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最大军贸单告吹:印度不愿做“冤大头”弃购“阵风”战机
近日有消息报道称,印度发现“阵风”战斗机的全寿命服役成本单价将高达1.3亿美元,经过一场痛苦的摇摆之后,最终放弃法制“阵风”战斗机,很可能再次转而与俄罗斯继续联合研制T50战机。
成本过高、技术转让“抠门”
法国早在退出欧洲战斗机计划之时,就给“阵风”铺下了坎坷之路。
法国提出的性能方面“轻、小、灵”和技术方面“高大上”和“空海兼顾”等要求明显高于欧洲其他国家,被冠以“第四代+”和“性能最全面”的“阵风”战斗机集合了法国工业技术的种种结晶。但这背后也结出了大大的苦果——成本高昂以及零部件和弹药通用性差(法制武器的各种规格经常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类型的,很可能造成用户不得不建立两套后勤维护体系,单独采购各种零件和弹药)。
目前,“阵风”的用户只有法军一家,参与实战战例也都波澜不惊。所以从口碑上“阵风”显然没法跟美俄战斗机的“大鳄”们相媲美,甚至跟当年同门的“台风”相比,“阵风”也并无优势。
印度当时签下这笔世界上最大的军贸大单,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技术转移、本土制造。而这恰恰是法国在军贸过程中最保守的方面。从当年的“幻影”开始,法国在向用户国的技术转移和本土化生产方面就显得相当“吝啬”。作为除美俄之外的第三大主流战斗机,竟然只向澳大利亚和瑞士卖过许可证。此单“阵风”合同签订之初,法国起初一改既往同意在印度本地制造其中108架。但到了最后,价格出现翻倍而技术转移方面也吝啬如故。
这和在印度本土制造的苏30MKI(虽不大成功却总算有些成果)一比,放弃“阵风”合同似乎成为了唯一不做“冤大头”的选择了。相比之下,目前印度的假想敌中巴空军的主力战机还没有比苏30MKI更强悍的,因此自造单价8000万美元的苏30MKI虽不完美,也足够用了。更何况还有更便宜的俄罗斯供货商这个来源呢?
其实,本来法制幻影2000战斗机在印度有比较好的口碑,而“阵风”的空海兼顾特点对于有装备航母载机需求的印度而言,吸引力也足够大。如果法国能在技术转移方面松动一下,利用这一次外销的数量适当摊薄“阵风”的成本,未必不是一条通向未来大量外销订单的路子。毕竟俄罗斯的苏霍伊设计局很快就要吃光苏联时代攒下来的老本了。
代价高昂、航空工业“大跃进”
反观印度的处境和诉求,能进一步理解其最初对法国“阵风”战斗机的渴望。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当年在强调国防工业的重要性时,曾拿中国做反面教材说过“没有国防工业,谁想蹂躏就可以蹂躏”的话。印度对此有着深切的体会。
印度国防工业家底过于薄弱。曾担任国防部长技术顾问的阿塔在解释LCA战斗机开发不够成功的原因时曾经说,“我们这样的国家连汽车发动机都造不出来,现在却试图研发战斗机发动机!”
不管是国产的坦克还是潜水艇,到目前为止印度国产化零部件仍然不过关,所占比例根本不能满足稳定的自行生产所需。
相反,在印度的假想敌图谱里面位列前端的巴基斯坦和中国,防务合作在更深入的层次上稳步推进,“哈立德”坦克、“枭龙”战机都是例证,而这些都让某些印度人夜不能寐。这些中巴合作项目对于印度来说既是压力更是榜样。因为这充分证明一个工业技术落后的国家通过跟相对先进的友好国家合作研发,可以对自己的工业系统实现跨越式的能力提升。
回顾历史,印度也曾通过与俄罗斯合作研发“布拉莫斯”导弹等项目,获得了一定的先进技术应用能力。当然,俄罗斯对于印度仍然处处“留一手”。
在和俄罗斯合作本土化生产苏30MKI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问题、生产组织流程不科学,加之俄罗斯在转移关键技术上遮遮掩掩等因素,导致战机本土生产成本远高于俄罗斯的销售价格,而且各分系统的性能可靠性也存在疑问。
但即便如此,印度军方仍然继续追加采购本土生产的苏30MKI,目的就是为了使得本土产能够持续下去。因为不管代价有多沉重,毕竟印度自己的工厂里现在飞出来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斗机了。
由印度的这种思维逻辑重新审视“阵风”交易不难发现,除了为未来装备航母载机的考虑之外(苏27及其衍生机型的重型多用途战斗机体量和作战性能比并非最佳考虑,反而是“阵风”这种中型多用途战斗机更有优势。毕竟印度的航母还是属于中轻型的,能够装备更多的作战飞机数量,并且一机多用,显然是可以最大效能发挥战斗力),印度所看重的正是法国所悭吝的“技术转移”。
如果法国能如印度所愿,协助其实现自产108架包涵了各种领先技术的“阵风”战斗机,那对印度的飞机制造业无疑带来新的突破。即便只是在法国技术指导下,按照图纸生产和装配一款第四代战斗机,印度也可从中学到新材料应用技术、新的生产工艺应用技术和西方式的生产组织艺术。印度航空工业“大跃进”这枚鸡蛋也不再只有俄罗斯这个“篮子”可放了。
困难重重、“短痛”之后是“长痛”
5年前,俄罗斯拉着印度一起搞T50的联合开发。但该联合研制如同两国的航母交易一样大有变成新的“钓鱼工程”的节奏,而且随着俄罗斯的钱包逐渐鼓起来(油价上涨),苏霍伊设计局似乎有把印度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意思。
从T50首飞到今天5年多时间里,包括普京在内的各级俄罗斯官员,多次发誓要实现量产装备,却都沦为空头支票。
T50要想实现量产,必须解决各个子系统问题,整体设计修改问题,新材料量产化应用问题,新生产工艺应用问题,新设备采购调试问题,新的知识培训……这一切都需要大把的银子。同样的问题眼下也严重困扰印度国产化苏30MKI。这意味着,如果俄印合作T50要走向量产,那就不光俄罗斯会头痛,小伙伴印度也必然要再次面对同一群拦路虎。
目前俄印双方种种分歧和困难,其实更多地可以解读为利益分配的分歧和双方固有的能力缺项导致,还不是不可调和的冲突。所以俄印一定还会继续“团结中有斗争,斗而不破”下去。
总体而言,“阵风”本土化生产的夭折对于印度来说是一种“短痛”,放弃购买“阵风”对于印度来说是无奈;而俄印合作研发T50,将成为印度的“长痛”,这个“长痛”对于印度来说是唯一的选择,只有咬牙忍耐下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