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歌曲背后的两岸情怀:从“黑蝙蝠中队”到“亚细亚的孤儿”
许多歌曲有着明确的政治教化意义,如国歌、军歌,这是人尽皆知的。除此之外,不少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其形成背景和歌曲所寄托的涵义,也有着说不尽的历史故事。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
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每到新年,大街小巷就响起这首耳熟能详的《恭喜恭喜》。事实上,这首歌并非只是一曲贺年歌。1945年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曾被日军抓捕入狱的音乐家陈歌辛在欣喜之余创作了这首歌,以此庆祝中国人民取得的艰难胜利。由于歌曲发表于1946年农历新年前夕,经过民众传唱,于是成为家喻户晓的贺年歌。
这只是一个小例子。还有很多流行于大陆的港台歌曲,其背后也有我们未曾发掘的大历史。
美丽的稻穗:“八二三炮战”下无人收割的稻田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逃台湾,从此将台澎金马地区和大陆地区分割开来。双方都以自己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自居,都强调要打到对岸去。在中美实现建交的1979年之前,两岸军事对峙长达三十年,期间冲突不断。
今年是丰年,乡里的水稻将要收割,愿以丰收的歌声报信给前线金马的亲人;
今年是丰年,乡里的凤梨将要盛收,愿以丰收的歌声报信给前线金马的亲人;
乡里的造林,已长大成林木,是造船舰的好材料,愿以制成的船舰赠送给金马的哥儿们。
陆森宝本名Baliwakes,生于1910年,当时日本已经据台15年,殖民当局针对原住民的“理蕃政策”,正在开始从镇压讨伐向教育同化转型。陆森宝先后进入日人开办的蕃人公学校和台东公校读书,后考入台南师范学校。在学期间,他曾作为学生代表,为前来视察的日本昭和天皇的叔叔朝香宫鸠彦亲王演奏钢琴。1941年,日本当局发起“皇民化运动”,要求原住民全部改取日本名字,Baliwakes就变成了“森宝一郎”。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要求台湾民众回归汉姓,“森宝一郎”又成了陆森宝。姓名之变,背后体现的是家国之变。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曾动员四千余名台湾原住民组建“高砂义勇队”,前往南洋一带为日军作战。光复后,原住民又受国民政府之征募,在内战中驰骋。
一曲《美丽的稻穗》,唱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也是陆森宝面对时局的复杂心绪。
黑蝙蝠中队:隐匿飞行的未归人
同样讲述两岸对峙历史的歌曲,还有刘德华演唱的《黑蝙蝠中队》。
两岸军事对峙期间,国民党空军第三十四、三十五飞行中队,驾驶美国提供的侦察机趁夜幕从台湾空军基地起飞,穿越整个中国大陆拍摄情报、空投传单或空降特务然后返航。其中,三十四中队的队徽是有着北斗七星的深蓝色背景下一只展翅的黑蝙蝠,象征其飞翔于深蓝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围的红圈,潜入“赤色铁幕”。三十五中队的队徽则是红色背景下的一只很萌的黑猫,寓意着在黑夜中有双明亮的眼睛,迅捷地出入于“红色铁幕”。两个飞行中队的旅途要面临大陆无数雷达、高炮、导弹和米格战斗机的拦截,埋伏着无尽的凶险。为避开大陆的雷达侦搜,“黑蝙蝠”们进行的是超低空飞行,可谓九死一生。
黑蝙蝠中队与黑猫中队的标识因为每次任务的飞行时间都很长,黑蝙蝠中队机组成员最高达14人,分三班次轮值,一旦被击落即伤亡惨重。从1953年始到1967年止,黑蝙蝠中队进行过八百多次的飞行,共损失148名飞行员,占全部成员的三分之二,眷村因此而时常有哭声。从1961年始至1974年止,黑猫中队28名飞行员共执行了220次侦查任务,损失10人——“黑猫”们驾驶的是著名的U-2高空侦察机,只需要一名飞行员,伤亡人数相对较少。然而,“黑蝙蝠”和“黑猫”们用生命搜集到的情报,并没有落到国民党手中。飞机一落地,美方情报人员立刻登机取走情报。美方出钱,台湾舍命,这是在用鲜血维系美台同盟。
两岸对峙也造成了骨肉分离。1982年,大陆方面曾将击落后俘虏的两名“黑猫”飞行员叶常棣和张立义释放,允其返回台湾。不过台湾方面却一直拒绝接收,生怕这些被“染红”的人登岛后产生统战效应,对其统治构成威胁。直到1990年台湾政治局势发生变化之后,叶、张二人才得以返台。
被解放军击落的黑蝙蝠中队战机上世纪九十年代两岸关系解冻,在中共中央和地方各单位的大力协助之下,黑蝙蝠中队的遗属得以来到大陆寻找亲属遗骨。黑蝙蝠中队李暋机组共14人于1959年被击落于广东恩平,1992年12月14日,他们的遗骨被转交对岸,台湾方面给予了他们至高的荣誉。2001年,于1963年在江西崇仁上空被击落的周以栗机组14人也迁葬回台。歌曲《黑蝙蝠中队》的后半段唱的就是这个故事:
说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十点多,在空军眷村里的一个小小小角落
……女老师怀了孕想在今夜说,飞将军有任务说要马上走
……谁知那晚飞将军他一去不复返
……说也三十年过了……
台北机场跑道上长长的迎接人群中,小孩都已三十多,而飞机载回来的是
传说已久从未谋面,名叫“父亲”的英雄。
飞官遗孤长大成人,终得见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父亲——尽管他们已经凋零在两岸兄弟相争的炮火之中。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黑蝙蝠和黑猫中队的舍命侦查,美方才深刻了解中国大陆日渐强大的军事实力,最终选择了联中拒俄的策略,台湾反倒成为被美方抛弃的对象。两岸对峙犹如“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蒋介石与黑蝙蝠中队部分成员合影时过境迁。尽管岛内政治风云变换,“反攻大陆”早已不再是台湾朝野的追求,“去中国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台湾年轻人,对这些行动背后的家国情怀也略显陌生,不过黑蝙蝠和黑猫中队的故事也并未就此被岛内民众遗忘。2011年台湾东吴大学法律专业硕士班的综合常识测验中有一道题:以下何者不是“中华民国”空军曾经编制下的侦察机中队名称?四个备选项中,即有“黑蝙蝠”和“黑猫”。
来自眷村的思乡情:爸爸的草鞋、外婆的澎湖湾
军政和意识形态的阻隔,并不能阻止两岸军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峙期间的一些民谣,也凸显了这一情感。
《爸爸的草鞋》创作于1980年,由叶佳修作词曲,潘安邦演唱。该曲以国民党第52军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士兵在内战和抗战中转战祖国大江南北,而最终又落寞走台的悲情故事,表达了台湾军民对故国家乡的深刻思念。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
远远的故乡在召唤
满载半世纪飘泊的沧桑
倦航的船儿快来靠港,靠港
潘安邦的父亲潘时骅是浙江温州人,国军少将,他第一次从儿子的电报中看到歌词即感怀泪下,可见这首歌对那些迟迟无法归乡的老兵们的感染力。不过这首歌在台湾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流行。
1981年该曲发表时,因涉嫌“泄露军事机密”而遭到台湾当局的禁止。实际上,所谓泄露部队番号、军史和驻扎情况的担忧只是问题的一个表面,当局更为惧怕的是,因这首歌而引发老兵们的思乡情结,动摇军心。在两岸对峙的年代,这并非杞人忧天。一曲楚歌可以一夜之间离散霸王的千军万马,“一双草鞋”又何尝不能呢!
直到解严多年后的2005年,潘安邦再次发行该曲时,岛内政治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绿营主导下的社会气氛,年轻人对“台湾主体性”的关注早已超越老一辈对故国家乡的眷恋。“爱台湾”成为当红政治人物们的口头禅,乡愁也随着外省籍老兵们的谢幕而日益消散。不过,这首歌在大陆传唱甚广。
在大陆脍炙人口的台湾民谣《外婆的澎湖湾》,也是潘安邦的成名曲。澎湖列岛作为台湾门户,长期驻扎着大量军队。潘安邦的父亲是浙江人,母亲是澎湖人,他就出生在眷村,即军队眷属聚居之地,直到20岁才离开澎湖。
位于澎湖眷村的潘安邦旧居美丽岛与被禁的乡愁
1987年解严之前,国民党当局对于歌曲的发行审查非常严厉。据统计,仅1978年至1987年间,当局就禁止了九百三十余首歌曲。不过,被禁与否并不是一首歌在台湾社会能否流传的单一因素,许多歌曲反而是越禁越红,成为反抗当局的精神象征。在这些歌曲中,从未有一首歌能够像《美丽岛》一样,成为“爱台湾”的代表。
《美丽岛》由李双泽创作、杨祖珺演唱,1979年被台湾当局禁止。
婆娑无边的太平洋,怀抱着自由的土地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照耀着高山和田园
我们这里有勇敢的人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我们这里有无穷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兰花
国民党撤往台湾后,一直高举“反攻大陆”的旗号,时刻警惕“台独”势力的兴起,两蒋父子在镇压“台独”分子方面并不手软。当时台湾政治歌曲的主旋律,也是以标榜中华正统、反攻大陆以及防“匪谍”等为核心的。相对而言,刻意宣扬本土价值的歌曲和文学作品,用闽南语演唱的本土歌曲,都有可能会被视作有“台独”倾向。实际上,《美丽岛》歌曲的创作者李双泽并不是一个刻意宣扬“台湾主体意识”的人。同时期,李双泽改编的另外一首歌,也被台湾当局以涉嫌“亲共”而被禁,名为《少年中国》:
我们隔着迢遥的山河,去看望祖国的土地
你用你的足迹,我用我游子的哀歌
你对我说
古老的中国没有哀歌,哀歌是给没有家的人
少年的中国也不要哀歌,哀歌是给不回家的人
这首歌表达出了对祖国山河的依恋,浸透了浓浓的乡愁,这与“台独”分子所宣扬的“台湾主体论”显然不同。
亚细亚的孤儿:被世界抛弃的台湾
如果说“美丽岛”是从歌曲名变成书名的,那么“亚细亚的孤儿”则是从书名成为歌曲名的。
1946年,台湾作家吴浊流在日本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从日据到光复的巨大历史情境转换中,台湾知识分子胡太明离开故乡,在日本和大陆之间寻找精神家园,在中日乃至本土的身份认同之中纠结、矛盾的复杂心境——犹如一个被抛弃的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这部小说后来就以《亚细亚的孤儿》来命名。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随后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9年1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举行的招待会上祝酒,庆祝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8年12月15日中美正式建交,次日美国即宣布与台北断交。对于台湾当局而言,这一连串的外交失败,使得“中华民国政府”失去了在全世界代表中国的法理资格,“外交空间”所剩无几,岛内人心惶惶,顿生一种被世界抛弃之感,这种心境与“亚细亚的孤儿”不谋而合。在此情景下诞生的两首歌曲,表达了台湾人当时的心境。
虽不曾看见长江美,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虽不曾听过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
在台美断交的当日,侯德健在悲愤之余,写下了《龙的传人》,这首歌后来在两岸传唱至今。不过身处大陆的人很少去深究其歌词中所隐匿的涵义。对于我们而言,黄河、长江近在眼前,想看随时都可以去看,何必要苦苦在梦里神游呢?为何是在“巨龙脚底下”而不是“脊背上”成长呢?歌词中“姑息的剑”又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姑息的剑”,原本的歌词是“洋人的剑”或“奴才的剑”,台湾当局怕因此而刺激美国人,要求修改。当时台湾当局认为,其外交大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社会姑息逆流”。不过,侯德健的悲愤与台湾当局所斥责的“美国人背信弃义”并不相同。多年后侯德健回忆创作初衷时说,“海峡两岸的矛盾冲突是兄弟之间的纷争,容不得外国人在其中挑拨离间、渔翁得利”;而美国在两岸政府之中随意择取,使得兄弟相争,洋人得利,中华民族终究还是没能摆脱百年来被列强欺压的命运,因此歌曲结尾处才有“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地擦亮眼”这样的词句。
台湾音乐人侯德健1983年,罗大佑则直接借用“亚细亚的孤儿”这一书名作曲,抒发台湾人的悲情。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真理。
“红色的污泥”,表达的是反共教育下台湾民众对大陆政权的恐惧;“白色的恐惧”则指国民党当局从1949年开始绵延三十多年的戒严和政治迫害。没有“平等的游戏”,似乎寓意着台湾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降低。该曲作成后送审时,因罗大佑拒绝修改歌名,他的助理为了通过审查,在歌名上加了“红色的梦魇——致中南半岛难民”的后缀,竟然获得通过。“中南半岛难民”,指的是国共内战后逃到缅甸金三角一带的国军残部及其眷属。台湾解严后,罗大佑再次发行该曲时即去掉了后缀,明确指出,这首歌隐喻的就是台湾。
1983年罗大佑推出专辑《未来的主人翁》,《亚细亚的孤儿》即收录于此。图为专辑歌词内页。歌曲是国族、社会和民众情绪的承载体。歌曲潮流和内容的变更,背后反映的是国民境况和内心希冀的变化。换言之,历史创造了歌曲,歌曲记录了历史的过程。
再说《恭喜恭喜》歌。当我们其乐融融地在商场采购年货,听着“恭喜你啊恭喜你”,又有谁曾想到,这本是先辈们喜闻日本投降后真情流露的歌曲;又怎么想得到创作这首歌曲的音乐家,当时正服务于日伪政府,曾为日军的“神风突击队”军歌谱过曲,也为“大东亚共荣圈”唱过赞歌,同时还写过《凤凰于飞》和《夜上海》这样的名曲。从这个角度说,历史真相和人物境遇的复杂性,又是远非歌曲所能承载和表达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