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灾难不是“地方性知识”

2015-08-13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8月12日晚上11点过,当绝大多数人进入梦乡,天津滨海新区一危化品仓库发生爆炸,数家媒体闻讯赶到,整个夜晚都在为公众全方位直播事件进程。8月13日一早,公众才知道这座被戏称为“没有新闻的城市”发生了死伤数百人的重大新闻。

这是从1989年8月青岛黄岛油库爆炸案死伤100多人、1993年8月深圳清水河危化品大爆炸死伤800多人以来,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危化品爆炸案。如果细致盘点,至少近10年来,大大小小的危化品爆炸案时有发生,仅今年4月份以来,见诸媒体报道的危化品爆炸每个月都有。

危化品的生产储运已经形成一套非常严格的操作规范。除非不可抗力,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发生重大意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此起彼伏的爆炸说明,总有人并不把操作规范太当回事。

操作规范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小到具体的操作流程,大到危化品的生产和储存选址,运输工具的安全性能检测等等,均可归入。因此大大小小的爆炸案等责任事故,既与具体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做事不规范有关,也是公众的外在监督形同虚设所致。

今天的危化品生产储运,攸关公共利益,但公众参与的途径却并不顺畅。很多化工项目,是作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引进的,从项目选址一直到日常运营,除了经济利益,其他与当地公众更为密切的综合效益被人为忽视,出了事故就尽力掩盖,外人外地概莫能知。

一切灾难都是教科书,都是全人类吸取教训的重要样本,但事前不充分集纳专业意见和民意,灾难发生后极力掩盖事实真相,相关领域的专家、利益攸关的公众并没有聚在一起反思教训,以提供给世人改进失误的机会,最后的结果就是,灾难本身便成了地方上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了一种“地方性知识”,而同样的灾难,在他处继续上演。

灾难成为一种“地方性知识”,不仅不能给其他地方提供镜鉴,而且就是在当地,也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警示。仍以天津为例,2012年就曾发生过蓟县商场大火,当时在信息发布方面便备受诟病,一些人还因“造谣”被抓了起来。显然,作为安全事故的蓟县商场大火应有的教训,甚至没有为当地的安全生产敲响警钟,如若不信,可以问问这次危化品爆炸案的责任人,是否还记得3年前的蓟县商场大火?

不独天津如此,类似这样的安全事故,在一些地方一再发生。中国是个化工生产和消费大国,化工安全生产储运方面,应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经验,但事实并非如此,不断发生的爆炸,反而证明一些城市正在坐上火药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