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改革开放的新关头浦东继续勇当开路先锋,这份蓝图已绘就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多年来,浦东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前列,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等一系列“全国第一”。
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到了新的历史关头,上海浦东如何继续勇当开路先锋,担当新使命?党中央赋予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任务,为浦东确立了到2050年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璀璨明珠这一宏伟目标。展望2050年,浦东将展现何样风貌?
7月20日,在国新办就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有关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详细解读。
改革开放到了新的历史关头,浦东要继续勇当开路先锋
30多年来,浦东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前列,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等一系列“全国第一”,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到了新的历史关头,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需要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制约发展的藩篱,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表示,党中央支持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就是要浦东继续勇当开路先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改革开放,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中体现更高水平。
丛亮表示,在改革方面,要把重点放在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浦东要率先试、出经验,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来谋划设计改革,加强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和融会贯通,放大改革综合效应。
在开放方面,要把重点放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要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从要素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全面拓展,从而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率先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具体来看,浦东究竟如何打造社会主义建设引领区?丛亮说,一是体现在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上。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党中央赋予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任务。浦东承载了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功能,支持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就是要浦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将新发展理念创造性转化为发展实践的方式路径,构筑区域发展的强大势能,带动上海更好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龙头作用,进而提升我国经济总体效率。
二是体现在促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和经济循环畅通上。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靠自力更生。浦东在科技创新策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发挥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尖刀兵”“国家队”作用,成为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领跑者,瞄准脑科学、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勇攀高峰,特别是破解高端集成电路元器件、基础软硬件等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在消除这些瓶颈制约、穿透循环堵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浦东在畅通经济循环中的关键节点作用,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重要通道,打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
三是体现在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上。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仍未破除。浦东要紧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改革,探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适时以法规规章等形式固化下来,提供更多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比如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研究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与制度安排,支持浦东在人才、技术、资金、数据跨境流通等领域实现突破。金融方面,支持浦东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探索完善相关制度安排。航运方面,支持浦东加强江海陆空铁紧密衔接,探索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试点实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船舶登记管理制度。
四是体现在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浦东要率先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打造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在新的征程上始终走在改革发展最前列
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浦东调研时就对浦东提出“三个在于”的定位要求,强调浦东发展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表示,这次中央出台的《意见》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进一步体现了“三个在于”的要求,明确提出在浦东全域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区,就是要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
“这为浦东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赋予了新的使命。”陈寅表示,一是进行更高水平的先行先试,突出全方位的开放。《意见》明确提出在浦东开展制度型开放试点,不仅是在投资、贸易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还要不断提升对内合作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要突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及临港新片区特别是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等开放的载体功能,开展更多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制度创新,引导激发更多的市场主体发展内生动力。
要突出系统性风险防范。“我们常说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更开。我们将树牢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在金融风险防控、公共卫生应急、城市安全以及生产等领域建立与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相匹配的风险防控体系。”陈寅表示。
二是培育更加现代的产业功能。在浦东全域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产业承载有了更大的拓展和延伸。将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的突破。
“我们将主动探索实践数字贸易等国际经贸规则的新议题,构建产业发展的制度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与特殊经济功能区相适应的开放型产业体系,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三是聚焦更强功能的引领带动。建设全域特殊经济功能区,关键在于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陈寅表示,下一步要更加强化金融、航运、贸易、科创等核心功能的联动,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进而推动浦东更高水平改革开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国家战略的联动和协同,更好地发挥浦东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当中的龙头辐射作用。
与此同时,在支持浦东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上海将支持浦东在引领国内消费升级上当好领头雁,突出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在陆家嘴地区、临港新片区、世博的前滩区域等建设世界级的商圈,打造消费聚集地,以高质量的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树立“一样板”,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
《意见》也提出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我们将用足用好中央赋予上海的地方立法权限,建立与比照经济特区立法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制定特定领域的创制法规清单和立法变通实施清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陈寅说,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的历史使命交给上海,放在浦东,这是对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成功实践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上海在新时代创造新奇迹的莫大期望,这是上海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在新的征程上始终走在改革发展最前列。”
未来的浦东将成为全球投资、贸易、创业的最佳目的地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说,中央为浦东描绘了到2050年的美好愿景,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璀璨明珠,而且要求浦东成为在全球具有强大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重要承载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
“在我的脑海中,未来的浦东,将成为全球投资、贸易、创业的最佳目的地,全球的货物、技术、人才、数据、资金在这里高效配置,新发现、新发明、新创业、新产品在这里不断涌现。”翁祖亮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未来的浦东,还将成为人民城市理念的最佳实践地,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生活在浦东的老百姓将充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新征程上,浦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为浦东总结凝练的三条路奋勇前行。
一是坚定不移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以全方位的思想解放引领推动深层次改革突破,更加注重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改革突破。聚焦战略性改革、首创性改革、基础性改革、针对性改革、优化性改革,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激活治理效能。
二是坚定不移走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开放,更加注重制度型开放,更好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的“试验田”作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
三是坚定不移走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努力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浦东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翁祖亮表示,要聚焦张江科学城的建设,不断提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
目前在浦东在建和拥有的大科学设施有10个,各类外资研发中心有249家,各级经认定的企业研发机构有717家。中央《意见》要求浦东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布局和建设一批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这既是对浦东的支持,也是对浦东的信任,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使这些国家创新基地能尽快建成投入使用。”翁祖亮说,通过扎扎实实的各项体系构建和举措的完善,来不断增强浦东科技创新的“磁效应”和“场效应”。
与此同时,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的浦东已经有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55万。翁祖亮表示,要完成中央赋予的引领区建设重大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浦东建设人才高地主要是面向全球引才聚才。下一步要争取开展外国人才“一证通用”改革,建立浦东新区外国人才永居推荐“直通车”制度,争取承接外国高端人才审核权,逐步放开专业领域境外人才从业限制,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等。
“同时,我们也在人才事业发展、安居乐业等方面创造更好的环境,目的就是要让天下英才到了浦东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使更多的英才在浦东有施展才华的舞台。”翁祖亮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