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来论|BBC纪录片:教育与阶层流动之困
【编者按】
近一月来,由英国BBC拍摄的关于中外基础教育差异的纪录片——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汉普郡博航特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引发广泛讨论。
时评人彭晓芸认为,这场大争论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英美语境中反思“素质教育”的真正诉求是什么?而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的问题又是什么?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以戏剧性手法做了一次中英教育交流实验。当然,结局如双方所料,以成绩为唯一评比标准,中方教师胜出:他们深度参与教学的学生,比没有中方老师介入的英国学生,成绩高出一小截。
且不说参与教学实验与未参加实验的两组学生样本选取是否科学,譬如两组学生原来的成绩如何?就算这个实验的样本选取完全科学有效,重要的是,以分数为标准来评判这场实验的胜负,究竟意味着什么?
写过《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一文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万维钢旋即在微博发表评论认为:“#中式教法让英国学生成绩高10%# ……中国的基础教育其实比英美更加现代化,中国已经工业化,后者仍停留在原始放养状态。这时候谈论原始状态的优劣意义已经不大,因为工业化是大势所趋。”
问题可能恰恰出在对教育的理解上,如果把教育理解为工业,那么,人就是工业生产流水线的作业对象,妨碍标准化流水作业的“人”的那些品性,统统要扼杀掉,一如著名的“超级考试工厂”中国河北衡水中学所干的——岂止关心偶像退出乐队要被遏制住,连如厕时间都需要精密计算。
如果这个方向是正确的,那么,BBC请的中国老师还太“绵羊”了,太不“中国”了:把衡水中学的老师请去,按照衡水中学的时间控制原则来复习、刷题,比拼出来的成绩会赢得更多。
阶层流动焦虑:英美为何反思“素质教育”
很多看热闹的人不太了解的是,BBC 精心设计的这部纪录片,有它深刻的英国背景。在英国,关于教育改革的争论持续多年,已有两任教育部部长对中国式教育模式颇有兴趣。去年,英国政府还实施了一项计划,把70多名小学数学老师派到上海,来学习中国同行的教学方式。
英国的教育部长为何看上中国填鸭式教育模式呢?他们和中国官员一样有政绩冲动。
据《北京日报》报道,上海连续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举办的全球15岁学生数学能力测试中拔得头筹。而英国,这个拥有牛顿、图灵、哈代等著名数学家的发达国家,却仅仅获得了第26名。这样的成果让教育部长们很头疼,深深忧虑英国的下一代人将失去国际竞争力。
不过,在英国,私立学校可以不买教育官员的账。被称为“精英摇篮”的英国最著名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校长托尼·利特尔(Tony Little)就对政府官员的“政绩冲动”表示了异议。利特尔说,英国学校不应该寻求模仿中国的教学体系,因为“把排名表上的成功和优良教育混为一谈”是错误的做法。他警告说,如果英国学生被迫陷入束缚着中国学生的“桎梏”(straitjacket)之中,而不是让他们接受一种全面的教育,那么英国将在全球就业市场上遭遇挫败。
无独有偶,近日的美国大选预选辩论会上,教育政策也是重要议题。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著名教授Steven Pinker在《新共和》发表了言辞尖锐的文章。他批评左翼秉持的唯心均等主义败坏了大学的招生价值,究竟是要Jenny Cavilleris(贫穷却聪明)还是 Oliver Barretts(富有却愚蠢)?
中国式应试教育:公平性错觉
可以说,英美社会对教育问题的焦虑,是建立在已有一套多层次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的。他们的反思,不是针对致命的缺陷,而是奔着精致完美而去的。
如果因为英美国家反思一下“素质教育”,就以为中国的应试教育风景无限好;或者因为英美国家反思一下私立大学可能的贵族化倾向,而以为中国的公办教育一元制好,或者以为中国的应试教育由于标准化测试而更加公平,则是上了BBC这部刻意实现反转效果纪录片的当了。
再来比较一下中国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教育在中国似乎仍然承载着阶层流动的功能,而发达国家的教育与阶层流动关系看起来好像并不那么紧密。
这很可能是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差异的巨大误解。
即把一个本来处于急遽流动阶段的社会形态所具有的特征,归功于教育。实际情况可能是,一旦这个急遽流动的社会进入阶层固化时期,无论搞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由于巨大的贫富差距,教育所承载的阶层流动功能也就自然弱化——一如现在中国的大学所统计的,农村大学生生源比例在减少,而他们同样在经历高考应试。
关于这一点,我们回顾一下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所表现出来的阶层流动性之剧烈,就能判断,这和当年的高考试题是否足够标准化无甚关系,而是和关于考试的资源、信息,大家都差不多一片空白,一切处于建立标准的新阶段相关。
也就是说,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一旦招生“军备竞赛”白热化,有钱阶层总会弄到更多有利于应试或应对招生政策的优势资源。
同样仍是高考的应试,今天富裕阶层撑起来的补课经济,就令人瞠目结舌。至于因户籍引发的大学招生指标公平性争论,就更为常见了。不是有人为了上清华北大而希望有个北京户口吗?不是有那么多天价的公立学校学区房吗?这些,哪个不涉及公平性争议呢?
指望仅仅靠教育成为调节阶层流动性的承担者,一不小心就会偏离了教育的目标——以人为本的目标。甚至会把教育搞成追求GDP那样,与量化数据挂钩,进而鼓吹教育的工业化。
日本的教育改革专家大前研一在《教出孩子的生存力》一书中不无忧虑地指出:“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特色。没看出孩子特色的父母,只能说是愚人。那些没有想法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你就按人生既定轨道一路念到大学,以后总会有出路的。’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是父母放弃了教养责任。如果一直观察孩子,一定能发现一两个优点。”
可以看出,大前研一主张的是个性化教育,问题是,如果父母居于社会底层,受教育程度有限,恐怕就有心无力,难以承担这个教养责任。这时候,社会能否起到补充家庭教育不足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在于学校的教育。如果学校也追求工业化流水作业,那么,每个孩子就只能先成为考试机器,考上大学之后再自求多福,自我规划人生。
如果教育的目标仅止于此,那么,互联网或衡水中学那样的“考试超级工厂”完全可能提供刷题数据库供应试的孩子反复训练,成本倒是节约了,但教育的目标可谓渐行渐远。
在公平与优质教育的博弈中,谁将失去精英?
英国的教育部长青睐中国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以为这是中国学生在考试中胜出的原因。这可能是个不怎么美丽的误会,实际上,中国的学生现在大量都在“填鸭式”课堂外找一对一个性化课外辅导,家庭为此花费不菲,有些家庭为此叫苦不迭,表示难以承受。
在BBC的这部纪录片中,实验欠缺科学性的一个方面,还在于两组学生学习时间的完全不对等性。既然花的时间差距如此之大,怎么证明,小班教育的英式模式如果也花中国学校同样的时间,成绩一定会比中国老师带领的“中国学校小组”差呢?其实,英国人更关心的是,“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即,英国孩子能忍受中国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吗?
不过,若论大学阶段的学习强度,恐怕需要问“我们的大学生足够坚强吗”的,是中国大学生的家长和中国的高校了。
如纪录片中一位颇有个性的男生所说的,如果他花足够多的时间,他能够考出漂亮的分数,但他说他不愿意。如果不愿意这么干的英国孩子,是把这个时间拿出来踢球、玩音乐、了解社会。我们很难说,这个年龄的孩子错过这些而只会考试的话,他将来的人生将缺失些什么,谁能为这些缺失补救。
不信,让我们粗略看看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身上的问题。
除了少部分自主学习能力极强的大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幸存者,在中国的大学中——尤其是文科,我们见到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毫无兴趣,对付完高考就以为人生的学习终结了,其学习兴趣早就在成为高考的考试机器过程中被扼杀殆尽。我见到不止一位大学教授抱怨说,他们是在为糟糕的应试基础教育“擦屁股”,导致大学阶段的学术型、创新型教育难以施展。甚至连鼓吹中国教育模式的人士所引以为傲的理科,除了那些学生竞赛,真正出大成果的数学家,中国并不占优势。连传奇式的数学家张益唐也承认:“我若在中国,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学术突破。”
如果上述这些论述,还不足以引人反思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还因为一部旨在追求让英国教育尽善尽美的BBC纪录片而令国人懈怠,甚至直接把数理化成绩较好与畸形应试的中国基础教育划等号,还大言不惭地向国外推销中国基础教育模式,这就大谬了,可谓盲目自大。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争论持续,可视为关于教育观念竞争的开始。不过,更加令人忧虑的是,很多人已经不争论,直接用脚投票了。在今年的高考中,拿省状元的,更多的是来自二三线城市“考试工厂”学校的学生,而广州那几所著名的高中如执信、华附中更多的尖子生,则选择了外国名校。
据《新快报》报道,广州执信中学832名高中生中,没有参加高考一模的有100名。这些学生去哪儿了?校方介绍,这批学生中,不少人已收到国外大学抛来的“橄榄枝”。另一所名校——华师附中国际部,截至2015年4月初,2015届国际部四个班105名毕业生共收到400多份海外大学录取通知书,获得奖学金总额为191万美元。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中国孩子,小小年纪就出国,家庭为他们选择了国外的中学甚至小学教育。这些数据,或许比大道理更直观,中国的教育体制,还有吸引力吗?
当私立、公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已经极为丰富的西方国家在忧虑过分强调“平等主义”以及私立被财阀权贵裹挟可能令他们失去智力条件颇佳的犹太人、亚裔人时,他们担心的是,过多的自我保护会令他们优质的教育资源失去一流的可塑之才,他们渴望“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而中国对此的应对,难道不是应该权衡一下,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质量是否在这种人才争夺战中失去竞争力吗?
中国,还能留住精英人才吗?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