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德达成“北溪-2”协议称要防范俄“侵略”,究竟谁是赢家?

澎湃新闻记者 闫颂阳
2021-07-23 22:38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从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海底管道项目“北溪-2”从一开始就遭到美国等多方反对,如今德美两国之间的分歧似乎能够暂时搁置了。

当地时间2019年3月26日,德国东北部城市卢布明,一条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施工现场。人民视觉 资料图

当地时间7月21日,美德两国公布联合声明,称要合作确保乌克兰和欧洲能源的安全,而如果俄罗斯进行“侵略”行动,德国则需要采取制裁等措施回应。

德国总理默克尔22日表示,俄罗斯已经保证不会将“北溪-2”用作武器,但是如果此事真的发生,德国也做好了制裁的准备。

分析普遍认为,美德协议体现了两国希望修复跨大西洋关系的意愿。美联社则指出,无论对拜登还是对默克尔,这一协议都不是“清晰的政治胜利”。“美德两国的‘北溪-2’协议从内容上看可以说是双方各退一步,但显然拜登退得更多。”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俞宙明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道。

防范俄罗斯、帮助乌克兰

“北溪-2”项目由俄罗斯和欧洲的几家公司投资,计划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把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和其他国家,管道预计今年8月底前完工。美国历届政府一直称该项目会威胁欧洲的安全,让欧洲过度依赖俄罗斯,并削弱乌克兰作为俄天然气过境国的地位,而俄方称美方的阻挠意在向欧洲高价兜售更多美国天然气。德俄两国政府均表示,“北溪-2”为纯粹的商业项目。

实际上,7月21日美国国务院和德国外交部公布的、被媒体称为“‘北溪-2’协议”的文件名为“美国和德国关于支持乌克兰、欧洲能源安全及我们的气候目标的联合声明”。英国《金融时报》如此总结文件内容:美国撤回对“北溪-2”的制裁,换取德国承诺在可能的“俄罗斯威胁”面前“保护”乌克兰和欧洲。

当地时间2021年7月15日,美国华盛顿,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澎湃影像 图

声明开头就将矛头指向俄罗斯,称美国和德国坚定支持“乌克兰的主权、领土完整、独立及其选择的欧洲道路”,并反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等地的侵略和恶意活动”。声明称,如果俄罗斯“试图将能源作为武器,或进一步对乌克兰进行侵略行为”,德国则需要在国内采取行动并要求欧洲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制裁),从而限制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甚至是其他有关商品出口。该声明称,这是为了确保俄罗斯“不会滥用”包括“北溪-2”在内的天然气管道来达到“侵略性政治目的”。

这项声明同时称要确保乌克兰作为天然气过境国的地位。目前从俄罗斯向西欧输送天然气的管道之一就途径乌克兰,乌克兰每年能因此获得巨额收入,俄乌两国此前已签署的协议规定,乌克兰天然气过境国的地位将延续至2024年底。根据此次声明,德国承诺将尽一切方法将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延长至10年。

这份声明还用很大篇幅强调美德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并最终落到对中东欧国家的支持上。两国宣布将合作支持新兴经济体能源转型,其中包括乌克兰等中东欧国家能源安全。德国承诺建立并管理“乌克兰绿色基金”以帮助该国进行能源转型,提高能源效率和安全。德美两国将促成对该基金至少10亿美元、包括私有资本在内的投资,而德国会首先提供1.75亿美元,美国将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德国也将继续在双边框架下支持乌克兰的能源转型。德国媒体认为这些措施意在让乌克兰成为“绿色能源出口国”。

美国和德国还表示要支持中东欧12国的“三海倡议”(“三海”指波罗的海、亚得里亚海和黑海),支持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德国将为这些国家的能源安全和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德国轻松,美国仍反对

声明一出,德国仿佛卸下了重担。据德国电视一台(ARD)22日报道,德国外长马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德美两国就“北溪-2”问题找到了“建设性的解决办法”,他感到“轻松下来了”。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长阿尔特迈尔和德国外交部还强调了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同为俄罗斯天然气过境国的乌克兰和波兰立刻发出了激烈的批评声。两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称,放弃阻止“北溪-2”的决定对乌克兰和中欧造成了“政治、军事和能源威胁”,增加了俄罗斯“动摇欧洲安全局势”的可能。

当地时间2021年7月15日,美国华盛顿,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并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澎湃影像 图

作为“北溪-2”的直接参与者,俄罗斯对此协议的表态十分复杂。据克里姆林宫公布的新闻稿,俄罗斯总统普京和默克尔21日应德方提议通电话,二人对于“北溪-2”项目即将完工感到满意,普京提及德方一直以来对于完成该项目的努力,而默克尔将德方与美方有关“北溪-2”的讨论进展告知了普京。双方还讨论了俄乌两国将天然气过境协议延长至2024年之后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俄罗斯则谴责了美德协议中指责俄罗斯的部分。据塔斯社22日报道,俄罗斯驻美大使安东诺夫表示,协议中的制裁威胁以及对俄罗斯进行“恶意活动”的指控都毫无根据,对俄罗斯的“敌意”表态违背了俄美两国元首今年6月瑞士日内瓦会谈的精神。

美国政府和国会仍对“北溪-2”持批评态度。上周默克尔访美时,拜登的表态稍有软化,称自己就任总统时“北溪-2”项目已经“完成了90%”,因此施加制裁“似乎没有意义”。但拜登政府仍然不断强调“北溪-2”对欧洲构成了威胁。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纽兰就美德协议表示,美国仍反对“北溪-2”,拜登豁免了一些制裁只是因为制裁对“美国更广泛的利益”不利。

美国不少国会议员的态度更加强硬。共和党参议员克鲁兹以“北溪-2”为由阻挠参议院通过拜登的一些国务院官员提名;民主党参议员沙欣称,如果俄罗斯“不遵守规则”,这份协议可能就没有足够的效力。

今年5月,美政府曾豁免了对“北溪-2”股份公司及其负责人的制裁,该公司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附属企业,总部设在瑞士。但据路透社当时报道,美政府仍对4艘俄罗斯船只和5个俄罗斯实体施加了制裁。

改善跨大西洋关系效果如何?

早在奥巴马执政之时,美国政府就激烈反对“北溪-2”项目,这一态度也一直延续到特朗普和拜登政府时期。美德两国为何却在此时达成了一项协议?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欧洲版认为,这份协议意在安抚华盛顿以及中东欧的批评声音。虽然如此,但乌克兰和波兰并没有买账。

与此同时,这项协议显然能够改善在特朗普时代一度十分紧张的美德关系。德国电视一台分析认为,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之中,默克尔最终将跨大西洋关系置于首要位置;《金融时报》也指出,拜登将重建与北约盟友的关系作为优先选项。不过默克尔22日承认,德美两国仍存许多分歧。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俞宙明对澎湃新闻表示,无论从地缘政治还是从商业利益上看,这一项目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但美国也不得不看到,德国的强硬态度同样基于德国自身的核心利益,也就是能源转型和地缘政治考量。德国与欧洲也越来越不甘心当美国的“小伙伴”,希望与美国有更均衡的关系。大西洋两岸无论在经贸、能源还是政治领域都存在不小的理念分歧和利益竞争。

“美德两国的‘北溪-2’协议从内容上看可以说是双方各退一步,但显然拜登退得更多。”俞宙明指出,拜登虽然说“项目已经建成90%,再制裁也没有意义”,但其实当年美国开始制裁承建商的时候,项目就已经接近完工,所以拜登这种说法也无非是找个台阶下。拜登能作出这样的让步,可以看到美国非常需要修补好同盟关系,拉住德国来共同对付中俄。

德国《明镜》周刊认为,此次协议是默克尔的“外交胜利”,但美联社评论称,无论对拜登还是对默克尔,这一协议都不是“清晰的政治胜利”:拜登需要承担在对俄政策上“显得软弱”的风险,而默克尔今年即将卸任,她所在的联盟党在大选中受到了反对“北溪-2”项目的绿党的挑战。

对于德国而言,“北溪-2”项目十分重要,管道建成后俄罗斯出口德国的天然气数量可以翻倍。“北溪-2”管道在德国东北部的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梅前州)上岸,该州州长、社民党人施韦西希说道,“管道对全德国的能源供应、对梅前州、对我们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重要。”

《明镜》报道指出,今年5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德国人支持“北溪-2”完工。尤其是在特朗普任内,他和美国驻德大使的强硬态度使得“北溪-2”逐渐成为德国的国家主权问题。然而倘若绿党进入德国政府甚至执掌总理职位,“北溪-2”的前景如何尚不明朗。

俞宙明指出,“一般看好最可能成为默克尔接班人的(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拉舍特也基本承袭默克尔的路线。这份协议如果未来发生变数,那更可能是美国方面出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无为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