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上最大的“鸡腿”,就这么被人啃到灭绝
原创 二猪 物种日历
恐龙,可以说是人们最熟知的古生物了。恐龙的名字,就源于其巨大的身形被命名为“Dinosaur”,而很多体型巨大的动物,也都被称为恐Ⅹ,比如恐狼、恐象、恐猫、恐鱼、恐颌猪(虽然有些名称不是正式名)。曾经在新西兰生活着一类巨鸟,因其体型非常巨大,就被命名为恐鸟(Dinornis)。
恐鸟复原图 | Wikimedia Commons
不会飞的巨鸟
我们把时间推回到大约700年前,那时太平洋上有一群皮肤黝黑、身材不高但十分壮硕,善于航海的民族,他们从一个岛屿“跳到”另一个岛屿,足迹逐渐遍布太平洋上几乎所有的岛屿,他们就是波里尼西亚人。有一天,他们驾驶着独木舟来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大岛”,发现这个岛上生活着一种巨大的鸟类,它们站起来身高远超过人类,脑袋尖尖,脖子细长,身体粗壮而沉重,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羽毛。
几种恐鸟与人类大小的对比 | Conty / Wikimedia Commons
最初人们被这种巨大的鸟吓得不轻,认为这是一种“怪物”,远远看见就躲起来。但后来,他们渐渐的发现,这些怪物只不过是温和的植食动物,而且这些巨鸟相对易于捕捉,一旦得手就能获取大量的鸟肉。随着岛上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对于肉食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更多的大鸟也被捕杀,人们不仅捕杀鸟,也会将地上的鸟蛋带走吃掉。
波利尼西亚人在捕捉恐鸟 | Wikimedia Commons
当这种循环持续了大约200年,岛上的人们发现,再也找不到这种不会飞的巨鸟了。
为何放弃飞行?
19世纪30年代,一名西方人,得到了一块奇怪的骨头,几经辗转,这块骨头被交到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手中,欧文将其命名为恐鸟。随着人们对这种已经灭绝的鸟研究逐渐深入,这类已经灭绝的巨型陆生鸟类的神秘面纱也被逐渐揭开。这类巨鸟身高可以达到3.6米,体重达到280千克,长相有点像大三号的鸸鹋。恐鸟由于体重太大,可能不太擅长奔跑,粗壮的后肢有三个大脚趾。和许多植食性的鸟类一样,恐鸟也会吞下石头,并将其储存在砂囊中,将吃下的食物碾碎,让其更易于消化。
理查德欧文与恐鸟骨骼站在一起 | Wikimedia Commons
鸟是一种会飞的动物,这是在人们脑中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了,鸟类是整个动物界中第三个演化出飞行能力的类群,在地球的演化史上,也只有昆虫、翼龙、鸟类和蝙蝠这四个类群演化出飞行的能力。那些不会飞的鸟,比如鸵鸟、企鹅还有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恐鸟, 都成了这个大家族中的“异端”。那么为什么恐鸟会放弃飞行能力呢?这个问题我征求了我儿子和他的同学们的意见,孩子们经过讨论以后,一致认为:“恐鸟太大了。”
恐鸟足迹化石 | Wikimedia Commons
小朋友们很敏锐的发现了问题的关键,但他们却搞错了因果顺序。在新西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几乎没有哺乳类动物,可以称得上是个“鸟类的王国”,缺乏天敌的存在,让鸟类可以悠闲地在地面寻找食物。久而久之,飞行似乎就变成了一种“多余”的能力,为了节省珍贵的能量,慢慢的它们的翅膀越来越小,体型也逐渐增大,变成了不会飞的大型鸟类。
恐鸟与几维鸟、鸵鸟的体型对比 | Wikimedia Commons
其实同样的例子也在很多地方上演,比如毛里求斯的渡渡鸟、马达加斯加的象鸟等等。不仅仅鸟类,在一些偏远的岛屿上,生活着夜晚在地面上跑来跑去寻找食物的蝙蝠(比如新西兰短尾蝠Mystacina tuberculata),如果经历数十万年的演化,这些蝙蝠也许会将翅膀退化,体型增大成为一种只能在地面行走而不能飞行的巨型蝙蝠。
恐鸟的灭绝
恐鸟的灭绝,一直被归咎于人类捕猎,然而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到达新西兰之前的几百年,恐鸟的数量就曾经有一波大幅下降,也许是某种疾病或环境变化导致。但恐鸟似乎坚强的挨过了这次灾难,准备东山再起,不巧的是却迎来了蓝星最强捕食者的到来。
高地恐鸟(Megalapteryx didinus)复原图 | Wikimedia Commons
曾经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在人类到达之初捕杀的恐鸟骨骼上,经常会遗留着没有啃干净的肉,然而到接近恐鸟灭绝时的骨骼,往往被处理得非常干净。也许因为恐鸟数量很多的时候,对于这些能够轻易捕获的肉食,就不那么爱惜,然而当恐鸟数量越来越少,越来越珍贵的时候,人们对它们的利用也到了敲骨吸髓的程度......
在毛利人居住过的洞穴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鸟骨骼 | Ancientnz / Wikimedia Commons
恐鸟的灭绝,并不是一个物种的消失,曾经以恐鸟为生的大型猛禽哈斯特鹰也随之灭绝,而在大型鸟类灭绝以后,依靠这些鸟类来传播种子的植物也日渐凋零。我们今天对于生物的保护,并不是要留住一个物种,而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乃至我们人类未来的命运。
捕食恐鸟的哈斯特鹰 | Wikimedia Commons
原标题:《世界上最大的“鸡腿”,就这么被人啃到灭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