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
  • +1
    38

人民日报驳网络抹黑狼牙山五壮士:跳崖而非溜崖、没欺负乡民

人民日报
2015-08-12 07:06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编者按

8月1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文《狼牙山五壮士——一个抗日英雄群体》,撰写这篇文章的单位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文章对狼牙山战斗经过及其五壮士的事迹进行了梳理,指出“狼牙山五壮士”是敌后军民抗战斗争中产生的抗日英雄群体。文章说,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个别人怀疑和虚构“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斗争情节的奇谈怪论,混淆了视听,抹黑了英雄。对于把五壮士跳崖说成溜崖、五壮士欺压狼牙山当地村民等疑点问题,这篇文章一一做了驳斥。

文章最后认为,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当事人在一些细节的回忆上出现细微差别实属正常。个别人抓住某个细节主观臆想无限放大,歪曲诋毁抗日英雄之能事,否定和丑化八路军抗战历史,是极不负责很不道德的行为。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展示图片。

从1941年起,侵华日军加紧了对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大搞“治安强化运动”,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及其武装力量作为主要进攻对象。根据地军民敌后抗战进入空前困难的时期,同日伪军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狼牙山五壮士”就是敌后军民艰苦斗争中的一个抗日英雄群体。

一、狼牙山战斗的经过

1941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7万余日伪军(其中日军6万多,伪军1万多),对晋察冀边区发动空前规模的秋季大“扫荡”。这次大规模的“扫荡”和反“扫荡”斗争持续了两个月。

日军兵力多,来势猛,采取远程迂回、分进合击和铁壁合围战术,企图在短期内摧毁晋察冀根据地。晋察冀军区对于敌人的合围“扫荡”,预先做了一些准备。8月19日,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收到了反“扫荡”作战方针和战术指示。此前,一分区改造了部队主力所在的狼牙山驻地的地形工事,精简了机构。8月23日,日军开始发起进攻。一个月来,易县周边的大小战斗持续不停。

狼牙山属太行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河北易县的西南方向,包括有棋盘陀、莲花峰在内的5坨36峰。当时,我军数千官兵和数万群众在这里藏身,躲避日军的疯狂“扫荡”。9月23日凌晨,日军开始进攻狼牙山。盘踞在塘湖的日军先头部队占领了山下的南淇村和北淇村,制造了屠杀村民多人的惨案。接着,日军主力倾巢出动。拂晓时分,日伪军3500余人由定兴、方顺桥附近分三路西进,围攻易县北娄山附近的一分区驻地,当时一分区大约有5000余人。发动进攻狼牙山的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乙兵团,由步兵第一三三旅团及各配属部队组成,兵团长是步兵第一三三旅团长津田美武少将。

由于有叛徒赵玉昆的伪军带路,日军开进速度很快。日军在进出口布置重兵,从北管头沿东西水村向狼牙山推进。23日中午,日伪军已集聚在山下。当时,留在狼牙山的部队人数并不多,这里还有易县、定兴、徐水、满城4个县的党政机关、游击队和群众三四万人,必须想办法尽快组织突围。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命令将四个游击支队交给正在山上养病的一团团长邱蔚指挥,要求他们利用天险地形,守住阵地,伺机突围。分区情报站通过“飞线”了解到敌人分布在周围的干河、毛儿崖、管头、东西水、松山、娄山、淇水、菜园、雪踅岭、碾子台及九莲山。23日黄昏,一分区三团和二十团从岭西、隘刹、刘家台和东、西武家庄子同时出击,管山、松山一带的日军伤亡惨重,伪军也受到重挫。日军以为遭遇我军主力,立即从九莲山、碾子台和雪踅岭等地赶往北娄山救援,日军的一大部被吸引过去。这一带空出一个十几里长的大口子,大大减轻了我军压力。邱蔚团长抓住有利时机,迅速组织突围。

按照一分区首长的指示,一团的一个连留下作掩护。掩护主力部队撤离的任务交给了一团七连。七连从狼牙山的东面转移到西面,在一个山洞里领足子弹和手榴弹,由当地民兵游击队配合行动。而分区主力部队则于23日晚由周庄经上、下隘刹向西转移,直到24日中午,分区司令部已安全转移到了张家庄。

按照原来的部署,七连佯装成一团主力来吸引敌人主力,再利用夜幕掩护和熟悉地形的优势,伺机打击消灭敌人。七连连长刘福山和指导员蔡展鹏带领全连战士利用狼牙山的天险和改造过的地形,在民兵配合下分兵把口,在敌人上山的道路上埋了地雷。24日夜色降临后,4个县的游击支队、机关干部和群众沿着盘陀路向那片空出的口子开去,悄悄地转移了。半夜12点左右,六班翻过狼牙山,来到山背后的小村子。七连把一排、三排派出去警戒,二排集中待命。大约凌晨三四点,接到掩护七连主力撤退、为机关撤走争取时间的命令。在完成掩护群众突围的任务后,一排、三排相继撤离,二排继续掩护。连长命令二排二班把守北山脚口子,六班把守东口。二班离开后,连长带着七连指战员沿着盘陀路向外撤离,将机枪组留给六班占领西山口,吸引敌人火力,继续掩护作战。机枪组的两人配备了两挺机枪。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等5人借着月光,将团部留下的几箱手榴弹分束扎捆,然后隐藏在棋盘陀最险要的“阎王鼻子”和“小鬼脸儿”两个据点。

25日清晨,500多名日伪军向狼牙山发起攻击。敌人上山途中,从东西水村往棋盘陀来的日军,一路上伴随着地雷的爆炸而倒下。机枪组的两路火力吸引了敌人,敌人误以为山上仍有我军部队主力。马宝玉等5名战士分成两组,阻击企图在棋盘陀汇合的敌人。但机枪连子弹有限,机枪手在打完子弹后撤退了。为了拖住日军,六班战士一直把敌人往山上引。日军在前面的进攻中吃了亏,不敢贸然行动。他们采取扫射和炮轰方式,小股试探,轮番冲击。六班战士扼守着棋盘陀的要道,英勇战斗,坚守阵地,打退了日军的4次猛烈冲锋,杀伤敌人50余名。直到中午,日军也没有爬上棋盘陀。棋盘陀有一条路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另一条是通往棋盘陀顶峰的路,也是一条绝路。为了不暴露部队转移路线,保障主力安全,5名战士选择撤向棋盘陀顶峰,班长马宝玉带着战士们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岩石和树林向敌人射击。敌人紧追不舍。由于敌人不熟悉地形,有的中弹滚下山去,有的踏落石头坠入深谷。六班战士把敌人引向顶峰的绝路,同时也使自己陷入困境。

棋盘陀峰顶三面悬崖,无障可凭,无路可退。五壮士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同敌人激战5小时。弹药用尽后,就把石头石块砸向敌人。他们打光最后一粒子弹,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终因众寡悬殊难以支撑。在最后的危急关头,5名勇士宁死不屈,他们将所带枪支毁坏后,纵身跳下了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3人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二人跳崖后挂在绝壁的树枝上,幸免于难。葛振林伤势较轻,宋学义摔折了腰。两人凭借求生的本能和顽强的毅力,艰难地爬上悬崖,相互鼓励相互搀扶走到小石林一带碰到当地道观的李道士,经其救助后由民兵送往医院。狼牙山战斗结束。马宝玉等5名战士誓死抗日的壮举,表现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高尚品质和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气概。

二、关于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决定及其战地宣传

1941年秋季晋察冀根据地军民反“扫荡”斗争持续到10月中旬结束。关于狼牙山战斗中我军指战员英勇作战的情况,在日本出版的《华北治安战》也不得不承认。该书在总结此次日军“肃正作战”的教训时,谈到八路军“负责掩护主力退却的部队,即使兵力薄弱,也必进行顽强抵抗”,“共军哨兵在退却之际,有故意想与主力相反方向退避的倾向”。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像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以小部队掩护主力转移、顽强抗击日军的战例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可以说,利用狼牙山险要地形、工事以及集束手榴弹的杀伤威力,之后又在棋盘陀的险要据点设伏、阻击,在七连留下的机枪组两名战士机枪的配合下,六班战士毙伤数倍于己的日军不仅是真实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10月18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部主任舒同、副主任朱良才共同签署颁布《晋察冀军区关于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训令》(以下简称《训令》),其中记载了狼牙山阻击战中毙伤敌人100名以上。同时,对马宝玉等5名战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号召全军指战员向五壮士学习。军区作出指示:“一、在每次战斗中,高度发扬英勇顽强的搏斗精神,以战斗的胜利纪念他们。二、在烈士牺牲地点,建碑纪念,并命名为狼牙山三烈士碑。三、决定马保林等烈士作为一团模范七连的荣誉战士,每逢纪念日点名时,首先应从荣誉战士点起。四、对光荣负伤的葛振林、宋学义二同志,除通令嘉奖外,并各赠荣誉奖章一枚。”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举动,很快在边区传开了。

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刊发了前线记者沈重采写的通讯《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之后,方冰、劫夫创作了歌曲《狼牙山五壮士歌》,魏巍、罗浪创作歌曲《五壮士之歌》。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迅速在边区传颂着。第一军分区战线剧社的青年画家曹振峰绘制了连环画《五壮士》,剧社还创作演出了由胡旭编剧的四幕话剧《狼牙山五壮士》。这些作品倍受军队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喜爱,教育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三、对围绕“狼牙山五壮士”若干问题的看法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个别人怀疑和虚构“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斗争情节的奇谈怪论,混淆了视听,抹黑了英雄。我们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根据葛振林、宋学义及其相关人对狼牙山战斗情况的描述,根据史料的记载,结合实地考察调研掌握的材料线索,谈谈对有关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 五壮士跳崖地点棋盘陀

根据宋学义《在狼牙山上》的描述,跳崖地点是在棋盘陀顶峰。他说:“攀上了棋盘陀的顶峰……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三面是万丈悬崖。”沈重在《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中记载:五壮士在棋盘陀顶峰跳下了悬崖,“二十丈绝崖的沟底有三堆血肉”。《训令》里面记载,要“在烈士牺牲地点,建碑纪念,并命名狼牙山三烈士碑”。1942年5月1日开始动工建塔,7月7日在棋盘陀顶峰建起了纪念塔。9月7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的题为“棋盘陀上纪念塔落成,三青年烈士英名永垂”的报道中称:“(本报晋察冀边区通讯)易水狼牙山棋盘陀三勇士壮烈捐躯(按:三勇士壮烈捐躯事迹,见本报八月三日四版)后,军区为表彰忠烈,特在烈士殉难地建立巨塔,以资永远纪念。”后来在纪念塔(棋盘陀顶峰)下方发现三烈士尸骨的事实及实地考察调研的情况来看,五勇士跳崖处在棋盘陀顶峰是较为可信的。

有人拿葛振林讲的“三个小山包”来印证跳崖地点,“这地方离主峰棋盘陀不远,是一连串的三个小山包,正面从我们来的地方是一条小山腿,弯弯曲曲地伸开去,背后和两侧是陡陡的山坡,下去就是望不见底的悬崖”。他本人也没有说这三个小山包就是大小莲花峰。在棋盘陀峰顶旁边,有几座较矮的山峰,它们是棋盘陀峰附近的侧峰,而不是对面的大小莲花峰,棋盘陀峰与大小莲花峰中间隔着悬崖和几座较矮的山峰,两者之间有一段较长的距离。

当地也有跳崖处为小莲花峰的说法。1942年、1959年、1986年曾三次修建纪念碑(塔),到1986年重新建塔的时候,由于年代久远,搜集资料非常困难,当时使用了一位自称目击者的人提供的讲述材料。退一步来讲,当地人所说的陀是一个较大的地理范围,广义上的棋盘陀也包括大小莲花峰在内的其他山陀。因此,五壮士从棋盘陀跳崖说并没有违反历史的真实性。

(二) 把跳崖说成“溜崖”有违历史真相

1995年8月11日,《羊城晚报》刊登《壮歌重唱狼牙山》一文,说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跳崖,葛振林、宋学义两人是顺着崖壁溜了下去。葛振林对其中的细节曾多次予以澄清。葛、宋两人所跳的一面悬崖下方恰好有当地人俗称的“岩障”(岩石中长出的树木),两人被树枝挂住才没有摔到底,但都负了伤,幸免于难。宋学义回忆自己紧跟着班长跳下悬崖。葛振林的回忆也清晰地记载了跳崖挂树的经过以及宋学义跳崖从其身旁摔下去的场景和心情:“当时自己的决心是:猛一跳,栽下去就算啦。谁知道跳下去以后,身子一挨到树,手又不由自主地伸出来,去抓树枝子……我心里还是明白的,伸手摸摸身子底下是并排的几棵小树,把我给挡住了,我知道没有摔到底,自己还活着,只是浑身没劲不能动。也不知是我和同志们碰下来的还是敌人推下来的,人头般大的石块,这时正顺着我下来的山崖不断地往下滚,经过我的身旁,‘通通’摔下崖去了”。还有人拿“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批斗会上当众质问宋学义跳崖来说事,这种特定环境下质疑甚至迫害污蔑抗日英雄的恶劣行径,显然不能作为证据。

(三)七连埋设地雷没有疑义

七连在狼牙山上的几处关键地方是预先埋有地雷设伏的。《杨成武回忆录》记载,“七连在敌人必经之路上埋下地雷”。葛振林在其《狼牙山跳崖记》中多次提到埋了地雷。“我们刚要爬过一个崖坡,突然从石缝里钻出一个人来,穿便衣,看样子像地方工作同志,他连声喊:‘别走,那边有地雷!’话还没了,地雷响了”。他提到大庙“里面乱堆着敌人丢下的罐头盒子,当院一个大土坑,周围尽是敌人的血衣,看样子敌人踏响了我们埋的地雷”。另外还有串连着的手榴弹埋在路上,“我们趁着月色,把团部留下的几箱手榴弹,捆作一束一束,像埋地雷似的从山脚一直埋到半山腰”。在1941年至1942年晋察冀根据地军民反“扫荡”斗争中,山地战斗中使用石雷的情况非常普遍。

(四)以5名战士为代表的八路军同当地群众的亲密关系无可置疑

葛振林回忆在山上拔萝卜吃的故事,有的人引申到八路军的纪律作风问题。今天,当地老百姓对这种说法既感到愤怒,也觉得可笑。通过在狼牙山的实地察访,我们了解到,只要有个籽就会结果实,萝卜并不是老百姓特意种的。现在有些人拿拔萝卜吃萝卜来说事,他们没有去实地了解和考证,很难想象当时的实际情况和抗战时期根据地亲密的军民关系。当时老百姓宁可把自己吃的粮食拿出来,宁愿自己饿着也不愿让战士们挨饿。“一口饭也要留给战士们吃,最后一尺布留给战士们穿”。1942年狼牙山地区大旱时,八路军战士走30多里路去挑水,为的是让老百姓能喝上水;地里长不出东西来,老百姓把山上的树叶和草根挖了以后送给战士们吃,为的是让战士填饱肚子去打胜仗。

甚至还有人说:“狼牙山五壮士实际上是几个土八路,当年逃到狼牙山一带后,用手中的枪欺压当地村民,致当地村民不满。后来村民将这5个人的行踪告诉日军,又引导这5个人向绝路方向逃跑。”事实上,在这次日军“扫荡”期间,狼牙山下的南淇和北淇村惨遭屠村,家家户户都有国仇家恨,百姓如何肯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到外线作战,为了保护群众安全,最后舍身跳崖,或英勇就义,或身负重伤,他们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敬仰和爱戴。

综上所述,我们从宏观到微观,从文字记载到实地调研,对狼牙山战斗经过及其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进行了梳理,基本勾勒出马宝玉等5名战士为了掩护主力、保护群众转移、英勇顽强抗击日军的基本脉络和情节。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在战斗激烈进行、关系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当事人对于所发生事情的感受、个人所处的方位、战斗过程以及一些细节的回忆,出现个别细微的差别,也是比较正常的事情。而个别人抓住某个细节主观臆想无限放大,置抗日民族英雄为民族牺牲的大义于不顾,尽其断章取义、歪曲诋毁抗日英雄之能事,否定和丑化八路军抗战历史,是极不负责很不道德的行为。抗战历史不能亵渎,民族英雄不容诋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是对抗日英雄的最好纪念,也是对中华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38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10)
    发表
    热评论
    如果质疑就是抹黑,那就真的不怎么地了,在人们的质疑声中还原那点尘封的历史不也是一种纪念吗?他们在如此的困境中为国捐躯本无可厚非,研究者可曾考虑他们人性的一面。他们是人,他们有生存的自由与渴望,难道他们心底就真的没有那么一丁点的私心?值得慎思。
    2015-08-12 ∙ 未知
    40
    回复
    举报
    • 垚垚茄可闹别用你那龌蹉的嘴脸和阴暗的心里去质疑那时的抗战英雄,你也就只能这样了,有种叫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东西,你永远无法理解。
      • 2015-08-12 ∙ 江苏
        121
        回复
        举报
    • 妄语者这有什么可以质疑的?面对主力日军,5壮士未投降是不是事实,就此他们已经是英雄,还要质疑人家是不是跳了,怎么跳的?今日之军人有此魂魄,中华民族可永保平安!
      • 2015-08-12 ∙ 上海
        21
        回复
        举报
    • 啦啦啦生存的渴望 谁没有 ?只是有人成为了英雄 有人只能在评论中夸夸其谈!尊严 人格 难道不是人性 ?难道只有在地上匍匐的汉奸才具有人性 ?民族的复兴 又在何方?
      • 2015-08-12 ∙ 福建
        9
        回复
        举报
    • 共4条回复
    网奸网特泛滥,这是不争的事实!
    2015-08-12 ∙ 安徽
    99
    回复
    举报
      研究这些干嘛!抹黑英雄的都是想颠覆中华的人。它们会跟你讲道理?
      2015-08-12 ∙ 未知
      82
      回复
      举报
        支持还原事实,反对抹黑和涂白。
        2015-08-12 ∙ 江苏
        75
        回复
        举报
          要拿出证据来证明狼牙山五壮士事件的真实性,起诉不负责任的网络
          2015-08-12 ∙ 北京
          57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历史回忆细节有出入不是很正常嘛,辨析地点记忆有误差就被认定抹黑吗?那个“甚至还有人说”到底说谁说,为何不准确引用,是在说前面的报刊文章说的吗?大而化之引用不准确的文宣通病就是制造上述历史讹误的重要源头。
            2016-06-27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为了抗日而死伤,这是大节。纠缠于一些小节,诋毁英雄,没了天良。若是欺压百姓的兵痞,早投降了,还用跳崖寻死?
              2015-08-23 ∙ 未知
              12
              回复
              举报
                这标题写的一点力度都没有
                2015-08-18 ∙ 未知
                回复
                举报
                  美分
                  2015-08-17 ∙ 山西
                  1
                  回复
                  举报
                    我觉得溜崖不算抹黑啊,能溜崖干嘛非要跳下去。
                    2015-08-12 ∙ 江苏
                    8
                    回复
                    举报
                      媒体为什么会把那些诋毁英雄的文章发出来呢?媒体没责任还是没脑子?
                      2015-08-12 ∙ 江苏
                      7
                      回复
                      举报
                        本来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2015-08-12 ∙ 未知
                        8
                        回复
                        举报
                          我觉得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会有人故意抹黑造谣,
                          2015-08-12 ∙ 河北
                          11
                          回复
                          举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可怀疑却不可轻易下结论
                            2015-08-12 ∙ 北京
                            2
                            回复
                            举报
                              你弄几个不被质疑的呢
                              2015-08-12 ∙ 广东
                              6
                              回复
                              举报
                                是谁在质疑,根据何在,应当查查,若仅凭臆断,当严办!
                                2015-08-12 ∙ 山东
                                1
                                回复
                                举报
                                人民日报?谁有时间看
                                2015-08-12 ∙ 陕西
                                6
                                回复
                                举报
                                  很权威的样子。
                                  2015-08-12 ∙ 山西
                                  6
                                  回复
                                  举报
                                    历史不能编造,英雄不应该被歪曲!
                                    2015-08-12 ∙ 河北
                                    13
                                    回复
                                    举报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小丑们可以在大家心目中随便就能抹杀的。退一万步讲,五壮士就算溜崖也是了不起的壮举,换那些发杂音的**你面临这样的时候你试试溜崖。
                                      2015-08-12 ∙ 四川
                                      14
                                      回复
                                      举报
                                        跟邱少云不同,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整体事迹并不存在质疑,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存在争议,上升到抹黑高度未免小题大做
                                        2015-08-12 ∙ 北京
                                        6
                                        回复
                                        举报
                                          一个谎言往往需要无数的谎言去圆谎。强烈鄙视那些试图抹黑五壮士英雄行为的谎言。谎言再多也是谎言。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过去是英雄的队伍。现在也是。将来还是
                                          2015-08-12 ∙ 湖北
                                          12
                                          回复
                                          举报
                                            必须正视听
                                            2015-08-12 ∙ 山西
                                            2
                                            回复
                                            举报
                                              果粉一方面说只要抗日就是英雄,一方面又抹黑英雄。
                                              2015-08-12 ∙ 广西桂林
                                              7
                                              回复
                                              举报
                                                为什么呢?
                                                2015-08-12 ∙ 湖南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废墟中搭起生命之桥
                                                  • 第13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举行
                                                  • 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揭晓
                                                  • 赛诺菲血友病新药美国获批,系首个降低抗凝血酶的血友病疗法
                                                  • 交通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及双维投资发行A股股票,募资规模不超1200亿元
                                                  • 上海市举办F1的赛车场
                                                  • 由海尔集团投资制作的国产动画片,主角是一对不同肤色的兄弟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