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上海国福路51号,品尝“真理的味道”
【编者按】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
百年以来,上海不断地改革探索、创新实践,成为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
2021年,澎湃新闻追溯百年时光,探访革命旧址,巡礼红色场馆,寻踪秘密电台,钩沉革命刊物,解密红色特工,重读左联人物……澎湃新闻重磅推出“红色上海·初心之路”系列报道。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向南走,有几条“国”字头马路。绿意掩映中,仅数百米长的国福路静谧安宁。推开路西侧“国福路51号”的黑漆大门,一幢正面望去呈“凸”字形的独立三层小楼映入眼帘。1956年至1977年,《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在此居住。
信仰之源
2018年5月,小楼修葺一新,作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正式开馆。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被多次印刷
走进小楼,可见陈望道1920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静静陈列;展柜里,摆放着1952年复旦大学校长任命书、手稿等;这里还有他曾用过的公文包、日记本、捐赠给学校的书籍、写下的遗嘱。
件件旧物和生动史料,重溯陈望道追求真理、坚持信仰的脉络。
1915年,时年24岁的陈望道留学日本,先后在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就读。在学籍姓名一栏,他填写过原名陈融、陈参一。留日期间,他读了很多马克思主义读物。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他更名“望道”,意为追望大道,为国家谋求道路。
留日归来后,陈望道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倡导白话文和新文学,遭到镇压。“一师风潮”后,经邵力子推荐,陈望道接受《星期评论》社邀约,回到义乌分水塘村专心翻译《共产党宣言》。
据资料记载,1920年春,陈望道在分水塘村柴房苦译《共产党宣言》,曾误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粽子吃,还对母亲说“够甜,够甜”,由此留下了“真理味道有点甜”的故事。
《真理的味道》钢笔画 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图
陈望道之子、复旦大学退休教授陈振新讲述,父亲用了平时译书五倍的功夫去做这件事。翻译的环境很艰苦,柴房平时不住人,房子通风,门窗都是摇摇晃晃的。三四月时,地处山上的房子更加冷。
当时,陈望道手头仅有日文版和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还有一本英汉字典,一本日汉字典。“就是靠这点东西来进行翻译的,因为他是首译,实际上是相当难的。”陈振新说,父亲当时还有一个想法,要让更多人能看得懂这本书,因此,他用白话文来翻译,在白话文尚未达到普及的年代,这要花很多功夫。
1920年8月,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问世。这本2万余字的小册子,影响和培育了无数先进分子积极投身革命。
1920年8月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 图片来源:网络
旧居往事
旧居一楼原是复旦语言研究室,沿着褚红色的楼梯向上,二楼和三楼才是陈望道的生活起居之所。
陈振新所写的一篇文章《国福路51号》记述了“一楼两用”的缘故。国福路51号,总面积300多平方米,大大小小的用房有十间之多,当时只有三口之家的陈望道,左想右想也不愿迁入这一新居。后来经学校再三说明并答应将校内的语法、逻辑、修辞研究室迁至国福路51号底层,问题才得到解决。
望道旧居 复旦大学供图
旧居二楼布置成主题为“千秋巨笔 一代宗师”的展览,复原了陈望道的书房,介绍其生平事迹。在书房窗边,放置着陈望道端坐的蜡像,栩栩如生,一如生前工作的状态。
1952年至1977年,陈望道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5年,是复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他积极推动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在他的提议下,自1954年至今,每年校庆期间,复旦均会举行学术报告会。
旧居内
陈望道还是一位对中国学术事业发展卓有贡献的著名学者。他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道路,《修辞学发凡》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1977年,他在病榻上完成了他最后一部著作《文法简论》(1978年出版)的定稿工作。
如今,由复旦青年师生组成的“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展示馆内,讲述“信仰之源”、宣讲陈望道追寻真理的故事。
紧邻51号望道旧居,还有61号、65号教授别墅。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全国高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一批知名教授齐聚复旦。1956年9月,这两栋由中央特批的别墅开始动工兴建。建筑采用红色平瓦坡式屋顶,黄色水泥拉毛外墙。楼前有一片绿茵草坪,四周栽种水杉、桂花等树木。数学家苏步青曾住在61号楼,数学家陈建功、遗传学家谈家桢曾先后迁入65号楼。
苏步青旧居和谈家桢(陈建功)旧居 复旦大学供图
2021年7月3日,修缮后的苏步青旧居、谈家桢(陈建功)旧居正式开放。包括陈望道先生的那幢西式三层小楼和这两幢红瓦黄墙小楼在内,这些寓所已成为复旦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