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拿破仑如何利用阅兵操练军队

吴畋
2015-09-25 15:5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当波拿巴身处巴黎时,阅兵成为……生活中的固定特征。波拿巴养成了在必要时刻检阅部队的习惯……这并非徒劳的炫耀,而是向巴黎人展示他光荣源泉——麾下军队——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波拿巴(后来的拿破仑)的领袖形象得以强化。

——菲利普·德怀尔《公民皇帝:执政的拿破仑》(Philip Dwyer, Citizen Emperor: Napoleon in Power)

诚如历史学者德怀尔所言,军事强人出身的拿破仑·波拿巴对阅兵有着近乎痴迷的情感,在他担任第一执政时期,但凡身处巴黎,每十天便会举行一到两次阅兵,阅兵日期一般为共和历的周十,亦即法定休息日,但也时常放在周五。

执政府时代的阅兵:打造个人形象

1800年2月19日(雨月30日),波拿巴执政率政府搬迁到杜伊勒里宫,为了炫耀武功,波拿巴在当天举行了执政卫队与巴黎驻军大阅兵,在阅兵式上,日后成为帝国元帅的缪拉(Murat)、拉纳(Lannes)分别位列执政左右,和他一起向在场各部久经沙场的军旗脱帽鞠躬致敬,上千名的士兵在那时发出欢呼。

1800年9月12日(果月25日),法军已经在意大利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业已凯旋巴黎的波拿巴执政则在当天检阅曾在1796-1797年与他并肩奋战的第33战列步兵半旅。

当半旅官兵身穿破衣烂衫、赤着脚走过阅兵场时,波拿巴走到他们中间,认出了几名军官和两名老兵,聊起了当年的战斗,回忆起他们表现出色的场合。波拿巴随后详细问起他离开意大利后这支部队的遭遇,了解造成这一状况的内外原因,随后任命了一位可靠营长作为团长,很快便改善了这支部队的状况。

印刷于1800年的宣传画《周五的检阅》,波拿巴的形象在图中高度突出。

如上所述,这样极具宣传力度的阅兵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周十阅兵”和“周五阅兵”很快便吸引到一大批忠实观众。阅兵同样具备相当的实用价值,通过聆听部队官兵的意见与抱怨,通过表现出对军人福祉的关心,波拿巴执政着力培育出与士兵间的亲密情感,“波拿巴万岁”的吼声在官方鼓励下变得越发常见。费恩(Fain)男爵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要是他(拿破仑)检阅某支部队,他知道与将军或上校交谈应当从哪件私事入手。当他停留在老兵面前时,他知道应当和他们谈论哪场会战或哪次战役。”

较之同时代的任何大人物,拿破仑·波拿巴都无疑与士兵更为亲近,第一执政或皇帝与士兵间的轶事充斥着法军官兵的回忆录、书信与日记。这样的举动虽然未必令上流社会青睐,却在巴黎市民和军队中为拿破仑创造了和普通人打成一片的良好形象。

在士兵心目中,波拿巴执政能够第一眼就从团里认出四五名官兵、认真喊出他们的名字、补充一些令人信服的细节。士兵则能够将请愿书呈递给第一执政。波拿巴给予阵亡士兵母亲养老金、以执政名义收养士兵遗孤、以坦诚态度平反冤案……这样的传说从一间营房传到另一间,从一座兵营传到另一座,在军队中有效培育出对拿破仑·波拿巴的忠诚。

帝国时代的阅兵:令官兵铭记终生

1804年12月2日星期日(霜月11日),拿破仑正式加冕称帝。随着帝国建立、共和历废除、公历回归,拿破仑的阅兵也有所变化,不仅在礼仪上逐渐变得华丽繁复,在举办日期上也反映出“终结革命”的政治风向。源于共和历的“周十阅兵”和“周五阅兵”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至多每两周举行一次的阅兵,其时间通常定在公历周日。

阅兵并非拿破仑这类军事强人的专利,为了鼓舞士气,英军也时常在伦敦举行阅兵游行,图为1799年国王诞辰大阅兵。

共和国的阅兵有时会长达六七个小时,而在帝国时代,阅兵开始时间一般定在下午一时,持续三到五个小时。通常情况下,拿破仑会在周六就寝时向近卫军各兵种上将和巴黎督军下达命令,确定参阅部队和检阅时间。

近卫军一向是参与阅兵的主力,途经巴黎的部队也时常出现在阅兵场合。以近卫军为例,针对随时可能参与周日阅兵的状况,某营营长下令:“执勤军官每日中午需确保(官兵)用石榴汁清洗脸和手,修剪指甲,头发状况良好……”除此之外,从周一到周六,每天各连连长还需要检查大到衣帽鞋袜,小到通针的各类物品,确保内务整洁、一切井然有序。

周日上午,部队陆续抵达杜伊勒里宫和卡鲁塞尔广场(Place du Carrousel),参阅部队各部集结完毕后,旗手离开队列,在钟阁(Pavilion de I'Horloge)前集结。一名宫廷官员负责引导他们前往皇帝沙龙,各部旗手进入室内将军旗展示完毕后即返回本部,一路上鼓号齐鸣向军旗致意。

激昂乐声与军旗行进的宏大场面往往令沿路的围观人群激动异常,甚至令他们渴望在军旗——“金鹰和金冠下飘动的破布”——的指引下分享荣誉。每次阅兵结束后,都会有若干平时宁可出钱寻人代役的巴黎子弟志愿参军。

外地游人同样对阅兵兴趣盎然,来自里昂的朱莉·德·维拉斯小姐(Mlle Julie de Villas)便认为阅兵“一直令我赞叹”。巴黎市民自然不会放过提供观景平台的商机,维拉斯一行很快在以“适当的价格”租到了一扇窗户,从那里能够“完美地看到杜伊勒里宫前方和将要举行阅兵的宫内庭院”。

参阅官兵们的说法也印证了这一点,近卫荷兰枪骑兵团的迪蒙索(Dumonceau)回忆说:“阅兵总能够吸引一大群人……宫殿的所有窗户,以及侧面走廊的所有窗口,都点缀着美人。围观者挤在进出口的路畔,他们吵吵嚷嚷,很难满足。”显然,尽管阅兵往往令外地人惊羡不已,见惯世面的巴黎人口味却变得越发挑剔,迪蒙索所在部队便不幸得到了“哎,丑家伙”的评价。为了体现尽可能良好的外部形象,按照皇帝的要求,只有制服完好的士兵才能排在第一列,跛行的、衣衫不整的乃至形象不佳的只能退居第二列。

一旦预定阅兵时间到来,拿破仑便会推开一切应酬离开沙龙,让王公显贵、元帅乃至皇后在一边等待,却不会令他的士兵白等。一般情况下,在皇帝身后骑行的随从有着严格的次序,帝国显贵们依照等级依次排开,只有少数随从拥有骑马特权。

通常情况下,受阅步兵直接进入杜伊勒里宫内的庭院列队,受阅骑兵和炮兵则由于占地较大,需要留在卡鲁塞尔广场检阅。拿破仑首先乘马通过部队间隙检阅,下马后命令各部开始分列式,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每当拿破仑下令时,都会有若干大嗓门军官依次重复命令。几乎变成“花痴”的维拉斯小姐在将近两个小时内用望远镜捕捉着拿破仑的每一个动作,甚至连皇帝在行家眼中近乎“屠夫杀猪”的骑马方式,在她看来也有着“无人可比的风度、泰然自若与威严”。

贝朗热(Bellangé)的画作《帝国阅兵的一天》可以让我们一窥阅兵时的众生相,细心人更能从中读出若干有趣细节,近卫军既身着全套礼服展示华丽军容,又“自由散漫”地并不遵守法军条令,用轻松的姿势将步枪倚在肩上,并未按照规定用手托枪。而在普通部队阅兵时,有时甚至会出现行进中大面积走乱步子,从每分钟76步的普通步伐自行加速到每分钟120步的现象。

贝朗热《帝国阅兵的一天》,图中的近卫军掷弹兵正在通过卡鲁塞尔凯旋门(小凯旋门)

分列式结束后,拿破仑则开始耐心地逐个单位检查部队状况——毕竟,一块面包、一双军靴、一箱弹药有时可以决定一整场战斗的结局,而拿破仑有时甚至会检查士兵是否存有清理火孔的针!

这样细致、实用的检阅难免会拖延时间,甚至让晚饭延迟一两个小时,令随从们颇有抱怨。拿破仑当然也有所耳闻,他曾询问拉纳对此看法如何,拉纳直率回答:“我以荣誉发誓。对我来说,喝热汤和喝冷汤没什么区别,只要你带着我们努力用那些该死的英国佬烧一锅肉汤就行。”

然而,当拉纳在1809年战死后,拿破仑的周日晚餐变得越发准时——因为他新娶的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习惯如此。虽然一些充满异国风情的部队会引得他亲自检阅,但皇帝参与的阅兵也越发稀少。

以1811年12月至1812年3月为例,这四个月中仅仅举行了四场阅兵,而且每场都有外籍部队参与。拿破仑依然没有丧失他与官兵亲密交谈的能力,他所欠缺的只是时间与动机,拿破仑曾感慨:“对我而言,只有在战场上或是在空闲时间里才能细致观察部队,其它时候是很困难的……我视察部队的方式太累人、太消耗时间。”

1804年8月16日,拿破仑在布洛涅大营检阅部队并颁发荣誉军团勋章,1800-1806年是拿破仑对军队事务最为事必躬亲的六年,他在这段时间内培养出了古今罕有的强大军队。

一个细微的事实有助于我们理解拿破仑的变化:在执政府时期,每当第一执政在阅兵时分发荣誉武器,所有获得者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会在当天晚上和波拿巴在同一张桌上共进晚餐。而在1812年,皇帝的一名副官会在阅兵次日邀请参阅部队所有军官在一家餐馆吃饭。这同样是殷勤的款待,却并非一种荣誉,它也不再考虑士兵的感受,只想到了军官。

讽刺漫画《巴黎热烈上演的新闹剧,罗马王主演》,图中拿破仑年仅三岁的儿子罗马王正在“检阅士兵”。

虽然如此,他的少数几次检阅也足以令官兵们铭记终生。1812年3月22日,由波兰人组成的维斯瓦河军团在巴黎受阅,海因里希·冯·勃兰特(Heinrich von Brandt)中尉在自传中详细记述此事,在他看来,“这是一桩让士兵心脏美妙跳动的事”。阅兵前夜,一些老军官开始传授经验,告知战友拿破仑一般会询问何种问题,又该如何一一回答,但这样的预防针却让官兵们越发紧张。

上午10时30分,维斯瓦河军团接到开往杜伊勒里宫方向、在卡鲁塞尔广场列队的命令。两旁的围观人群让街道变得异常狭窄,部队行列时常被打断,最终,波兰军人们只能缓慢地“挤进”卡鲁塞尔广场,完成行进动作。

下午一时许,拿破仑、贝尔蒂埃元帅等人在若干波兰将领陪同下出现。大约半个小时后,皇帝看到勃兰特戴着中尉肩章却指挥一个连,便问道:“上尉连长在哪?”团长不想让拿破仑知道军官损失惨重的真相,立刻扯谎:“生病留在凡尔赛。”皇帝接着问道:“你受过几次伤?”勃兰特答道:“两次,还有几次碰伤。”拿破仑随口勉励道:“好,你还年轻,你会成为上尉的。”接着随手翻开一名士兵的背包,抽出一块面包,摸了摸、嗅了嗅,评价道:“还不坏。”

1812年的维斯瓦河军团第4步兵团腾跃兵,克内特尔(Knötel)绘。

随后的检阅除去检查弹药盒、背包等常规事件外,还因被塞到第二列里的一名肥胖士兵变得颇为有趣,当拿破仑得知他是在法国养胖了之后,半开玩笑地说道:“噢,照顾好你自己;你们不得不快速行军的时候就要到了。”一名幸运的军士则因告知皇帝他受伤五次而得到荣誉军团十字。

虽然部下着意粉饰,拿破仑还是在检阅中发现了若干状况,也赢得了波兰士兵的衷心热爱。阅兵结束时,广场上回荡着士兵们“皇帝万岁”的吼声。

莫斯科阅兵:被胜利冲昏头脑

拿破仑除了在法国国内的巴黎、布洛涅等地进行过大量阅兵外,也有在战地阅兵和进入敌国都市阅兵以炫耀武力的习惯。

拿破仑在耶拿战后检阅部队

1812年9月14日,经历了迄今为止最为艰苦的博罗季诺血战后,法军以阅兵队形进入俄国古都莫斯科。尽管随之而来的大火令法军颇为扫兴,已经处于其扩张顶峰的拿破仑帝国还是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系列高度形式化的阅兵。

莫斯科断壁残垣间的拿破仑

近卫军中校维奥内(Vionnet)抱怨道:“皇帝一直在让我们阅兵,这搞得士兵精疲力竭。”稍稍观察一下法军阅兵记录,便会发现这位军官所言不虚:10月6日,拿破仑检阅老近卫军,7日,检阅青年近卫军,8日,近卫军大阅兵,10-12日,第一军各师大阅兵。

另一名军官指出:“团长们尽力展示……没有人会从士兵的外表看出他们受过多少苦,还在受多少苦……这样的外在表演让皇帝相信士兵无所不能,让他越发固执。”事实上,拿破仑或许真的已经被表象冲昏了头脑,在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骑兵战马大面积死亡的时刻,他竟梦呓:“我的军队比任何时候都要好。”

10月18日,俄军突袭位于温科沃的法军骑兵,与此同时拿破仑则在克里姆林宫检阅第三军官兵,阅兵途中炮声不绝于耳,但没有军官敢打扰踌躇满志的皇帝。最后,一名侥幸逃出战场的军官冲入克里姆林宫,向皇帝高呼:“大事不妙!”直至此刻,拿破仑才真正意识到部下极力隐瞒,而自己又选择无视的事实,法国军队盛极而衰,他不得不放弃莫斯科退往国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