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市政厅·场所|另一种城市史:消失的淞沪铁路
废弃铁轨意味着怎样的生活可能?之前,我们在“髀设·展”中讲述了美国亚特兰大环线的故事:1999年,一个年轻人用自己的毕设,构想如何重新利用城市废弃的铁路轨道,改造城市的交通和空间品质。如今,在这个年轻人和亚特兰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亚特兰大环线已初具规模,成为美国当下最大的城市改造项目之一。市民们开始享用亚特兰大环线的新空间,《纽约时报》还拍下一位女士在亚特兰大环线上边拉小提琴边遛狗跑步的场景。
除了亚特兰大环线之外,还有很多废弃轨道被重新利用,以创造符合当代居民生活方式的新空间的例子。人们在此欣赏美丽的景观、骑自行车、使用公共交通、散步跑步、休憩娱乐、锻炼身体,以及举办活动,这里既承载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那么,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旧铁轨,它们的状况如何呢?
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
上海的淞沪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原为吴淞铁路。这条铁路曾经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又经历了战争年代的炮火、和平时期的变迁。而今,它几乎全部拆除或废弃,部分原址上建设了当下的地铁三号线,只剩下个别支路还有货运功能。
围绕淞沪铁路的城市生活是怎样的?8月8日,上海外滩美术馆和瑞象馆主办了一次关于淞沪铁路记忆的讲座,著名学者、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与上海摄影师、澎湃新闻记者许海峰共同讲述铁路沿线曾经的生活。
葛剑雄教授幼年就住在淞沪铁路附近,他还记得小时候和同学在铁路上玩耍的场景。而许海峰从1994年10月开始,用了三年时间拍摄淞沪铁路。他当时在市政工程研究所从事科研摄影工作,有很多机会接触具备丰厚历史内涵的建筑、桥梁等。这些也引发他对上海历史的兴趣。至今令许海峰后悔的是,在那个“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年代,未曾记录下黄浦江沿岸的变化。
如今,淞沪铁路的轨道大部分已消失。借助葛剑雄的回忆和许海峰的摄影作品,这个消逝的场所被重新勾勒出来。
消失的旧铁轨
许海峰展示了抗日战争时这一区域的地图,从中可以看出淞沪铁路的重要性。不过,由于当时商务印书馆被烧毁,许多珍贵的文献付之一炬。1994年10月起,许海峰从虬江路一直拍到江湾,包括北站段、虬江路段、宝源路、宝通路段、川公路段、新广路段、东宝兴路段、横滨路段、同心路段、宝山路段、花园路段、西江湾路段、广中路段、万安路段、何家湾段。其中,从虬江路到宝山路这一段是最精彩的。作为城市交通的淞沪铁路
淞沪铁路的前身是吴淞铁路,是英国人在1876年建成的。当时发生了列车在铁轨上撞死士兵的事件,从而遭到抵制——其深层次原因是,老百姓十分反对修建铁路,他们认为,这条铁路破坏了祖坟的风水。
改革开放后,上海发展越来越快。1997年,1号线已建成通车。当时,淞沪铁路汶水东路以南4.7千米的铁轨被拆除,而南段以沪杭铁路为地基开始建设轨道交通3号线。2000年12月,轨道3号线通车。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葛剑雄:
原来的上海北站是在天波路和宝山路的这一侧,现在的上海北站是在宝山路的另一侧。1963年以前,有从宝山路到吴淞的客车,每天发车好几班,后来就改成了货车。所以,以前宝山路在上下班高峰期时,经常因为火车通过而堵车,我小时候经常碰到这种情况。从前宝山可以直接到吴淞,并不用像现在一样去上海北站才能转到吴淞站。
许海峰:我拍这些车站是因为觉得它们是上海的象征,有时代的气息与内涵。
天桥与自行车
1990年代,人们主要靠自行车出行。铁轨阻隔了城市的交通空间。最早是没有天桥的,后来因行人过马路不方便,就建造了天桥。从照片中,我们看到自行车与铁轨在城市中如何共处。但后来,随着铁路功能衰落,专门修天桥未必划算。早年,一条铁路货运支线穿过复旦大学校园,常有学生因需等待火车完全经过,从而上课迟到。而后,在校方要求下,该段支线大约在21世纪头几年废弃。
消失的城市生活区许海峰:这是以前上海北站的员工宿舍,左边就是宝山路。
葛剑雄:虬江路从前还有上海的旧货市场,专卖电器。早期卖各种收音机,之后上海开始发展轻工业,弹簧等零件也逐渐出现在旧货市场上。
许海峰:这好像是94、95年的时候拍的,那时候好像在造房子。
葛剑雄:这不是造房子,而是违章建筑。那时刚好在拆迁。
许海峰:我从一个很高的地方,穿过居民区拍这个镜头。当地的条件其实很艰苦。
葛剑雄:原来靠拢铁路的房子是有围墙的,而且和铁路有一定距离。后来两边都有围墙了,但到了路口是没有的。这个房子就是老房子,还是原来的样子。这里过去是虹口,四川路的方向,原来是公共租界。特别是,被日本人烧了之后,留下来的房子就是好房子,毛泽东、邓小平以及鲁迅,刚到上海来的时候,都住在这一类房子里。那时房子还比较便宜,这些房子本来住了一家,后来有很多家都住进去了,再后来又变成了招待所。
铁轨上的日常生活
由于居住空间狭窄,沿着铁轨居住的居民,把铁轨当做室内空间的延伸,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我们能看到,铁轨上发生着各种日常生活场景:睡觉、休息、择菜、吃饭、小摊贩、小饭馆、踢足球、洗衣服、打麻将、下象棋、读报、带小孩、修理工作、晒衣服。这条铁轨成为多功能的生活空间。
葛剑雄:那时候,一般夏天下午四五点钟,都会在自家门口摆上椅子。晚上大家都要在外面乘凉,半夜不热的时候再进去。
许海峰:这个照片拍的是荷包蛋面。当时是三块五。价格很重要,反映了当时的物价状况。
葛剑雄:说到装空调,1986年时,复旦是第一个装空调的,装空调要申请,另外发一个电表,是一百块钱,每个月还要交十二块钱的空调超负荷使用费,每年要付四个月的钱。空调不是随便就可以装的,因为当时的供电负荷是不够空调使用的。
铁轨上的时尚与友善许海峰:这里居民的穿着打扮,和周围的环境反差还是比较大的。上海人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如何,出门还是要打扮一下的。
以前的人,在看到别人拍他们时,会显得比较友善。因此,照片也显得比较有人情味。而现在的人对拍照片还是有些抗拒,照片也比以前难拍一些。
葛剑雄:当时整个社会,大家对自身环境的期望是比较低的,特别是铁路边上的居民。我当时也住在铁路边,就在上海到杭州、南京的火车站那里。那里的房子是最早的铁路职工的,后来铁路职工把房子出售,一些不是铁路职工的人也住在那附近。我那时在家里,一整天都能听到铁轨和轮子摩擦的声音。如果开过的是运煤车,家里就会飘满煤渣。
我认为这种变化和整个社会背景有关,人们都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因此我认为,今后你的创作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首先,由于大家都比较商业化,在被拍照时会索取报酬;另外,现在一些人有一种“你们是有钱人,应该给我们钱”的心态。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对真正的艺术创作造成了很大冲击。
我觉得,现在根本拍不出这种照片了。因为人们现在对着镜头的时候缺乏感情,就会显得很僵硬。在我看来,摄影照片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和入镜者有关。我记得,当时我刚买了胶片机,那个胶卷是要自己卷的,有一天我刚开始拍,胶卷从中间断开了,我当时就想,“完了这个片子没法拍了”。于是我就跑到一个居民家里去,说我的胶卷断了,能不能借一个工具帮我修一下——我记得非常清楚,那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阿姨——她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而且热心地帮助了我。
这个小姐把她漂亮的照片给我们看,可惜的是当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
被拆除的铁轨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又称明珠线,是上海首条高架轨道,利用老沪杭铁路内环线和淞沪铁路高架改造而成,得以节约大量成本。1997年开工建设,2000年底通车。现在的3号线,共有6站位于原淞沪铁路上,包括宝山路、东宝兴路、虹口足球场、赤峰路、大柏树、江湾镇。
许海峰:那个时候3号线的标语都已经贴出来了,老百姓意识到已经待不下去了。
如果那时候我们有意识的话,完全可以把中国铁路的起点——宝山路连同车站一起保留下来,像加拿大的太平洋铁路一样,整个保护起来,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可惜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只能靠这些照片来回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