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的两届中国史研习营经历

张琦(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5-09-14 14:39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2013年夏,我从某师兄处得知第一届中国史研习营开始招收营员的消息,记得当时在网上找到研习营的宣传海报时,我马上就被专题讲座强大的教授阵容所震惊,于是决意申请。但是打开申请表后我才发现其要求填写的内容非常之复杂,包括自己的阅读经历、习课情况、研究计划、代表作品等,远非还是大一的我所能完成,所以当时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一年,等到来年有所积累后再申请。当然,鼓舞我申请热情的还有参加过第一届研习营的师兄,他给我讲述了很多从研习营得到的收获,其中不仅有学习心得,还有交流、互动中得到的启发,在他看来,这些足以受用终身,我也为之神往。

第二届中国史研习营沙龙现场(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申请与审核

等到2014年5月左右,第二届中国史研习营的招生启事公布。时隔一年,感觉自己虽没有说进步有多大,但勤奋有余,有了一些积累,于是开始填写申请表。顺带一说,研习营要递交的申请材料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是申请者本人填写的表格,主要是判定申请者的平时阅读积累与在校学习情况,当然作为一个招收有志于研究中国史学学生的研习营,表格中还有研究计划这一栏,同时还需附上学术代表作,以体现学术能力。我在填写这个表格时,关于个人学习情况的部分并未花太大力气,比较轻松地完成了读书习课的心得体会,但是后面的研究计划却令我头疼,毕竟囿于大二时候积累不足,我真没想过以后想要研究的一个具体题目。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苦思以后,我即依着自己素所感兴趣的中古史领域,择史地方面的问题拟定了一个研究计划,期间也就相关问题询问了一些老师,这才使我顺利完成了这一部分的申请材料。写妥当以后,本以为自己写得还蛮充实有料,后来在研习营活动过程中我才知道有的营员竟然写了长达一百多页A4纸的申请材料!想来惭愧又侥幸了。

第二部分需要递交的材料并非由申请者自己填写,而是由两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老师来匿名推荐,因这两封推荐信是直接由推荐者本人提交给组委会的,故学生无法知悉老师的推荐内容,推荐的权责在于推荐者本人,流程不可不谓严谨。我将申请材料递交后,也请两位老师填写了推荐信并由其发给组委会,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两位老师到底在推荐信中写了什么,研习营组委会从未泄露过相关的任何内容。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从我递交材料起至结果公布大概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在我感受来自然是备受煎熬,但对于审核材料的几位教授们却是“压力山大”,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全国申请者(当然也包括台湾的申请者)的材料一一审核评定,这是一份相当艰巨的工作,而且没有补贴可拿。

这里也透露一下审核的流程,研习营的申请材料严格按照匿名评审制度进行,参与评审的教授逐次审阅每份申请材料并打分,所以每份申请材料要经过多位评审轮流打分,且材料的分派审阅由组委会同时发送,参与评审的教授绝不会就个别申请材料而“互通消息”。当每份材料经过一轮打分后,计算出其加权均分,然后依分数高低将所有材料排列名次,取前20名为正式营员。

或问曰:虽然评审团不会“互通消息”,那么个别评审教授会不会偏袒主办方学校的申请者?答曰:否。据我所知,在厦大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史研习营只有一位来自厦大的营员,比例可谓极小,而在华东师大举办的第三届研习营则没有一个营员来自东道主华东师大及主办方中山大学,由此可见研习营绝不徇私情以害公益,而是要让每位优秀学子得到一个学习的平台。

综上,从材料申请到审核,乃是遵循一套规范的流程进行,每位营员无法预知自己材料的“命运”。我的材料在经历了层层审核之后,终于通过。以上是我申请研习营的过程,至于参与研习营的经历则有两次,乃是由于研习营的另一特殊机制,详见下文。

第二届研习营学习体验

第二届中国史研习营由厦门大学承办,我们的活动也主要在厦大美丽的校园里进行。抵厦后,拿到相关资料,发现研习营的日程安排非常紧凑,每日从早到晚皆有活动,可供自由活动的时间较少,这使得学员必须以全副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用于听讲及材料阅读,我们也马上在第二天进入到这高强度的研习过程当中。

整个研习营活动分为专题讲座、史料研读、沙龙漫谈、专题研讨、田野考察这五个部分,前几天集中进行专题讲座和史料研读。讲座与研读的密度都很大,一天要有二至三场,分别由邀请到的史学界知名教授和发起研习营的青年教授们主讲。

记得开营第一天是由王子今老师讲授“秦统一的技术基础”,题目看似简单——这也是为研习营特别“定做”的,因考虑到受众皆处于本科阶段,故所有讲座教授所讲的都是较为宏大但不失精深的内容,尤其针对了我们的学习和阅读情况,讲前有阅读资料,讲后有推荐书目,在在使我受益匪浅。回忆那天讲座的内容,也是由浅入深,先从具体问题和通识普及入手,从一些不被重视的考古遗存结合文献考察,王老师以其丰富的经验与独特的视角勾勒出一个统一帝国的运作过程,甚至还提到如陵寝劳工军事编制的设想,一讲听罢,真教人回味。然而这仅是开始,之后每天皆是如此般知识与思想的的轮番轰炸,后来所有学员皆谈到有大开眼界之感,我想此言不虚。

第二届研习营罗志田教授演讲

同第一届一样,第二届研习营邀请到的教授以自己“专”的领域纵贯成一个“通”的中国史,即担任主讲的教授们分别来自不同的专门研究领域,从史前史一直到现当代史,分别由王震中、王子今、陆扬、姚大力、刘志伟、郑振满、常建华、王汎森、罗志田、杨奎松十位老师担纲,这也是发起研习营的老师们的一个心愿——希望提供一个“通史”的平台和“拉通”的眼光给青年学子,而不要过早地局限于某些专门问题的研究,这对于我们今后的治学取向是很重要的提示。

与专题讲座登高远瞩般的感觉不同,史料研读环节细致入微,这一环节乃由发起研习营的几位教授指导,重点是学员们自己研读史料并发现问题,然后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变成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环节对我启发最大的便是同学们思想的火花,这是一个人独坐书斋时没有过的体验,加上老师从旁引导,我会发现曾经有些无边际的想法会很快归结到一些关键的问题上去,而这又能落实到具体的材料上。

穿插在专题讲座和史料研读之间的是沙龙漫谈,这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个环节。沙龙都在晚饭之后,邀请到的是近几日担任专题讲座的教授,亦有随营的青年教授陪伴。与平日见不到的大佬坐而论道,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所以大家的讨论往往很热烈。由于一次沙龙会来好几位老师,所以学员们可以有选择地去请益,而老师们在此时亦不显平日严肃,往往侃侃而谈,内容当然不局限于专题,古今中西皆有所至,让学员炫目的同时又觉眼界大开。记得当时我和姚大力老师就从蒙元史谈到了现当代史的一些问题,还涉及到一些文学、哲学的东西,当时听了非常受启发——我平日对一些文本的理解原来另有一种解读模式,这也是研习营中互相交流带来的益处,只可惜时间匆匆,太多“惑之不解”还想去请教。

第二届研习营在一座宗族捐建的庙里做田野调查。

前几天在屋内的听讲、讨论、交流结束之后,就要走出屋外,迈向田野去实践历史学了。因交通状况,那年研习营选择了去闽南的漳泉一带,同时考察了厦门周边的一些村落,还参观了好几个博物馆,整个行程紧凑但内容丰富。去之前老师带大家一起研读了相关的碑志、族谱等材料,而到了要考察的地方后,便去找那些纸上文本的实物载体,同时去找纸上不见的实物,相互比勘以发现问题。考察不只是对“死去”文字的回忆,同样有对“活”文字所进行的口述访谈,老师们亲自出马,给学员们做了示范,即该怎样找碑读碑、问东问西。所有的考察完成后,会有一个田野总结的讨论,将所有已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拿出来交流,也让我这样完全没有田野经验的人有机会去尝试接触田野文献和真正走进田野。

以上大概就是研习营学习部分的主要活动,虽然除了这一部分外,余下的时间似乎较少,但是学员们仍然能在餐桌上、田野调查时有所交流,这些交流不仅有学术上的辩论,也有海阔天空的闲谈。老师们提倡充分合作,这是我们的一个响应。同时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自然而然相互吸引,彼此的友谊也是这样形成的。我现在想起分别的最后一夜仍亲切如昨,很多那年的学友我后来也都有缘重会,还保持联系,虽然现在相隔很远,但心里终会惦念的,正如张老师在最后一日所说的:“人生是一个长河,历史也是长河,每个人在很多片段里面组成你的人生……”我想研习营这个片段或许已在某种程度上对我的人生做出了调整。

第二届研习营田野考察

研习营“八字方针”

故事还在继续。大三结束后的暑假接到让我参加第三届中国史研习营的通知,又惊又喜。这源自研习营的一项制度,即通过评定每届研习营营员的表现来选出若干优秀营员,自动获得下一届研习营的入营资格,算作一种“奖励”。我当然自愧于这个名号,因为打心底里承认大家都很优秀,而比我优秀的学员太多,能继续参与研习营实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便抱着这样的态度走进了华东师大。

和去年的日程一样,来到上海后便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因多少有些经验准备,这次倒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反而能更用心地思考一些事情。在上届研习营结束以后,我主动邀请大家出力,提供文章来编了一册论文集,这次研习营也带了一册去,于开营时给大家介绍了一番。在这册论文集的封面,我印上了研习营发起人之一的冯筱才老师所提出的八个字,是为研习营之宗旨,即“合作、传承、公益、共享”。冯老师当场解说了这八个字的含义,看似简单,但实含深意,我也是在这次研习营内外不断的认识和实践着这八个字。

“公益”值得略作解说。首先,包括此次研习营在内的历届研习营,每位正式学员的食宿、交通、活动等费用都由研习营承担。其次,研习营不与保研升学等一切类似的活动挂钩,而是一个纯粹学术的活动。再次,发起并参与研习营的诸位老师全程陪同学员学习,没有任何酬劳,乃以一种“雷锋式”精神为学生着想,所有这些都是值得赞佩的。

冯老师在具体阐述了其对于教育的理念和设想之后,举座肃然,一位与老师争论儒家现代价值的同学也不禁赞佩其为真儒家。以前看哈耶克说知识分子的责任乃在于批判社会,我想还应该加一条脚注,那就是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批判要立足于服务社会。

参观华东师大当代史研究中心资料室

第三届研习营一样邀请到许多国内外知名的教授讲座,而且加入了提问前的分组讨论环节,每组有一位老师带领,这其中还包括东道主华东师大各位出席老师的帮助,在感谢的同时也让我觉得这样一种设计使得密集的讲座更易消化,学员之间的不同认识亦得充分之探讨。其他环节一如去年,由于有些提前印发的资料,大家进行史料研读时更为顺畅,沙龙依旧得到大家的青睐,很多人每天向不同的知名学者请益,得到了各家的建议,受益自是匪浅。

本届研习营的田野乃是去震泽、吴江庙港和江村一带考察,在这里深入了解到了太湖渔民的生活以及作为“水上人”的一系列相关的经济、组织、宗教等问题。同样,百闻不如一见,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里的开弦弓村终于从书本上落到实处,踏在那片土地上方能感受到一些学术上所谓的语境。此次田野考察还用了相当长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总结,这是很有效的,且大家都为此做了相当认真的准备,并不似游客般走马观花,无论是在田野中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还是总结会上的整理讲演,都展现出一个高水准的本科生学术活动应有的面貌。

第三届研习营营员到江村调查

分别很快,但暂时的分别也不无益处,在今后各自的道路上我们便会去实践在这个片段里感受到的东西,以便来日更好的重逢。最后,要感谢从申请起鼓励和推荐我的老师们,还要再次感谢各位学友,感谢他们过去与现在对我的帮助,也感谢去年和今年陪伴、帮助我们的会务组朋友,同样也谢谢给我一个机会将这些都写下来的师兄。当然,对于诸位无私付出的青年老师,只愿以自己的实践来报答,他们对于后辈的关心以及对史学界未来的关怀皆值得一书,斯志斯情,可佩可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