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学人:追求自由和新财富正在打破中国传统家庭结构

经济学人
2015-09-02 17:56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迟莹莹(音,下同)在她的小公寓里向我们谈起了她的父母,在她的描述中,他们总是想要成为她人生的控股股东。现在,迟莹莹和两只猫及一堆猫头鹰瓷像共享这间居室。在她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母亲就因为她还没结婚而大发雷霆。28岁时,迟小姐做出了“人生中最勇敢的决定”,搬到了自己租赁的房子中。现在33岁的她享受着有隐私的生活——但也付出了代价:每月4000元(约合625美元)的房租几乎花费了她一半的薪水。

在很多国家,婚前离开父母的房子是一项成年礼(rite of passage, 指人类为了庆祝其成员长大成人者而举行之礼俗仪式——译注)。但在中国,像迟小姐这样做出未婚独居的选择,却已经处于离经叛道的边缘。中国文化的观念非常重视家庭成员共同生活。不过,越来越多的人正选择独居。

在2000到2010这十年间,单人家庭的数量翻了一倍。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今天有超过5800万中国居民独自一人居住,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英国与法国的独居人口数之和。仅有一名居住者的家庭占总数的14%。尽管这一比例目前要低于日本和中国台湾(见下图。经济学人原文图表中没有中国台湾的数据,可能意指中国香港——译注),但无疑会进一步增长。

中国的独居模式与西方有所不同。在中国,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多数较为贫困)离乡背井,前往更为发达的地区谋求生路,这一群体中的很多人独居并租住在鞋盒大小的房子里。不过,绝大多数独居的中国年轻人来自比较富裕的家庭。清华大学的景军教授认为,“追求自由和新财富”打破了中国的传统家庭结构。

对于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多,就越有可能搬出去独自居住。在中国,富裕地区非寡居的独居人士的数量更多:在北京,五分之一的家庭只有一人独自居住。结婚年龄不断上升,尤其在像上海和广州这样的大都市,男性的平均婚龄超过30岁,女性则是28岁,比美国的同龄人更晚。离婚率虽然比美国低很多,但也处在增长中。每年有350万对的中国夫妇婚姻破裂,然后加入独居大军当中。

对一些人来说,独居是走向婚姻、再婚或家庭重组的过渡阶段。但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独居或将成为他们的终身状态。在城市中,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女性将维持单身作为一种积极的选择,这标志着她们地位的上升和更好的工作机会。与此相对,在农村地区出现了扭曲的性别比,男性数量超过女性。因为农村家庭更偏好儿子,选择将女婴的胚胎流产,或将女婴遗弃。结果是数以百万、难以消化的单身汉。

在过去的中国,成年几乎毫无意外地意味着在受到监督的农村或城市体制中结婚生子。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理睬世俗的眼光,追求自己选择的社会生活以及性生活。

长期来看,独居现象对中国构成了一个挑战。一方面,独居并不一定意味着破坏社会规则,毕竟,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使人们比过去更容易和亲友保持联系。另一方面,逐渐松散的家庭纽带或将让位给新的社会网络,兴趣团体,甚至可能是一些基于政治诉求的群体。

眼下,独居人士往往要遭受冷嘲热讽。未婚女性被贴上了“剩女”标签;未婚男性则被指为“光棍”——对延续家族之树而言他们无能为力。一个名为“独居女性”的在线小组里面充满了单身女性对总是被人告知“该找男朋友了”的抱怨。

由于中华饮食文化与很多人一道分享许多道菜的习惯密不可分,对于独居的人来说,出去吃饭也是一种折磨。2014年,上海记者蔡雅妮在听够了层出不穷的对独自进餐的批评后,写了一本叫做《一人食》的书,教独居人士如何将中国式饮食做成一人份的美食。根据传统,即使是一顿朴素中餐也要包含“四菜一汤”,这对一个人来说实在太多了。

(澎湃新闻实习记者李裕晨 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