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政厅·场所|上海:街区商业的死与生

罗翔/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2015-08-13 20:21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也许你已经看出来了,本文的标题在模仿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作为建筑新闻记者和喜欢步行出门的市民,她在纽约生活了几十年,是这座国际大都市最严厉的批评者,也是最勇敢的守护人,她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961年问世,影响持续至今。

简•雅各布斯在书中提倡,“每周至少花上一个小时,四处走走,仔细观察你生活的城市。”她还身体力行,发起了“Jane Jacobs Walk”——让素昧平生的人们聚在一起,去探索自己身处的城市,并交流体验,让原本充满了陌生人的社区空间,成为故事发生的地方。

在这里,我也愿意充当一回志愿者,带领各位参观我最熟悉的街区:从临沂路(浦三路)至南泉北路(峨山路),约2.5公里,途经8个红绿灯,跨南码头路街道和塘桥街道,正好位于内环线两侧。近十年来,我几乎每天走在这条路上,上班下班、买菜回家。不夸张地说,在这条路上,就算我闭上眼睛,鞋子也认路。

行走

从修车铺说起。从家里出发前,我需要先给自行车打气。这家自行车修车小铺充其量也就3个平方,是从隔壁电动车销售店隔出的狭小空间,月租金450元。工作台上摆着电饭煲,寓示着这里也是生活空间。问修车师傅,晚上住这儿吗,他说不住,另租了一个住处,300块钱。我又问,生活压力大吗?他说,还行吧,不过,来修自行车的是越来越少了。

消失的早餐点。前些年,单位没有办食堂。我早上上班途中,会路过一家餐馆。餐馆在门口支一个临时摊点,后面厨房烙好大饼,冒着热气端出来,前台有位小姑娘负责切——顾客要二两,“啪”一刀下去正好二两;要三两,也是“啪”一刀分量刚好,再来杯豆浆,就是一顿早餐了。

可惜,2010年春节之后,这个早餐点消失了。或许,这就是新闻上说的“民工荒”,在我生活中的反映。后来这里变成了爱心献血屋。

“酒不醉人人自醉”。这家“红酒屋”一开张,就显得跟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一位气质蛮好的老阿姨看店,对行情熟悉,会跟我说,同款在淘宝、京东什么价,她这里更优惠些。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看好。没过多久,天热了,店里开着门,但没开空调。我想,恐怕是生意不好,要不然谁愿意大夏天受这罪。又过了一阵,这里关门转让了,展示红酒的原色木架被搬到隔壁,上面摆放着处理皮鞋。

隔壁的湘菜馆火了。这地段并非做不了“进口”生意,隔几个门面的湘菜馆就火了。一开始,这里只做湘菜,顾客以外地人居多,慢慢也吸引来不怕辣的本地人。

再后来,这里干脆重新装修,隔出夹层,多摆桌子,连店名也改了,加上本帮菜的元素。我特地走过去问,换老板了吗,没有,还是原来的,厨师也没换——连伙计都喜气洋洋的。生意做大了,心情当然不错。

邮局被面包店“啃”了一口。好好“活着”且生机勃勃的,还有面包店。从风格一致的门脸可见,邮局被挤压“瘦身”了——除了出租一部分空间,仅剩的面积中,还有相当比例改做邮政储蓄业务。

昔日的好行业,现在日子不好过。如果绕到后面,走进楼里看看,就仿佛回到记忆尘封的“八十年代”。

超市也给金融业腾一点儿空间。同样的窘况,也发生在超市身上。联华超市分割出一大半空间,让给了理财机构。这边是开门七件事,货车加推车,辛辛苦苦搬进拎出;那边穿着整齐制服的年轻业务员站在门口,跟来来往往的人讲“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还有听上去很诱人的“年化率”。

银行更有钱任性。临沂路、浦三路的交叉口,巴掌大的地方,竟聚集了12家银行网点,有营业柜台,也有自动提款机,俨然一处小型金融中心——周边居民不过6000户左右。看似极不合理的格局,却正是空间经济学“霍特林模型(Hotelling Model)”的现实投影——同质商品的供应者倾向于集中布局,竞争对手一起瓜分市场份额,最典型的例子是常常比邻而伴的麦当劳和肯德基。

银行家的算盘打得当当响,老百姓的小生意也是精打细算,比如开五金店的“小罗”(注:笔者并无股份)。仅隔了几个门牌号,另一家五金店的老板,就是他的父亲“老罗”。为何父子要各开一家店?因为他们不愿看到其他同行入驻,宁肯多掏一份房租,也要垄断这条街的五金生意。

除了不断“生死”更替的商业空间,还有一种正在蓬勃兴起的城市空间——公益的空间。说起公益,大家也许会想到毫无设计感的捐衣箱,摆在小区角落,捐赠物不能及时收纳,堆得到处都是,雨天还会泡在水里;印象里总是上锁关门的慈善超市,即便路过,也想不到走进去看看。

其实,公益还有另一种做法。比如,峨山路上的“公益街”,上面有儿童图书馆、助老器械和康体训练、绿色食物银行、慈爱社区衣橱……。也许,新瓶子里装的还是原来的配方,但能吸引人们停留、关注、参与、互动,慢慢地就起了化学反应,产生不一样的味道。

这条街的商业故事,绕不开“沃尔玛”。曾经那么骄傲的零售业地标,无论住家户或是租房客,日常生活都要依赖它的存在;但它如今的窘境,就像李宗盛的歌词:“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沃尔玛内部正在装修,其实就是调整布局,减少营业面积,隔出些空间,靠招租来增加收入。

走过了白天的街道,夜里又是怎样的景象?晚上八点的公益街,只有福利彩票点亮着灯,其他店铺都关门了,四周静悄悄。沿着南泉路走,这里才刚开始热闹起来,烤鱼、龙虾、羊肉火锅……浓烈的味道飘散到街面,吃货哪怕坐在车上,也能从味道判断身处何处——嗅觉和味蕾,让我们和城市发生了联系。

趋势

“体验经济”兴起的时代,商业巨无霸会不会被掀翻?

翻开《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排在“著名商店”开篇首位的,就是沿着南泉路可达的“第一八佰伴”。记载显示,1995年12月20日试营业当天,共有107万消费者进入商厦参观购物,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那时,上海总人口约1300万人——也就是说,一家店开张,差不多全市的人来了十分之一,该有多热闹。那么,谁会充当吃掉“大象”的角色?也许是并不起眼的“蚂蚁”,比如,店招上写着“e网打尽”的“嘿客”?Who knows?

方兴未艾的公益空间,其前景和未来如何?

走进一家家店铺,听到的议论并不都是乐观,也有担心和疑虑:发展阶段是不是超前,不能自身造血的困境怎么摆脱,商业模式转变如何顺应市场规律。总之,红旗能打多久?没有现成的答案。

笔者想到,此前李克强总理在中关村品尝3W创业咖啡,于是自动脑补了各路菩萨大仙来喝一杯公益咖啡的画面。也许,在不久的未来,这件事就会发生。

文化产业也不可忽视。蓝村路“小朱书店”的故事,是另一种街区商业的样本:起先被房租上涨挤压、濒临倒闭,而后得到塘桥街道支持,无偿提供场所;店主也积极投身公益,反馈社区居民。良性互动的结果,是社区品牌的创立和文化的溢出效应。“保住那一发青山”,正是书店存在的意义。

可以预见,夜间经济也是一个未来趋势。夜间除了吃喝玩乐,还可以做些什么?台湾旅游的必修课之一——24小时不打烊的诚品书店,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三联书店,也成功开办了夜间书店。“书店是城市的灯火”,海报上的宣传语,如此打动人心。

塑造城市活力,必是源自多元的力量,参差百态乃幸福之源。而据笔者观察,这一两年来,塘桥巴黎春天广场上的人流,“干净整齐”了许多,流浪歌手、推着黄鱼车卖花的小伙子、埋头贴手机膜的小姑娘……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熟面孔,都不见了踪影。

真正的国际大都市,愿意温柔地对待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人,在纽约、伦敦,流浪汉们可以贩卖Street News和The Big Issue营生——城市管理者相信,解决游民问题,在于使其自食其力,A hand up,not a hand out。

参与

从个人生活体验出发,对街区商业的观察和思考,能多大程度上体现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的变化?对此,笔者并无太大把握。

翻开1990年出版的浦东新区地图(很可能是浦东开发的第一张地图),可以看到,上述走过的街区,甚至连路都没有,更遑论商业的“死与生”,但历经四分之一个世纪,城市有机体已成长发育,作为其细胞组织的城市商业,也在不断更新。

再拉长观察时段。以七浦路为例,改革开放后,红火一时的小商品专业市场集群,并非无中生有——对照《老上海百业指南,1947-1949》,早在1930年代,这里就是茶商云集、商业公会密布的繁华地区。尽管时代变了,环境不同,但城市街区的商业基因始终存在,所谓转型,也可理解为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复原历史场景,需要专业知识和文献支持。“以空间换时间”的思路,也许是观察城市有机体的一条新途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心自己熟悉的地区正在发生的细微变化,用影像记录街区商业的“死与生”:开张、清仓、装修、重新开张……,随手拍几张照片,走进去、坐下来聊聊,也许就会对我们生活的城市和所处的时代,多一些直观感受。

笔者切身的体验,一次次的拍照记录和实地访谈,也是认识社区、产生认同的过程。甚至,还会有特别的收获,比如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简•雅各布斯笔下是“死与生”,而不是“生与死”,顺序的差异,也许并非随意——城市作为有机体,向死而生的过程,昭示着推陈出新,也传递了一份希望。

结语

回到这段旅程的起点,家门口的修车铺。这位师傅也是70后,儿子在隔壁学习修电动车,“修自行车没什么意思了,小孩子总要比我强吧”。虽然店面小,生意也不温不火,他对自己的状态还算满意,指着街角的一家成衣店说,恐怕撑不下去了,现在谁还逛小店买衣服啊。坐在门口的小方凳上,我听到了一个外来人员的工作、生活,还有对这座城市的复杂情感。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说过这样一段话,“去吧,去坐在豪华酒店的大堂里,也坐在廉价旅馆的台阶上;去坐在高档住宅的沙发上,也坐在贫民窟的地板上;去坐在富丽堂皇的剧院里,也坐在鄙俗下流的舞厅里……,总之,为了做真正的研究,去把你的裤子坐脏。”——简•雅各布斯正是这样洞悉她所在的城市,我们也可以。

如果可以分享,请把随手采集的图片、文字(时间、地点、访谈记录或观察感悟)发至邮箱:shanghaiwalk@aliyun.com ,一起来记录这座城市最细微的变化,见微知著,探寻上海街区商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使城市更具活力。热心参与的朋友,将可以分享征集来的其他信息。

(编者注:澎湃新闻市政厅“场所”系列亦征稿,希望记录城市空间的内容变迁、营造过程、人在其中的情感与活动,等等。邮箱:wangy@thepaper.cn)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