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肖林:上海共性技术研发主体严重缺失

肖林/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15-08-20 16:51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主讲人:肖林(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主题::产业技术创新是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关键

时间:2015年8月19日

主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市出版协会,上海图书馆

【编者按】

上海离全球科创中心还有多远?在“世纪中国”论坛上,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说,尽管在创新发展方面,上海走在全国前列,但一系列瓶颈亟待改革突破。对照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高端创新人才比较缺乏,人才的制度环境比较不健全,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机制还不顺畅,缺少类似硅谷、中关村这样的创新资源集聚,生活配套完善,创新氛围浓厚的区域。

以下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肖林演讲内容的整理:

建设科创中心是上海贯彻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党中央高瞻远瞩赋予上海的新的使命,是上海自身发展的要求。在迈向全球城市的过程中也有它自身的内在要求。借此机会我想谈三个方面的想法:

产业技术创新是全球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要求

我们现在讲科创中心可能谈得比较多的就是互联网+、新的业态、马云这些东西。但是我今天要讲的可能是更应该关注的产业技术的升级和产业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大国经济有两条路要走,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就是我们所谓的互联网+吃饭、+睡觉、+医疗、+教育这些东西,另外更重要的我们整个的产业结构体系,整个的工业体系和制造业体系怎么创新和升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驱动,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功能指引。城市创新转型过程中也是产业持续创新升级和城市功能相适应、相匹配的过程。

上海现在正在开展三大规划,一是到2020年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及基本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这是“十三五”规划。第二大规划就是到2040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第三是到2050年,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

到2040年、2050年上海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中央给上海定位是到2020年的目标就是四个中心,它后面的目标中央还没有给明确的定位。所以我们对今后20年、30年的发展正在开展三大战略的研究,初步的认识是上海建成像纽约、伦敦这种能级的第一梯队的全球城市,这是一个初步的共识。

建设全球城市就必须有与之功能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的支撑,必须需要产业技术的持续发展,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也是上海未来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从纽约、伦敦这些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全球城市都具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它的竞争力和控制力伴随新的产业、技术革命的发展,全球城市的自我更新、转型发展日益凸显这种创新的功能。比如说纽约提出了“全球科技枢纽”的口号,伦敦提出了“打造欧洲硅谷”的设想,产业技术创新也是上海全球城市创新地位提升的关键。

从第一集团的首位的全球城,例如纽约、伦敦这些城市的发展路径来看,全球城市的功能是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的支撑,同时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和地位也决定了它的产业创新发展的推进。例如全球城市的全球经济的联通、资源配置的枢纽这些功能就决定了产业具有开放创新的特征。全球城市作为深度开放的城市,它不仅对全球的资源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而且具备全球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环境,这决定了全球产业创新必须具有开放创新的特点。

同时产业技术创新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要围绕产业链来布局创新链,强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市场导向,我们的创新也不是在哪一段创新,也不是在某个领域的创新,而是要围绕整个产业链来布局创新链,促进产业的协同创新,完成市场化的成果转化机制。

第二,产业技术创新要强化产业集聚资源要素的吸引。

第三,产业的生态建设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

第四,产业创新价值链跨区域布局要增强创新中心的辐射力、服务力。

以改革突破上海产业技术创新的瓶颈

一直以来上海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以及上海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部署提升创新能力。在创新发展方面应该说,上海是走在前面,但是我们也确实看到,面对中央提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我们还有很多的发展的瓶颈,必须以改革的办法来突破:

第一,要突破解决和激活产业创新人才的制度瓶颈。上海的产业创新人才是有基础、有优势的,像我们有一个调查,中国在海外留学的人员回中国工作的首选大概有一半以上是选择上海,所以我们是有这个基础,有这个条件的。但从现在来看对照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高端创新人才比较缺乏,人才的制度环境比较不健全。比如说外籍人才的引进政策开放度不够,上海境外人员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不到1%,远低于纽约的36%,硅谷的66%,新加坡的33%,所以这些创新地都是全球化人才的集聚地。

上海对外籍高端人才的吸引面临永久居留证的升级门槛过高,申报流程长,发放数量少,来沪外国留学生毕业以后无法在上海直接就业这些问题。产业创新人才的管理机制不活,促进科技人才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之间的双向流通制度不畅,这些问题制约了人才作用的发挥。

第二,要突破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不畅的瓶颈,从全国来看上海每年高校的科技成果应该说是排前三位的,但是我们的成果更多的就是专家教授用于发文章、评奖,大部分成果都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或很多都是在外地转化。这也说明我们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机制,产业化机制还不畅。

国际上来看(我这里的数据不知道准不准确),我们的高校科研院所,就是专门负责技术转移服务的机构人员大概只有几个人,而且这几个人主要还是收集一些情报信息,相比之下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这些大学专门从事学校的成果转化的人员都有很多,牛津有九十多人,斯坦福有五六十个人,专门提供这项服务。

突破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体制不畅的瓶颈,从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产业技术创新的实践来看,完善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和体制对促进企业的创新具有巨大的作用。相比之下我们这方面发展还是不够完善。天使投资不发达,市场化的天使投资发展比较慢,对于初创期、种子期的投入和商业化的孵化不够。

目前中国全国有天使投资基金177个,资金总额大概150亿左右。其中北京是56个,金额大概超过70亿,上海26个,金额24亿左右。服务初创型早期、中期的创新活动的科技金融服务都比较缺少,即使是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科技企业提供资金的支持,但由于其高风险的特点,银行对高风险也有风险评估,所以往往银行的贷款利率也是偏高的,融资成本既难也贵。从资本市场融资来看,上市的门槛比较高,退出的渠道不畅,场外交易市场也不发达。这些都制约了我们科技型企业的股权融资。

第四,要突破创新创业企业的制度环境和服务体系的瓶颈,制度环境和服务体系对于一个城市的创新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上海在创新制度环境和服务体系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上海缺少类似硅谷、中关村这样的创新资源集聚,生活配套完善,创新氛围浓厚的区域。尽管张江在支撑上海万众创新的环境方面也是做得比较好,也有很大的成效,但是还是难以满足创新创业者的需求,大部分园区对于初创型的项目关心比较少,缺乏创业辅导、研发检测、公共服务、融资服务、市场开拓创新需要增值的服务。

第五,突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支撑能力不强的瓶颈。我们的服务平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支撑能力不强,产业技术共性技术这是自主创新的基石,也是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障。这是提升原始创新的关键,目前上海应该说是中央部署的科研机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的平台,还有国家实验室这些专门的共性的研究机构都有不少,但是对于产业创新的技术支撑能力不够强,原有行业的共性技术的研发主体严重缺失,流失比较严重,共性专业化技术和产业化平台的数量和能级都有限,难以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关键技术都还是依靠进口,技术对外的依存度高达50%以上,发达国家一般都是30%以下。

把握创新规律,探索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路径

按照未来全球城市产业发展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演变态势,上海产业发展应该形成高端服务业云集,高新制造业引领力强,形成产业集群全球影响力大,共享平台平等参与,协作高校开放互联的网络化产业组织创新体系,形成包容度高,高层次要素集聚,综合性配置功能强的产业要素创新体系。形成全球科技创新前沿,产业技术创新活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低碳、生态环保、具备节约高效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柔性化生产创新体系,为此上海必须要下一步科创中心建设应该要顺应发展的态势、趋势,把握创新的规律。

探索上海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路径,提几点思考:

第一,要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产业技术创新要素的功能平台建设,完善激发科技创新、模式创新这些创新活动,与国际市场化创新制度接轨。

第二,推进产业的深度开放发展,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价值网络,全面提升上海的产业国际合作水平,提升上海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快构建全球产业要素的资源要素市场,提升全球通行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人才。

第三,深化产业高端化的创新转型,促进产业向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促进产业环节向研发设计、流通营销、品牌设计、创新和维护以及价值链中高端的环节攀升。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50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重要零部件核心装备关键材料等高端制造的能力,形成人才、数据、品牌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第四,推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全面提升产业的质量化水平,促进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各种产业之间的功能集群和融合,提升全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

第五,推进低碳生态发展的模式,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推广绿色生产工艺和清洁生产的方式。培育上海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本文根据主办方提供的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