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刘巍:城市更新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题

澎湃新闻记者 孙雯
2021-07-22 18:57
来源:澎湃新闻
城势 >
字号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所长刘巍

“城市更新涉及的范围很广,有的区域看似物质衰败,其背后是经济社会和人口的问题,如果仅仅用物质的手段来应对城市更新,不一定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所长刘巍认为,城市更新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

更关注街道和社区营造

2020年以来,各地政府将城市更新作为编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今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获批。当月,《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正式施行。

4月,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

6月2日,总规模约800亿元的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正式成立,是目前全国落地规模最大的城市更新基金。

“北京提出大力加强市场的参与程度,深圳市场化程度更高。”刘巍评价。

除了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入城市更新的浪潮,并走出了颇具特色的新路子。刘巍表示,部分城市与一线城市相比财力薄弱一些,会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产生效能。

以成都为例,这座城市一直在推行的社区营造工作,很多问题化解在社区层面。刘巍介绍,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的成立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成都从政府层面倡导和推动社区营造,通过社区建设培育了很多社会组织。

刘巍表示,成都设计资源丰富,有审美品位,历史上一直是文人雅士流连的地方,市民对享受生活、审美有追求,因此社区更新和营造既有颜值又有空间,加上众多社会组织发起的行动,是挺好的“四两拨千斤”的做法。

值得关注的是,发动社区力量的同时还要注意“能量补足”。“社区是城市更新实践的第一线,所以街道被定义为城市更新的主体。街道缺乏规划、律师、社工、物业等各个方面专业力量的支持,随着城市更精细化管理,需要不断让专业的人投入城市更新一线,处理推进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刘巍指出。

能否设置一个“不参与更新的选项”

“在城市更新的路途上,我们常常需要等待,因为有些事物需要用时间来塑造。”刘巍说,城市系统自身有一个变化过程,“所有的参与方都难免主观,我希望这个地方变成什么样,或者我代表的群体希望变成什么样。”

刘巍强调,应该让使用者参与进来,更应该考虑,能否为他们设置一个“不参与更新的选项”。比如有些城中村环境很差,条件很恶劣,但还是有人居住。设计师和规划师很想对其做出改变。可大家容易忽略的事实是,没有人愿意住在条件很差的地方,对于住在那里的人来说,他们有过权衡,也有过无奈,最终他们发现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够提供一个他们支付得起的住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给他们不参与的权利。暂时不去做这些行动,不去介入他们的空间,我认为其实是可以的。”

其实在这个方面,管理层也做出了积极的引导和努力。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明确提出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房屋,城区、靠近产业园区或交通便利区域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均可建设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刘巍表示,此举不仅盘活了更多的城市存量空间资源,还为城市新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进而激发创新人群的创新动能。

刘巍认为,或许正是因为没有设定“不参与权”,很多人会觉得城市更新有挫败感:为什么我的想法实现不了?为什么很多城市更新项目发生了不想出现的结果?“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的管理者和行动者是否在用系统的思维去解决城市问题?是否让有真实生活和真实利益的人充分表达参与的意愿?是否将意愿落实于行动?我们需要对城市更新给定一个边界,我们面对的城市更新问题恰恰就在于它的复杂性,我们需要界定需求,界定更新目标,不能太想当然。”

搭建平台充分交流达成理解

在城市更新的推进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都有自己的诉求点,对于物质空间的改造,有很满意的同时就会伴随着很不满意,想要达成共识是一件何其难的事,然而却不是没有“共生之道”。

刘巍参与了北京国子监街区的研究和观察,几年来她与居民、商户、学者等不同的人沟通,他们对这个区域有不同的理解,“我最知道”是他们固有的认知,但他们没有互相交流的机会。

刘巍发起了一场国子监街区的开放空间讨论,邀请了60多个对话题和区域感兴趣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有发起话题的机会,3个多小时的讨论中,大家选出了14个话题进行讨论,这些话题涵盖了文化、历史、民生、游客与居民、特色商业何去何从等等内容。

刘巍观察,不同人群聚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原来的固有认知会发生改变,他们获得了新的认知,而新知识加上之前的认知,就产生了化学反应。

“我们做城市更新的时候不一定依托于某种行动,也可以依托于观点不断的碰撞,让各方在交流中达成谅解。”刘巍说,就像参与国子监开放空间讨论的人一样,起初他们带着各自的诉求而来,而通过交流,他们的关注点从自身放大到他人甚至到整个街区,这种关注点的放大使他们更容易站在他人或更高的立场去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照和寻求城市问题的解决路径。

    责任编辑:陈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