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修炼寂寞:“官二代”聂隐娘为何嫁给磨镜少年

徐俪成
2015-09-01 08:42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读过小说《聂隐娘》的人想必都会注意这样一个片段:出生于武将世家、本领过人、能杀人于无形的聂隐娘,在挑选夫婿时,既没有选世家子弟,也没有选少年侠士,而是选了一位“但能淬镜,余无他能”的磨镜少年,让人大惑不解。电影《刺客聂隐娘》的剧本中,编剧可能是为了解释这一点,对这个磨镜少年的身世大肆渲染,说他是东瀛来客,在机缘巧合下救了聂隐娘,两位难以和人交流的孤独者惺惺相惜,最后走在了一起。

这样的解释虽然也算圆融,但毕竟要靠编剧添加情节。至于小说的作者为何给聂隐娘的丈夫设置了这么一个职业,这要从“磨镜”这项工作的技术原理说起。

电影《刺客聂隐娘》中的磨镜少年,日本影星妻夫木聪饰。

中古时代的磨镜人

现在我们常用的镜子,是欧洲人在文艺复兴以后发明的水银玻璃镜,在这种镜子传入中国以前(大约是明朝),大部分中国人使用的都是金属镜,其中又以铜镜最为普及。

中国人使用铜镜的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的墓葬中便有它的身影。但仅仅用铜,并不能达到映照形影的效果,因此在制作铜镜时,需要经历一道重要的工序——磨镜。

对磨镜的记载出现得很早。汉朝的子书《淮南子》中记载:“明镜之始下型,朦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旃,鬓眉微毫可得而察。”说的就是汉代人在铜镜铸造成形之后,用铅或锡(玄锡)粉搭配羊毛刷(白旃)磨制镜子,以求达到最为清晰的效果。

在镜子制成后,并非可以永远保持“鬓眉微毫可得而察”的状态。长时间的使用后,铜制的镜子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磨损、生锈等问题,这时就需要再次进行抛光磨制。一般人没有专业的磨镜技术和工具,因此再次磨制的工作常常被交给走街串巷的“磨镜人”。

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左图为正面,右图为背面。

从《淮南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专业的磨镜人,手头需要拥有大量的铅或锡,这些材料一般人很难获得,但在有一类人那里却司空见惯——

炼丹的方士。

汉代神仙方术盛行,不少人为了长生进行炼丹实验,铅和汞是道教炼丹法中最基本的原料,而锡作为“五金”之一也是常见辅料。在长期修炼仙丹的过程中,道士们四处搜罗这些材料,并发明了各种提炼铅锡的方法,逐渐成了铅、锡的大量持有者。

占有了原料的炼丹方士们,逐渐进入了磨镜的市场。相传为西汉末年刘向所著的《列仙传》中记载,有一位被称作“负局先生”的人,“常负磨镜局徇吴市中,磨镜一钱。因磨之,辄问主人,得无有疾苦者,辄出紫丸药以与之,得者莫不愈。”从书中的描写来看,这位负局先生显然是一位炼丹的方士,他在磨镜之余,还向顾客推销自己练成的丹药,可谓深谙捆绑营销的精髓。在《刺客聂隐娘》的剧本中,磨镜少年的师父是位一边磨镜、一边卖药的老人(注:电影放映的部分并未呈现),这个形象想必就是出自负局先生的故事。

负局先生,出自明《列仙全传》插图。

道教的磨镜秘法

汉末魏晋以后,道教开始兴盛,原先炼丹追求长生的方士们,逐渐被吸纳到道教的领域,而磨镜者也换上了道士的新身份。在道教中,镜子是重要法器,据说它能帮助道士们在深山中照见妖怪的原型,使自己避免魑魅魍魉的侵扰;也可以照见自己的内心,有利于正确认识自我,帮助修行。东晋道教大学者葛洪的《抱朴子》中,就记载了《四规经》、《明镜经》、《日月临镜经》等一系列利用镜子修行的秘籍。

专业上的需求,使得道士们更加专注于提高自己的磨镜水平,而在研发之余,他们还不忘将自己的成果集结发表。《道藏》中收录的《上清明鉴要经》、《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上清含象剑鉴图》等典籍,都有对道教磨镜之法的介绍。

比如大约成书于南北朝的《上清明鉴要经》记载:“昔有摩镜道士,游行民间,赁为百姓摩镜,镜无大小,财费六七钱耳。不以他物摩也,唯以药涂面拭之,而镜光明不常有。”有一位叫袁仲阳的人,对这位道士的磨镜之法很感兴趣,好酒好菜地招待道士,从他口中套出了“磨镜药”的秘方,并抄录在这部经书中。这个秘方的工序比较复杂,按道教史专家韩吉绍教授的解读,这种磨镜药实际上是利用高温,将铅和锡融入水银中,制成铅、锡、汞的合剂,再以之研磨铜镜。

上海博物馆的吴来明先生曾使用锡、汞合剂制成磨镜药,对此工艺进行复原。研究发现,使用这种磨镜药研磨后的铜镜,表面会覆盖一层富锡层,使镜面呈银白色,具有很好的反光性能。经科学检测,我国出土的古代铜镜中常常含有不少锡、铅成分,这也印证了这种磨镜法的实用性。

(明)杜堇《磨镜图》

作为道士们的生存绝学,这种磨镜法并没有被广泛传播。在《上清明鉴要经》里,磨镜道士在将这种方法传授给袁仲阳后,千叮咛万嘱咐,在炼制磨镜药时要:“作清净密处,勿令人见之也”,对磨镜药的制作方法则要“秘之,勿妄传非其人”。直到北宋以后,这种磨镜法才渐渐摆脱道士的垄断,进入大众视野。

在唐朝人的认识里,“磨镜人”仍然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与聂隐娘几乎同时的诗人刘禹锡曾作《摩镜篇》说:“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门前负局生,为我一摩拂……”,其中将磨镜称为“负局生”,用的正是《列仙传》中“负局先生”的典故。而此时《列仙传》记载的仙人,经六朝道士葛洪等人的大力宣传,早已成为道教人物。稍晚一点的诗人刘得仁,在一首送给道士朋友的诗作中说那位朋友“长在城中无定业,卖丹磨镜两途贫”,也向我们展示了唐代道士以卖药磨镜为业的生存状态。

正统道藏本《上清含象剑鉴图》所附道教镜鉴图样

《聂隐娘》中的道教元素

据南开大学李剑国先生考证,小说《聂隐娘》最早出于晚唐文人裴铏的志怪传奇集《传奇》。这位裴铏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他不但小说写得好,在官场上也混得风生水起,曾做过成都节度副使这样的地方要员。除此之外,他还精通道教理论,前面提到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籖》中,就收录了裴铏的道教专著《道生旨》。

由于作者深厚的道教背景,小说集《传奇》中的故事常会呈现出不少道教元素,《聂隐娘》也不例外。虽然小说中称聂隐娘的师父为“尼”,但师徒二人的行事作风,却更像道家的剑侠,她们所使用的各种法术,也多与道教有关。

比如小说中描写聂隐娘和磨镜少年去刺杀陈许节度使刘昌裔时,“各跨白黑卫(驴)至门”,在他们投诚刘昌裔之后,两只驴子便不见了踪影。后来刘昌裔派人暗中观察,发现聂隐娘的布囊里放着一黑一白两只纸驴。这种以纸为驴的手法,便是神仙方士的故技,比《聂隐娘》故事稍早的《明皇杂录》记载了后来成为道教八仙之一的道士张果的事迹,其中说到:“(张)果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迭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乘则以水噀之,还成驴矣。”《聂隐娘》中“黑白卫”的段落很明显承袭了这个故事。

道教八仙中骑毛驴的张果,出自明《列仙全传》插图

又比如师徒杀人之后,常用一种神奇的药水将尸体溶解,能做到“毛发不存”。这种被后世许多武侠小说所采用的设定,主要来自道教炼丹术中的“水法”。古代的方士们相信,服用黄金和岩石之后,身体就会像黄金和岩石一样坚固,但黄金和岩石不易食用,他们就想出两种办法:一是将其炼化成丹药服用,一是将其溶解入水中饮用。《道藏》中所收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典籍《三十六水法》,记载的就是将各种固体溶化为水,服食成仙的方法。其中最厉害的叫做“黄金水”、“白银水”、“铅锡水”,据说能够溶解金属。

按现代学者的研究,这种“水法”的原理大约是利用硝酸或醋酸,与金属进行氧化反应。虽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这种做法并不能真的溶化金、银这样的稳定金属,但是道教徒们却对此深信不疑:这些液体既然连金属都能溶化,处理几具尸体自然不在话下。这样一来,这种“将固体溶化入药水中”的理念就演化成了对“化尸水”的想象。

从上面这些细节来看,聂隐娘名为跟随尼姑修行,实际上学习的却是各种道教丹术仙法。电影《刺客聂隐娘》将聂隐娘的师父塑造为道姑,恐怕也是这个道理。在小说中,聂隐娘显示出了追求道教仙法的强烈欲望,她抛弃原来的雇主,转而跟随刘昌裔,也是因为“服公神明”,佩服他预知未来的手段。

聂隐娘选择磨镜少年:对道教修行的共同追求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聂隐娘一定要嫁给磨镜少年了。虽然小说中这位少年“但能淬镜,余无他能”,但从后面的叙述来看,少年和聂隐娘一样,都能操控纸驴,具有很强的道教色彩,再加上他“淬镜”的技能,我们很有理由推测,聂隐娘倾心于少年,是由于两人对道教修行的共同追求。少年不但是聂隐娘的丈夫,很可能也是聂隐娘的同修,甚至“化尸水”的提供者。

理解了这层关系,小说中的许多细节便能得到更好的解释。根据道教镜法经典《太上明鉴真经》,修炼镜法能够“千亿里外,呼吸往还,乘云履水,出入无间,天神地祇,邪鬼老鬽,隐蔽之类,皆可见也”,如果长期坚持,还可以“还年却老”。小说中妙手空空儿能够瞬间移动到千里之外,聂隐娘能够发现隐身的精精儿,都可看做修炼镜法的结果。在几十年后刘悟遇见聂隐娘时,发现她依然“貌若当时”,也许正是她不懈修行的结果。

正统道藏本《太上明鉴真经》

在电影中,导演利用“青鸾舞镜”的故事,隐喻聂隐娘独自修炼,没有同类的深刻寂寞感,这也成了她后来倾心于磨镜少年的原因之一。道教的镜法修行,则是避免孤独的最好方法。根据记载,修行者用镜子自照,“七日七夕则见神仙,或男或女,或老或少,一示之后,心中自知千里之外,方来之事也。”而且修行时使用的镜子越多,出现的神仙也便越多。可以想象,聂隐娘在修行之时独处一室,旁悬四镜,等待七日七夜之后,男女神仙乘着华丽的马车下来陪伴自己,而她的丈夫则默默坐在门外,为妻子磨制召唤神仙的道具,这是多么美丽而寂寞的一幅画面。

在聂隐娘告别刘昌裔时,曾说过自己要“自此寻山水,访至人”。被道教列为《南华真经》的《庄子》中,对“至人”的境界有这样一段描写:“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由此看来,聂隐娘前去寻访“至人”,也许就是要追求镜法修炼中“能胜物而不伤”的更高境界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