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贾平凹穿着汉服祭祀西王母,西王母到底是谁?
农历七月十八日(今年是8月31日)是民间传说中的西王母诞辰纪念日。8月30日,在西王母祖庙所在地——新疆天山天池景区,举办了第二届西王母文化庙会,庆祝天池西王母神话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赵宗福,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等9位知名文化人士都身穿汉服作为主祭嘉宾参加了典礼。
本次典礼的仪仗队有199人,以祭祀古代帝王三叩九拜之礼的最高礼节为原型,以周礼仪式进行祭拜。
祭祀大典上依次进行击鼓鸣钟、敬献五谷寿桃、净手上香等祭礼。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恭读了西王母诞辰祭祀祈福文,祭祀方队朗声诵读。
新疆诗人沈苇是9名主祭之一,他表示,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举行这样的祭祀活动,应该照顾到当地其他民族,“比如当天9位主祭中就有哈萨克族作家和蒙古族歌手。”他还建议,应该将昆仑山以及东天山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崇拜文化纳入进来,“它们在少数民族中有着很深的信仰基础”。另据阜康政府网称,贾平凹认为,“西王母是昆仑神话中最原始和最具影响力的女神,被尊称为‘华夏母亲’。全球华人华侨有很多信仰西王母,西王母文化是中华文化源头之一,它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
中国神话体系繁复芜杂,关于“西王母”的原相也众说纷纭。有人说她是自伊朗和高加索地区传入的,有人说她原是上古时代秋尝仪式上祭拜的祖妣之神,有人说她是豹尾、虎齿而人形的玉山山神……但在种种传说中,西王母有两个属性是颇为恒定的,一为“西方”、二为“女性”。她是西部女神,同东部帝王之间存在微妙的对应,围绕着她的众多传说,渗透着华夏民族阴阳互补、东西相依的价值观念。
西王母崇拜,关系到华夏民族对于“西方”的想象:“东方”是被中华文明内化的主体所在,而“西方”则是飘渺而美丽的远方客体。
这样一种想象至少从中古时代就开始了。
《穆天子传》中的周穆王就展开了一场浪漫的探险,从“东土”经历至少上万里的行程抵达西王母的国度,被“虎豹为群,於鹊与处”的景象深深感染。故事中最浪漫的场景,是天子与西王母在瑶台上宴饮对歌,西王母为周天子谣曰: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大概意思是,山高白云远,路途悠长千山万水,祝你长生不老,还能再来相见)
而周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意思是现在我要回东边去治理国家,让百姓过上和美的日子,我会想着你的,过些年我肯定会回来的)。
西周王朝第五代天子由此成为后羿之后唯一到达昆仑仙境、见到玉女神的凡人。他的西征事迹也受到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的倾慕,比如陶渊明的诗句“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就揭示了《穆天子传》在汉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学界普遍认为,《穆天子传》所讲述的故事,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巡狩与封禅,也不是寻常的旅游与探险,而是西周帝王对华夏版图以西地区的一种朝圣之旅。
比如,在人类学家王铭铭看来,周穆王来自于一个政治体系和礼仪制度已臻成熟的东方国度,向往的却是与他的国度形成某种互补性对反关系的西王母国度。在这个二元互补对立格局中,东为文,西为野;东为阳,西为阴;东为政治,西为神话;东为天子,西为帝女。此后华夏历史的书写者保留了那样一种“周行天下”的心境,即假设一个遥远的他者世界中存在着“本地”所没有的意象与物品,而这种想象对于“本地”内部等级秩序的营造,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西王母崇拜还与华夏民族的玉石崇拜密不可分。神话学家叶舒宪就曾指出,穆天子的朝圣之旅实则是一场取玉之旅。今通行本《穆天子传》共6卷,其中第1卷以玉璧献祭河神的礼仪,引出穆天子对西方昆仑美玉的探索欲望;而讲述西征过程的第2卷,四个情节单元都围绕穆天子获得美玉的中心事件展开叙事——先是在珠泽得到白玉,接着在人间仙境的悬圃得到“玉策枝斯之英”,随后在赤乌的良山得到美人加宝玉,最后在群玉之山获得巨大数量的美玉。中原王朝对于西域美玉的艳羡赞叹之情随着叙事的进展不断上升,最终随着穆天子手执白色玉圭和黑色玉璧、晋见西王母而达到高潮。
因此,“西方”不止是西王母的国度,还是以昆仑、悬圃为代表的,充满美玉的西部神山。
需要注意的是,昆冈之玉,既是滋养周代社会内部各阶级之符号生命的营养,又与西王母合一,作为稀罕之物,而凌驾于包括天子在内的所有等级之上。从周代开始,来自于西方的美玉,始终是华夏统治者构造社会等级的重要物事。
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的西王母祭拜大典上,有关人士手执笏板,算得上是对西王母/美玉那份渊源的致敬;然而这还不够。真想以“周礼”祭拜西王母,就应索性像传说中的周天子一样,一群人浩浩荡荡从山西骑马到天山。贾平凹老师何必那么严肃,找个新疆当地美女扮作“西王母”,两个人喝着酒把《穆天子传》里记载的歌谣往来酬唱一番,是多么复古,多么传统!
西王母祭祀大典上的9位主祭人-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