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进乡村看小康】巷子口镇官山村——“农旅融合”美了乡村富了农民

2021-07-21 15: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美丽新宁乡 ,作者美丽新宁乡

美丽新宁乡

坚定文艺自信,自觉服务会员,大胆创新创建,营造精神家园!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展示宁乡近年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丰硕成果,以及小康圆梦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广大干群昂首阔步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奋斗豪情,这里是宁乡微信公众号开设《走进乡村看小康》专栏,推出乡村振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沿着巷子口镇官山村蜿蜒的水泥公路,徜徉在白墙黑瓦和小桥流水间,寻觅“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谕令碑,领略着古人“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的诗画意境,记者不禁赞叹南轩文化园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真是“村美、民富、产业兴”!近日,记者随官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兼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洪志军一起调研,见证官山拉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幕。

山下连片毛豆绿油油

总部设在巷子口集镇的宁乡市科鸿蔬菜专业合作社,将业务拓展重点指向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官山村,今年计划流转土地405亩,连片种植毛豆。毛豆,就是新鲜连荚的黄豆,年轻人的夜宵最爱之一!

记者现场看到,笔山片区,两台大型拖拉机在山下田间来回奔波。据科鸿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技术管理的技师张才军介绍,每台拖拉机一天就能“一条龙”同时完成30亩毛豆田的除草、开厢、施肥、播种。这些毛豆是分批种植的,首批60亩在6月8日就已播种,如今长得绿油油的。

张才军说:“毛豆要分批种植、分批上市。如今毛豆不管上夜宵摊还是进超市都很俏,最适合搞麻辣烫,也可去皮炒着吃。我们合作社有加工厂,豆子成熟后还可用来制作成豆腐、香干或水浪子(豆腐花)。”

项目现场负责人谭雄建算了算效益账,官山村经济合作社归集田土转租给科鸿蔬菜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和村民可各得每亩租金150元,只要流转土地400亩以上,村集体和村民就可各得租金收入6万元以上。今年官山村首次与科鸿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效益应该是“开门红”。

张才军告诉记者,科鸿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毛豆,每亩需要播种子9公斤,良种来自浏阳市,预计亩产毛豆约2500公斤,按批发价每公斤4元,亩产值上万元,笔山片区这些毛豆产值将达到400万元。

张才军还告诉记者,当地剩余劳力为科鸿蔬菜专业合作社打零工,如到田间捡拾石头,每人每天可得100元,老人、妇女都能胜任;劳动能力稍强的,开沟、除草、施药等,每人每天可得150元。合作社平均每天喊10个人做事,预计共需支付劳务费10万元以上,实实在在为群众增加了收入。

传统养蜂产业甜蜜蜜

官山人喜爱蜜蜂的程度出乎记者的意料,养蜂数量在巷子口镇名列第一,蜜蜂总数在2000箱以上!山青水秀的官山村有得天独厚的花蜜资源,属当地传统产业,养蜂人无需转地蜂场,一般每箱蜜蜂能产蜂蜜5至10公斤,按平均每公斤120元的销售价,总产值约200万元。

官山村5组的养蜂大户张冬高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取经学习,蜜蜂从最初的3箱发展到如今80箱,一部分放在自己家门口,一部分放在后面大山朋友家里。他告诉记者,养蜂只要养得好,每年收入5万元算保守的。他哥哥养蜂更多,足有200箱!兄弟俩声名远播,蜂蜜根本不愁销路,成吨销售都没问题。

张冬高有木匠手艺,能自己制作蜂箱和巢脾等养蜂工具,利用旧巢脾提取蜂蜡制作的巢脾,以及家里木材制作的蜂箱,除满足自用,还销售给其他养蜂户。他认为,养蜂是甜蜜的事业,也是快乐的事业,想把养蜂这个爱好作为家族的事业传承。

自己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张冬高常常帮助邻里乡亲一起发展养蜂,共同做大做强官山养蜂产业。他边查看蜂箱边告诉记者,他已发现自家8箱蜜蜂是“双王群”,不久就可分箱,养蜂总数将增至88箱,正好是“发发”!

据官山村村干部介绍,官山这一带的野桂花林和五倍子林保护得很好,所产野桂花蜜和五倍子蜜都是优质蜜,供不应求,如野桂花蜜卖价高达每公斤400元!今年村里新栽了2500株乌桕树,属乔木,其花将是新的蜜源。加上又抚育和扩种了千亩油茶林,今后蜜源就更多了。

观光摘水果吸引游客

驱车爬上高高的长兴仑,来到金聚园农业有限公司,不惑之年的该公司负责人李志坚开腔就是:“绿化好了,生态产业也越来越兴旺!”他16岁离开家乡到广东企业打拼,积累资金后以50年长期合同,自2006年起承包了村林场的4000亩林地。2016年垦荒种植猕猴桃和黄桃各60亩,去年仅水果收入就有近30万元。尝到甜头后,他决定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优势,拓展果园观光、水果采摘体验观光等生态休闲产业。

▲ 驻村第一书记洪志军(右)正与金聚园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志坚一同查看猕猴桃长势。

记者跟随李志坚沿着一条砂石路进入猕猴桃种植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水泥柱子,猕猴桃枝桠攀伏在扯起的铁丝上,青青的猕猴桃挂满枝桠,好大一个山坡全部是连片果树,颇为壮观。果园内,自流化喷灌设施有序安排,诱虫器整齐挂在树下,确保每一株果树都能照顾得很好。据李志坚介绍,除他和家人是“固定工”,还要从山下请来约30名“季节工”,帮忙对果树进行施肥、剪枝、采摘、看护等管理。

每当中秋、国庆期间,正值猕猴桃成熟,进园采摘的游客多达上千人次,连正月初一并非采摘季节都有约200人游园。猕猴桃成熟后易储存,长在树上不采摘可以两三个月不腐烂,给鲜果销售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李志坚算了一笔账,猕猴桃20多元一公斤,丰果期亩产值能达上万元。利用林地,他还养殖土鸡近百只、肉猪20多头,可供游客就餐时品尝。

望着面前可爱的猕猴桃,李志坚满是期盼:“我的猕猴桃都有绿色食品认证,分‘红阳’和‘翠玉’两个品种,大的150克一个,味道特别好,欢迎游客们多来果园采摘!”

洪志军实地察看后,与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永山等村干部商量,决定争取有关部门支持,迅速将金聚园果园旁的砂石路拓宽延伸,连接宁沩公路打通“最后一公里”,更好地融入沩山旅游风景名胜区,让沩山观光游客来官山观摩长兴仑沿线美丽宜居村庄和水果采摘园及景点,官山直通沩山形成旅游带。

蛙稻在田里共生共育

“我在7亩水稻田里养青蛙5年了,头年试养不多,第二年不算水稻亩产值就达到了2万元,今年计划亩产青蛙1000公斤以上,按批发价每公斤52元,青蛙亩产值就要超5万元!”南麻田3组的彭池光说起自己家水稻和青蛙混合种养的经济效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彭池光是当地有名的“聪明人”,一直在家乡务农却不单纯种田,搞耕田机服务,贩卖陕西苹果,又开办茶油加工厂,还为外贸做珍珠项链。他请当地男女老少几十上百人穿珍珠,每年发放几十万元工钱,乡亲们在自己家干活,每月能从他手里拿到工钱上千元。

彭池光看到市场上青蛙行情不错,青蛙比牛蛙口感好,肉质鲜美,在餐桌上越来越受欢迎,价格也高,立即来了兴趣。乡亲们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些看来不起眼、随处可见的青蛙,成了彭池光致富的法宝。

彭池光勤学肯钻,学会了建蛙池、分青蛙公母、收集蛙卵、各个生育阶段管理、预防疾病等一整套青蛙养殖技术,投入约10万元建设了蛙稻园。蛙稻田里基本不使用化学类农药和肥料,尽可能做到生态环保,提升青蛙和稻米的品质。同单独种稻或者养蛙比较,综合效益远远超过了传统农业。

记者看到,彭池光为青蛙撑起“保护伞”,在蛙稻田里架起约2米高的网子防鸟吃蛙。从外表看,蛙稻田与普通农田没有区别,只是多了一条条水沟。撩开绿色的禾苗,下面有数不清的青蛙在跳跃。他告诉记者,按习性照顾青蛙,只需早晚喂食专用颗粒饲料就行了。

据彭池光介绍,青蛙上市季节,除了商贩们前来大批量订购外,当地及周边的一些农家乐餐馆也纷纷下订单,产品供不应求。

正是因为一批能人带动,农旅融合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才有如今官山村的“村美民富产业兴”。

(值班领导:喻波 审核:苏健 唐芳 统筹:刘石江 来源:融媒体记者 李家军 李先强 编辑:何聪)

这些精彩内容不要错过!

原标题:《【走进乡村看小康】巷子口镇官山村——“农旅融合”美了乡村富了农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