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来论|“乔东回炉读高职”报道者的不当与受伤者的不满
一、个案报道与框架偏差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人大本科毕业“回炉”读高职,图啥》,本意是聚焦一个特殊个体——读过人大新闻专业、在电视台工作两年的乔东,又去读了江苏的某职校。不过,这篇报道发出后,因为涉及“人大毕业生”“读高职”等信息,在网络传播(有的甚至直接加上“文凭不抵一技之长”的标题)和网民热议中,放大了“读大学拿文凭不如读高职学技术”的立意或倾向。
严格来说,这篇报道不能说完全没价值。比如,有利于大家理性思考读大学对不同个体的差异性意义,读者也可以从乔东的另类选择背后读到出于职业需求、有针对性求学的启发。但这篇报道容易出现两个问题:
一则,存在以偏概全之嫌——乔东哪怕读完了美国哈佛的博士,出于求职需要再去读一个蓝翔技校的高职,也是他个人相对“另类”的选择。这个题材是否值得以这样的篇幅、在版面头条做报道?在做这个报道时,又应该如何传递出这只是乔东的个人选择、并不代表读大学不如读高职的必要意涵?
二则,存在过度推广之嫌——报道中大量篇幅在力赞乔东在该职校就读的优异表现,难免会让读者产生借优秀学生来赞优秀学校的联想。而且,如果没有人大学新闻、回炉读高职的“卖点”,乔东是否具有中青报来做报道的新闻价值,也令人疑虑。
实际上,中青报记者在处理这种个案报道时,要格外审慎地有意无意中采用“文凭难抵一技之长”的框架(学新闻也在学技能,读高职不也在拿文凭么?)。如果用这种“对比框架”去解读,会造成“读大学不如读高职、拿本科学位不如学门技术”的不当暗示,流露出厚此薄彼的意思。这种暗示对具体的毕业学校(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感情会造成伤害,也有失对好大学本科教育公允和客观的态度。
二、报道常规与细节核准
中青报的报道中,记者大概是援引乔东本人或该高职院校提供的信息,称乔东“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人大新闻学院国内领先、影响广泛,一般读者看这句,很容易联想到这是“人大新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
读博士期间,笔者曾在复旦大学网络学院给新闻学专业的专升本班兼职教课,其中也有不少很好学的学生令人印象深刻。有些同学求职简历中会写“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对此,我的态度是不主张却理解。如果有新闻单位来跟我求证,我会明确告知:这位同学读的是网络学院而非新闻学院,是专升本而非一本线录取的本科专业,不过具体是否录取建议还是看个体能力,不必拘泥于文凭本身。有此经历后,我对自称“在复旦大学学新闻”的笼统提法,会习惯性保持一点存疑。
从现在的事态进展看,乔东有可能是在非学历教育(其他类别)中读过人大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至于有否拿到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尚不可知。据部分人大师生和不少网友判断,他很可能没有正规毕业文凭。如果他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不管是自学考试还是专升本等),又自称“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肯定是不对的,记者未对这个重要细节做必要核实肯定是不当的。如果他果真拿到过毕业证书,那么“人大新闻学院”躺着中枪也只能一笑了之,但可以具体说明下该生非该院毕业即可。
回到中青报记者的报道,一般情况下,记者报道一个普通人,对方说“中山大学毕业”、他单位再说他“中山大学毕业”,记者是不会再找中大校方去核实他的学籍或学位信息。所以,从报道常规和操作习惯看,中青报记者也没啥大错。不过,这篇文章的立意很容易放大成“文凭不抵一技之长”,报道对象又是中国人民大学这所名校的毕业生。记者如果稍微预估下报道可能对人大造成的困扰,也应该做到更准确、更具体的专业原则,对乔东的就读人大新闻学专业的学制、院系、时间和所获文凭做最起码的核实。所以,无论有意为之或无意失误,也都应为自己未尽必要核实义务而反思和致歉。
三、报道争议与积极反思
笔者不太主张用“真/假新闻”的标签,或“新闻/软文”的标签去进行定性或批评。细节模糊或失实,不等于整个报道就是“假新闻”,而是不是职校的推广软文则要靠中青报内部的调查和公开,公众很难确保能了解真相。
这件事可以延伸探讨的问题或许有二:报道争议的讨论边界,和报道各方的积极反思。
这篇报道,本来在新闻学界或业界“行业话语”层面进行探讨,是比较容易说清楚问题的;但现在,成为了网络上热议的事件,进入了“社会话语”层面,就很容易变成你来我往、难以对话的“口水仗”,让大家误以为中青报内部在“护短+公关”,部分人大师生又在陷入“愤怒+指责”。行业话题一旦变成社会话题,很容易出现偏离事实、情绪激化的现象,因此,还是主张要回到行业本身和职业边界来厘清事实、达成共识。
此外,更值得从这事中探讨的是相关各方如何积极反思,如果可能还可以将相关措施和想法真诚地告诉公众。
——对中青报记者来说,应该在争议之后立即再次核实乔东的学制、文凭细节,并对报道存在的明显瑕疵和框架偏差做必要道歉和更正。
——对中青报社来说,也可以对这篇报道的把关不严及其对人大新闻学院师生造成的困扰表示歉意。此外,也要对报道背后有否存在“公关软文”嫌疑进行必要核查。尤其当有质疑指出,自2012年到2015年四年间,中青报数次刊发关于江苏这所职业技术学院的报道,其中专版报道1篇、半版报道6篇、其他文章中提及该校全称共5次。对此,报社更有回应的必要,并继续坚守该报“采编分离”专业原则和理性、负责任大报的风范。
——对人大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同学会”来说,他们感到学院的声誉受到了损害、新闻教育的意义也遭到贬损,为此,给中青报发出了那封看起来有点幽默、实生气的“公开信”。这种做法完全可以理解,也符合人之常情。
延伸开去想,越是名校越容易被“借势”或因不全面的报道而“受伤”,这是名校必然面临的声誉风险和传播压力。面对“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之类的新闻,北大等名校大可一笑了之,公众不会因为出现一个卖猪肉的毕业生就否定北大教育的高水平,更何况在越来越开放理性的社会中,卖猪肉与造原子弹没啥高低之别,只要尊重个体选择即可。几年前,有个新闻轰动一时,说某内地考生放弃香港名校、重回内地名校就读,也曾引发内地和香港高校比高下的讨论。其实,一个个体的选择除了反映其“非常规”之外,对我们认识教育水平的“常规”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中青报是我尊敬的报纸之一,人大新闻学院又是行业翘楚,双方在人才培养、学生实践、行业交流方面有不少合作。发生了此次报道引发的争议,相信做一些直接沟通,应可很快化解误会。“乔东事件”是个小事,我们都不希望看到一方因此声誉受损,另一方因此感情受到伤害。
说到这里,笔者忍不住喊一声:乔东啊乔东,你要是有人大的毕业证书,就赶紧拿出来!如果拿不出来、正后悔当时不应对职校和媒体自称“人大新闻毕业”,就赶紧道歉,说“我错了”。道了歉,大家还是会尊重你的选择,也不会抹杀你在职校中的突出表现。而对于新闻记者或媒体机构而言,坚持真实、准确、公正的报道,始终是追求社会责任的基本体现。(作者为新闻学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