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德阳市发展的启示
引言
四川省德阳市是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也是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德阳市也是成渝经济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和成都经济区重要增长极,还是四川省重点规划在建百万人口城市。德阳市历来有“西部鲁尔”的美誉。
德国鲁尔工业区曾经是德国和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最为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它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德国参加的两次世界大战重要的物质基础,战后又为德国经济的腾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期,鲁尔工业区面临高污染、高失业、产业转型改造等问题,经过近20年的“经济结构转型”,鲁尔地区已经从一个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的旧工业区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服务业及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
鲁尔工业区是全世界公认的产业结构转型成功的工业区,如今的鲁尔区被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在这份大都是代表各个国家、地区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名胜古迹的名录中,使得鲁尔工业区的当选显得分外显眼又弥足珍贵。鲁尔工业区转型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对于德阳市在推动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境生态和资源保护等方面,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西部鲁尔”的优势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出于国防建设的需要,一批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纷纷西迁,到德阳安家落户,这座昔日默默无闻的西部小城由此走上工业立市的道路。
以中国第二重型机械厂、东方汽轮机厂和东方电机厂三大企业为主体的重工业体系,使德阳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声名远播,独领风骚,成为中国重型机械、动力设备制造工业的重要基地。作为共和国骄子的二重、东电、东汽等一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在全国装备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先后为宝钢、鞍钢、攀钢、武钢等国家大型钢铁企业和龙羊峡、葛洲坝、三峡、二滩、邹县等水力、火力发电工程提供了一大批重大成套装备,为国家安全和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类重型机械工业企业,在一个区域集中度之高无论是放眼中国还是世界都是罕见的。
在“三线”建设期间,当时迁建和新建的工业企业还有东方电工机械厂、德阳耐火材料厂、四川省化工设备厂(西南化机)、四川东方轴承厂等企业,这基本形成了德阳建市时的工业布局。1983年德阳建市以后,各县(市、区)为了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纷纷上马新建了一批企业,如广华化纤、广康聚脂、广益印染、毛纺厂等等,加之乡镇企业大量涌现,使德阳的工业布局再次发生较大的变化,步入了新一轮建设高潮。
目前,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都由德阳制造。发电设备产量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国内第一,大型轧钢设备产量国内第一,拥有8万吨模锻压机、“华龙一号”、巨型水电装备、50MW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国之重器”。德阳是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是联合国授予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工信部命名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装备制造)。2019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586亿元,年均增速11.3%,规模占全省25.6%。
然而,传统装备制造业目前也遇到了各种挑战,主要是近年来电力、冶金、煤炭等部分领域对传统重大装备需求趋缓,到了由高速增长变为中低速增长的拐点;重点产业升级发展提出新要求,能源、交通、原材料、信息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迫切需要通过使用更多性能先进、效率高、稳定性好、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实现转型升级;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宣告煤电装机快速增长时代正式结束,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装备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德阳市以煤电装备为代表的能源装备产业将面临转型升级。这些新的挑战对德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新的难题和课题。
二:鲁尔工业区改造的经验
德国西部鲁尔地区作为德国工业革命的策源地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里也是从前德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鲁尔地区对当时联邦德国的经济恢复和起飞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鲁尔的工业产值曾占全国工业产值的 40%。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邦德国将工业发展重点集中在德国南部原来工业极为薄弱的地区,特别是原来以农牧业为基础的巴伐利亚,依靠发展汽车、电气、微电子、电讯和宇航等新兴工业,形成新兴工业中心。而鲁尔地区以煤钢为基础的传统产业不断衰落,大批工人失业,大量污染源需要治理,鲁尔地区“调整经济结构”亟待提上日程。
德国政府从60年代末开始着手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对传统重工业进行改造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传统的重工业进行清理改造,对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德国政府深知公众心理,采取了几个方面措施:
01
政府对传统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做强盈利能力强、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的传统行业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含量。德国政府出于自身能源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失业压力等方面的战略考虑,仍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并改造煤钢业。
02
各级政府通过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善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兴建和扩建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投资搞基建,增加了工作岗位,将原来因改革失业的工人吸收到新的岗位上,解决其就业问题。
03
政府集中整治土地,通过“造地复田”、“复垦绿地”以及综合利用等方式,鲁尔区许多报废的矿井得到了重新修整,日后大都成为传统工业展览、教育或培训实习的基地。
这一阶段的改革最为艰难的,需要准确地把握公众心理,妥善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为后续工业区改造奠定基础。
20世纪70年代:调整产业结构
在这个阶段,联邦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及工业协会、工会等有关方面联合制定了“鲁尔行动计划”。在继续加大前一阶段改善基础设施和矿冶工业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同时,有意识地通过提供经济和技术方面的资助,逐步在当地发展新兴产业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新兴产业(主要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首的信息技术产业和以遗传工程为首的生物技术产业)可以迅速的积累资金,为老工业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第二可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为此,鲁尔工业区所在地的北威斯特法伦州还制定了特殊的政策吸引外来资金。例如:凡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到北威州来落户,将给予大型企业投资者28%、小型企业投资者18%的经济补贴。优惠的政策加上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使得北威州的新兴产业有了高速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今:发展文化产业
在这一阶段,西方国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遗产观,认为产业遗产见证了人类进程的历史,鲁尔区就属于这种产业遗产,它的兴衰连接着几代人的生活,印刻着人类技术进程中重要的一页。
由此,德国政府并没有采取大量拆旧建新的方式,而是保留了大片产业基地,开始了鲁尔区的改造振兴。鲁尔工业区所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于1989年创建了国际建筑展览公司(IBA),启动了规模庞大的鲁尔区更新计划。10余年间完成了100多个更新方案,每个更新方案都展现出独特的创意与成熟的执行能力,并且强调生态品质与文化品质。
德国政府从民众的需求入手,加之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实现其设计蓝图。人们看到:在艾姆舍尔,设计者将厂房和设施建成博物馆和景观公园;在杜伊斯堡,将瓦斯罐改造成潜水训练基地,将混凝土建筑外墙改造成了攀岩场地;在欧伯豪森城,将118米的巨大瓦斯罐改造成全欧洲最大、最另类的展览馆。这样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每一项都充满了智慧,每一项都从不同层面满足了民众教育、休闲、娱乐需求,当地民众的生活也因此变得多次多彩、令人艳羡。
鲁尔工业区的改造是成功的,各种工业博物馆展览了鲁尔工业区两百年的“火与钢”发展历史,参观者十分踊跃,年少者新奇地看着他们的前辈劳动的情景,年老者带着怀旧的感情边看边讲述他们的过去。这些钢铁怪物似乎已经成了现代工业的“文物”,文化产业又成为该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德阳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政策支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要把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防范化解“卡脖子”风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我国将加快推动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为重大装备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当前,德阳发展面临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赋予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成德同城化”发展赋予区域协同发展新机遇、“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构建供给侧改革新机遇、“新基建”赋能提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机遇。
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提出新需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学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涌现和不断升级造就了一批新产业,多领域交叉融合趋势下的战略转型已经成为全球重大装备发展的普遍趋势,关键核心技术对未来装备制造业发展将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对德阳重大装备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对德阳的启发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其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夯实制造业数字化基础;三是利用德阳独特的优势,探索工业文化产业的可行性,使德阳市以重型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同时增加服务业及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协调和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作者系中制智库研究院副院长)
✎
原标题:《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德阳市发展的启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