牵涉生死,都是一些非常危险的工作,比如安全帽之于建筑工人、头盔之于赛车手。

水域救援也有着专门的头盔。由强聚合物制成,内有泡棉,质轻舒适 。为了方便透气和排水,其上的开孔格外多。整体线条圆润饱满,没有帽檐,避免了妨碍视线和增加阻力。除了看起来略“憨”外,没有任何毛病。

与抢险救援服同色系的救生衣格外显眼,这也是救援人员最常用的救生衣。

其上有一个机关,拉掉之后就会迅速充气。一侧的口袋还藏着一件压缩后的救生衣,用来给被困人员使用。

/

专业PFD

普通救生衣主要应用在平静水域,经不得太大的风浪。如果碰到了激流水域,还需专业PFD(专业救援型救生衣)。

它拥有不少于12个外挂带,整体更加稳固,浮力也更大,在20磅以上。其上的快速脱离装置配合牛尾绳使用,可以帮救援人员迅速从被挂住无法挣脱的危险状态中脱离,如同“断尾求生”。

搁在救生衣附近的,有一些鼓鼓囊囊的迷彩背包。

这些是水域救援携行装,里面有48小时的战备物资。包括雨衣、帐篷、水壶、餐具、干粮、药品、多功能刀、保险绳、指南针、衣物、毯子、手机防水袋等等。

0

2

搜救篇

提到水域救援,大部分人大概会最先联想到橡皮艇、冲锋舟、绳索、救生圈。其实,除了这些之外,水域救援领域有着众多“黑科技”。

水域面积大,水面下情况复杂、危险重重,光靠人力搜救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水域救援也常会用到机器人。精密的电子元件包裹在严密的铁皮中,在救援人员的操纵下,去完成人力难以完成的事情,减少意外的发生。

上图中这个自带支架又插上了两面旗子的“大枕头”,有一个霸气的绰号——“小金龙”。

不要被它朴实无华的外表所欺骗,它可是非常高效的救援机器人。

将它从船上、岸上投掷下去,它就会自动转到正面,再在救援人员的遥控下到达被困人员周围,被困者就可以抓住两侧的抓手或是爬上顶端等待救援,一次可以救下多名被困者,速度是救生员的12倍以上!

当极有质感的箱体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就已经彰显了它不菲的身家。

揭盖的一刻,一抹亮色明晃晃地闯入眼中。这个装置通体明黄,能够清楚地看出身体与尾翼,像是微缩版的潜水艇或是鱼雷,连上面的小螺丝钉都透着一种科技感。

/

水下声呐机器人

这是一种水下声呐机器人,搭载了摄像头与声呐工具。将机器人放入水中之后,就可以遥控它在水域中进行探扫。在120米的线长范围之内,它可以实现360度左旋、右旋、上仰、下俯。

与我们平时拍照用的高清摄像头不同,声呐发出多波束打在水底,将水底的信息直接反馈到成像器上面来,因此成像不受环境和水质影响。

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湖泊救援、河流救援、内涝救援、下水管道救援,都会用到。但缺点也很明显:岸机位置不能很远,运动范围受信号线长短限制。

此外,还有一种侧扫声呐,能够通过回声测深原理探测海底地貌和水下物体。

相对于前面机器人的实时成像,它只能延时成像。单波束打出去之后,成像返回到电脑上面,在外接显示器在上面呈现出图像。虽然不如实时成像方便,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那便是可以装在舟艇上面快速扫描,不受绳长限制。

两种声呐探测装备各有千秋。

湖域面积没有那么大,需要精确定位的时候就用前者。湖面、河面积比较大,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寻找溺水者的位置,就用后者。

水域救援事故可分为洪涝灾害、落水遇险、孤岛遇险、船舶搁浅翻沉事故、交通工具坠水事故。对应不同的事故,需要不同的手段与设备。

水域灾害发生时,我们能做的便是在救援黄金时间内快速救援,最大限度拯救生命和降低财产损失。

在危机时刻,不论是普通工具还是“黑科技”,只要有用、有效,便会为困境中的人们带来生的希望。

总的来说

水域救援是有着独立体系的一门学科

知识庞杂且装备繁多

今天所介绍的

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此时此刻

众多的救援人员与救援设备正在河南的一线

愿所有人平安

▌来源:武汉消防

原标题:《造访水域救援装备库,我发现了一堆“黑科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