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寻足迹 听党话 跟党走 | 打卡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演讲地遗址

2021-07-16 12: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本次集中开放的革命活动旧址中,既有北京李大钊故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等重要党史人物故居,又有陶然亭慈悲庵、“亢慕义斋”旧址等重要会议场所,还有中山公园来今雨轩、赵家楼遗址、二七惨案长辛店旧址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以及李大钊烈士陵园、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马骏烈士墓等重要纪念设施。

今天小午就带您走进

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演讲地遗址

一起来看看吧↓↓↓

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演讲地遗址位于东城区东便门内、护城河南河沿,原为蟠桃宫,正名“护国太平蟠桃宫”,始建于明代,是北京著名道观之一。1919年3月23日,北大学生邓中夏、黄日葵、许德珩等人发起创立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并在蟠桃宫设固定讲演点,通过现场讲演启发民智,宣传民主科学和教育救国理念。1987年因修筑东便门立交桥,蟠桃宫被拆除。原蟠桃宫王母殿前的“护国太平宫碑”被作为文物移至立交桥南侧绿地中建亭保护。

平民教育讲演团是五四运动前夕,进步学生组织“学生救国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于1919年3月成立,邓中夏在成立会上被推选为总干事。讲演团的宗旨是“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自觉心”。除了北大之外,也有许多其他学校的学生加入。当时就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毛泽东同志也参加了这个组织。

讲演团的前身是北大学生自发成立的“校役夜班”(即工人夜校),目的是为校内工友补习文化,讲解时事,效果良好。后来校役夜班改成讲演团并扩大到校外,成为平民教育讲演团。

邓中夏

讲演团成立没几天正赶上蟠桃宫庙会,学校又恰好放春假,大家决定将成立以来的首次讲演活动放在繁华热闹的庙会之上。

4月3日(农历三月初三)下午1点,邓中夏带着讲演团同学来到蟠桃宫庙会。他们停在一个空场的土台边,竖起写着平民教育讲演团几个字的大旗。为吸引听众,两个同学还拿出笛子,吹起《苏武牧羊》。很快,婉转的音乐吸引了一些老百姓,按照之前定的计划,讲演以廖书仓的《平民教育讲演之意义》拉开帷幕。为提防学生们宣传激进思想,京师警察厅的几个巡警围着讲台站成一圈,打着保护学生的幌子,在旁边盯着,还掏出小本子刷刷记录。老百姓看见穿黑制服的警察,都不敢上前。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部分成员合影

尽管上前的人不是很多,同学们还是扯着嗓子、手舞足蹈地大声宣讲,努力让自己演讲的内容吸引人。许德珩在讲《勤劳与知识》的时候,就通俗地说:“男也勤,女也勤,三餐茶饭不求人。”听了一会儿,警察发现学生们讲的内容无外乎教育、家庭之类,便放松警惕离开了。同学们讲演地更加卖力,慢慢地,上前听讲的百姓逐渐多了起来。

3天的庙会,廖书仓、许德珩、邓中夏等人作了38场演讲,内容非常广泛。有介绍自然常识的“空气”,也有讲生活道德的“赌博之害”,还有评论时局的“现在皇帝倒霉了”等等。初春的黄沙吹得人睁不开眼,但是听讲的人不少,这让讲演团成员很受鼓舞。

讲演团的活动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顺天时报》就曾以《庙会讲演教育》为题进行报道,称赞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的演讲“实于社会教育大有裨益”。

来源:史志北京、新京报

原标题:《寻足迹 听党话 跟党走 | 打卡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演讲地遗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