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柳州,再夺全国第一!
7月19日早上,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发布“2021年1-6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柳州水质排名第一!
2021年,生态环境部对国控考核断面进行了更新,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从1940个升至3641个,柳州市国控考核断面由去年的3个增加到9个,与“十三五”考核相比,水环境控制单元增加一倍多,水环境影响因素大幅增加、更趋复杂。此次再回榜首,证明柳州水环境质量经得起考验,柳州水污染防治工作持续稳定推进。
柳州水质如此好
让全国人民艳羡
来看看日前新华社如何点赞柳州水质
↓↓↓
发源于贵州的柳江,在广西柳州市绕了几道弯。作为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在发展进程中曾走过弯路,一度被打上“酸雨之都”的标签。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坚决向污染宣战,实现大工业与美丽山水和谐共存,获得“工业城市中山水美,山水城市中工业强”的美誉。
生态环境部公布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2020年与今年第一季度柳州均位居全国第一。
这一显著变迁的背后,是柳州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贯彻“两山”理论,坚持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 新华社视频报道
从“酸雨之都”到“清渠如许”
柳江河畔的蟠龙山,人造瀑布从翠绿的半山中奔涌而出,构成“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游船在这里放慢速度,游客在这里驻足停留,欣赏流光溢彩的飞瀑。
可是谁能想到,美丽的瀑布下面,当年曾是一家印染企业的排污口。带着刺鼻气味的工业污水正是从这里排入柳江。从污染源变身怡人景观,蟠龙山见证了柳江治污传奇。
资料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柳州,烟囱林立,浓烟滚滚,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酸雨率曾高达81.8%至98.4%。“风吹一地灰,十雨九次酸”,曾是柳州人噩梦般的记忆。
大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曾直排柳江,在柳州市区不到9公里的河段上,分布着30多条排污沟渠。
21世纪初,柳州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打响工业调整布局战,对城区内排污较多的企业关掉一批、改造一批、搬迁一批。如今,许多原来污染环境的城中工厂变成了惠民亲民的公园、学校、住宅小区等。
记载着柳州城市变迁史的工业博物馆,正是在原柳州市第三棉纺厂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曾经的工厂车间仍依稀可见,这里已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夏日里的柳江碧水如镜,乘船溯流而上,两岸峰峦叠嶂,林木葱郁。融安县水利局局长罗庆贤说:“柳江上游融江水质常年保持Ⅱ类,而且逐年向好。”
“看着柳江水质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就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柳州市民廖静说。
从“治水护水”到“上下游联动管水”
资料图
好水并非天上来!
近年来,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21世纪现代山水工业城市”的奋斗目标,全面启动水环境综合治理“碧水蓝天”工程。
位于柳州市北郊的白沙污水处理厂是“碧水蓝天”工程项目之一,每天有18万吨左右的污水在此处理。
白沙污水处理厂厂长丁兆铭说,污水通过自动化的污水处理设备,经过有机物降解、脱氮除磷等生物工艺处理,辅以化学除磷和紫外线消毒,最终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一级B标以上。
为改善柳江水质,柳州市建成市、县两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座,处理能力超过82万吨/日;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46座,基本实现镇镇有生活污水处理厂。
在沿江截污治污之后,柳州启动了“百里柳江”市区河段综合治理项目,对两岸55.5公里的河道进行清理整治,开展园林景观建设,让美好沿岸环境与柳江好水相得益彰。
竹鹅溪是柳江支流之一,过去曾是较严重的黑臭水体。2006年至2018年,柳州市对竹鹅溪进行综合治理,如今黑臭水体消除,水质合格率100%。“以前经过这里都捂着鼻子,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来溪边散步、锻炼身体。”附近居民韦莎说。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龚继冬介绍,柳州已谋划“十四五”污染减排等工程项目超130个,预计总投资约270亿元。这些项目将进一步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柳州全面推行“河长制”,现有市、县、乡、村四级河长2068名。柳州市水利局副局长、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蒋勇说,3年来各级河长巡河超过30万次,解决包括非法侵占水域岸线和垃圾倾倒等在内的河湖“四乱”问题1000多起。
融江柳城段主河道两旁曾停放不少采砂船,非法采砂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不少违法网箱养殖行为。柳城县水利局局长韦江波说,2018年以来,当地大力推进河湖“四乱”问题整治,依法强制拆除砂场28家,拆除违法养殖网箱100余户。
运用法治力量保护柳江是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柳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柳州市环境违法黑名单的管理制度(试行)》,健全环境违法行为失信惩戒机制。
△ 在柳江上游的融江广西融安县城河段,水上保洁队员在清理河面上的垃圾(2013年6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去年5月,融安县人民检察院对两起非法捕捞水产品破坏生态资源案进行公开听证,其中一起案件涉案人员使用电鱼机非法捕获0.08千克野生杂鱼。两起案件当事人要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出资购买1500尾鱼苗向融江放生。
要想柳江水好,也要保证上游来水质量好。柳江上游都柳江流经贵州省黔南州和黔东南州,柳江最大支流龙江流经河池市。柳州积极推动上下游流域联合开展生态环境治理,2019年联合来宾、河池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2020年与贵州省黔东南州签订《都柳江流域市(州)级跨区域环境联合交叉执法协议》,构建跨省区执法合作机制。
转型升级走绿色崛起之路
资料图
柳州以汽车、机械、钢铁为龙头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广西四分之一。当地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发展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在柳江畔的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业污水经过一道道工序处理,最后变得清澈见底。公司党委副书记韩宗桂说,柳钢建成4座废水集中处理站,吨钢耗水量由21年前的54吨降至目前的1.7吨。通过一次次技改,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98%以上,基本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如今,行走在公司附近的池塘边,时常可见成群的白鹭自由翱翔和觅食。
传统汽车产业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瞄准环保、绿色发展方向,加强新能源汽车研发。2017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宝骏E100新能源两座小汽车问世,此后宝骏E200、E300相继上市,去年推出五菱宏光MINI EV新能源汽车,目前这款车销量已突破28万辆。公司副总经理练朝春说,如今公司汽车年销量超过160万辆,大量新能源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以生产大国重器工程机械闻名的柳工集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功研制全国首台5G智能遥控装载机、无人驾驶压路机,新一代绿色纯电动、智能化装载机、挖掘机逐步推向市场。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柳州工业正加速转型升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条工业强、山水美、环境好的绿色崛起之路在柳州越走越宽。
△ 广西卫视报道
一湾碧水穿城过
山水相依 城水相融 人水相亲
柳州将继续
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旋律
让工业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同频共振
来源:全媒体记者粟桂利、新华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栏目策划:柳报传媒微报(lzweibao)
原标题:《柳州,再夺全国第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